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亚特产图片大全大图 三亚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亚特产图片大全大图 三亚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5-17 23:35:35

一. 海南省 三亚 海参

海参喜欢栖息于透明度好、盐度高的海域,三亚各港湾岛屿都能见其踪影。海参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名贵海产品。海参食法多样:或烧、或烩、或炖,尤拌以鲜蛋同炒最上口。( 三亚)

二. 海南省 三亚 鸡腿螺

鸡腿螺其实是贝类,俗称“美人腿”,为海南贝类海鲜,主要产地在陵水县黎安、新村港一带海域。每年3月至6月,10月至12月最好吃,以高蛋白、低脂肪、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而享盛誉。在三亚,一般10元/斤。

三. 海南省 三亚 海南椰子饭

海南省风味饭食。以大米和椰子为主料,配多种辅、味料烹制而成。此品在民间制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讲究色、香、味、型,成为宴席佳品。

用料:

大米250克、椰子2个、虾仁100克、叉烧100克、火腿10克、干虾米25克、湿冬菇25克、精盐6克、鸡油150克、蒜茸25克、清水适量。

制作:

1、大米(当年产新米)淘净;椰子(除净外衣)从蒂部往下约三分之一处锯开,将椰肉刨茸(注意,不触及黑皮),留下完整椰壳和一薄层椰肉待用;已飞水的湿冬菇、叉烧分别切粒;火腿剁茸;虾米用清水浸软;虾仁(腌制过)飞水、拉油。

2、热锅,下鸡油,放蒜茸爆香,落鲜椰茸略炒,倒入大米炒匀,装入瓦罉内,加适量清水煮成饭,取出待凉。

3、热锅,下鸡油,将饭倒入略炒,再放入虾仁、叉烧粒、虾米、湿菇粒、味精、精盐炒匀,分别装入两只椰壳中(填满)加盖,上笼蒸约2分钟,趁热上席。

特点:

原椰子造型,色泽和谐,椰香浓郁,饭质爽滑,各料相配,味鲜可口。

四. 海南省 三亚 黎族竹筒饭

竹筒饭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用山兰稻(一种旱稻)中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竹筒饭素有盐巴香饭、黑豆香饭等,最好吃的是野味香饭。适合作香饭的野味是山鹧鸪肉、鹿肉、山鸡肉,蝻蛇肉、山猪肉、黄肉等,其中黄猄肉香饭最为香甜。目前,在三亚的天鹿风情寨可尝到黎族竹筒香饭。( 三亚)

五. 海南省 三亚 藤桥排骨

藤桥排骨 —— 耀华海南风味食府

用藤桥本地农家自养土猪之排骨,以姜蒜汁、红糖等料腌制入味,再慢火油炸至熟。成品色彩金黄、甘香四溢,入口鲜咸微甜、外焦内嫩,卖相与味道都是极佳。

六. 海南省 三亚 酸粉汤

酸粉汤 这是一种用自然发酵而使淀粉产生一定数量的乳酸而制成的精细米粉条。

制作方法是:

用优质新鲜的大米加水浸透后,滤去水分,舂成米粉,加入粉种,用水调匀成半湿状;放置一天,让其发酵,闻到香酸气味时即为发酵完成;此时再加少许水揉捏成月饼形,滚水煮熟后捞出,舂成粘粉糊浆;再用一个木质圆桶(底部钻通多个筛状小圆孔),桶下置一锅开水,将来浆倒入桶中,从桶底小孔滤出,源源滤入开水锅中煮成粉条,捞起来冷却即成酸粉条。

以小碗放适量的粉条,再配以醇香的鲜鲨鱼片、虾饼、豆鼓酱、布花酸菜丝、熟芝麻油、熟花生米、辣椒、酸醋。

酸粉汤特点是酸、辣、香、烫、鲜美爽口、味道馨香、回味无穷。

七. 海南省 三亚 香煎鱼饼

用料

鱼腩肉100g、面粉100g、鸡蛋1个、小葱1根、植物油1大勺、酱油1大勺、蚝油1大勺

做法

鱼腩用刀小心片去鱼排,取净鱼腩肉; 将鱼腩肉剁成鱼泥; 面粉中打入一个鸡蛋; 放入鱼泥和葱花; 加入一大勺植物油; 加入一大勺酱油,一大勺蚝油; 用筷子将混合物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成均匀面糊; 锅烧热,放少许油,待油烧热,舀入一大勺面糊,摊成小饼; 小火煎至一面金黄,翻面,煎另一面,两面全部煎至金黄后即可。

贴士

鱼腩肉要去皮、去骨,仔细检查,最好不要留刺; 鱼泥尽量剁细,否则不易煎熟,会影响口感; 煎鱼饼时一定要用小火,并不时转动锅,使锅受热均匀,以免将饼煎糊。

八. 海南省 三亚 三亚莲雾

三亚莲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莲雾有独特的水果风味、汁多味美、肉质细腻、清甜爽口,含人体所需多种元素的蛋白质、碳水化学物、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钠、钾、钙、镁、磷、锌等多种元素,具有凉血、润肺、止咳、除痰、健胃、肋消化等功能,并可防治肠炎、腹泻、糖尿病等病症。

三亚莲雾

海南

三亚莲雾协会

三亚市全境,包括河东区、海棠湾镇、吉阳镇、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崖城镇等1区6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30″~109°48′28″,北纬18°09′34″~18°37′27″

九. 海南省 三亚 贝壳工艺品

色彩斑斓的虎斑贝、夜光贝、五爪螺,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作号角的大螺等都很有特色的工艺品。在亚龙湾贝壳馆、解放二路商业街、汽车总站旁的DC城都可以买到,天涯海角小孩子们兜售的还还价,应该最便宜的,一般10元可以买到一大堆。

十. 海南省 三亚 玳瑁

玳瑁: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工艺价值

玳瑁作饰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鳞甲,系有机物。成年玳瑁的甲壳是鲜艳的黄褐色。此类饰品易蛀,清代晚期以前制作的玳瑁器至今已很难见到。

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

真假玳瑁鉴别

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其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如何鉴别真伪,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 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仿制品的血丝在表面成片状,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火烧会有烧焦头发的味道。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8.市面上经常有用牛角来冒充玳瑁欺骗消费者,而牛角的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没有玳瑁斑(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牛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裂成一层一层的

9.玳瑁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