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林芝有什么特产带回家 林芝必买的10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林芝有什么特产带回家 林芝必买的10种特产更新时间:2023-11-02 07:47:31

一.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外婆家醉鱼

外婆家牌绍兴醉鱼是家乡传统名菜,盛誉至今。公司沿用传统工艺,选用一级淡水鱼,经过道道工序精工细做,配制绍兴特有佳酿黄酒酒糟调制而万里,产品色泽黄亮,酒香醇厚,后味悠远,保持了传统醉鱼的独特口感,又结合现代生活的质量标准,采用高压灭菌和真空软包装,保证了产品的方便、卫生、快捷,是家居、会客、馈赠、旅行的绝佳选择。

二.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孔府家酒

产地:中国山东烟台。

特点:色泽金黄,晶莹透明,优雅柔和。

功效:适量常饮该酒有耐寒提神、解除疲劳、帮助消化、治疗伤风及轻微吐泻、 防止霍乱的功能。

工艺:金奖白兰地采用优质葡萄经压榨、发酵、蒸馏而得的原白兰地为主,加入 部分由葡萄皮、甘蔗红糖发酵蒸馏的白兰地和特制的白兰地香料,再加入蒸馏水和糖色,用老、大、小橡木桶交替贮存,长期陈酿,平均酒龄在三年以上。

奖项: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后,于1928年改名“金奖白兰地”。1914年,在山东省物品展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南洋劝业会上 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评酒上,被评为国家八大名酒之一。1963年、1979年和1985年,在全国第二、三、四届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

三. 西藏 林芝 墨脱县 墨脱石锅

墨脱石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墨脱石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墨脱县旁辛乡(波密县至墨脱县108公里处爬山步行32公里即到)是著名的墨脱石锅原产地,当地人将出自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位于雅江大峡谷内侧,是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藏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又意为“直刺天空的长矛)悬崖上的“皂石”,用原始的刀具雕凿成锅。

神奇之处

墨脱石甚是传奇,在当地用钢刀削石,可以削石如泥,一旦离开墨脱,石头便坚似钢铁,墨脱石为何具有如此特性不得而知。
墨脱石锅原料为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质地绵软,石锅以灰褐色、灰巴色为主色调,形状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大锅直径大约30厘左右,中等的直径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1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墨脱石锅可耐2000℃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持久。常食石锅炖煮的食物对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是用来火锅、汤锅、煮饭、炖肉、煮菜的极佳器具。
由于气候原因,每年仅七八两个月才能上山采制。上山前需备足两个月的食品和柴火,由于不通公路,制成后用牦牛和马驮下山,放入雅鲁藏布江江水中浸泡30天左右才能使用。石锅含有人体所需的锌、铁、钙、镁等16种微量元素,用的越久对人体越有益。
西-史上对石锅烹食特别偏爱,现在布达拉宫还完整保存着松赞干布使用过的石锅。据说历史上-及贵族都有自己专门使用的石锅,著名藏药七十二味珍珠丸核心工艺必须使用此锅熬制(此工艺已经获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功效

墨脱石锅的制作及运输极其不易,石锅具有较好的保温功效,含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当地人用此锅炖出的土鸡及各种山野味等食品营养丰富,异香扑鼻。

四. 西藏 林芝 朗县 藏帽

藏帽

由于西藏日照强,气候多变,还有风沙大的缘故,西藏群众都比较喜欢戴顶帽子。又根据不同的身分、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西藏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这里只介绍一种最常见,藏语称之“霞冒加赛”。“霞冒”即帽子之意,“加”是汉、汉地,“赛”是丝的借音。总的意思是“汉地金丝帽”。这种帽子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毛皮。因其质地优良,保暖性能好,所以男女均喜欢戴,只是戴的形式不同。女的一般把两个大帽沿折进帽内,只留前一个大帽沿,下雪天戴时,四个帽沿均在外。老人通常把四个帽沿都露在外面,适应性如此之强,实为别的帽子无法比拟。

藏帽除有着如同藏族服饰的华丽富贵与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经久耐用等特点外,更能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小宠物竟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地域特色、职业以及更加细致的社会地位、富裕程度、宗教流派等,真可谓藏族帽子是藏族文化的一个浓缩点。

五. 西藏 林芝 朗县 四味生肉酱

四味生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六.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苏家石刻

苏家石刻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苏家家族几代手工艺人的加工,形成了一套石刻制作的技艺,并延续发展,产品远销兖州、汶上、肥城等周围县市区。苏家石刻巧妙的利用其石头的自然纹理,采用镂空的雕刻手法,制作成字、画等石件。百余年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苏家石刻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雕刻难度大,出品周期长,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价值。

七. 西藏 林芝 米林县 米林核桃

米林县地处藏东南,自然条件好,适合核桃树的生长,在米林县各乡镇都有大面积栽种核桃树。而且所产核桃仁饱满、多肉、营养丰富,据统计米林县核桃年产150吨左右。

核桃是西藏古老的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自内地带入,繁衍至今。核桃树在米林境内广泛分布,许多核桃年龄古稀,仍然是技繁叶茂,生机盎然,核桃年产量近80吨左右。核桃是西藏古老的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自内地带入,繁衍至今。核桃树在米林境内广泛分布,许多核桃年龄古稀,仍然是技繁叶茂,生机盎然,核桃年产量近80吨左右。

八. 西藏 林芝 朗县 煺

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酥油、碎奶渣(稍加水捏紧)及碎红糖搅拌揉合制成称为“煺”的酥酪糕,此糕食之别有风味,乃是食用糌粑的最好伴料。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朱子家酒

朱子家酒——百味绕肠香气浓

朱子家酒,原是宋代朱子“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前身)内的一口“汲古井”水酿制而成的一种老酒。传说由朱熹亲自配制。后逐渐演变成建阳红酒、糯米红酒、农家水酒。由建阳城居民用糯米饭、红酒曲、深井水按10:1:17的容量比例混合发酵后变成的酒。朱子家酒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但在制作条件上要有所讲究。在时间上:一般要求在每年的秋后入冬时节;在环境上:要求阴凉干净的地方;在方法上:选择上等糯米放入水中浸泡5~6小时,最多不超过10小时后,捞出放入饭甄蒸熟后起锅散热,然后将糯米饭与红酒曲拌匀后放入盛好井水的酒坛中发酵。为防止发酵酒酿溢出酒坛,要选择大于容量五分之一的容器。发酵时间与气温有关,一般为一星期内。当酒酿发酵过后,即可进行密封。封坛时间最少要一个月以上。然后开坛后见酒糟已沉淀,即可用网状竹制容器放入酒坛将酒与酒糟分离即可取酒饮用。朱子家酒制作原料主要是水质有所差异。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建阳人喜欢用井水做酒,尤其是喜欢用位于中山路的铁栏井(医药公司门口)和人民路的水月井(市政府门口)以及狮子巷的巷边井的井水做酒,因为用这里的井水制酒,和考亭书院的“汲古井”水基本相似,酿制出来的酒品质最好。后由于城市改造,填没了这些古井,老百姓只好改用自来水做酒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酒制品丰富多彩,白酒、啤酒、葡萄酒大量涌现并占领市场,因此不少农家,特别是城里人怕麻烦,从而停止了传统朱子家酒的制造。现除城区个别酒厂还在生产少量朱子家酒(建阳红酒)供应市场,并作为调味品外,要喝上地道的朱子家酒已相当不易了。朱子家酒主要特点是酒质清纯,酒味浓郁,芳香可口,回味无穷。若放置若干年后,酒色发绿,更显品质高古。民间饮用红酒方法,一般喜欢使用锡制酒壶烫热后饮,也有用瓦罐或其他容器煮热后饮的。温度一般掌握在50~60度为宜,以不烫口为佳,过热会使香气蒸发掉,温度不够便芳香不足,冷饮容易伤胃。朱子家酒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糖、无机盐等百余种营养成分。适当饮用朱子家酒,可促进身心健康,精神快乐。朱子家酒不仅是当地人的传统饮料,也是不可多得的烹饪主料之一,如煮肉煮鱼、妇女月子饮食等都需要大量的红酒当佐料。可以说,用朱子家酒制作美味佳肴是数不胜数。少了朱子家酒,生活就少了太多的滋味。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