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特产咸鱼 辽宁特产小玩意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特产咸鱼 辽宁特产小玩意儿更新时间:2023-09-03 12:23:24

一.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贝类

贝类

丹东市有海洋国土面积525万亩,其中0-10米等深线106万亩,适宜贝类底皤增养殖面积50万亩;滩涂面积36.3万亩,适宜养贝面积18.8万亩。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外内欢迎。

全市共有海水贝类41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缢蛏、魁蚶、毛蚶、中国蛤蜊等十多种,经多年的发展,丹东贝类养殖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到2000年末,全市贝类增养殖面积达到59.1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4.59亿元。目前全市有贝类生产单位80家,贝类加工、经销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贝类养殖业已成为丹东渔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贝类生产基地。

二. 辽宁省 锦州 锦州皮毛

清代,锦州有三大,即:皮毛、玉器和什锦小菜。皮毛业历史久远,据说汉代就已出现。制造完全是手工作业,程序是,先将原皮浸入水内或河内洗净,然后入硝缸,经过适当时间取出,用刀刮去腐肉,拔去冗毛,加以整理即成半成品。再按皮毛的品质好坏和市场需求,裁成各种各样的防寒衣物,皮褥等缝纫后即成成品销售。据《锦县志略》革器载:“鞍韂、行箧、巾箱之属,以锦县(锦州)制者为最佳。清时,以之充贡(贡品)。这也是锦州的,而诸书作者不知未载。在民国初年前后,锦州皮毛誉为锦州三大之一,与锦州什锦小菜、锦州玉石齐名,不仅成了探亲访友必带的礼品,而且销往上海、浙江等地,还远销南洋诸岛以及港澳一带。

近年锦州皮毛中当属锦州凯御皮毛的制品最为正宗,凯御皮毛制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都要求精益求精,其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是很多皮毛制品工艺难以望其项背的。这项制作工艺是历代的皮匠师傅通过对生产经验长期的积累总结得出的技术成果,这些手工工艺具备机械制造无可比拟的优点。锦州凯御皮毛制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公益,还结合了现在的最新环保的裘皮鞣制方式是生态鞣制。采用生态鞣制工艺,产品除健康环保外,毛板结合度好、使用寿命长,经过干洗保养可以更加延长使用寿命,所以经济性强、性价比高。凯御皮毛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优良,产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三. 辽宁省 盘锦 大洼区 刘家糕点

田庄台是盘锦市回民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因此回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老刘家果子铺”就是其中之一。刘家果子铺做出来的糕点别具风味,在镇内很有名气,在盘锦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刘家果子铺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现任老板名叫刘成。早在1910年,他的曾祖父刘忠喜到一家糕点铺当学徒,经过五年多的刻苦努力,在名师的传授下,终于掌握了各种糕点的加工制作技术和配料方法。回到家后,开始摆小摊卖糕点。刘忠喜年老后,由其子刘丕贤经营,刘丕贤为人忠厚,善于经营,为提高糕点的质量,他又聘请有名的糕点师为技术指导,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回族群众在传统节日中专门制作的各种甜食的技巧,从而做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精美糕点。

刘家糕点选料十分考究,做工异常精细,糕点中有用菜油、冰糖、玫瑰花瓣、核桃仁、青丝、芝麻、蜂蜜,配制的糖馅,也有用红枣、红豆等制作的枣泥馅和豆沙馅。甜品类有佛手、白皮、桃酥、炉果、蛋糕、芝麻饼等。其中最出名当属“老八件”(牛舌饼、风车、蝴蝶、帆船、青蛙、荷叶、花瓣、昆虫)。

刘家糕点铺的“老八件”是指用八种不同的馅料做出的不同的口味,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八样点心。同时他们还推出回族传统的食品:大碗油茶、蜜汁麻花、麻团酥等。不仅品种丰富,形美味佳,而且营养极为丰富。

刘家糕点以甜、酥、脆为最大的特点,在同行中独占鳌头,名扬古镇。每逢年节,刘家糕点都成了居民们探亲访友最为时尚的馈赠佳品。刘家糕点的包装也别具特色,多采用包装纸。上用红色印有吉祥字样图案纸质包装,并用一条纸绳绑好。但对特殊要求的顾客采用红色的铁制盒(匣)包装,分一斤装、二斤装等多种规格来满足顾客需求。

现在刘家糕点铺由刘俊华和刘成父子经营,经过多年的改进,现已形成独家特色风味糕点。

四. 辽宁省 锦州市 北镇 面茶

北镇面茶,这个老牌地方风味,虽名不见经传,可也风霏古城,值得品尝,假如你喝过几次,那种滚烫、芳香的口感保你瘾性大发。

雄鸡报晓,东方刚亮鱼肚白时,步入老街行至庙头,总会看到卖面茶的小推车被人们围在当央,尤其数九隆冬,喝碗面茶真是爽心肺腑。手捧面茶碗象手炉那般热乎,稠而不干,淡而不稀的面茶,如醇香的甘泉,喝入口中感觉舒服至极,心窝里顿时暖融融,驱寒御冷妙在其中。

赵家面茶据说是正宗,到如今已传宗接代几辈子了,人们认准了赵家面茶,不惜起大早,赶场来到鼓楼下,非喝他一碗两碗不可,每碗一元钱,经济实惠不过了。赵家面茶卖得飞快,只两三个点,便可卖出四五百碗,销量甚是可佳。如今,几个大市场都有卖面茶小车,又分离出张家、李家、朱家等,各有名号。北镇人都爱喝,特别是上了年岁人,瘾头贼大。一位80多岁的老者,他说从年轻时就喜欢喝面茶,一直喝了五十多年,还拍着胸脯崩崩山响,示意面茶给身子骨带来的硬朗。与卖面茶主也深入浅出的咨询过几次,可主人哪有闲工夫答对你,况且不会轻易把秘方抖搂出来,以防专利被窃与其竞争。

喝过几次面茶,忽而上瘾,不喝肚子咕咕直叫,索性天天去喝。起早步行15分钟便可抵达卖面茶摊,晚一点还要排号等待。面茶是北镇的一绝,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过去喝面茶不用汤匙,不坐着,用嘴唇吸噬,碗在手中转着,喝完碗净如洗。一碗面茶,上边放两勺果子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怪不得多少年来常盛不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喝面茶主儿越来越多,问其缘由,答得更是干脆,一为开脾健胃,二为过过口瘾,三为晨练充饥,蛮有几分道理。不过,北镇面茶还固守田园,不为外地人熟知,去年梨花节闾山赏花会时,面茶倒显示一把身价,很多外地客商才一饮而留名。一位家乡人在大城市工作多年,每次探亲总忘不了喝喝家乡面茶,还深有感触地说:“北镇面茶如能举荐到大都市去,一定深受宠爱,一本万利呀!”

真希望北镇面茶能随着闾山的名份也沾上点光彩,为世人所叫好。

五. 辽宁省 铁岭 昌图 山雁王酒

昌图山雁酒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昌图关山的经历有莫大的渊源,据传,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一六零八年),努尔哈赤亲征叶赫部(居昌图和开原间),被困昌图关山,屡不得脱,形势危急。一日将晚,百姓献酒,正欲痛饮,忽雁来东南,霞起西北,遥相呼应,蔚为壮观,以为吉兆。乃令遍赏三军,与将士共饮,军心大振,旋破顽敌。后所向披靡,开满清近三百年基业。因念当日献酒有功,因时就势,特赐名“山雁王”,八旗子弟竞相豪饮,“山雁王”自此誉满关东,被誉为“关东美酒谁为贵,除却山雁何称王”。 昌图八景之“关山落雁”由此而来,努尔哈赤“饮酒度关山”的故事也一直被百姓们广为传颂,山雁王酒由此得名,并流传至今。

山雁王的陈酿调制是采用;一定的原理配置,利用物理、化学、菌群环境和原酒的不同风格,有针对性地按比例实施组合和调味。其独特之处是:实现原酒分级入库、陈酿、原酒分级优选、分级组合、保证产品的口味和品质。

山雁酒近百年不断提升和积累起来的酿造技术,使她以“香气悠久”、“味道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闻名于辽北。山雁酒以优异的品质独特的口味曾多次被评为“名优白酒”。在2010年荣获“辽宁名酒”称号、“辽宁著名品牌”称号、“铁岭地区最受欢迎酒”等。

六. 辽宁省 铁岭 昌图 昌图黑猪

昌图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图黑猪又称辽宁黑猪昌图型,是40年代用当地母猪与从英国引进的巴克夏公猪杂交选育而成。1979年省确定在昌图县三合猪场进行系统选育有长×黑、苏×黑猪等五个组全。其中长×黑组于1984年通过选育鉴定被正式列为辽宁黑猪体系。主要分布在昌图县八面城、曲家、平安、大洼等7个乡镇。目前,昌图黑猪已遍布铁岭、海城、营口、梨树等27个市、县。

昌图黑猪全身黑色,属肉脂兼用型,成公猪一般体重220公斤,成母猪体重150公斤,其主要特点有:

生长快,饲养效益高。由于它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寒、抗病力强等优点,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06克,料肉比为3.7:1,在较好的饲养水平条件下,日增重明显。

繁殖力强,哺乳性能好。昌图黑猪母猪乳头有7对以上,平均产仔12头以上, 成活10头以上,仔猪增重快,生病率低。

屠宰率高,肉质好。100公斤时的屠宰率为70%左右。胴体瘦肉率为52%,肉质鲜,1985年被国家定为瘦肉型猪基地县。

七.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麻团

用糯米粉加白糖、猪油和水揉制成形,再经入锅油炸而成的。因其呈圆团形,表面又沾裹有芝麻,故名麻圆。

八. 辽宁省 盘锦 大洼区 王家凉糕

王家的美味粘食不仅限于切糕,其粘豆包、凉糕等在小镇上也同样热销了几十年,其年糕和凉糕上会印上好、财、寿、喜等字样,寓意上还颇有讲究,吃起来口感很好,香黏而不腻,让人吃过都会留恋。

九. 辽宁省 大连 普兰店 蚬子

蚬子是大连的名产,又称蛤,是一种软体动物,介壳状如心脏,有环形纹,生在淡水软泥里,肉可吃,壳可入药。大连地区常见的有花蚬子、沙蚬子、文蛤、鸟蛤、青蛤等几十种。蚬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

十.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猪毛菜

猪毛菜。秧棵小时候凌源人的叫法,等它长大了一老化就不能采食了,其名也变为扎不扔。猪毛菜与玉米面掺和,揣匀贴猪毛菜饼子甚是利口,即使不缺食物的如今,冷不丁做猪毛菜干粮,上饭店餐桌食客们亦争之食之。居家尝鲜人愿吃,拿出去给一起工作的或左邻右舍乡亲,没有不爱吃的。猪毛菜掺粮食面蒸菜窝头,和黄豆面掺做小豆腐都特别的好吃。猪毛菜到夏季伏天尤其入秋就老化,其茎枝变硬变干。说扎不扔是地方口语,形容其体松垮大如筐斗一般,风一吹其根脱地随风翻滚的样子。它的用途则变为农家烧火做饭的烧柴了。小时候,谁家孩子拿一猪毛菜饼子出来,别的孩子准凑过去要点分吃。咸滋滋鲜鲜香香比纯粮饼子开胃引食欲。它没丁点苦味,舌尖上记的深刻。

信息来源:凌源市人民政府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