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牡丹江特产零食都有什么 牡丹江有什么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牡丹江特产零食都有什么 牡丹江有什么特产零食更新时间:2024-01-22 15:41:04

一.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野生榛蘑

野生榛蘑是中国黑龙江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二.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海林市 野生滑子蘑

滑子蘑是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它生产在东北威虎山原始森林中,因色泽鲜美、菇体温滑、个头矮小故城滑子蘑,本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少有的野生森林蔬菜和健康食品。最适用于宾馆、酒店、餐厅及家庭炖制料理。

三.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穆棱市 银耳

银耳,也叫白木耳、雪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它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性平,味甘、淡、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强心健脑等作用。

四.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针松茸

针松茸也叫松口蘑,在风景如画的镜泊湖沿岸,每到金秋时节便可以采集到赛过黄金的“蘑菇之王”———针松茸。



针松茸也叫松口蘑,体态肥大,肉质银白细嫩,香味浓郁清新,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记载:“松茸具有益气、补饥、治风强血之功效。”



松茸的采集时间性很强,一般当天采集的松茸在当天送到客商手里。所以,宁安人常常是踏着月影、顶着星星上山,守候在深山老林里,发现松茸露头展腰便用木竹利器铲挖,把鲜嫩的松茸采摘下来。


五.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安区 东安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中名:蕨,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等。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植物学特征: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为三回羽状复叶,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略成三角形。第1次裂片对生,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小裂片线状长圆形,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蕨菜每100g鲜品含蛋白质0.43g 、脂肪0.39g 、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六.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海林市 北味粉丝

选用东北黑龙江100%优质马铃薯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精制而成。它风味独特,色泽纯正,是东北特有的农产品,也是东北喜爱的菜类之一。本品耐煮性强,不粘不稠嫩滑柔软、美味可口。它适用于火锅、凉拌、素炒、配菜及做汤之用。是现代家庭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

七. 黑龙江省 牡丹江 阳明区 牡丹红鸡

【中心产区】 产于黑龙江牡丹江市郊区

【主要分布区】 黑龙江鸡西、穆棱、宁安等市县

体型较大。头宽而深,单冠。红耳,眼大有神喙为褐色。脚胫为黄色或肉粉色。胸部肌肉发达。背宽、皮肤为粉白色。全身羽毛为深红色,其中部分鸡颈羽毛为金色,尾羽为黑色,公鸡并带有绿色光泽。

【体貌概述】 体型较大,胸部肌肉发达,背宽。

【体型】 全身羽毛为深红色,其中部分鸡颈羽为金色,尾羽为黑色,公鸡并带有绿色光泽。

【肤色】 皮肤为粉白色

【头型】 头宽而深,红耳,眼大有神,喙为褐色

八.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绥芬河市 玫瑰酥饼

玫瑰酥饼是黑龙江牡丹江市风味小吃,系用面粉、白糖等制坯烤制而成。具有甜香酥脆,花香气浓的特点。其制法是取炒熟碾碎的芝麻200克,加入白糖1000克、面粉500克、玫瑰酱200克、食油100克拌匀成玫瑰馅。取面粉2750克、豆油200克、水1150克和成软硬适可的水油面团;取面粉1500克、油750克,和制成油酥面团。先把水油面团揉匀,擀成边薄中厚的长方形,再把擀成长方形的油酥面放在水油面上,用手按平,擀薄卷成小剂,包入馅心,再擀成圆饼,入烤炉中烤至金黄色即成。

九.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镜泊鲤鱼丝

镜泊鲤鱼丝是湖畔传统佳肴,制作精细、考究。用快刀剖斩活鲜鲜的金鲤鱼,取它两肋之肉,切成八寸长的细丝,浸以陈醋等鱼丝成粉白状取出装盘,再将“金针”、“瓜叶香”等山珍的细丝陈放盘中,翠绿、金黄、粉白相映成趣。最后,浇入鲜嫩黄瓜汁、香菜汁、糖蒜汁、小磨香油、姜汁等佐料。吃了以后,回味无穷,以嫩脆鲜香、滑爽适口而闻名。

十.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穆棱市 穆棱晒烟

穆棱晒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穆棱晒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穆棱烟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在烟草生长的5-9月份,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活动积温历年在2300-2500℃,无霜期120-135天,烟草旺盛生长期的七月历年平均气温21.2℃,最高达32℃,在烟叶成熟采收的8月下旬到9月上旬,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烟叶干物质积累及采收晒制。5-9月份历年平均大田日照时数为1256-1355小时,平均每于8小时以上,能充分满足优质烟生长对光照的要求。年平均降雨量400-700毫米,且60%以上雨量集中在晒烟生长季节的6、7、8三个月。穆棱自然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晒烟生长发育的需要。

地域范围

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29°45′09″-130°08′30″,北纬44°15′00″-45°07′16″。东南部与东宁县相连,西南与牡丹江市、宁安接壤,西和林口县毗邻,北和鸡西市交界,东北与鸡东县连接。东北部与俄罗斯有长约44公里国境线,全市辖6镇3乡14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667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全市耕地面积130751.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41公顷,保护总面积84250公顷。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穆棱市土地共分为7个土类,以暗棕壤土为主,占土地面积81.92%,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新积土、水稻土6个土类占18.08%。土层厚度20-40厘米之间有2.1万公顷,超过40厘米有7.5万公顷,有机质含量在4%-6%之间的有8.5万公顷。除水稻土、沼泽土因地下水位高、冷浆、板结等原因适宜种植烟草外,76%以上的耕地均可种烟。这些土地中因花岗岩的长石和水云母粘土矿物钾的含量高,速效钾150-220ppm占土地面积86.76%,氯离子含量仅为0.005%左右,因此,烟叶燃烧性好,阴燃时间长。

(2)水文情况:市内河流总长6000余公里,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在兴建了一大批灌溉、防洪、治涝工程,基本形成了引水、蓄水、提水工

程体系。现有大小水库6座,塘坝42座,蓄水池52个,机电井265眼,大口井457眼,防洪堤54公里,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1.45亿立方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工业排水污染,有利于晒烟生长发育。

(3)气候情况:穆棱市气温条件有利于烟草的生长,5-9月份的活动积温历年在2100-2800摄氏度之间。采用农膜育苗的新农艺,可在3月上旬开始育苗,增加有效积温。7月份本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1.2摄氏度,最高气温为36摄氏度,对烟草生长有利,8月下旬、9月上旬昼夜温差相差20摄氏度左右,又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烟上的快又足,可生产高产优质烟。穆棱市气候属于温凉半湿润类型,酷热气候较少,烟叶的蒸腾作用小。烟草生长期一般有350毫米左右的降雨量即可,而本市历年5-9月份的平均降雨量为400-450毫米,能满足烟草生长的需要;穆棱市光照时间长又不强烈,5-9月份历年平均大田日照时数为1256-1355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以上,有利于优质烟的生产;穆棱市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多西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3-5月份风速最大,可达8-10级,对作物生长十分不利。但当时烟苗处于农膜覆盖期,无较大影响。6-9月份烟苗进入大田生长期,一般风力较小,对烟草生长所需的通风透光是有益的。除深山冷凉地区外一般无霜期110-135天左右,可以满足烟叶的成熟。

(4)人文历史情况:穆棱烟叶,以其色泽纯正,香味浓郁,烟劲适中蜚声国内。跌落阶段下降为6651亩;热潮阶段年均种植面积高达38317亩。晒烟的商品效益占全县经济作物主导地位。1985年,除产量居省首位,畅销国内外。1983年9月,被国家列为名晒烟,成为黑龙江省晒烟商品基地。早在清末始有种植,从自给性生产发展到商品性生产。历经发展-跌落-热潮三个阶段。发展阶段,每年种植2160亩,发展到10688亩烟农在集市贸易销售外,国家收购135万斤。是年10月,同全国19个厂家成交烟叶650万斤。烟叶税收122万元。1966年前为发展阶段。清末和民国时期,多以自栽自用为主,少有集市贸易。年均种植面积2160亩,民国7年(1916年)仅种植510亩,最高年份的民国11年(1922年)发展到3000亩。伪满时期比民国时期发展较快,年均种植3984亩,比民国时期增种84.4%。但仍以自用为主,

集市贸易和兴农合作社收购占总收获量的38.5%。解放后的恢复时期比伪满时期略有增加。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即“一五”时期,比伪满时期的种植面积增加22.6%。“二五”时期比“一五”时期的面积增长76.7%。1960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自由市场烟价猛涨,一斤晒烟高达30-50元。任凭高价,仍招至辽宁省兴城、绥中等县来此采购。从此,由地产地销,始向外省销售。外销售量年均5-10万公斤。由于销路广,1965年,下城子公社大寨山大队第二生产队开始种烟。随之,下城子公社的新建大队、梨树大队、悬羊大队、新民大队、红星大队,马桥河公社的山东大队等先后种植晒烟,从此开拓了集体种烟。“调整”时期的种植面积高达10688亩。1966年-1975年为跌落阶段。“0”中,把种烟当作“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批判,种烟面积突降。“三五”时期年均只栽植5224亩。比“调整”时期下降一倍。1973年4月5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召开全省晒烟生产会议,种烟地位有所提高,表彰了大寨山等23个高产生产队。1974年,向辽宁省大连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提供4吨晒烟样品。1975年提供出口晒烟316吨。从此烟草生产有所恢复。但由于左的错误影响,种植面积时起时伏,“四五”时期,年均栽植面积6651亩,比“三五”时期增长27.3%。1976年后为热潮阶段。是年8月30日,黑龙江省外贸局在穆棱县召开晒烟出口工作会议,当年出口晒烟320吨;1977年,先后接待省内外44个订购晒烟单位;1978年,穆棱县雪茄烟厂投产。“五五”时期,年均晒烟种植面积19014亩。比“四五”时期增长1.85倍。“六五”时期,年均种植面积高达38317亩,比“五五”时期又翻一翻。2008年与红塔集团签定供销合同,穆棱市作为红塔集团晒烟生产基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