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新鲜香瓜 广西最大的香瓜产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新鲜香瓜 广西最大的香瓜产地更新时间:2024-01-28 11:35:16

一. 广西 桂林 全州 腊肠

腊肠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腊肠可分为三大类:生抽肠,又名“白油肠”;老抽肠及鸭或猪肝肠(统称润肠)。主要产地有广东、东莞、佛山、广州、顺德、中山、江门、增城、惠阳、梧州、江西、湖南及上海等。各种腊肠除了用料略有分别外,制法是大致相同的。

桂北腊肠是其代表。桂北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贮放腊肠,如放冰箱内,通常可保存鲜味3个月左右。

二. 广西 桂林 平乐 大水李

产于同安镇大里村,是该地特有的水果品种,其特点是:个体特大(8~10个有1公斤)、肉厚核小、细嫩脆口、汁多味甜,有机酸成份少,可加工成话李、罐头等。堪称果类之佳品。

大水李为大里村李连同、李秀知于20年代首先从外地引进种植。解放前,因人们消费水平低,市场上李子价格不高,故该项生产发展缓慢。至解放初期全村只有35户农民种植,面积20多亩共500多株。

60年代前期,大水李发展加快,1961~1964年全村大水李种植面积增加到80多亩。60年代后期,每户只许留少数几株,多余部份收归集体,许多村民砍树毁果。加上管理粗放,致使李树面积大减。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中,毁树造田造地又砍去很大一部份果树。至80年代,农民毁果建房,又砍掉10多亩果树。至今,该村剩下的李树仅20多亩,650多株。

大水李以简单的分株直移栽培法栽植,种植1~3年开始挂果,10年后为盛果期,盛果期株产达150~200公斤。

三.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松脂

市内松脂资源丰富,有含油高,不易氧化的特点。全市可采脂的松林(马尾松)120万亩,60年代后引进的美国湿地松8.2万亩。解放前在沿河水运方便的山区已采脂卖给梧州松脂厂。

解放后,梧州松脂厂在岑溪县城设立松脂仓库,委托各供销社收购。

全市17个乡镇和国营林场都生产松脂,松脂生产成为山区的一项主要副业。年产松脂3000吨以上的有波塘、三堡、水汶三个镇,年产1000—2999吨的有昙容、太平、马路、筋竹、诚谏、大、梨木、大隆等8个乡镇。到1972年全县松脂产量已超万吨,是全国年产万吨以上4个重点松脂基地县之一。近年加强采脂技术指导和管理,松林面积日益扩大,松脂产量均在2万吨以上,最高1989年2.62万吨。1990年涌现每人年采脂万斤的采脂能手。同年波塘镇年产脂3200吨,产值22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48%。

四. 广西 百色 田林 三月李

田林县现有三月李面积近4万亩,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其具有早熟、易栽培、适应性广的特点,清明节前就可上市,因其皮薄、肉厚、核小、酸甜可品,具有清热利尿、消化等功能,深受市民的欢迎。1998年,三月李被列为田林县开发项目之一,其产品远销广东、武汉、青岛、上海、云南、贵州、深圳等地。全县年产果4万吨以上。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五. 黑龙江省 绥化 兰西县 兰西香瓜

兰西香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由于优良的生产环境,兰西香瓜产品表面光滑,果肉厚,质脆味甜,清香味好。果实含糖量高,口感好,品质佳。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高于一般的香瓜。2009年农业部审核获准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香瓜是兰西县主要瓜菜品种,是兰西县。兰西香瓜积聚了几代种瓜人的勤劳智慧,历史超过150年,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以其产自寒地黑土、绿色的栽培方式,造就的品质好、口味甜、气味香、营养高,在哈尔滨市场上人们习惯叫它“兰西香瓜”的地域品牌,因此享誉全省,畅销哈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香瓜产业的发展,纷纷注册了“榆林”牌、“康荣牌”香瓜,并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榆林镇、康荣乡瓜菜批发市场,有效促进香瓜产品的销售。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平原地貌,海拔122-206.8米。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对农作物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好,使农作物质量好,形成了兰西香瓜生产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兰西香瓜保护区范围内耕地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主,pH值在7-7.5之间,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45左右。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农用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三废”污染。

(2)水文情况:境内有泥河水库,蓄水量7000万立米,呼兰河年过境水33.18亿立方米。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在兴建了一大批灌溉、防洪、治涝工程,基本形成了引水、蓄水、提水工程体系。现有小水库8座,塘坝34座,蓄水池340个,抗旱井800眼,中井4500眼,防洪堤110公里,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1.32亿立方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工业排水污染,有利于香瓜生长发育。

(3)气候情况:兰西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9℃,年≥10℃活动积温为2711℃,能满足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45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738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2天,特别适合香瓜的生长。

(4)人文历史情况:兰西县在秦汉时期属夫馀地,先后受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隋唐时期归黑水靺鞨、黑水都督府管辖。辽时期属完颜部。归东京道管辖。金时期归上京会宁府管辖。元时期为索伦部的游牧区,归肇州屯田万户府管辖。明永乐七年(1409年)隶属于奴儿干都司兀者右卫所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归呼兰城守尉(清光绪五年改清副都统)管辖。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设置兰西县,治双庙子,因县址位于呼兰河西岸而得名,归呼兰府管辖。香瓜是兰西县主要瓜菜品种,是兰西县。兰西香瓜积聚了我县几代种瓜人的勤劳智慧,至今已有150年历史,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以其产自寒地黑土、绿色的栽培方式,造就的品质好、口味甜、气味香、营养高,在哈尔滨市场上人们习惯叫它“兰西香瓜”的地域品牌,因此享誉全省,畅销哈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香瓜产业的发展,纷纷注册了“榆林”牌、“康荣牌”香瓜,并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榆林镇、康荣乡瓜菜批发市场,有效促进香瓜产品的销售。

地域范围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香瓜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6°41′10″-126°39′20″,北纬46°02′08″-46°20′20″。包括榆林镇、红光乡、兰西镇、奋斗乡和红光乡五个乡镇,保护区东接兰河乡、长岗乡、临江镇,西邻肇东市及兰西县的红星乡、平山镇,南毗呼兰,北连北安乡。

六.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橙

灌阳橙是县内传统的土之一,其来源不详。原仅在文市、水车一带种植。50年代后新圩、红旗、新街、黄关一带开始引种,现在文市、水车、新圩种植较多。1987年全县共种植3984亩,产果168.55万公斤。1990年全县种植10127亩,产量达405.09万公斤。

灌阳橙树宜种性广,适应性强,长势旺盛。成年树形中大,树冠较大呈园头形。枝干皮色较暗,刺多且密。枝条细短,叶片狭小浓绿。4月下旬开花,11月下旬果实成熟。其果实形状扁园,单个重120~190克,皮质细致紧实,呈橙红色且带光彩,皮薄,肉色鲜艳、种籽少。此树结果多,一般成年树每株达50公斤以上,文市桂岩有1株40年生的橙树年产果达500余公斤。

灌阳橙营养价值高,含糖量8~9%,含酸量1.1~1.5%,果汁量43.1~61%,汁多味美甜酸可口,且具有香味,是灌阳橙优于其他品种的主要特点。另外其储藏期可达8~9个月,且贮藏后含糖量提高3%左右,含酸量减少0.2~0.5%,这时更甜更香,人们都喜欢贮藏作待客之佳品。

解放前,灌阳橙就很有名气,畅销县内外。解放后,灌阳橙出口大增,远销香港、澳门、苏联等地。1956年出口3.31万公斤。1964年至1968年,每年出口量维持在20~30万公斤之间。1969年后因不重视灌阳橙的生产,出口开始下降,到1976年仅为1.18万公斤。80年代,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上升。1985年恢复出口。1990年,灌阳橙总产达465.09万公斤,占全县柑桔总产量的37.73%。

七. 广西 桂林 永福 永福香米

永福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广西百色地区的田林、隆林、那坡西林、凌云、乐业和百色等县。分布于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以及云南省文山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形成历史】

百色养马的历史,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地区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艺术均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百色山区牧地广阔,牧草丰富,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马匹在无棚舍条件下,放牧于高山峡谷之中,任其自由采食和繁殖,需要役用时,将马牵回圈养。使役时补饲玉米2-3kg,或糠麸4-5kg以及青草5-10kg。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地至南宁和贵州兴义的往返货物均靠马匹运输。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对马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

九.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寿光香瓜

寿光香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寿光香瓜

田马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至今有香瓜大棚2万多个,占地4万亩,年产量1.5亿公斤,并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10万亩的种植规模。种植有伊丽莎白、状元、台农、丰甜、蜜露等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所产香瓜个大皮薄肉厚、含糖丰富、汁液粘稠。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东甫亚等国家。2001年该镇被中国农学会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瓜第一镇”。2000年被中国果菜大赛组委会授予“中国百姓喜爱的名产名品”称号,2001年3月,“王婆”香瓜无形资产被上海新世纪投资服务公司评估为3.3亿元。现市场射辐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瓜集散中心,价格平抑中心。

寿光香瓜

寿光蔬菜瓜果产业协会

13742778

香瓜

十. 广西 桂林 兴安 月柿

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
( 桂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