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丽江土家零食特产 丽江特色零食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丽江土家零食特产 丽江特色零食一览表更新时间:2024-02-01 03:22:30

一.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丽江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在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砂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一般需3 ~4小时)。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吃起食客的赞誉。如果在汽锅中分别加入云南出产的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就叫三七汽锅鸡,虫草汽锅鸡,天麻汽锅鸡。这不仅增加了营养价值,能滋补强身,而且对体弱、头昏、管力等症还有一定作用,对冠心病、神经衰弱等具有疗效。

制作过程

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产的紫陶汽锅,采用当地的红、黄、青、紫、白五色陶土制成,具有“色如紫铜,声如罄鸣,光洁如镜,永不褪色” 的特点。制作时,艺人先将五色土泡水,搅浆,再过滤成绿红色的陶泥。制成泥坯后,绘上山水、花卉等图案,再雕刻和嵌上其它颜色的陶土,经过烧炼和用石器打磨,使之浑然一体,图案清晰。那些用久了的汽锅,光可鉴人,俨然是古朴典雅的民间工艺品。

制作汽锅鸡时,先将鸡块入锅,放上佐料后,搁进放了水的大砂锅里,封严锅盖。用旺火蒸煮约四小时。这时,蒸汽从汽锅底部中间的一根管道不断地喷进里面。既蒸熟了鸡块,又在锅内凝成水珠,成为汤汁。从而,使汽锅蒸出的鸡块肉烂骨离,汤鲜肉嫩,最能保持鸡的原味和营养。

云南盛产药材,当地人在蒸制汽锅鸡时,还爱加上一些中药材。例如,产于高寒草甸山地的冬虫夏草,冬为虫,夏为草,富含虫草酸、维生素、蛋白质等,可治疗肺结核、肺气虚、肺肾两虚,对肾虚0、腰酸背疼等症亦有疗效,因而与人参、鹿茸齐名。三七,医学界认为它有治疗冠心病、抗癌和提神补气之效。天麻则是对头痛、头晕、手足抽搐、痉挛和风湿痛有显著疗效。因此,人们在蒸制汽锅鸡时,常常对病下药,分别放进适量的冬虫夏草、三七、天麻等,以滋补强身,祛病延年。

炮制方法

制作“田七”、“虫草”、“天麻”汽锅鸡必须掌握好药材的炮制和用法。“田七”是云南名贵药材,内在成分与人参相近,不仅具滋补作用,而且对于冠心病有良好的疗效。田七汽锅鸡的吃法是将田七用油炮制后,舂成细面,用汽锅鸡汤吞吃,效果最为显著。也可于汽锅鸡烹熟时,在汤里放上适量的熟田七粉,再上桌取食。是“虫草”也是云南出产的名贵中药材。用它来烹制汽锅鸡,首先用清水淘洗凉干,放入油锅中微炸后再放入汽锅内与鸡肉同时烹熟。食味清香回甜,食后补益人体,有润肺补肾,治虚痨咳血和老人虚弱盆血之效。汽锅鸡内还可配上天麻、淮山药等补益中药材,成为效用各别的滋补佳肴。

详细制作过程:原料:活壮鸡一只(约2000克),精盐15克,姜、葱各30克,味精2克,胡椒粉3克。

制法:1、将鸡宰杀去毛,去肚杂,清洗后斩为4厘米见方的块,再用清水漂去血水,控去水分;葱切段;姜切片,并用刀拍松。

2、将鸡块装入汽锅内,加入精盐、葱、姜、盖上盖,然后置于能放5000克清水的土锅口上,接口处密封。

3、将土锅置于旺火上烧开,使土锅内的蒸气通过气锅中心管道进入汽锅,蒸至鸡肉火巴熟即可,拣去葱段、姜片,加入味精、胡椒粉,吃时将汽锅用托盘垫底,即可上桌。

二.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土家贡酒

    该产品的外观已获得了专利。 土家贡酒以土家山寨无污染山泉、玉米、高梁等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心酿造而成,酒味纯正甘绵,温而不燥,醇和无穷,兼有竹香味,为历代土家乡亲送礼佳品。 此楠竹已经去竹青及蒸煮等工序,可有效防治竹裂痕及霉变现象,桶中允许有少量竹茹沉淀。长期贮存,会有挥发现象,故应适时饮用。配料:山泉、玉米、高梁 执行标准:张卫许字/(1999)第B_0398号 酒精度:38% 净含量:500ml( 张家界)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喝油茶汤便成了土家人的习惯。

土家油茶汤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油茶汤的制作关键是茶叶质量和炸茶叶的火候,佐料和“泡货”的选用可随客人口味。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地盛行。1992年,“来凤县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族油茶汤提炼、整理成“四道茶”(即白鹤茶、泡儿茶、油茶汤、鸡蛋茶)、油茶道表演等形式,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程式茶道。在2005年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上,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

土家茶俗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传统四道茶(白鹤茶、泡米茶、油茶汤、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用该汤待客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沿袭下来的最高待客礼遇。

土家族人好客,每当客人来到寨子,主人就客客气气地迎出来,把客人请进吊脚楼堂屋里坐下。当主人陪来客聊天时,主妇便函走进火炉屋,在青条石嵌边的四方形火炕上架起锅,用茶油或猪油炸出一碗碗核桃仁、炒米、芝麻、花生米、黄豆、苞米花等。食物炸好后,端出来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接着主妇又在锅里倒进适量的茶油,待油冒青烟时,放一小把茶叶及花椒、胡椒、生姜丝、食盐等佐料,爆炒几下,接着倒入锅内一小瓢冷水,再用锅铲挤压、搅动,再加水稍煮几分钟,撒点葱花、大蒜。汤烧开后,冲进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这样滚热喷香的油茶汤就做好了。 喝油茶汤不用筷子或汤匙,而要连渣带汤一起喝下去。喝油茶汤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汤喝完了,而残渣留在碗底,只好以手代筷,就未免尴尬了。会喝油茶汤的人,在喝汤的同时,连同油炸茶叶、苞米花、桃仁等均匀喝进口里。其奥妙是边喝边不停地使汤“浪”动,随着汤的浪动,食物漂浮起来就可趁机喝掉。

土家人过年的时候,油茶汤里少不了备血豆腐。血豆腐是新鲜豆腐和新鲜猪血加上猪肉粒,花椒,辣椒粉拌匀用烟熏干而成,吃时用油炸熟。

土家油茶汤,不仅土家人爱喝,居住在土家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也非常喜爱。油茶汤不仅饱腹,而且是重要的绿色食品和饮料,营养价值高,能防病治病,常喝能壮身延寿。

历史渊源

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对于油茶汤流传下来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的。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入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越吃越有味。尝到了这种自制的美味,放牛娃们就常在山中做这种最原始的“油茶汤”;后来,此事传到大人中,大人们试着用铁锅、茶油、茶叶等对这种做法加以改进,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土家族地区常喝的油茶汤,从此油茶汤便在土家族地区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在明代,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侵扰,1建统治阶级围攻。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们家中只剩下了一些粗茶叶、茶油、玉米、蒜苗了,于是只好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油茶汤起源于汉代。因为相传汉将军马援伏波当年驻扎酉阳,因当地多瘴气,使士兵的健康受到威胁,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供士兵饮用以防瘴气。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早在清嘉庆二十三间(1819)纂修的《龙山县志》上也有清楚的记载:“有所谓油茶者,取黄豆、苞谷、芝麻、米花、腐干、干松茹、腊肉饤,以脂油炮炒之,撩起;下水,油锅内加茶叶,煎数沸,酌碗中,泡诸物饷客以示敬。”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油茶汤”味道鲜美,既能作为食品充饥,又能作为饮料提神。土家族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土家儿女爱唱歌,只因烧了油茶汤喝……”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土家香酥条

土家族特色经典美食,承百年传统工艺精制,以其独特的酥香,而成为土家美食佳品。主要成分是由大米、糯米、大豆、白糖、芝麻等精心配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无任何食品添加剂,纯绿色食品。在凤凰,以黄氏土家香酥条最为有名,位于东正街和和十字街的交叉口,5块钱一个,10块钱3个。老板很会宣传自己,将自己在百度的各种消息截图并放大,挂在自己的店门口,还时常吆喝,吸引了不少人购买品尝。

五.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新丽江马

【主产区与分布】 产于云南省的丽江地区丽江县,其邻县也有分布。

【形成历史】

当地居民素有养马习惯。从1944年起引进阿拉伯马对本地进行杂交改良,1953年以后又先后引进阿拉伯蒙古0、卡巴金、河曲马、伊犁马、小型阿尔登马进行不同形式的杂交组合。1956年以来,云南省农业局制定育种方针和选育指标。目前新丽江马已经经过杂交阶段和横交阶段,进入自群繁育。

六.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县 土家酸萝卜

土家酸萝卜,是一道遍布与桑植县城大街小巷的特色零食,甜辣、脆爽,老少皆宜。

七. 重庆市 黔江区 土家刺绣

土家族姑娘绣花的方法,一般先资将要绣的花用纸剪成花样,贴在绣花底布上,然后照着纸样用丝线绣制。绣成之后,丝线便把底样蒙盖在里面了,图案略显突出,有立体感。精巧别致的绣花,大多表现在姑娘们的绣花鞋上,也有用来做服装花边或角花、胸花、枕头盖、童帽和绣花荷包等等。

土家刺绣在配色上有其独特之处,一般喜欢选用青、兰、大红等深色布做底布,图案纹样的绣线则多选用浅色,或者相反,底布花同浅色,而绣线用比较强烈的深色,两种用法的效果可以使绣制作品显得质朴逼真,色泽鲜艳生动,对比强烈,给人以喜悦吉庆的美感。

土家绣花多取材于花、草、虫、鱼、鸟、兽、竹、树等物或者绣“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鸳鸯戏水”、“喜鹊闹梅”、“仙鹤松涛”等传统图案等。

八.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鸡粽

是丽江各种地产菌类中的佼佼者,在丽江永胜、华坪、宁蒗、丽江四县中,以永胜出产最多,华坪次之。每年火把节前后陆续上市,品种主要有白鸡粽、乌头鸡粽 两种,以乌头鸡粽为上品。但不论哪种鸡粽,又以尚未开伞的菌菇食味更加脆嫩、鲜甜。当地常用的吃法是:鲜鸡粽炒火腿、辣椒、肉丝和煲三鲜汤;再就是在鸡粽上市最多时,大量购买回来,拌以辣椒、花椒、盐,用香油将鸡粽炸成"鸡粽油"。关于鸡粽油的滋味,清人曹树翘在《滇南杂志》中描述道:“士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优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据清乾隆年间来云南做官的田蒙斋考证,《庄子》里"鸡菌不知晦朔"之言,就已说明我国早在两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食用鸡粽,并已写进了书中。《本草纲目》中也曾有鸡粽有"益味、清神、治痔"的记载。在滇中的历朝文人史官,对鸡粽的吟咏记载甚多,其中,尤发清人贾杰《鸡粽》诗最为形象: 至味常无种, 轮菌雪作肤。 茎从新雨茁, 香自晚春腴。 嫩鲜头番秀, 肥抽九节蒲 。 秋风菁菜客, 食品列兹无。

九. 重庆市 武隆 土家老腊肉

武隆老腊肉作为武隆当的土!乡亲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五峰自治县 土家妹情丝饼

土家妹情丝饼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的。土家妹情丝饼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外酥内软,口感特别。

五峰一带盛产土豆,故当地人便以土豆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小吃。他们把土豆丝与土豆粉混合在一起,煎成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土豆饼,叫“土家妹情丝饼”。在传统的土家山乡部落里,土家妹子很少抛头露面。当遇到意中人时,土家妹子会花尽心思做出土豆饼来招待情郎,借此表达爱慕之情。该饼外酥内软,口感特别。慢慢咀嚼,果然能吃出一番情意绵绵的滋味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