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五尖山的特产是什么呢 湖南五指峰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五尖山的特产是什么呢 湖南五指峰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3 09:41:02

一.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黄老五花生酥

黄老五花生酥,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著名,该品具有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的特点,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江威远黄老五花生酥,因清朝光绪年间发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得名。黄老五花生酥的制作工艺经过民间艺人一百余年的千锤百炼。具有甜、白、香、酥、脆的五大特色。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低糖,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原料经过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的原料,并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属无公害绿色的食品。

黄老五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低糖,每样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粮食。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远县在多年的精心运作下,将黄老五花生酥从单一产品变成了现在的多口味,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产品具有甜、白、香、酥、脆五大特色,入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获得内江市名优特新特色小吃称号。“黄老五花生酥”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810046421.2,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花生糖(酥)及其制备方法。

黄老五花生糖制作工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相传,威远有一位姓黄的民间卖货郎,做人做事都十分严谨,他自产自销花生糖。做糖的花生、小麦、玉米等他都要用最好的,并仔细挑选拣择,不能有一粒坏子。在制作工艺上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火候、温度、硬度、酥软度、香味每一样都要恰到好处,不然,就只能自己吃,不能卖出去。这样一来,他做的花生糖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含糖量低,特别好吃,成为了地方一大名牌食品。后来皇帝到威远暗访,吃过后,感觉非常好,亲自点位御用贡品,责令地方官足量生产,这样,黄氏花生糖得到广泛流传。黄氏制糖术历经百多年的锤炼传承,到现在,成为了具有浓郁威远特色的制糖艺术。由于多是民间口授相传,得到真传的并不多,仅黄氏族人,黄老五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崇友就是其中一个,因自己排行老五,就称黄老五花生糖。2002年,他组建了土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按照祖传的花生糖制作技术要求,生产的产品保持着传统的口味,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要求品尝御用贡品。加上黄老五坚持发扬“严谨诚信、质量第一” 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公司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成功扩展运行,赢得广泛赞誉。近年来,公司相继取得QS生产许可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内江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被评为“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已经成为多家航空公司专销的“航空食品”,并在成都伊藤忠华糖大型超市成功推广。

二.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尖山区 榆黄蘑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形态特征:

榆黄蘑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呈金黄色。菌盖喇叭状,光滑,宽2-10厘米,肉质,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延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至淡黄色,偏生,长2-12厘米,粗0.5-1.5厘米,有细毛;多数子实体合生在一起,榆黄蘑色泽金黄,艳丽美观,惹人喜爱,外观恰似一朵美丽的鲜花。
营养成分:

榆黄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属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可入药,治虚弱萎症(肌萎)和痢疾等症。
榆黄蘑栽培要求:

榆黄蘑生长力强、出菇快、生长期短、产量高,既可段木栽培,也可袋料栽培,菌丝生活力强,可在榆树、杨树、桦树、椴树、水曲柳、槐树等阔叶树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也可在红松、沙松、鱼鳞松、杉、柏等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不过产量很低。还可在棉籽壳、废棉、玉米芯、花生壳、豆壳、麦秸、稻草、茶渣以及栽过草菇和蘑菇的废培养料上生长发育。其中,以棉籽壳、废棉和玉米芯栽培榆黄蘑的产量较高。菌丝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7-32℃,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45℃以上经2小时菌丝即死亡,但能忍耐零下38℃低温。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0-28℃,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5℃。pH5-7都能生长,以pH5-6.5最适宜。
食用方法:

可炒、可爆、可烧、可扒、可炖汤,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可与精肉、腌菜、笋、火腿肉、肚片合炒,也可放入肉类中煲汤。

三.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尖山区 五香酱驴肉

五香酱驴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驴肉5000克。

调料:

花椒10克,肉豆蔻2克,红曲20克,山楂10克,桂皮5克,冰糖50克,白芷5克,草果5克,姜20克,酱油300克,料酒100克,八角5克,盐30克,大葱30克。

五香酱驴肉的特色:此肉色泽酱红,软烂糯口,咸鲜味浓,醇香四溢,酒饭均宜。

五香酱驴肉的做法:

1、将驴肉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浸泡5小时;

2、将汤锅置火上,注入清水烧开,放入泡好的驴肉氽一下,然后放入凉水中过凉;

3、将锅置火上,加入冰糖炒至金红色,下入清水、酱油、精盐、料酒烧开,打去浮沫;

4、再加入用红曲米煮红的水及山楂片;

5、将花椒、豆蔻、草果、桂皮、白芷、大料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同放入锅中;

6、再加入葱段、姜片,烧开后煮约3分钟;

7、再将驴肉放入,然后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再用中火炖烧3.5小时,至酥烂为止;

8、然后取出晾凉,即可改刀切片装盘食之。

五香酱驴肉的制作要诀:

1、驴肉必须是浸泡5 小时左右,以泡出血水为宜;

2、炒糖色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大易糊,有苦糖味,火小糖没有颜色,如同没炒;

3、红曲米炒时,一定要以煮至水很红时为宜,可多煮几次;

4、炖驴肉时,因时间长,所以要看好火候,勤翻动驴肉,以免糊锅。若汁干可加入一些开水,但决不可加凉水,否则肉难煮烂;

5、如驴肉较老,若煮制酥烂则需煮制时间延长,以5小时为宜。

四.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尖山区 刺五加

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 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
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
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雅韶尖山蟹

雅韶尖山蟹

尖山蟹是锯缘青蟹中一个具有优良特性的地方品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科、青蟹属,主要分布在那龙河口至尖山桥附近咸淡水交汇处。它的原种是雅韶沿海的野生锯缘青蟹,其中一部分野生蟹经那龙河逆流上溯,迁移至尖山段河流繁育,并经过长时间不断的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最终形成尖山蟹。

尖山蟹历史非常悠久,据考古学家对尖山河出土的蟹化石考证,该蟹的形成至少已有一百万年。而尖山蟹养殖也有近百年历史。民国初年雅韶平岚人在河边低洼处将捕捉来的野生蟹养殖育肥,开始了尖山蟹养殖历史。经水产技术人员多年努力推广,尖山蟹的养殖逐步向邻近地区扩散。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品种。

尖山蟹主要栖息于那龙河入海口附近河岸的洞穴,以灰白粘土底质为主,但亦有少量生活在红树林。白天多穴居,极少出来活动,夜间四处觅食,食性较杂,一般以泥蚶、牡蛎、花蛤等双壳贝类为主食。

尖山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蟹类,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营养十分丰富,是阳东县传统的名贵海产品,也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尖山蟹主要栖息于那龙河入海口附近河岸的洞穴。以灰白粘土底质为主,但亦有少量生活在红树林。白天多穴居,极少出来活动,夜间四处觅食,食性较杂,一般以泥蚶、牡蛎、花蛤等壳贝类为主食。尖山蟹的栖息地阳江雅韶尖山桥咸淡水交界带,河床不深不浅,水流不紧不慢且多有迂回,处于尖山河水流南海的缓冲地段,水质咸淡相宜。特殊的水质及生活环境,造就了雅韶尖山蟹的特质:重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而远近闻名,四方食客接踵而至,百食不厌。特别在深季节,尖山蟹正是换壳的时候,在未长出新壳前,它们通身柔软,烹制后松软酥脆,肉质更加细嫩,味道更加鲜美。

尖山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蟹类,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营养十分丰富,是阳东县传统的名贵海产品,也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尖山蟹养殖有近百年历史。民国初年雅韶平岚人在河边低洼处将捕捉来的野生蟹养殖育肥,开始了尖山蟹历史。经水产技术人员多年努力推广,尖山蟹的养殖逐步抽邻近地区扩散。现已发展成为阳江的一大特色品牌。

为了保持蟹的鲜美,阳江人吃蟹喜欢以盐焗为主,叫姜葱焗尖山蟹。把尖山蟹冲洗干净,对中砍开,然后将截面竖放进锅里,加入姜、葱等调料一起煎制,煎熟即可。尖山的鲜蟹蟹壳薄脆、肉质特别肥厚,煎制过的蟹肉与其他蟹相比更为甜美,带有鲜浓的蟹香,面且吃了不热气,有壮腰健肾之功效。除此之外,对于喜欢原汁原味的市民来说,清蒸的尖山蟹味道也很鲜美。

美味虽鲜美,但也应食之有道。专家提醒市民,敞开肚皮吃蟹的同时,要注意卫生和健康。因蟹体内含丰富的组氨酸,蟹死后细菌可在蟹体内迅速繁殖,使组氨酸产生有毒组胺,如果吃了存放过久的熟蟹可致中毒。蒸蟹时要在开锅后再加热半小时,以防蟹内微生物未被彻底杀死。

所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螃蟹也有不能共存的食物,比如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茶水。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而螃蟹与柿子也不能混吃。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螃蟹中的肉蛋白凝固,凝固的物质长时间地停留在肠道内,会发酵1,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由于螃蟹性寒,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有肠胃疾病、伤风、体质过敏的人不宜食用。

而在阳江烹制尖山蟹比较出名的是雅白公路(中石油加油站斜对面)的新岚林酒店了。该酒店距离阳江雅韶尖山蟹的产地尖山大桥一公里左右。

六.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尖山区 排骨炖油豆角

配料:

排骨、豆角、葱姜蒜、料酒、老抽、花椒、胡椒粉。

操作:

1、先切葱姜蒜,少许。锅里到入油,爆炒葱姜蒜,出味。

2、放入一勺糖,一勺老抽(上色)下排骨炒,一直到排骨两端的骨头露一些出来,放烧开的热火,没过排骨多一点,放豆角。

3、放一勺料酒,一勺老抽,花椒粉,胡椒粉少许。小火炖10分钟,再放入一些葱丝,再炖,看看你的料有多少了,如果觉得不够咸就放一些老抽进去。

4、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不过有的人特别愿意吃炖的非常熟的,可以多炖一段时间。保准满屋飘香。

七. 江西省 抚州 南城县 南城五黑鸡

南城五黑鸡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优鸡种,已有1000多年的饲养历史,经1981年江西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筛选确定为地方名优鸡种。该产品具有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五黑”特征,经中国农科院、江西农大分别测定,其黑色素含量高、氨基酸品全优质、脂肪少、胆固醇极低和肉质细嫩鲜美,既是天然营养保健食品,又是治病强身良药,可治慢性营养不良水肿病、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妇科病等病,自古民间视为“药鸡”,是一种天然药肉兼用保健型南城特有的食用资源。

八. 广东省 中山 五桂山红茶

五桂山红茶始种于1977年4月,当时由五桂山白石坳知青场在后山率先种植茶树160亩,取名为五桂山红茶,随后桂南、石鼓、长命水管理区以及各小林场相继开垦土地种植数百亩。1985年镇开垦种植云南大叶茶树60亩,取名为五桂山茶场。1988年是茶叶种植的鼎盛时期,总面积约1100亩,总产量30吨。早期各茶场茶叶制作采用人工机械结合,后来五桂山茶场全部实现机械制作茶叶。由于各种原因,桂南、长命水管理区的茶场于1991年先后荒弃。五桂山茶场仍保留60亩,南桥白石坳尚有10多亩,各林场均有数10亩,年产量约8000公斤。2000年五桂山茶场及市林场茶场先后由私人承包,改称龙珠茶庄及茶趣园,已开辟成中山旅游购物点之一。五桂山红茶因生长在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五桂山深山密林之中,茶叶甘醇美味,色泽橙红。



九. 江西省 吉安 遂川县 五百里井冈茶油

五百里井冈初榨茶油是以井冈山区野生优质山茶籽为原料,采用“返朴归真”的工艺榨出的第一道原生茶油,它浓香、质纯、色淡、营养又卫生,不含黄曲霉素,不含胆固醇,没有任何化工溶剂的污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既保留了传统土榨茶油的天然风味和滋味,质量指标又达到国家标准。

[成份]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93%,其中油酸83%,亚油酸10%),山茶苷、磷脂和皂苷、维生素E、鞣质。已确知其结构的皂苷元有:22a—基脂醇、玉蕊醇A1、皂苷元ST—1、山茶皂元B、茶皂醇B、茶皂醇E。

[功能]含有丰富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对心脏、血管有保护作用。古代文献《农政全书》《纲目拾遗》记载茶籽油可润肠清胃、杀菌解毒、清肝降压,加速伤口愈合等功效。山茶苷具有抗癌作用,是孕妇产后和老年人的最佳保健食用油。烟点高(耐高温)。含有丰富的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他植物油在煎至120℃时,便会产生少量苯、芘等有害健康物质;而茶油在煎至150℃时,也不会有此变化,故最适宜在炸制食物时使用。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五香肠

五香肠

东台市传统名食。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一姓杨排行老五的巧厨在东台城专售熏烧肉制品,尤以香肠为著名,人们称为“杨五香肠”。近年东台肉制品厂保持“杨五香肠”的传统制作方法,以精、肥肉8:2配料,加入多种佐料,经腌、灌、烘、凉而成。

色泽鲜艳,美味可口。此品列入《中国名食指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