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森海特产有哪些 勐海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森海特产有哪些 勐海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9-07 04:11:27

一.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碑石拓片

西安碑林是中国最早最大的石质书库,存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褚遂良、怀素、张旭等著名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以碑石精华荟萃而名闻中外,备受中外游人的青睐。馆藏碑碣涉及汉、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多达2300余件,是我国书法名碑的荟萃之地。其中,《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诞碑》是世人公认的颜、柳、欧体的范本,还有自成一体的宋徽宗“瘦金体”,集王羲之手书凑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等书法珍品,宋代的黄庭坚、苏轼,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黄其昌等书法大家的手迹也保存其间。西安碑林博物馆对部分名碑制出少量原拓件,还根据实物复制部分碑石进行数量较大的翻拓,以供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及旅游者选购。现碑石拓片有颜真卿的《唐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的《唐玄秘塔碑》等。还有褚遂良、欧阳询等大书法家的作品摹本。拓片品种除散张外,还装裱成册,既可珍藏,又可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二.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樱桃

蓝田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蓝田县就引进栽培西洋甜樱桃,近几年引进和主要栽培的有红灯、拉宾斯、先锋等优良新品种。早熟品种红灯5月上旬成熟,果实大,平均单果重9.6克;果型呈肾脏形,果柄粗短;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有光泽,外观美;果肉较硬、肉嫩多汁,酸甜适口,可食率达92.9%,耐储运。拉宾斯是由加拿大杂交育成的自花结实品种,有光泽,外观美;果肉硬脆多汁,酸甜可口,口味佳,耐储运。蓝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樱桃栽培、管理经验,采用无公害规范化栽植管理技术,极大的提升了樱桃的品质。

蓝田县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加工、包装等后继产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去年的樱桃已远销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打响了蓝田大樱桃品牌。

所在地域:

陕西

申请人:

蓝田县园艺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蓝田樱桃生产区域位于东经109°12′-109°15′,北纬34°01′-34°15′,东到三里镇苏王坡村,西到华胥镇东邓村,南到史家寨镇肖家坡南村,北到华胥镇羊茂山村,涉及蓝田县洩湖镇、华胥镇、三里镇、孟村镇、前卫镇、安村镇、焦岱镇、汤峪镇、史家寨镇9个镇,181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80万亩,年产鲜果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蓝田樱桃果实大,平均单果重9-10克,果型呈肾形、心脏形,果柄粗短,果皮艳红色、杏黄或紫红色,有光泽,果肉肥厚、核小,细嫩多汁,甜酸适口,娇艳欲滴、馥郁甜香,极具地方特色。 2.独特内在品质:蓝田樱桃营养丰富,富含铁、维生素A、B、C及钙、磷等矿质元素。相比其它产区樱桃,蓝田樱桃糖度、可溶性固形物及钙、钾、蛋白质含量明显较高。总糖含量不低于12.2%,总酸不低于0.699%,维生素C不低于11.23mg/100g,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16.9%,铁不低于4.64mg/kg,钙不低于128.03mg/kg,钾不低于1594.88mg/kg,蛋白质不低于1.59%。 3.安全要求:蓝田樱桃的产地环境符合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无公害樱桃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符合农办质〔2013〕17号《无公害食品核果类果品》,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

三. 陕西省 延安 陕北小米

陕北小米亦称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延安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盛产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延安小米曾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1935年党中央、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从此,延安小米传遍全中国。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黄香柔滑、粘糊性强、回味悠长,喝之满口泛香,可滋阴补虚,民间有“养人”之说,是老幼、孕妇最喜益的食品。近年来,经过科学改良的“延安香米”更是米中佳品,袋装延安香米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供不应求。( 延安)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葫芦头

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像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20世纪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葫芦头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唐代。相传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开设了一家“杂羔店”,专卖猪杂碎。一天,药圣孙思邈路过此处,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肠”,觉得肠子腥味大,油腻重,询及店家,知制作不得法,当即给店主开了一个八珍汤(八种调料)的方子,让其如法炮制,果然肠肥而不腥,汤油而不腻,味道十分鲜美,从此顾客盈门。店主为感谢药圣的指点,便在店门首悬一药葫芦以示纪念,并将所卖食品取名“葫芦头”。这“葫芦头”的名称来历还有一说,即指猪大肠与猪肚相连接处的一段,油脂丰满,形状很像葫芦,故以此为名。

到了清末,西安街头又有不少经营猪肚肠的“猪杂羔”店。1923年原猪肉店的小掌柜何乐义也挑担经营起猪杂羔来,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他在唐代“葫芦头”的基础上锐意改进,在大肠头中又配以猪肚、白肉、鸡肉、骨头汤等精工细作,烹制成的肚、肠绵烂、肥嫩鲜美,调味以麻辣为主,肥而不腻,清爽利口,生意十分兴隆。

制作葫芦头要选用新鲜肠、肚,经过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续,并适当进行物理方法处理,捋出肠壁上附着的黏液、赃物,除去油腻和腥味,使肠肚洁白光亮,再入葫煮熬,熟后出锅晾凉,切成坡刀形备用。

行家认为葫芦头不在于肉在于汤,故而制汤的方法很讲究。先把新鲜猪骨头洗净砸碎,入锅炖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条鸡、猪肉,加食盐、调料包(即传说孙思邈配制的八珍调味品),继续用小火熬煮,到汤汁浓白似乳为止。

饼是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饩饩馍,必须由顾客掰成如黄豆大小的馍块,以便浸汁入喳。

有了以上三种半成品,才能配制成品。馍碗进入厨中,厨师取切好的熟肠、肚、猪肉、鸡肉各数片,整齐地排放在馍上,配以水粉丝,用滚开的沸汤反复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丝、辣椒、香菜、添上汤汁,这就成了大肉葫芦头。海味葫芦头是在大肉葫芦头里加人海鲜,如虾肉、鱿鱼丝、海参等即成。

西安人吃葫芦头各有所爱,大凡青壮年男人喜肉多汤肥,麻辣味重,以过肉瘾;妇女喜欢清汤单走,利肠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则喜其形、色、质、味之美。据说肠吸五谷之精华,性温善补,理调生机,犹如药中“甘草”,随热即热,随凉即凉,冬可暖胃健肠,夏可清热爽腑。民间验方中就有“玉肠汤”之称,肠汤中加大茴、小茴、荜拨、厚朴、人参等炖之,为健肠补虚之最佳补品。三十年代东北军到西安后,战士们不服水土,拉肚子和不思饮食者与日俱增,张学良将军发现此事后,命令军营的厨师们仿制葫芦头馍,并列入“病号饭”,但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味道不好,也不能治病,后经军部研究,每天发二十个“病号饭”牌子,通知春发生馍馆优先照顾。

葫芦头不仅味道鲜美,且有食疗价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其好处有一首诗可以概括“肉如玉环汤似浆,五味和中适口尝。辣油红润晶如珠,腥味尽除满口香”。

西安的美食,青海一样正宗,快快来品尝吧!

五.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擀馍

是一种圆形、特性的硷面饼。将硷面揉好,擀成薄饼,烙熟,趁热抹上水、醋、油混合液,一张一张塌起来,用布盖好,放约半小时食用。擀馍卷上菜肴,吃起酥香,老少皆宜。华阴人过节、待客多用擀馍。( 华阴)

六.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太后火锅

遐尔闻名的“西安饺子宴”是中华美食的精品,而最后一道“太后火锅”则将饺子宴推向高潮。据传当年慈喜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一晚慈喜看完秦腔后感到 腹饿,即命御厨赶做她从来没有吃过的夜宵。厨师深知太后的僻好,就挖空心思,用鸡肉作馅,做成小拇指大小的珍珠饺子,用火锅盛鸡汤现煮。每小碗盛三个、六 个或九个,慈喜不解,厨师笑道:“取三六九往上走之意”,慈喜大悦。如今饺子宴的“太后火锅”由服务小姐当众调煮、分碗。一边煮一边叙述着当年有趣的故 事。每位客人尝到不等个数的珍珠饺子,都会得到一句满意的祝福:吃到一个,称一帆风顺;两个,称双喜临门;三个,称连升三级;四个,称四季发财”五个,称 五谷丰登;六个,称六六大顺;七个,称七星高照;八个,称八仙过海;九个,称至高无上;十个称十全十美。若没有吃一个,你会得到一句无忧无虑,健康长寿, 欢迎您再来”的颂辞。至此中外客人无不欢天喜地。饺子宴以德发长饺子馆和解放路饺子馆称盛。

七.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陕西荞麦

蓼科,荞麦属。又叫“胡荞麦”。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淡绿色或红褐色,有时有稀疏的乳头状突起。叶心脏形如三角状,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托叶鞘短筒状,顶端斜而截平,早落。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春夏间开小花,花白色;花梗细长。果实为干果,卵形、黄褐色,光滑。分布于欧、亚二洲;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有时为野生,生于荒地或路旁,种子含丰富的淀粉,供食用,又供药用,也是密源植物。

八.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吴堡谷子

吴堡谷子

全县种植面积达1157公项,产量约2300吨。谷子的成品小米富含粗蛋白及蛋铵酸、铵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我县的小米粒大饱满,色泽金黄。以小米煮饭,粥汁喷香,盛碗凝脂,回味悠长。在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中,吴堡小米以其特有的品味和特殊的养分含量,广受人们的青睐。

九.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糜子

佳县糜子

黍的一个变种。杆上有毛,穗散而聚,子实而不粘。在陕北“糜”念mi。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软米压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农民日常生活中,主要以食黄米为主,黄米馍馍也是此米做成。民谣中有“黄米干饭熬酸菜,人人见了人人爱”。

十.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贵妃鸡翅

陕西省传统名菜,源于唐代,属唐代宫廷佳肴。用鸡翅膀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因贵妃杨玉环喜食此味,故而得名。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有丰腴之美,在饮食上也极为讲究,酷爱美味,最爱吃鸡翅膀。御厨按其旨意,反复研究琢磨,选用鲜嫩的鸡翅膀,配以多种调味品,采用唐代常用的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蒸制方法烹制而成。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鸡翅膀洗净、置盆中,加入料酒、酱油腌渍半小时后,下 入八成热菜籽油祸中,体呈金黄色,捞出沥油。再将煮熟的鸡蛋人 炒锅炸呈虎皮色捞出历油。将鸡蛋放人碗中间,鸡翅膀整齐地排放 在鸡蛋周围,加入鸡汤、葱、姜、精盐、酱油、八角、桂皮、丁香、花椒、草果、味精,上笼用中火蒸烂取出,去汤汁,拣去调料,扣入盘中。 将原汁汤烧佛。加入温淀粉,淋入熟鸡油,调入味精,浇入盘中即成。 其风味特点是:色泽金红,口感筋柔,软滑爽嫩,浓醇宜人,回味悠长,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佳肴。( 西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