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土特产 翔安哪能买厦门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土特产 翔安哪能买厦门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12-14 22:06:36

一.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炒乳鸽

炒乳鸽是福建厦门市的一道特色美食菜,其松香爽脆,味道适口。

主 料:

乳白鸽2只,生油1000克,消耗100克;湿香菇20克;瘦猪肉100克;荸荠200克;韭黄15克;火腿10克;浙醋10克;味精5克;薄饼皮12张;生菜200克;麻油2克;精盐5克;胡椒粉1克。

做 法:

1、先用手将白鸽闷死,脱净毛开腹,取去内脏洗净,用刀拆去粗骨,切去头尾,然后和瘦肉用刀剁成肉松待用。

2、把火腿、香菇、荸荠肉、韭黄都切成细末。

3、把鸽肉松先放下油鼎,炸过后捞起沥干油,再下鼎约炒4分钟,并把火腿、荸荠、韭黄、香菇调味料放下鼎一起炒约2分钟盛入餐盘即成。另把头尾炸熟,后摆成鸽形上席。

4、将薄饼皮,生菜修切成圆形(碗仔大)摆进小盘,并配上浙醋一小碗作佐料。

二.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煎蟹

煎蟹的做法比较简单,将整只蟳对半切开,放入佐料,如盐、酒、再沾上调和了许多姜末的蛋黄,放入油锅中,用文火慢慢煎至蟹壳呈红色后出锅。煎蟹最关键的是掌握火候,火太大容易将蟹肉煎焦,火太小又不入味。火候刚好的煎蟹出锅时蟹壳油光发亮,成大红色,蟹肉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食指大动。这时你可千万别犹豫,快快抓上一只,尽情享用美味吧,不过可先光顾着啃蟹身,肥硕的蟹钳也是不可不尝的美味,蟹钳肉质饱满,而且由于外壳的保护,调料并不直接接触蟹钳肉,使得蟹钳既保持了蟹肉的鲜味,又不失煎蟹独有的味道。有些老食客深知蟹钳之美味,会专门点上一盘蟹钳,边啃边聊,一整晚的时光就这样被消磨。

煎蟹一条街原来是在莲花路,而后又搬迁致嘉莲路,于是人们又跟随到此。人们对美食的热爱总是单纯而又执着。也许置身于美食中,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厦门煎蟹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有着一条远近闻名的煎蟹一条街,当中的公园煎蟹、同安煎蟹、莲花煎蟹都是做了十多年的老店了。巍为壮观的莲花新村煎蟹一条街,就因为一盘菜端出如此阵容,想必福建省没有其它一个地方能出其右?

此外,同安区丙州的煎蟹,更是独树一帜。正在规划新的海滨休闲煎蟹一条街。丙州的煎蟹得益于他们产品的新鲜和渔民对螃蟹的熟捻。

三.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鼓浪屿鱼丸

去鼓浪屿,有几样东西是不可不吃的,黄胜记肉干、叶氏麻滋、鼓浪屿馅饼,还有那美味的鼓浪屿鱼丸。

鼓浪屿最正宗的鱼丸有两家,一家是龙头路183号鱼丸,还有一家是林氏原巷口鱼丸,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大群忠实粉丝。两家鱼丸的共同特点是都保留了最早的鼓浪屿鱼丸特色,外皮虽不像福州鱼丸那样规则好看,却是颗颗用鲨鱼肉纯手工打造,外皮Q而香,里面的肉清甜而不似普通丸子般油腻。

龙头路183号鱼丸一碗五块钱,七粒,林氏原巷口鱼丸也是一碗五块钱,八粒,但个头略小一圈,总是一口就可以吞一个,两家鱼丸汤的汤头都是用大骨熬成的,汤头里放了许多厦门人忠爱的胡椒粉,汤有清甜中略带胡椒香。除了可以在店里吃外,两家鱼丸店里还提供外卖,不过都是限量供应,尤其是龙头路183号鱼丸,一般晚上7点钟前就全部卖完关门谢客了。想一尝鼓浪屿鱼丸的食客勿必要赶早,要不很有可能失望而归。

四.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早期的“全福楼”和“双全酒家”几位老厨师钻研创新的厦门风味佳肴,它的烹制方法是:把面线放入七成熟的油锅炸至金赤黄色,捞上等用,还得将炸好的面线放入七成熟的油锅炸至金赤黄色,捞上待用,在下锅同配料和炒之前,还是将炸好的面线放入开水锅里过氽一下去咸方可

( 厦门)

厦门特有的名食。选用上等面线,先入油炸成浅咖啡色,捞起后用开水烫去表油,再把瘦猪肉、鲜鱼肉、香菇、冬笋、扁鱼等放入锅内用花生油炒过,和以高汤,酌加绍兴酒、味精,烧开后将炸好的面线放入轻轻拌炒,略为收汤即装盘上桌,趁热而食。

炒面线,是厦门独具特色的传统名点,是由过支的名菜馆“全福楼”和“双全酒家”的几位老师傅,在烹饪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至今已有五六十年历史了。现在,厦门许多酒家、餐厅以到宾馆,都有炒面线这道菜。

原料:炒面线(又称线面)500克,精肉50克,鲜虾100克,干扁鱼30克。熟冬笋50克,香菇5朵,红萝卜半根,葱白2根,精盐、味精、香油少许,上汤400克,花生油500克(约耗150克)。

做法:

1、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六成热时,将面线投入炸成金黄色时捞起,放入沸水锅回软,去盐味和油渍,捞起待用。

2、精肉、冬笋、香菇、红萝卜、干扁鱼、葱白切丝,鲜虾洗净剥壳另用,虾肉也切成丝。虾壳洗净加上汤100克烧成虾壳汤,过滤待用。

3、锅置旺火上,放入少许花生油,烧热后入肉丝、冬笋、香菇、红萝卜丝稍炒后加入虾壳汤、上汤,投入过油的线面,炒几下,加葱白、煸鱼丝,淋上香油、胡椒粉即成。

五.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进士芋

进士芋

同安汀溪褒美的槟榔芋,久负盛名。有“褒美进士芋”的美称。

六.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沙茶面

沙茶面在厦门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到沙茶面的招牌。这沙茶面可算是个怪东西。其怪之一,同属闽南的漳、泉等地都没有这玩意儿,甚至一桥之隔同属厦门的集美区都少看到。其怪之二,遍寻词典,找不到这个“沙茶”词,这“沙茶”又作何解呢?什么是“沙茶呢?沙茶又称为“沙茶酱”,其色作金黄,味道微辣而香,乃以多种配料精制而成,如花生、黄姜、椰仁香草、辣椒、丁香、陈皮、胡椒等等,据说共有三十余种,恨不能将天下的香酥之物尽收其间,将这三十余种原料细细研磨,再加油、盐熬煮,得到沙茶酱,其质鲜而稠,味香辣而浓郁。古早以前,“沙茶”原为“沙嗲”,因为“嗲”与“爹”谐音,故而用“茶”字代替。

追根溯源,“沙茶”和南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闽南多华侨,闽南先民们漂洋过海,定居南洋,但始终保持着与故土的血脉联系,海外交通,舟车往来,未曾断绝。许多海外饮食都辗转流传于闽南,沙茶便是由马来华侨(一说印尼)传入厦门的。南洋有“沙茶糕“,”沙茶虾“等等美味。这“沙茶”传到厦门,却一头跳入汤锅,做成了滋味浓厚的面汤 ――沙茶面,其味道鲜美醇厚,甜辣可口,尝过的人就大多会为这色泽红黄、鲜香微辣的美味所倾倒。

要说做法,沙茶面可说是十分简单:先把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搅匀,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中火保持小沸,加入精盐、味精 而成沙茶汤。面则是选用闽南的油面,色泽金黄,油光滑亮,将油面和青菜在开水里烫熟捞出入碗;趁热浇入浓稠的沙茶汤,一碗滋味浓郁的“沙茶面”就基本大功告成。这浓稠的面汤可不是面条余粉的稀释,而是浓郁的沙茶在释放扑鼻的香气!

然而如果仅仅如此,那还不足于体现沙茶面的魅力,最后一道叫“加料”的程序可谓画龙点睛。随客喜好,加什么料,全由自选,有炸豆腐、米血、大肠、腰花、鸭肠,不一而足。我最喜欢油炸豆腐,外焦里嫩,就着劲道的面条,还有脆爽可口的鸭腱,再浇上一小勺辣油,便可在大快朵颐中一享痛快淋漓的饕餮。

七.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翔安胡萝卜

翔安区是我国四大胡萝卜出口加工基地之一,该地区为砂质土壤,土层深厚,非常适宜胡萝卜生长。翔安胡萝卜表皮光滑,颜色深红,有光泽,红心率高,品质优良,根长约7寸,均匀一致。翔安胡萝卜味甘微温,富含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健胃、补中、润肠、通便、驱虫的效果。

八.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厦门芋包

芋包是福建的一道特色小吃,独具特色,名闻遐迩,这同当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出产的芋子特别嫩有关。

芋包的做法大致是:将菜芋(不能用芋头,否则不易烂,最好用如鸡蛋大小的芋子,称“芋蛋”)洗净、煮熟、剥皮、用锅铲将芋拍烂至无颗粒,揉入碾碎的木薯粉,揉成软硬适合的皮坯待用。

将发好的笋干、香菇、豆干、虾肉、油渣或油条切碎,仔姜剁碎;瘦肉切丁加酱油、五香粉、味精、红酒拌均备用。

另起炒锅,入葱头炝锅后,加入笋干、香菇、豆干、油渣或油条、虾肉炒熟起锅晾冷备用。

将皮坯切成小剂,以木薯粉搭手,将小剂捏成杯状,舀入馅心,加上1-2粒腌好的瘦肉,包成三角形。

锅加水烧开,入芋包煮熟捞起,加酱油、味精、麻油、猪油、红酒拌均,加葱花即可食用。或捞起盛入加好上述调料的汤碗中,加入少许醋、胡椒粉做汤菜吃亦可。

芋包的主料芋头,《滇南本草》中认为它“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现代《食物中药与便方》介绍它“有益脾胃,调中气。”如是,自古至今,芋头是食疗兼优的好食品,芋包是脍炙人口的名小吃。

九.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面线糊

面线糊是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烂、糊得清楚。面 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时可与油条和醋肉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美味得妙不可言。

十.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厦门鱼松

厦门鱼松(福建厦门鼓浪屿专卖)

始创于1842年的鼓浪屿黄金香肉松店至今已经有160多年历史了,黄胜记是注册商标。黄金香黄胜记肉松肉脯的制作工艺世代传承,享誉中华,名扬海外。肉松店座落于鼓浪屿龙头路95号,就在轮渡去菽庄花园、日光岩的路上。尽管是个小而简的一个小店面,但门口却经常拥挤着前来购买肉制品的市民和游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