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五指毛桃河源特产做法 河源正宗五指毛桃香鸡吃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五指毛桃河源特产做法 河源正宗五指毛桃香鸡吃法更新时间:2023-09-04 05:58:34

一.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东源板栗

东源板栗是东源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其栽培历史悠久并享誉省内外。而东源又是广东板栗的生产大县,全县板栗已挂果面积14万亩。

东源板栗成熟期于9月中旬,一级果平均每公斤70粒左右,果大质优,色泽油亮,堪称栗中之极品。在全国第四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同时又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甜而不腻,既可代粮也可作膳,生熟食皆宜,是养胃健肾、强筋壮骨的营养佳果。

二. 广东省 河源 连平 连平鹰嘴蜜桃

连平鹰嘴蜜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平鹰嘴蜜桃是广东河源连平的。

连平鹰嘴蜜桃

广东省连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连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连平鹰嘴蜜桃产地范围的函》,连府函〔2014〕65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连平鹰嘴蜜桃》(草案)

三.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和平柿饼

和平柿饼呈圆饼形,软硬适度,食之味甜,有滋补、止血、解酒毒、润喉之功效,柿饼表面附着一层柿霜,洁白似面,可治咽炎、口疮。和平柿饼多远销上海、北京等地。

性味:生柿甘涩、凉、无毒;干柿(柿饼)甘、温、无毒。入脾、肺、大肠。 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主治咽喉热痛,咳嗽痰多。

四. 海南省 五指山 五指山猪

五指山猪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五指山猪又叫老鼠猪。原产于海南岛山区。五指山猪多分布在海南岛交通不便,比较偏僻的山村。仅白沙县南开公社、东方县公爱、天安、东方公社有少量种猪。

生长环境:海南山地在岛的中部偏南,属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达25℃,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过去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农业生产亦很不发达,主要种植玉米、早稻和甘薯,少数平坝区才能种植水稻。因粮食产量低,没有充足的饲料喂猪,主要靠放牧饲养,即早晨放其出圈,任其在野外奔跑觅食,傍晚回来宿圈前,喂给煮熟的甘薯、剩饭残渣或其他精料,作为补充,条件好的地方早晚补喂二顿,农忙季节,常不喂给饲料。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山猪的生长缓慢,性格粗野,善奔跑。

外貌特征:五指山猪体型小。体质细致紧凑。头小而长。耳小而直立,嘴尖、嘴筒微弯。胸部较狭,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全身被毛大部为黑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长达2~10厘米。

品种性能:五指山猪成年母猪体长50~70厘米,体高35~45厘米,胸围65~80厘米,体重 30~35公斤,很少超过40公斤。性成熟早,小母猪断乳后一个月有发情征状,3~4月龄初配。头胎产仔4头,经产仔6~8头。小公猪1~1.5月龄有性行为,当地不留公猪,即小公猪性成熟配种后就宰杀。

综合评价: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猪。过去因其体型小,增重慢,饲养周期长,被作为淘汰对象。但其具有抗逆性强,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

五. 海南省 五指山 豆豉鲮鱼

原料:鲮鱼500克,豆豉100克,油500克(耗150克) 腌制料:盐适量 调料:生抽、淡汤、糖、油适量。

做法:

1、将鲮鱼洗净,砍件,放入腌料,腌10分钟;

2、油烧八成热,将鲮鱼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

3、把鲮鱼放入高压锅,下豆豉、生抽、淡汤、糖、油,烧至高压锅喷气,加压5分钟即可。

六.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铁勺喇

客家传统小食——铁勺喇。铁勺喇也叫铁勺饼、花生喇、黄豆喇。铁勺喇用糯米粉调糊后用油炸而成,首先用一个圆铁勺装上磨好的米浆,并视个人爱好加上葱、黄豆或是花生、芝麻等,再放进油锅里炸,入油锅炸至金黄捞起,口感咸香酥脆!是“送酒”最佳选择食品。

七. 广东省 河源 连平 客家豆腐

原料:

豆腐、五花肉末、干香菇、葱花。调料:白胡椒粉、盐、鸡精。

制作步骤:

1、锅里加油,下入肉末炒至变色,再加入香菇末炒香; 2、另备一口锅热油,下入豆腐煎至金黄色捞出; 3、将煎好的豆腐移入到炒制肉末的锅里,再加入盐、胡椒粉和清水中火焖制5分钟; 4、起锅前加一点鸡精,撒入葱花即可.

八. 广东省 河源 源城区 河源鱼面

河源鱼面

河源鱼面是河源的,含70%的鱼肉,有儿童装呵普通装,方便又营养!

九. 海南省 五指山 黄腊石

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又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等而下之可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细蜡、粗蜡等,冻蜡可透光至石心。黄腊石(黄蜡石)以黄色为多见,其中以纯净的明黄为贵,另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主要产于两广地区,石色纯正。

石玩

黄腊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大者侧身于四大园林名石之列,但质地稍嫌粗涩:小者堪与印石之王田黄相颉颃,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是握游佳石。

成分构成

黄腊石

黄腊石首先发现于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另有说法是因石表层内呈现腊油状釉彩而得名。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为石英。黄腊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其表层为黄腊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则来自表面铁元素的氧化。黄腊石是腊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石英石因地质变动破碎而滚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长期受酸性物质的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腊状釉彩。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发,滚入山溪中,经河水搬运而流入江河,经多年的溪水冲刷及沙砾摩擦,表面变得油光滑腻,又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产生多种色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