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越秀名特产品有哪些 广州越秀区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越秀名特产品有哪些 广州越秀区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4-01-30 21:01:29

一.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姜母鸭火锅

越秀区“彩膳工房”的姜母鸭火锅可以说是当地一绝。



“彩膳工房”的师傅说,老姜能驱风,冬天吃最佳,而各店在姜母鸭内添加什么锅料不尽相同,但都最讲究老姜的选料和药材的分量。老姜与当归、枸杞、甘草等药材熬成汤底,鸭肉经用盐清洗过后,用秘制调料腌过,略煎后摆入煲,大白菜、菠菜、洋葱、金针菇、京葱、红萝卜、冬菇、炸过的支竹与豆腐(这样就不易烂)等放在煲底及煲边,煮至七八成熟时上桌,再以炭炉加热至熟并保温。



师傅还对传统的姜母鸭有所改良,如只用鸭胸,没有用全鸭那般肥腻;传统是全部煮熟了才上桌,现在改以火锅的形式,边吃边打锅,更有风味。

二.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西关马蹄糕

马啼糕

马蹄又叫荸荠,是西关泮塘出产的“泮塘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之一,著名的广州。清末时泮塘一农家小妹阿芳把马蹄粉和马蹄肉碎以糖水拌合,放到锅中隔水蒸制,结成糕状,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后来马蹄糕很快便成为西关泮塘的著名小食。

三.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鲜奶蘑菇

“鲜奶蘑菇”是广州的一道名菜,颇得食客们的青睐。

蘑菇是一种食用菌。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开始采摘食用。古书上有“味之美者,越驼之菌”的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河北张家口有一家经营蘑菇的店铺,并以那里为集散地,故得名口蘑。因蘑菇具有味鲜、质嫩、香浓的独特风味,从此口蘑就以优质蘑菇的代名词驰名中外,成为宫廷和民间人们喜爱的食用珍品。据清宫廷御膳食单记载,两位皇太后,每位座前晚膳一桌,火锅二品。其中“疆字口蘑肥鸡汤”就是取张家口出产的优质蘑菇及燕窝、嫩肥鸡蒸制的。鸡肉酥烂,汤汁肥鲜,再用燕窝作成“疆”字上桌,极受皇太后喜欢。到薄仪当皇帝时,此菜仍然是清宫廷中一道名菜,但已不用燕窝作“疆”字,菜名改为“口蘑肥鸡汤”。以后,御厨转入菜馆,此菜又在广州厨师们的创新下,用蘑菇与鲜奶辅佐,鲜美之味倍增,于是“鲜奶蘑菇”就成为流传甚广的一道佳肴。

产地: 广东

制作方法

【原料】

鲜奶150克,蛋清150克,鲜蘑菇50克,蕃茄1只,生油200克,精盐6克,白糖

8克,味精5克,水生粉适量。

【制法】

(一)将鲜奶倒入蛋清中,加水生粉适量,调拌均匀。

(二)鲜蘑菇洗净,入开水锅中滚过捞出沥干水分。炒锅内放生油烧热,将蘑菇倒入炒至色呈金黄,放点盐,略炒即好,倒出冷却。

(三)锅烧热,用油搪滑后,放入油烧至四成热,倒入蛋奶浆,使之慢慢凝固成片后捞出沥油。锅中加上汤、盐、味精、糖、蘑菇,倒入蛋奶片,勾薄芡,翻炒均匀,出锅装盘。蕃茄洗净,切薄片围边即成。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龙虎斗

中文名称: 龙虎斗

又名: 龙虎凤烩

简介

“龙虎斗”又名“龙虎凤烩”,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

传说这道菜的创始人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江孔殷。他在北京做官,曾品尝过各种名菜佳肴,对烹饪颇有研究。当江孔殷七十诞辰将要来临之际,亲朋好友纷纷请他在大寿这天拿出一道谁都没吃过的新菜,他因此反复琢磨。一天他正闭目养神,忽然听到老猫在不停地叫唤,他睁开眼看见老猫正朝笼里的一条蛇张牙舞爪,笼中的蛇也昂首吐舌,似要向猫扑去。江孔殷灵机一动,便想出了用蛇和猫制成的菜肴,蛇为龙,猫为虎,因二者相遇必斗,故名曰“龙虎斗”。待过生日时,他就把“龙虎斗”这道新菜奉献给诸亲友。亲友们品尝后,都觉得不错,但感到猫肉鲜味还不足,建议再加鸡共煮,其味更佳。江孔殷根据大家建议在此菜中又加了鸡,这样就一举成名。后来此菜虽然改称为“龙虎凤烩”,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龙虎斗”。

“龙虎斗”配料多样,肉嫩香滑,味鲜特异,营养丰富,秋冬食之最宜。

产地: 广东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原料】

三蛇肉(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蛇)200克,猫或豹狸肉150克,鸡丝100克,水发鱼肚50克,冬菇丝175克,木耳丝75克,姜丝50克,生油250克(实耗25克),蛋清1个,麻油、陈皮、精盐、绍酒、白酒各少许,生粉15克,鸡汤750克,原蛇汤250克,柠檬汁丝15克,白菊花30克。

【制法】

(一)将活蛇宰杀,去头尾、皮和内脏,洗净“蛇壳”(带骨蛇肉)入砂锅内煮熟,取起拆出蛇肉。猫或豹狸肉入沸水锅中汆1分钟后捞起洗净,取出沥干水,入砂锅内,加清水、姜汁、白酒、葱煮熟,取出拆肉。

(二)将拆出的蛇肉、猫或豹狸肉撕成细丝,用姜、葱、精盐、绍酒煨好。鸡丝先用蛋清、干淀粉少许拌匀上浆,然后炒锅烧热,下生油250克,至四五成热时,放入鸡丝过油至断生取出,沥干油。将姜丝放入沸水锅中煮约5分钟捞起,放清水中漂清,去净姜丝辣味。

(三)将蛇肉、猫或豹狸肉、鸡丝等原料放入炒锅,加鸡汤、蛇汤、绍酒、精盐烧滚后小火稍烩,然后旺火烧开,用湿淀粉少许勾薄芡,加生油、麻油少许,出锅倒入大汤盆内,白菊花、柠檬叶丝撒在面上。

五.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金银锡器

广东金银锡器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清时期广州有盛名的“朱义盛”,潮州有“打银街”。著名的潮州工匠刘元等人的作品曾在清末宣统二年南京工艺品赛会上获得奖励。金银锡工艺品分欣赏品、装饰品、日用品三大类约1000多个品种,欣赏品有寿星、佛像、花鸟等立体摆件和浮雕金银挂屏及戏剧头饰等;装饰品有手镯、戒指、别针、耳环等;实用品有酒具、茶具、调味具、杯盘、碗碟等。潮州的平錾、镂空技巧,更使潮州金银锡器显得精细别致、独具特色。

六.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彩人物文瓶

 广彩是广州彩瓷的简称,又叫广州织金彩瓷。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大都采用我国的织锦图案,以颜色鲜明绚丽而著称,是我国轴上彩瓷的一个独特的品种。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袖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广彩以色彩绚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在洁白的瓷器上手工艺人织上金线,如万缕金丝织在宝石上,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生产广彩用的自瓷胎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广东各大瓷区。广彩有大红、水青、大绿、鹤春、艳黑、双黄等20多种颜色,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巧,在自瓷胎上绘制出优美的花纹图案,然后放进电窑中在8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完成。



广彩的彩绘工艺工序有七道:描线、填色、织金、填绿、斗彩、包金口、烧花。广彩的图案设计有人物、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等。广彩的产品主要分陈列艺术瓷、日用欣赏瓷、工艺瓷三大类。广彩中的工艺瓷共有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式。

七.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猪肚包三凤

猪肚包三凤是广州的一个特色美食。它的汤底也很特别,传统的猪肚包鸡汤底要用胡椒,这道菜却只用了沙参、玉竹等中药材,没有放胡椒,此外还加了椰浆,吃起来口感很不一样。做这道菜要事先用猪肚和老鸡熬好汤底,然后再把所有材料放进汤里煲熟,上桌时再煮十几分钟,趁热吃最美味。

八.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象形拼盘

是大小宴会必备的菜式。据说是山西河东的一个尼姑创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邓的厨师传入广州。像形拼盘,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冷拼、热拼、炸拼、烧拼、扒拼、酿拼等花式。近年来有以羊城八景命名的“八景席”,如双桥飞鸽、鹅潭月影、红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丰富多彩,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九.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十.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凉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民间有云:“烧鹅、荔枝、凉茶铺”,在广州,无论新旧城区,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卖凉茶的店子,蔚为一景。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