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作市购买特产 附近的土特产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作市购买特产 附近的土特产购买更新时间:2023-10-09 18:27:13

一. 河南省 焦作市 马村区 马村酥梨

马村酥梨是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马村的。济源马村酥梨果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含糖量高,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每当金秋时节,在五龙口镇马村酥梨基地到处可以看到,颗颗金灿灿、黄澄澄的酥梨压弯了枝头,触手可及。马村有沙滩面积近3000亩。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村民们在沙滩上栽植了大片果树,仅酥梨面积就达2500亩,另外还有少部分桃树。果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含糖量高的马村酥梨逐渐走出深闺,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马村酥梨获得国家级无公害产品标志,该村3000亩大型酥梨基地同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年,马村酥梨在济源首批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为了便于酥梨外运及城里人自助采摘,马村人专门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通往梨园的水泥路。“非常欢迎城里人到果园里采摘鲜梨。”

二.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文公砚

文公砚厂是中国制砚业中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它所生产的中华韩愈砚广采中国各砚之精华,制作考究,雕工天成,精美绝伦,因产自韩愈故乡河阳--今孟州市得名。

文公砚,砚石产于太行山,其石质细腻温润、坚而不脆、柔而不绵、滑而不溜、色如琼瑶、声似木鱼。

文公砚的设计因石赋形,因材施艺,造型古朴典雅、玲珑俊秀。产品已由初创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为拥有数十种以喜庆吉祥、人文景观、历史典故等为内容的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馈赠佳品及简洁明快、物美价廉的学生用砚。文公砚不仅是实用的书画工具,同时也是值得收藏的艺术珍品。

三. 河南省 焦作市 马村区 野生银杏果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距今约1.6亿年的生存历史。有活化石之美称。长期使用可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称为“21世纪的绿色食品”。银杏果具有颗粒大、种壳薄、糯性强、无污染等优良特性。1993年获得中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含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银杏醇、抗衰老素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治疗哮喘、咳嗽、尿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四.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许良扯面

许良扯面,很有博爱特色的小吃,油而不腻,回味无穷。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

烹制方法:面粉中加少许盐,用凉水和成面团,揉匀,揪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搓成条,盘中抹一层油,放入搓好的条码放好后再刷一层油,用保鲜膜封好,放置10分钟备用;用猪肉、香菇、冬笋、豆芽炒成卤汁,坐锅待水开后,拿出面剂,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浇卤汁即可,也可加入盐、鸡精、醋、酱油、辣椒面,浇上烧热的葱油搅拌均匀食用。

五.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博爱浆面条

博爱这个地方小吃还算比较多,如果严格推敲起来,应该是舶来品比较多。因此在博爱的流行小吃一般是短命鬼,印象中很多小吃就像饭店里的白酒,仨俩月就要换一种面容。生命力比较强的大概有这么一些:米皮,据说西安是正宗;烩面,好像郑州的比这里的还要有名气;刀削面,当然是人家山西了;米线,自然是云南的天下……

数来数去,如果说多少有点博爱特色的小吃可能是浆面条了。

浆面条的做法很简单,用做豆腐时挤出的豆汤当老汤在锅里熬,汤烧开后将面条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放到碗里加配料,配料则是水煮花生、黄豆,凉调芹菜,芝麻炒焦后轧成的的碎末,香油等等,不放酱油、醋等佐料。这样做出的浆面条面色很白,白中有青,青中有红,红中有黄,味道酸中有香,香中有脆,如果放些辣椒油一类的佐料,十分可口。吃法更是简单,一双筷子即可,是博爱的一道名吃。

过去的时候,浆面条只是一般人家里的副餐,不是每天都可以享受得到的,因为那时豆腐做得少,因而浆面条的主要原料酸豆浆就少。何况,还要有花生、黄豆之类东西。即使这样,那时候的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浆面条只是一种小吃,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又因为好吃,营养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吃有了深刻的变化,野味和稀罕成了首选的目标,况且浆面条可口、便宜、实惠,一大碗才卖1块多钱,一碗就能吃个差不多,这是浆面条进入市场的主要动力,这样浆面条才“犹抱琵琶半遮面”,逐渐在市场上露出峥嵘。

不过最开始,也仅仅是在路边的地摊上能够吃到浆面条。浆面条进入大饭店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一进入大饭店,它就有不可收拾的欲望,逐渐占领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倒是成了一种餐桌上的主食,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饮食是一种文化,像川、豫、粤大菜,满汉全席,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的内涵,博爱没有典型的大菜,浆面条的出现总算是弥补了一下饮食上的缺憾。

那么,浆面条是否也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文化内涵呢?现在实在是差无考证,浆面条的历史和传说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是,对博爱很有名的传说或者说是揶揄倒是博爱人的精明,或者说是博爱人最抠门,这和浆面条实在是套不上近乎。浆面条不想粤菜等等那么明显,也许这是小吃的一个重要特征?说不清。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坐在路边吃一碗浆面条,还是在五星级饭店点一碗浆面条,都是很可意的事情,因为喝上一口面汤,酸溜溜、香喷喷的,这种享受谁说不是一种文化呢?

六.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当阳峪绞胎瓷

当阳峪绞胎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

北宋时,当阳峪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传统,将绞胎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完成了由陶到瓷的历史转变。高温烧造,胎质细密坚硬,釉色油润光亮,几乎不吸水,完全符合现代瓷的标准。而唐代绞胎与唐三彩一样,基本上都是陶质的。当阳峪窑绞胎瓷的烧造成功,为中国陶瓷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用黑、白等多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交替糅合、折叠、盘卷、切刮,经拉坯或模压成型,再粘贴、镶嵌、拼接而成。这样胚体上就出现两色或多色相间的美丽图案,再施以透明釉或黄、绿、棕、翠蓝、三彩釉入窑烧成(也有先高温素烧,施釉二次人窑烧成)。
绞胎工艺是当阳峪窑特殊之作,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巧夺天工。绞釉瓷几乎是与绞胎瓷同时出现的。所谓绞釉瓷,绞的并不是釉,也不是绞的化妆土,而是“绞花”,是各种彩料的综合运用。施彩方法不难想见,是运用各种特殊技巧,或借助外力,使胎体在不同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或在旋转运动中,使彩料形成绞花纹饰,具有流动韵律之美。常见品种有白釉黑绞花、翠蓝釉黑绞花、三彩黑绞花、绿釉黑绞花、棕黄釉绞花等。

当阳峪绞胎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现辖行政区域。

七.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修武黑山羊

修武黑山羊,个大肉多,体质健壮,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其营养价值高,有益气补肾,祛寒暖胃功能,是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的滋补佳品,有清炖羊肉、葱爆山羊肉等吃法。在云台山庄全年都可以吃到,但需要提前预定。

八. 河南省 焦作市 解放区 山韭菜炒鸡蛋

山韭菜炒鸡蛋看似很家常的一道菜,但在云台山却是别有一番风味,真正家养小山鸡鸡蛋纯天然,这种鸡蛋个小但炒后颜色金黄,再佐以纯正的山韭菜味辣且鲜香,自有一番质朴的鲜香。

九.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马记烧鸡

博爱县许良镇的马记烧鸡有100多年的历史,并荣获河南省风味小吃一等奖。近年来,马记烧鸡店以连锁经营形式在山西晋城、翼城等周边地区开设门店28家。

博爱县回族马记烧鸡总店,位于太行山脚下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开发区,占地5000平方米,员工150名,下属连锁分店三十余家。一九八六、一九八八年荣获河南省民族风味一等奖,一九九一、一九九四年荣获焦作市个体风味一等奖,一九九八年又荣获特等奖,在二零零一年烧鸡大赛中荣获金优奖。二零零二年又被焦作市宣传、经贸、工商商标协会等部门评为知名商标。二零零五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中国企业文化促金会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一百强单位”,二零零六年通过国家安全质量体系QS认证,被河南电视台授予诚信单位,是世界杰出华人财富大会人民大会堂宴会指定用品。

马记烧鸡是经过马家三代人刻苦钻研,博采众优,结合现代高科技术打造出的结晶。产品有真空软包装、药膳乌鸡、山鸡、土鸡、各种鸡小杂件、羊肉串、鸡串、软装烧牛肉、牛肉丸、烧兔肉、红焖养肉,款款新颖,样样绝活,包装精美,高中低档花样俱全。马记烧鸡色鲜味美,手抖离骨,在中原地区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有着“博爱一绝”之美誉。

十.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博爱纸扇

博爱县制扇业大致始于明末清初的清化三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抗战前,以三街为中心,发展纸扇作坊30多家,年产纸扇80多万把,销往山西、陕西、河北、天津等地。清化纸扇最早的产品叫老鸹扇,就是在一根棍上钉几根竹蔑,然后裱糊上纸,漆成黑色,画上花鸟图案,再用桐油或生漆封涂而成,因形似老鸹翅膀,所以叫老鸹扇。后从杭州等地引进了制作折叠纸扇技术,开始大量生产折叠纸扇。日军侵占博爱后,博爱县制扇业衰败。

解放后,清化纸扇产量逐渐恢复,1950年产量达到25万把以上,1957年产量突破100万把,1958年达到110万把,销往全国各地。1965年后,因从湖南进货的竹箍采购困难,清化纸扇生产停滞,后转移到侯山村,用当地的竹子作扇箍,并派人到外地学习技术,改进制扇工艺,使博爱制扇业得以传承下来,侯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制扇专业村,有纸扇加工专业户60多家,主要产品有工艺扇、礼品扇、广告扇等,远销韩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产量逐渐提高,声誉越来越好。

2008年,清化扇艺制作技艺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