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西县金碧潘勇土特产销售店 黔西县卞记土特产销售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西县金碧潘勇土特产销售店 黔西县卞记土特产销售部更新时间:2023-10-29 03:48:41

一.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白玉牛鞭

白玉牛鞭

白玉牛鞭:味咸鲜,造型美观。

配方:牛鞭500克,鸡蛋6个,卤料1克,牙签12棵,料酒20克,鸡油5克,红、绿车梨子各2棵,盐、鸡精、胡椒、白糖各适量,葱、姜各4克。

制作工艺:将牛鞭洗净,一剖为二,去掉骚味后,改刀成8刀一断,刀深入牛鞭2/3,用沸水加料酒汆透后,入高压锅中,加入水、料酒、香料、姜、葱,压20分钟取出待用;鸡蛋煮熟去壳一剖为二,用车梨子做金鱼眼,放入鸡蛋上做成金鱼身,牛鞭做成金鱼尾,用牙签连接起放入盘中,加盐、鸡精、胡椒、白糖、高汤上笼蒸5分钟取出,淋鸡油即可。

二.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赵老五黄粑

赵老五粑粑系西部传统悠久的民间副食品“黄粑”,口感清香,益气补血,风味独特。曾荣获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奖和2003夜郎文化美食奖。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生在毕节,时时得此美味,真可称“幸”事;若旅经毕节,不能尝此美味,倒要当心成了“憾”事。

三.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米面

米面

大米水磨成浆,锅烫成薄片,刀切成丝,入汤煮熟。佐以精肉丝、香菇丝。也可加0鸡汤,味道鲜美。面皮厚薄均匀,切条工整,汤味鲜美。

四. 黑龙江省 绥化 兰西县 兰西亚麻

兰西亚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西亚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盛产亚麻,有“中国亚麻之乡”美誉。然而,2002年以前,手捧“金饭碗”的兰西人,一直没有把亚麻这一优势挖掘出来。由于体制和市场原因,到2001年,全县亚麻企业大都停产。 近年来,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从抓营销和市场牵动入手,带动加工,拉动基地,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 思路的调整为兰西亚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经过几年的全力打造,使原来濒临颓势的亚麻产业成为兰西强县富民主导产业,让兰西亚麻经济跃上一个新高度。

对于兰西来说,亚麻就是财富,但又是“背着包袱”的财富。一旦卸掉“包袱”,亚麻就会在市场经营中产生新财源,不断增值。那么,如何“卸掉包袱”,轻装进市场呢? 在广泛走访亚麻企业、认真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和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发展新思路,即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的原则,变“就企业抓产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 思路的调整为兰西亚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过去“就企业抓产业”,对企业干预过多,结果越抓越被动,越抓越成不了规模。如今“就产业抓企业”,把产业开发的视野放宽,尤其是在加工扩张上放开手脚,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形成了竞相发展、遍地开花的强势。 过去“产加销的链式连结”,是从基地开始抓亚麻产业,往往产生链条断档、“谷贱伤农”的问题。如今“营销牵动”,采取逆向思维的办法,从抓营销入手,发挥市场牵动作用,以此为龙头,带动加工,拉动基地。按照这一思路,他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了黑龙江亚麻市场和中国亚麻市场。以此为载体,在先后两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上,就签订了300万套汽车座垫销售合同,交易额达10多亿元。

小规模大群体

2002年以前,兰西县共有亚麻加工企业20多家,以生产亚麻纤维、亚麻布、亚麻纱等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产业规模十分有限。 为改变这种状况,兰西县领导与香港企业纺织公司进行了40多次洽谈,靠韧劲和诚意感动了投资方,先后投资达2亿多元;阳光公司来了,组建了朝阳亚麻纺织工业有限公司;中泰集团来了,佳美、绿地等企业纷纷组建…… 与此同时,兰西坚持“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使亚麻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兰西亚麻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茂盛地生长。一时间,民房变厂房,居民变工人,一时出现了“沿街房贵”、“纺工难求”的局面。 目前,全县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亚麻纺纱规模达到4.3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300万米,纺编织能力已达630万套(件),亚麻产品6大类70多个品种,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质量是生存之本。兰西县在放手、让利发展的前提下,多次组织企业经营者赴浙江、温州考察学习,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长远的经营思想,提高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化措施,组织亚麻协会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深入生产企业,强化监管,组织制定了黑龙江省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使产品生产有章可循。两年来,先后涌现出很多著名产品、诚信单位。龙头企业兰亚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兰亚”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并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三和”牌、“朝阳”牌亚麻被评为省优产品。去年,“兰西亚麻”原产地、“兰西亚麻绿色用品”两个标识还相继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验证并推广使用。

以“麻”造强势

兰西以“麻”造强势,通过举办亚麻节、订货会等活动,炒热亚麻产业、推介兰西,收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在两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和两届全国亚麻汽车坐垫订货会上,共签约6000锭亚麻纺纱、25万套亚麻编织等30多个项目。以此为契机,兰西着力在放大亚麻品牌效应、亚麻文化效应、合作开发效应、宣传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上做文章。如今,全县亚麻特色产业发展氛围已经越来越浓。每年亚麻种植域内及域外面积达30万亩以上,通过发展亚麻产业,全县37.8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扩大了城乡就业,也带动了交通运输、电力、信息、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去年亚麻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占全县GDP的64.5%,直接拉动社会就业6万人,拉动旅游等服务业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 去年以来,兰西又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纺织工业总会评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同时,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又确定兰西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 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兰西亚麻经济正在跃上一个新高度。

兰西亚麻

地域范围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亚麻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5°42′10″-126°38′10″,北纬46°02′05″-46°38′20″。包括临江镇、北安乡、兰西镇、榆林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远大乡、长岗乡、兰河乡、燎原乡、红星乡、平山镇、星火乡、长江乡十五个乡镇,地域保护总面积为150000公顷,生产面积1800公顷,年总产量3000吨。保护区北接青冈县和望奎县,西临安达市、肇东市,南面、东南面与呼兰区接壤,东北与北林区相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原茎工艺长度70厘米以上,茎粗细1-2毫米,粗细均匀,颜色呈杏黄色、光泽好。 2、内在的品质指标:长纤维含量15-17%,短纤维含量15-16%,纤维拉力强度18-22kg,可挠度50-65mm。 3、执行标准:2002年国家重新制定了纤维亚麻原茎标准,既GB/T13833-2002标准。 4、总体评价:麻纤维长、柔软度好、透气性高、品质好。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墨鱼饼

墨鱼饼

墨鱼饼又名“乌贼饼”,为鱼加工食品。以墨鱼的内脏(雄的精巢,雌的卵巢和缠卵腺)为原料。将原料(先从墨鱼内脏中分离出来)放在盛具内,捏碎,调匀,成胶体状。然后放在锅中煎成饼状即可烹食

。可鲜食,也可晒干食用;可作佐料,也可专门烧汤。犯不着墨鱼饼烧汤,尤为鲜嫩香甜;晒干陈年的墨鱼饼还可药用,退热败火。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烙腐饼

烙腐饼

烙腐饼是阳西较为流行的副食品,阳西人常用它作家庭主菜。

腐饼为豆制品。通常,市面见到的有水豆腐,油炸豆腐和腐饼。腐饼是阳西传统产品,水豆腐和油炸豆腐是解放后从外地引进来的。阳西各镇很多农户能自制腐饼,腐饼肉实,色香味美,不热不燥,最受群众青睐。

制作烙腐饼的工序与制水豆腐大同小异,最先是磨豆浆,过滤后沉淀,再放镬慢火煮,点卤后装进一个个木格子里,等消水后,将腐饼放进一个长方形的铁筛上,下面放炭烤,等腐饼显焦黄色,翻转过来再烤。烤的时候要明火,烤房要通风通气,烤好的腐饼放清水内泡浸,即为成品。烤腐饼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从选豆到点卤,到烤腐饼,都要准确适度,操作精细,阳西很多腐饼作坊都是清代沿袭下来的老字号。通常,制作腐饼的老板被人们冠以腐饼××,诸如此类的称呼。可见,制作腐饼,要精益求精,必须一生惨淡经营,方能练成正果。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阳江黄皮

黄皮,学名:Clausenalansium(Lour.)Skeels,水果名,顾名思义,具有黄色的皮,也被称油皮、油梅、鸡皮果、黄淡、黄批、黄弹子、王坛子。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黄皮是我国南方果品之一,除鲜食外尚可盐渍或糖渍成凉果。有消食、顺气、除暑热功效。根、叶及果核(即种子)有行气、消滞、解表、散热、止痛、化痰功效。治腹痛、胃痛、感冒发热等症。据载,黄皮寄生也有类似功效。

黄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途非常广泛。果实富含糖分、有机酸、果胶、维生素C、挥发油、黄酮甙等。

黄皮果有多个品种。有酸,有甜,也有早熟与迟熟之分。

以果形而分,大致有

(1)圆粒种。果圆球形,有称为冰糖甜黄皮的即属此类。此中又分为大粒种与小粒种两类。大抵汁多、味清甜者为优;

(2)椭圆形种。果椭圆形。果形较大,种子较多,味甜带酸,品质中等;

(3)阔卵形,形如鸡心的称鸡心黄皮,比圆粒种早熟,果较小,通常有种子1粒,味清甜,品质优。此外,味酸的通常称为酸黄皮。实生树结出的果,味多偏酸。据前人调查,福建有约6个品种,广东有8个品种,广西的品种尚待调查。

中国黄皮地方品种甚多,不少属同物异名。大抵分为甜黄皮与酸黄皮2类。甜黄皮多作鲜食,酸黄皮用以加工果脯、果汁、果酱。甜黄皮以鸡心种最为著名,果大皮厚,种子一般3~4粒,也有独核品系,酸甜适中,肉黄白,形如鸡心。

黄皮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剂。黄皮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夏天吃黄皮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黄皮是广东人熟悉的夏季水果之一,人们不但喜欢它生津止渴、消食健胃的夏季滋味,民间也喜欢拿水煎黄皮叶来防治感冒,或者用黄皮树根来治气痛。黄皮的果皮和果核也都是入药良材,有利尿消肿、行气止痛等功效。黄皮促进消化功能。

夏天,用黄皮果子挤破泡在凉开水里喝,能止渴生津;皮甘,有祛热,消痰,止渴之功效。

阳西县塘口镇彭垌村盛产黄皮。据了解彭垌村有种植黄皮的传统,村里几乎所有的坡地都种满了黄皮。今年该村黄皮的种植面积达到700亩。由于土质适合黄皮生长,黄皮产量相对也特别高,平均亩产达500公斤。彭垌黄皮还具有皮薄、甜度高的特点,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收购商来收购,销路十分好。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黄鬃鹅

黄鬃鹅产于广东省阳江市,又称阳江鹅。其体型细致紧凑,自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故称黄鬃鹅。黄鬃鹅全身羽毛在紧帖,背、翼和尾为棕灰色。喙、肉瘤黑色,胫、蹼橙黄色。成年体重公鹅为4050克,母鹅为3120克。屠宰测定:9周龄公鹅半净膛为82.23%,全净膛为74.10%。母鹅半净膛为82.00%,全净膛为72.91%。开产日龄约为150~160天。年产蛋量26个,平均蛋重为141克,蛋壳白色,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5~6,种蛋受精率为84%。黄鬃鹅个小、早熟、易肥、肉嫩,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驰名中外。

阳江养鹅的历史超过 500 年,黄鬃鹅最大的特点是个小、早熟、易肥、肉嫩。要品尝到黄鬃鹅的原始肥嫩鲜美,最好是用阳江当地的农家做法——炊鹅,“炊”是阳江话,就是“蒸”的意思。用柱侯、茴香、南乳等配料涂满鹅的全身,再把部分调料放进鹅肚里,腌制半小时。然后把鹅和配料一起放进锅里,盖好锅盖,再用湿手巾把锅盖和锅的缝隙封好。开始用猛火煲滚,之后转文火慢慢蒸。每半小时就要把鹅翻一遍,在翻鹅的同时用汤勺把酱料淋上鹅身,让酱料与鹅肉更均匀调和在一起。继而蒸上 1 小时,一只香气扑鼻的炊鹅就做成了。

若是有幸品尝到清明节前后的黄鬃鹅,滋味更是绝顶。因为开春后青草要比其他树木先抽芽、长叶,鹅食青草以后,就会长得特别肥嫩,鹅肉也就最鲜美。

九.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三河米酒

三河米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河生产糯米甜酒的历史甚长,早年有一种名叫金波酒的甜酒,在当地影响甚大。建国后,三河酒厂于1951组织技术力量,挖掘民间工艺精华,开始生产糯米封缸陈酒,当时叫巢湖甜酒。此酒系选用巢湖之滨上等糯米,采用人工传统工艺制作,密封于缸中陈酿一年以上后,压榨沉淀过滤而成,系属纯天然营养酒。该酒具有如下特点:其色泽橙红清亮,有光泽;味鲜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绵长;各种氨基酸总含量高达5147.44mg/l,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含有,含量为1616.49mg/l,是鸡蛋的3.2倍,瘦肉的3.9倍。男女老幼孕妇饮用皆宜。长期饮用,有振奋精神、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延缓衰老等功效,温热后饮用更佳。此酒曾于1981、1983、1985年连续三届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被国家经委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酒》一书,对该酒列专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三河米酒

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现辖行政区域

《肥西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肥西三河米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肥政秘〔2013〕109号

合肥三河四子同乐酒业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HSTJ0001S-2013《三河米酒》

十.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菜果

以优质大米粉加热水搓揉作成果胚,将韭菜、包菜等时令蔬菜切碎,加调料搅匀作馅,做成圆饼形炊熟,吃时用油煎至外皮金黄色。香气诱人,甘香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