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人互寄特产 上海可以寄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人互寄特产 上海可以寄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3 23:34:43

一. 上海市 宝山区 上海蒸鱼

上海蒸鱼

色香味:口感清淡,口味鲜美

主料:

鲜鱼1条

辅料:姜片25克香菇25克,黄酒15克,白糖、精盐、味精、笋片、熟火腿片、麻油适量,胡椒粉少许;

制作:

1)将鱼刮鳞去腮,内服洗净;

2)将鱼放入场盘里放葱、姜片、香菇、笋片、火腿片,再加黄酒、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一起拌和放在桂鱼身上上笼用旺火蒸约15分钟,出笼后,淋上麻油即可。

二. 上海市 黄浦区 上海水蜜桃

肉质柔软,皮薄色艳,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入口易溶。如把熟透的桃子拨破一小片皮层,用嘴吮饮,就能把果实中的浆质吸尽,是桃品种中难得的佳品。经济价值很高,用途很广。以鲜食最佳,也可加工成罐头、桃脯。水蜜桃花色艳丽,可供观赏。另外,它还具有医药价值。桃仁有破血祛淤、润肠、镇咳功能,主治淤血停滞、经闭腹痛、跌伤肿痛、便秘等症;桃花有利尿作用,可导泻逐水。干幼果称“瘪桃干”,也可入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咯血。桃胶是制药工业上的乳化剂和粘合剂.

三.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丝绸

上海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地之一。绸、缎、绫、罗、锦、绉、绒、葛、绨、纺、纱、绡应有尽有,花色繁多,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赞赏。举世称誉的“金三杯”真丝印花绸配色和谐明朗;以中国画为题材的真丝花绸,不仅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又有崭新的表现手法,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四. 上海市 宝山区 鸡丝炒面

鸡丝炒面

色香味:面筋味美

主料:熟鸡肉120克、煎面底400克

辅料:姜片1克、油25克、二汤250克、精盐5克、味精2克、胡椒粉0.1克湿淀粉20克,、

制作:

1、先将煎面底放在碟中,用油20克起锅将熟鸡肉切成细丝。

2、注入二汤,用精盐、味精调味,放入鸡肉丝,撒上胡椒粉用湿淀粉打芡,加包尾油5克和匀,盖在面上便可。

五. 上海市 虹口区 炝虾

稍有年纪的生活在过江南水乡或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大都知道“炝虾”。这是一只风味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虾”,须用活大虾剪须,洗净,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广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适量的烧酒、胡椒粉、姜末、白糖、盐、酱油、醋,盖上盖子,将容器晃荡一番,于是这道佳肴就制作成功了。由于放入多种调料,这“炝虾”的味道很是奇妙:麻辣酸成甜俱全。又由于虾肉几乎是生的,所以又格外的鲜嫩,吃到嘴里,还有甜腻腻的感觉。不过,更逗人兴趣的,就是那“炝”过的虾似“醉”还“醒”,稍不留神,它就会从碗盘中蹦起,或从筷子头上“飞”走,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笔者三十年前曾吃过“炝虾”,但那时不知品味,只觉得“好玩”,甚至还幼稚地认为:这“炝虾”是咱们江苏人的发明。

现在看来,不对了。我国岂止江苏有“炝虾”呢?又岂止近代才能“炝虾”呢?

据唐代刘恂著的《岭表录异》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口跑之,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一带,我国就有“炝虾”了,并且被普通老百性(鄙俚)当成“异馔”。到了宋代,临安(杭州)的市场上也有“炝虾”出售。及至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及顾仲的《养小录》中仍收有“醉虾”。制法如下:“鲜虾拣净,入瓶,椒、姜末拌匀,用好酒炖滚泼过。食时加盐、酱”(《食宪鸿秘》)。从中又可以看到,我国食“炝虾”之风是千年而不断的。

如今,由于河、湖之水污染的关系,吃“炝虾”的人不多了。不过,如果在水质较好的湖中取活虾,加之制作得法(主要有灭菌措施),这“炝虾”还是能为今人及旅游事业服务的。据报道,江南有些城市的宾馆中恢复制作了“炝虾”,博得了一些酷嗜生鱼、生虾的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

六. 上海市 嘉定区 辣蛋片

辣蛋片

原料:

鸡蛋3个,红辣椒2个。

辅料:

姜丝5克,大蒜5瓣,

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①将鸡蛋煮得老一些,捞出用冷水冲凉,剥去蛋壳,切成蛋片;红辣椒,去蒂及子,洗净,切成丁;大蒜去皮,切片。

②锅置火上,放油烧热,下入辣椒丁炒至半熟,加蒜片、盐炒熟,放入姜丝、味精,淋上酱油。

③把蛋片码入盘中,把炒好的辣椒浇在上面即可。

Tips:

①鸡蛋煮得老一些方便切片。

②不喜欢辣味的,红辣椒可以用柿子椒、黄瓜代替。

七. 上海市 崇明 海仔水牛

   又称崇明水牛,是我国著名的良种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这种牛性格温和,结实健壮,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个月)体重达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时,可耕地7-8亩;肉可食用,皮可制革,角可雕刻。

八. 上海市 徐汇区 青团

青团色泽碧绿光亮,是一种加入草汁的米粉团子。口感清淡,略带香味。每到清明,上海人就有吃青团的习俗。

九. 上海市 长宁区 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十. 上海市 黄浦区 烧白桃

烧白桃

青鱼头一斩两片,围绕眼部及下巴修圆,白桃加调料烧至汤汁浓稠发亮。色泽酱红,鲜滑嫩糯,腴而不肥,有骨无刺,骨不鲠喉,咸中微甜,骨亦有味。

【原料】:

青鱼眼膛12只、葱段6.5克、姜米6.5克、白糖20克、糖色少许、黄酒45克、酱油50克、醋少许、味精少许、菱粉25克。

【做法】:

1.用猪油75克、葱、姜开锅,将青鱼眼膛放入(眼珠必须朝上,否则便会落出),不要翻转,加上酒烹一烹,盖好锅盖焖一下。

2.加酱油、糖、糖色和250克水,烧约七八分钟,待汤汁收到六成干,翻转,随即加上菱粉和猪油,再翻转,浇上醋起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