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特产壹乡源酱板鸭 湖南酱板鸭湖南特产排名第一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特产壹乡源酱板鸭 湖南酱板鸭湖南特产排名第一名更新时间:2024-01-30 05:48:46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湖南特制无骨腊肉

菜系:湘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条形,无-气味,皮上无毛,皮和肥肉颜色金黄,精肉红亮,刀工整齐,无碎骨,有浓郁的风味。

原料:猪腿肉5000克,盐400克,花椒粉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去骨的猪前后腿。

2.切条、制作过程:选出质好的猪前后腿、去掉骨头,然后把肉放在切肉板上,从后腿尾骨节砟切第一刀肉。前腿槽头肉不能做特级腊肉,只能做二级腊肉。从第二刀起每条肉坯长40厘米、宽3.3至4厘米。

3.腌制:切完肉坯后,用秤称好。按比例配好调料,调料要拌匀,再把肉放入调料内(每次放2.5至5千克)拌匀,直至每块肉坯沾上调料为止,然后一块块拿出放入缸或池内腌制。春夏季腌3至4天,秋冬季腌7天左右。

4.泡洗:出缸后把每块肉坯从膘头3.3厘米以下用小刀刺1小孔,穿上麻绳,再投入清水池内泡洗1至2小时后捞出。

5.烘焙:穿入竿(每竿穿12块,按烘烤柜大小决定),送入烘柜内烘焙36个小时出柜,即为成品。

二. 江西省 宜春 樟树市 樟树板鸭

樟树板鸭造型扁平、轮廓桃圆、味香肉嫩、色泽光鲜,多次荣获江西省产品质量优胜奖。

三.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石观音板鸭

清光绪年间石观音场(今观胜镇)一周姓大娘创制,时名“周板鸭”。制作工艺集腌、熏、卤于一体,选用仔鸭,剃除毛、血、内脏,切开腔骨,入缸腌制,然后重压24小时成板状,再经微熏后,放入有18种香料的卤水中沸煮而成。皮色金黄,肉嫩醇香,干而不硬,油而不腻,砂而不绵,味长耐嚼。( 崇州)

四.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板鸭

板鸭是将生鸭用炭火烘烤成熟的手工作坊制品,其制品有浓郁的烟熏香味,肉质鲜嫩,味美带有辣味,是下酒的方便佳肴。现在除了摆摊现卖外,还以真空包装销往省内,是即开即食的熟食品。板鸭的做法是将半番鸭杀净,切去鸭爪、翅尖,从鸭腹处剖开,用酱油、味精、白糖、五香、辣椒粉等腌制入味,再用竹蔑将鸭身弓开,用竹签将鸭身固定成为平面,放在炭火盆上的铁架两面轮流烘烤,边烘烤还边刷上由上述调料加香油配成的料汁,烤至鸭身面上呈酱红色,熟透即成。

文峰板鸭和水东板鸭是尤溪两大品牌板鸭,口味相近,区别在于文峰板鸭烘烤的更干,而水东板鸭略湿一些,所以都有相应喜好的人群。

五.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松兹板鸭

松兹牌板鸭系历史名产,纯天然绿色食品。精选优质麻鸭,运用传统生产工艺加工、腌制、露晒而成,具有造型美观,肤色乳白,肉嫩骨脆、咸味适中、腊陈芳香等特点。是宴席上的美味、馈赠亲朋之佳品。( 安庆)

六.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汝城板鸭

“汝城板鸭”历史修久,县志记载有200多年历史。它肉质细嫩,香味可口,肥瘦适宜,食而不腻,不用调味,蒸熟即可食用,有独特的风味,是港澳市场久享盛誉的传统名牌产品。1983年湖南省农业厅举办全省板鸭品评,汝城板鸭名列第一。

制作方法:汝城板鸭由汝城麻鸭精制而成。要求形如叶,色如雪,无然腊味,浓香扑鼻。

1.催肥。宰杀前,将体重1.25公斤以上的麻鸭,公母分群,游牧一星期后,正式舍内饲养催肥。每天定时定量喂3餐,鸭舍光线要暗,时间需达28~32天。

2.加工季节要在入冬以后,以冬至为黄金时期,霜雪天为佳,气候越冷越好。

3.进行一般的宰杀处理后,去掉翅、爪、内肠等,然后用炒食盐腌制数天发酵后,一般晒几天即成板鸭。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安乡 酱板鸭与鸭霸王

酱板鸭与鸭霸王

常德的酱板鸭也是相当有名的。常德酱板鸭均选用洞庭湖区蛋鸭为材料、配以30余种中成药、10余种香料、经过10多道工序精致而成,有着麻辣香脆的特点,回味悠长。目前,常德酱板鸭畅销北京、天津、深圳等全国各地。不过,在株洲,常德酱板鸭没有醴陵酱板鸭有名。

酱板鸭的做法是将整鸭剖开压扁后,经腌渍、卤制而成的。成品色泽深红,酱香浓郁,是一道佐酒佳肴。目前,这道菜经过厨师的多次改进,在制作过程中又增加了烘烤工序,使成菜更显酥香味美,别具一格。

常德安乡的鸭霸王在株洲是非常受欢迎的,人民路有家安乡鸭霸王店,里面的鸭脖子、鸭骨架、鸭杂等,畅销多年,可想而知味道如何。在芦淞路也有一家挂牌安乡鸭霸王的店子,生意也一直不错。

八. 江西省 吉安 遂川县 天之灵板鸭

产自中国板鸭之乡——江西遂川县,此地出产的板鸭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选用特种草鸭及红毛鸭,经传统加工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科技精制而成。生产出的板鸭造型扁平、轮廓桃圆型、表皮奶酪色、瘦肉醇香、肥而不腻。有低脂型、清香型多个口味。产品远销东南亚、港、澳地区及大陆各省市。

九.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贾汪板鸭

贾汪板鸭:板鸭是将鸭育肥增膘后,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标准制作而成。成品板鸭外型平整如桃状,色泽白润,肉质细嫩。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