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省吉安市的土特产 吉安市各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省吉安市的土特产 吉安市各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1 01:38:02

一.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制鼓

制鼓
    早在明末清初,永新的东里乡(今届禾川镇)邹岗村、芦塘村等村寨,便活跃着一批靠制鼓谋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以制作战鼓、庙鼓而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富于开拓精神的农民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等鼓类制作,其中郭元庆、郭永庆等人还在山西的太原、长治等地区兴办制鼓企业,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提供了大批的乐鼓。起初,他们单枪匹马闯天下,除西藏以外,全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的甚至跨越国门,到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发展事业。邹岗村每年有45%的农民走出县界,周游四方,每户制鼓收入超过3000元。年近70的罗万发老人,制鼓技艺高超,名声不胫而走。佛教名山——衡山的大小庙宇便聘请这位老艺人制作造型别致的庙鼓。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鼓艺人们都是集体外出,在内蒙古、河南、山西、广西等地设网定点,以精湛的制鼓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市场,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


二.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三.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大鲵

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又称“娃娃鱼”。它形态奇异,长有四脚,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背面棕褐色而有大黑斑,腹面色淡,体重一般二到三斤。是一种稀有的两栖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井冈山)

四.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竹木工艺

井冈山竹木工艺品,是当地艺人立足本地竹木资源为原料而制作的工艺系列品,各系列产品工艺精湛、高雅别致、大方实用。在其系列工艺产品中,既有构思奇妙、风格独特的陈设装饰艺术品,又有因材施艺、利用竹木天然的颜色、纹理、巧夺天工、精心制作具有较高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家具;既有题材广泛、立意新颖、琢制精良、色彩谐调为题材,形成了独具井冈山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为充分利用井冈山的丰富自然资源,近几年来,该市从上海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开办了上海——井冈山玩具联营厂,生产儿童积木玩具、智力玩具六面画、文化旅游纪念品。其中儿童玩具1984年获国家优质产品奖。产品远销国外。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七. 江西省 吉安 吉水县 解缙豆花

解缙豆花以鲜、柔、白、细而著称,因解缙而得名。有一次解缙吩咐御厨,以磨完豆腐剩下的豆渣为原料,按照吉水地道的做法,做了一道豆花请永乐皇帝品尝,永乐皇帝尝后感叹道“白如雪、细如纱、柔如棉、鲜甜可口,此乃人间极品。”从此永乐皇帝隔三差五就要御厨做豆花给他吃,“解缙豆花”因此闻名天下,流传至今,真正是“一朝偶的皇帝心,一跃龙门成御菜”。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茶油

泰和茶油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茶油色清味香,久储不变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营养价值很高,在植物油中首屈一指。

江西省茶油面积和产油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泰和县是江西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年产茶油500吨左右。茶油是泰和县主要食用油之一。它不仅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不会使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最适宜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食用。

九. 江西省 吉安 永丰县 龙冈鹅

永丰龙冈鹅饲养历史悠久,品种分灰鹅和白鹅两种。灰鹅毛色多为麻色,嘴呈黑色,脚呈灰黄色;白鹅全身洁白如雪,嘴及脚呈金黄色。但两种鹅个体的大小、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等大致相同,总称为园型,尾部羽丰厚,向上方翘起。

该鹅体型大,生长快,屠宰率较高(母鹅平均78。8%,公鹅平均77。5%)属肉用型良种。小鹅一月龄始长羽毛,三月龄毛盖全身,体重可达3公斤,六月龄基本发育成熟。成年龄平均体重为4公斤,最高可达6。5公斤。母鹅繁殖性能很强,一般六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3--4期,每期连续产蛋10--15枚。雌鹅一年可繁殖三次,育雏率可达80--90%。成年鹅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一只鹅仅鹅毛一项一年可增加收入10元以上,是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项目。

十.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永新石膏

石膏是水泥工业和建筑业的主要原料之一,用作抹面灰浆、墙板、天花板、条板、水泥缓凝剂等。在造纸、雕塑、油漆、医疗、陶瓷等工业中,石膏也是必须品。永新县高溪乡沙洲村的石膏,储量有2962.28万吨,为省内罕见,其中B级为916.58万吨,C级为1586.87万吨.为含白云岩硬石膏大型矿床。该矿不但储量丰富,且品位高,开采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矿区距铁路仅三公里),水、电、燃料的供应均有保证。目前尚待开发利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