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株洲哪里卖湖南特产 去株洲哪里能买到正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株洲哪里卖湖南特产 去株洲哪里能买到正宗特产更新时间:2023-11-23 07:19:36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血鸭

攸县血鸭是经典的湘菜,挑最生猛鲜活的嫩土鸭宰杀,让鸭血淌入盛了料酒的碗内。鸭子去毛剖腹切块,再就与生姜、红辣椒、蒜瓣一道入油锅爆炒,然后又加鲜汤焖至快干,最后将鸭血整个儿淋在鸭块上,边淋边炒,再加料起锅。鸭血香滑且清火败毒,鸭肉异常鲜嫩,吃了一块,筷子就停不住了,真是美味的佳肴!

“攸县血鸭”是用攸县麻鸭加工制作而成的一道美味佳肴。取生长期仅两个月左右的小麻鸭,在宰杀时要很好地取其鲜血。方法也有讲究,先在碗中放适量清水和适量食盐,盐量一定要恰到好处。因为盐少了,鸭血难以黏稠,盐过多则味咸色黑。主厨将鸭颈割破,倒提起麻鸭双脚,让其血流入碗内。麻鸭血放尽后,马上就要搅和,达到水、盐、血三者交融,以筷子可以挑起黏糊的鸭血为佳。

炒血鸭的主要特色就是靠鸭血。将麻鸭拔干净毛后,剖腹取出内脏,将其碎剁,取生茶油放入锅内烧热,将麻鸭肉片和生姜、辣椒、桂枝(粉)一起放进锅内炒至六成熟,放入热水,煮至九成熟,再将鸭血糊入其中,看到鸭血由鲜红变成酱紫色,这时候的鸭血就全部黏糊在鸭肉上面,血鸭就可以上口吃了。攸县血鸭其味道甜沁、新鲜、脆嫩,无论是下酒,还是送饭,都是上乘佳品。

改革开放以后,众多攸县人走向全国各地创业,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许多大都市都有攸县人的身影,他们中有些人在城市开酒店、饭店,自然就把家乡的饮食带到了当地。“攸县血鸭”这道家乡菜,现在已经传到全国各地。我曾有幸在谭冬生将军广州的家里做客,他特意嘱咐厨师做“攸县血鸭”这道菜。谭将军说,戎马生涯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吃家乡菜的习惯,最具特色的就是“攸县血鸭”。在北京饭店,在上海锦江饭店,都有“攸县血鸭”这道菜挂牌,可是由于鸭子并非正宗的攸县麻鸭,做法也不如家乡人地道,所以其味道远远比不上在攸县本土吃到的血鸭那样原汁原味。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魔芋烧鸭

魔芋烧鸭是由魔芋与鸭子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魔芋酥软细腻,鸭肉肥酥,滋味咸中带鲜,辣而有香。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炎陵黄桃

炎陵黄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炎陵黄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炎陵黄桃,又称高山黄桃,以香、脆、甜而闻名于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长于湖南省炎陵县平均海拔400-1400米的深山之中,是纯原生态,无公害的保健水果。2011年炎陵县被评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 ,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同时在黄桃产业方面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16年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并获评“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炎陵黄桃在炎陵县已有30年的栽培历史。是1987年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最新选育的优良黄桃新品种—锦绣黄桃,在海拔400~1000 m的山区进行试种,表现出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果型大、不裂果、外观美、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优点。从2007年起,炎陵黄桃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面积近千亩。到目前止,炎陵黄桃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生产格局,主要集中分布在平乐、霞阳、下村、龙溪、十都等5个乡镇的10个村。

炎陵黄桃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政策、科技、市场和炎陵人勤劳进取共同取得的;炎陵黄桃产业是"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精品农业产业;是炎陵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广大山区桃农安居乐业、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炎陵黄桃被誉为"湖南优质水果",2007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被授予“中国优质黄桃之乡”。2013年底,全县黄桃种植面积8100亩,其中投产面积4200亩,总产3500吨,产值7000万元,黄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17年该县黄桃种植面积将突破1.5万亩,总产6000吨以上,产值突破亿元。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鹿茸酒

[来源]《中医骨科学》

[组成]鹿茸10克 山药30克 白酒0.5升

[功用]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主治]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亏,阳痿不举,腰膝酸痛,畏寒无力,骨弱神疲,遗尿滑精,眩晕耳聋;小儿发育不良,妇女宫冷不孕,崩漏带下。

[制法]鹿茸切细片,山药捣碎,置于净瓶中,用好酒0.5升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备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空腹饮用。

[按语]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肾二经,《本草纲目》称其“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名医别录》有鹿茸“久服耐老”之说。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药使用。鹿茸所含之鹿茸精是一种良好的全身性强壮剂,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状态,并能消除肌肉的疲劳。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神农本草经》谓之“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日华子本草》说它“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山药虽对心、肺、脾、肾诸脏均有补益功能,但其药力缓弱,在临床应用时必须与其它药物配合,方能发挥出应有作用。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株洲县 酸辣米豆腐

米豆腐做法很简单,将浸泡的稻米磨成米浆,再将米浆放入锅里烧热,一边加适量的食用碱一边用力搅拌,直至煮熟,取出、冷却即成。

食用前用细线或菜刀将成团的米豆腐划成1-2立方厘米的小颗粒,泡入清水中。食用时用开水温烫,盛于碗中,加上辣椒末、香葱、西红柿酱、味精、酱油等,其味清香嫩滑、味道酸辣可口。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兰花萝卜

兰花萝卜是湖南省著名的传统酱菜,已有60多年的生产历史。

原料配方:萝卜咸坯100千克香油4千克优质辣椒粉3千克酱油40千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和预加工处理:原料选取收成较晚、鲜嫩、肉实、皮厚、水分充足的白萝卜,每个约重150~250克。将萝卜洗净后进行腌制。

2.腌制:100千克鲜萝卜用盐4千克,摆一层萝卜,撒一层盐,经4~5天后翻池。翻池后再按上述比例和方法腌制,经2~3天后封池(封池时其顶部应加2%的封顶盐)。

3.切制:其刀功有一定技巧。首先使刀与萝卜长向成垂直切下,切至3/4处停止。每二刀与第一刀相隔1.8~2厘米,直切至两端;然后翻转180度,切刀与萝卜长向成3~5°角垂直切下,切至3/4时停刀,刀间隔同上。

4.漂洗:切后的萝卜咸坯按100千克加清水110~120千克,浸泡1~2小时,使萝卜内的盐分溶出一部分后(至萝卜含盐为5~6%时合适),将萝卜叠压出一部分多余水分(每100千克鲜萝卜经腌制,压榨后剩余30~35千克)。

5.拌和:拌和时,按上述配方比例将萝卜咸坯拌和均匀后封坛包装,过3~4周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色泽金黄、红润,造型美观,如花似棱,味道香、甜、辣相间,脆嫩可口,并有开胃增食之功。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湖南特制无骨腊肉

菜系:湘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条形,无-气味,皮上无毛,皮和肥肉颜色金黄,精肉红亮,刀工整齐,无碎骨,有浓郁的风味。

原料:猪腿肉5000克,盐400克,花椒粉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去骨的猪前后腿。

2.切条、制作过程:选出质好的猪前后腿、去掉骨头,然后把肉放在切肉板上,从后腿尾骨节砟切第一刀肉。前腿槽头肉不能做特级腊肉,只能做二级腊肉。从第二刀起每条肉坯长40厘米、宽3.3至4厘米。

3.腌制:切完肉坯后,用秤称好。按比例配好调料,调料要拌匀,再把肉放入调料内(每次放2.5至5千克)拌匀,直至每块肉坯沾上调料为止,然后一块块拿出放入缸或池内腌制。春夏季腌3至4天,秋冬季腌7天左右。

4.泡洗:出缸后把每块肉坯从膘头3.3厘米以下用小刀刺1小孔,穿上麻绳,再投入清水池内泡洗1至2小时后捞出。

5.烘焙:穿入竿(每竿穿12块,按烘烤柜大小决定),送入烘柜内烘焙36个小时出柜,即为成品。

九.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布

侗布

侗族妇女擅长纺纱、织布。建国前侗族家家户户都有木制纺纱机和织布机。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布结实耐用,染色青蓝鲜艳。其印染工序繁多,一是用蓝靛(采用自种的蓼蓝草叶加石灰泡制而成的染料)染三、四道(每道染后清洗晒干),方变蓝色;二是将蓝色布再用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捣烂挤汁染成青色;三是又用蓝靛继续加染多次,使布景出青而带红的颜色;四是用牛皮赘胶又浆染一遍。使布质硬挣不退色。青年妇女喜欢穿既柔软又为青底带红的布衣,还有用薯根块作料蒸布匹二小时许即成。

侗毯、侗帕、花带

侗毯、侗帕在木制织布机上用竹片针挑引梭手织而成,工艺十分复杂。有飞禽走兽,昆虫及各种花草图案,色彩鲜艳,线条清晰,朴素美观大方。花带不用机织,其经纬线编配后,一端套在腰带上,一端勾住脚拇指,手持竹片挑织而成。除自家用外,过去侗家姑娘多以花带作定情信物。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麻鸭

攸县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麻鸭是湖南省著名的蛋用型地方鸭种,全身羽毛黄褐色与黑色相间,形成麻色,故称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饲料报酬高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攸县麻鸭一般在70~75日全身长满羽毛,90日龄公鸭为1120克,母鸭为1180克,120日龄公、母鸭均为1240克,随后体重相对稳定。120日龄母鸭进入产蛋期,产蛋期长达3~4年,年产蛋200~250个,最高可产310个。攸县麻鸭产于攸县洣水河和沙河流域,中心产区为网岭、鸭塘铺、大同桥、新市和高和等地,全县年产麻鸭400万羽,产蛋7000吨。

攸县饲养麻鸭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麻鸭就是攸县农家饲养的家禽品种,经过长期实践,攸县人们在麻鸭选种、孵化和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农户以养鸭为生,或开鸭店,销售雏鸭;或赶群鸭沿醴陵、株洲、湘潭、长沙一带游,就地销售;或到长沙、湘潭、汉寿、南县等地开设鸭店并传授技术。县境鸭塘铺、鸭店里等地名,均因孵鸭、养鸭而得名。

攸县麻鸭在国内享有盛誉。1981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攸县麻鸭》科教片。1984年2月,攸县麻鸭又被列入湖南省地方良种,载入《湖南省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为了保护攸县麻鸭这一地方良种资源,提高品种纯度,攸县科委和畜牧、肉食、外贸等部门,于1981年将新市、大同桥划为“攸县麻鸭保护区”,开展原种繁殖。1998~1999年,省畜牧局和县畜牧局共同开发攸县麻鸭规模开发技术,其成果被授予株洲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