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杏花村的特产有什么 在汾阳杏花村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杏花村的特产有什么 在汾阳杏花村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3 07:59:18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二.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杏花鸡

封开杏花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封开杏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封开杏花鸡,产于肇庆市封开县杏花、渔涝一带。由于当地农民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或山上松树下,常以野草虫蚁喂食,因此它有三大特点:两细、三黄、两短,即:头细、骨细;嘴黄、毛黄、脚黄;身短、颈短。

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一斤。( 肇庆)

中华名鸡——杏花鸡,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是封开著名的特色品牌——金凤凰牌,产于封开县杏花镇。其外貌特征为“三黄”(羽黄、咀黄、脚黄)、“三短”(颈短、身短、脚短)、“两细”(头细、肢细);其体形特征为体形细小、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其体质特征为骨细皮薄、肌纤细嫩,以皮脆肉滑、味道鲜美著称;其营养成份(因为品种、养殖环境、养殖饲料好的原故)高于其他品种的鸡。

杏花鸡,可通过白切、豉油、盐局、手斯、烧、焖、炒、蒸、炖、煲等烹饪方法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也可做全鸡宴,其中“白切鸡”最能反映出杏花鸡的特有鲜滑美味。

杏花鸡历史起源

封开杏花鸡 原产于广东省封开县杏花公社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杏花鸡已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早在清朝年间,杏花鸡一直是用来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封开属于岭南古都,据传,唐朝首魁状元莫宣馨把家乡杏花鸡带到京都给皇帝和大臣享用,由于味道特佳,龙颜大悦,所以宴请必备杏花鸡,“无鸡不成宴”由此传开。杏花鸡主要分布在封开县境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年饲养量达100万只以上。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肌纤维细的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杏花鸡是经国家品种志编审委员会审定,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三十个鸡品种之一,名列广东三大名鸡之首。

杏花鸡主要特性、产地和分布

杏花鸡因主产地在广东省封开县杏花,建国后易名杏花乡因而得名,当地又称"米仔鸡"。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溥、肌纤维纫嫩等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是中国活鸡出口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产鸡之一。杏花鸡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封开县内,年饲养量达100万只以上。封开杏花鸡 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封开杏花鸡原产于封开杏花、渔涝、莲都一带,其种优之外,主要是由于当地农民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或山上松树下,常以野草虫蚁喂食,

杏花鸡品种的形成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地区。北回归线贯穿境内。境内地势为丘陵地带,土壤多为沙质土,又以杏花镇独有的火山泥为典型,曾在80年代末,香港电视剧《新西游记》的剧情《孙悟空借芭蕉扇》取景点火焰山在杏花镇省道S226水谷线旁永和村拍摄。

封开农民除种植水稻和玉米、小麦、蚕豆、花生、甘薯、木薯等早粮作物外,利用 丘陵山坡、村旁、溪边种植果树,为发展当、地养鸡业提供了饲料来源和放养的良好自然环境。由于杏花鸡胸肌丰满,肌肉纤细,皮薄而皮下脂肪分布均级适宜烹制白切鸡,成品皮色带有光泽,爽脆可口(所谓"玻璃皮"),符合两广人民要求食品鲜美、强调原味的习惯,同时是佐酒佳品,颇受消费者欢迎。早在1915年就已远销省港,当时售价比一般鸡高三成以上,这对定向培台优质的肉用型杏花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杏花乡地处山区腹地,建国前交通极为不便,很少引入外来鸡种。加之当地群众历史上习惯饲养"三黄"(黄喙、黄羽、黄脚)鸡,经长期选育,形成了外貌特征一致、遗传力较稳定的优良地方肉用品种。

杏花鸡肉质特点折杏花鸡性能

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

封开杏花鸡以放养为主,整天觅食天然食饵,因此,杏花鸡早期生长缓慢。在用配合饲料条件下,杏花鸡性成熟在110天左右,据测定,112日龄公鸡的平均体重为1256.1g,母鸡的平均体重为1032.7g。未开产的母鸡,一般养至5--6个月龄,体重约达1000-1200g,经10--15d肥育,体重可增至1150-1300g。 杏花鸡羽毛生长速度较快,3日龄的雏鸡开始长主翼羽,羽长达0.5--1.5cm,20日龄开始长主尾羽,40日龄身体各部分羽毛都开始生长,60日龄全部长齐,羽毛丰满。母鸡长羽比公鸡快10d以上。 据对112日龄鸡的屠宰测定,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9.0%,母鸡为76.0%,全净膛属宰率公鸡为74.7%,母鸡为70.0%。皮肤多为淡黄色。因皮薄且有皮下脂肪,故细腻光滑加之肌问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特优,适宜作白切鸡。 据1983年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用同批次不同周龄的鸡作胸肌定点测定,结果证明杏花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肌纤维直径都比目前在香港的主要商品肉鸡"石歧杂"纤细。

封开杏花鸡,因原产地在封开县杏花镇而得名,与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并称广东三大名鸡。

一、它具有产地的特定性:

封开是国家地质公园,气候环境好,空气含氧量高、水质含铁分子丰富,土壤多为沙质土,当地玉米、花生、木薯等作物丰富,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无公害饲料来源和良好的自然放养环境。省内的云浮、佛山、广州,省外的江苏、北京等地也曾引种饲养,但品质与原产地有较大差异。

二、它具有外形的特异性:

纯种杏花鸡体型小,其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两细"(头细、脚细),"三黄(嘴黄、羽毛黄、脚黄)、"三短"(颈短、体躯短、脚短)。雏鸡以"三黄"为主,公鸡头大,冠大直立。母鸡头小,颈基部羽多有芝麻点,形似黑珍珠项链。公母鸡脚鳞片圆润、主、副翼羽的内侧多呈黑色,尾羽也有几根黑羽。成年公鸡体重约为2.5公斤,母鸡约为1.5公斤。

三、它具有品质的特优性:

杏花鸡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肌纤维幼嫩等特点。胴体显“沙田柚”状,最适合烹制成白切鸡,成品皮色光鲜透明,爽脆清香可口(又称"玻璃皮"),符合食品要求鲜美、强调原味的习惯,是佐酒佳品,极受消费者欢迎。

四、评价和展望

杏花鸡属肉质特佳的地方品种之一。但存在产蛋量少、繁殖力低、早期生长缓慢等缺点。为此,我县农业畜牧部门大力投入资金对其进行保种和选育,与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现在的商品代肉鸡,既保持了杏花鸡的外貌和风味,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性能。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封开杏花鸡注册了“金凤凰”牌商标,获得了国家地理商标证明,2003年获得了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2006年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三.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杏花鸡

杏花鸡

广东人爱吃鸡,这条西关食街上自然少不了它。“杏花村”专营的杏花鸡个头比较小,体重在0.75-1.25公斤之间,现在改良以后,块头也只是增长到2斤左右,它的特征在“两细三黄三短”(头细、骨细,嘴黄、毛黄、脚黄,颈短、脚短、身躯短),皮薄脂肪少,肉嫩骨软。最适宜的烹法当数白切,师傅介绍说,杏花鸡个子最多就长这么大,一定要养足150天,才能品尝到它的鸡味,店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做法,以增加鸡味——浸煮以后适当加入冰冷药材浸泡,一来令鸡肉更加爽口,二来温补的药材一下就吸到鸡肉里面去。

鸡的做法还有很多,比较特别的还有人参叶浸杏花鸡、水牛奶南瓜浸成鸡等,都以清淡的做法为主。

在外地人眼里“西关媳妇都会煲老火汤”,这西关姑娘开的店子有不少养生靓汤,从名字就可以看到它们的食疗作用:养生培元汤、滋阴理气汤、益气润肺汤……配料一般都很多,汤名便不一一细数,一致的是汤清味浓。最矜贵的要数养生培元汤,其中有巴戟、海马等不少珍贵药材。

四.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五. 山西省 太原 杏花岭区 竹叶青

竹叶青酒由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汾酒的再制品,酿造历史悠久。竹叶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十余种中药材和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色青绿,晶莹透明。经科学鉴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烦的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都有一定的疗效。纯正香美的汾酒、竹叶青酒,都要经过5道关口、17道防线和120道工序反复检验合格才能包装上市。因此,也可见酒之品质。( 太原)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是一条横穿在两座大山之间的河流,冬天的南渡江,水流不是很充沛,静静的蜿蜒向南。在南渡江上,有一座拱桥,连接着公路,每每都要从此路过。桥的两边,坐落着几户农家小屋,我要说的南渡江的“美人鱼”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大家一定奇怪了,南渡江的“美人鱼”是人还是物?又或者是不是生长在南渡江里的怪兽?呵呵

,它们确实是生活在南渡江里的,但是它们不是怪兽,它们是南渡江的居民在南渡江里打起来的小鱼。但是,我为什么要叫它们“美人鱼”呢?那就是有来由的了。

南渡江的“美人鱼”长约10厘米左右,浑身黑黑的,身形细长,曲线优美,行动敏捷,要抓到它们可要费点功夫。你会说,这跟普通的鱼类也没有什么区别。哼哼,那我就告诉你,南渡江的“美人鱼”不是美在外表上,而是美在用“美人鱼”熬制的那锅香浓的鱼汤上,美在南渡江美丽的景色上。

南渡江桥的西侧有一家餐馆,就在路边,一下车进门,餐馆的主人就热情的招待我们。为我们沏茶倒水,安排我们落座。因为是常客,所以

,主人知道我们都要些什么,当然就是这道“美人鱼”汤啦。主人把我们安排好后,就到厨房里忙碌起来。我常常就是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端着一杯茶在窗前欣赏南渡江的美丽景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我常常想,南渡江的水应该朝着南边汇入更大的河流然后到达海平面,融入大海。南渡江的四周都是挺拔险峻的高山

,非常险要,架在公路上的桥,就像一只轻盈的燕子,越越欲展翅飞翔的样子。若是遇到夏天,我一定会忍不住下到桥下去

,掬一捧清澈的河水,瞧一瞧水里欢蹦的鱼儿,唱一唱土家人民欢快的歌儿。常常在我遐想之际,店主人就已经开始招呼我们入座了。每每这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围在了热气腾腾的火炉旁边。

刚开始,我对这鱼儿是很不以为然的。心想一个简陋的农家小院能做出什么像样的美味佳肴?初见这锅鱼汤的时候,我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黑黑的十几条鱼整齐的堆放在锅里,都头朝里的堆成圆圈。围绕着它们的就是一锅跟牛奶质地差不多,但是又比起牛奶来有点发黄的汤。我们一起的罗哥还没有上米饭的时候就对店主人说:“给我多添一个碗和勺子!”当时,我就感到奇怪,罗哥就对我说:“他们这里的鱼汤是很不错的。”这下,我开始仔细的端详起这锅鱼汤来,它的汤虽然没有很多大厨标榜的奶白色,但是,看上去却是那么的自然而成,感觉它就应该是这样的。鱼肉被熬得酥香软烂,好像把自己都溶解在汤里,这时的汤就显得是那么的厚实而稳重。我带着试试的心情用小勺舀了一勺汤送入嘴里,我立刻被它的味道所折服。这汤里有鱼的鲜香,一口汤汁入嘴,让人觉得柔滑而细腻,香气在唇齿之间流串,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当你徐徐的把它吞进喉咙里时,嘴里又留下了一股子淡淡的苦味。这苦味让我觉得这汤更加的让人回味。之后,肯定不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学着罗哥,刻意的另要了一只碗,因为我要把这汤喝个够。

酒饱饭足之后,大家又要启程了,我们坐上车,店主人也站在店门口为我们送行,她总是远远的站着,一直到我们的车转过一个弯再也看不见她。

人们常说,大隐隐于世。在很多人们忽略的地方,总是会带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真正美丽的东西不是只存在于灯红酒绿的地方,在这青山环绕的地方,也有这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情怀。

南渡江的“美人鱼”你觉得美吗?如果你有时间,路过南渡江时,不妨也来品味她的美,相信我,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七.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八.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九.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十.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