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日喀则山上有什么特产好吃 日喀则地区有啥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日喀则山上有什么特产好吃 日喀则地区有啥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27 06:21:22

一. 西藏 日喀则 定日县 虫草鸡块

虫草鸡块

原料:冬虫夏草15根,鸡胸肉4两、鸡蛋1个、豆粉1钱4克、生姜1钱、胡椒2钱、葱1钱、水搅豆粉2钱、盐3克、酥油6两。

做法:先把虫草蒸熟。鸡胸肉切成块状,鸡肉表面上涂上搅和好了的蛋清豆粉,然后在熔化成液体的酥油中炸熟。再用微火化好酥油后加上盐、生姜、胡椒、葱、炸鸡块、蒸虫草、水搅豆粉。煨上片刻即可端上菜碟中。

二. 西藏 日喀则 定结县 犏牛

犏牛

犏牛是普通牛与牦牛杂交后产生的后代,普通公牛与母牦牛杂交,其0称“真犏牛”,公牦牛与普通母牛杂交,其0称“假犏牛”。无论“真”、“

假”

犏牛雄性均不育。犏牛无-母牛其生长发育、体尺、体重以及生产性能均比亲代有较大的提高,但犏牛与牦牛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相似。

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m

以上的高山草原地区的特有牛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甘肃、四川等地也有较多分布。牦牛躯体强壮,全身被毛粗长,毛丛中生绒毛,因此卧于雪地不致受寒。其毛色较杂,以黑色居多,其次为深褐色、黑白花、灰色及白色。耆甲很高,背腰略陷,尾短,但尾毛密且长。两性异形明显。头长而宽,上唇薄而灵活,能采食矮草。牦牛有无角和有角两种,有角者,角长尖锐,角轮明显。牦牛蹄的结构特殊,在其蹄底部有坚硬似蹄铁状的突起边缘,故能在崎岖的山路行走自如。成年公牦牛体重为300~450㎏,母牦牛200~300㎏。牦牛属原始品种,没有专门的经济用途,但由于它对高山草原地区有高度的适应性,故可供驮、乘、耕地、拉运以及挤奶等多种用途。牦牛一般产奶量较低,乳脂率5~8.2%,乳脂肪球大,易于加工奶油。乳中蛋白质含量也极丰富。牦牛产肉性能较好,屠宰率一般为50~67%,肉中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高。为了改进牦牛的晚熟、体格小、生产性能低、无专门化的生产方向等缺点,目前在牦牛产区广泛引用黑白花牛、海福特牛、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等各种培育品种与牦牛进行杂交,来繁育犏牛,探索理想的杂交组合,充分利用犏牛的0优势。

三. 西藏 日喀则 谢通门县 谢通门皮具

谢通门县素有“皮具之乡”美誉,以皮具工艺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皮具做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代表性藏族传统工艺之一。

手工艺皮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流传广泛的代表性民间传统工艺作品。手工艺皮具主要原料以耗牛皮、羊皮,经过传统染色工艺加工出了各种颜色皮革。手工艺皮具所用的线都是称为“皮线”的,“皮线”是最薄的耐用的皮子加工制成。民族手工艺皮具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外,还具有高原的乡土气息,皮具的手工艺品有着极其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 西藏 日喀则 康马县 油拌人参果

油拌人参果

原料:

人参果二两,酥油一两五钱,白糖或红塘一两。

制作方法:人参果在水中煮熟后捞出,用溶化的酥油拌合,加上白糖或捣碎的红塘即可。这道菜是素菜,做的时候火侯不宜过旺。

五. 西藏 日喀则 白朗县 罗旦糌粑

西藏自治区白朗县嘎东镇贵热村地处年楚河中游,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这里素以盛产优质青稞而闻名全区。过去,当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门心思务农。近年来,人们将青稞加工成白白的糌粑,走上了的致富之路。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西1民天天必吃的主食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1999年,贵热村建起第一个糌粑加工厂。随后糌粑加工厂的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发展禽畜养殖加工业,探索农村新能源建设,发展沼气,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糌粑加工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罗旦糌粑被誉为“高原巧克力",先后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A级证书、自治区著名商标证书等。2011年,西藏自治区白朗县嘎东镇贵热村(罗旦糌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六.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山上李西瓜

蓬莱市“山上李”牌西瓜

西瓜家族的稀世珍品

“山上李”牌西瓜的生产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蓬莱潮水镇山上李家村,占地500余亩,为蓬莱市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所有。基地水电力等生产设施齐全,目前主要以西瓜、黄瓜种植生产为主,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200亩设施西瓜、黄瓜生长模式大棚,棚内设有国内先进的滴灌浇灌设备,为果菜生长提供了适宜温度和灌溉条件。

蓬莱市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9月申请注册了“山上李”西瓜和黄瓜。生产用的新干线1号西瓜,口感爽甜、花纹秀美,糖度可达13度,果汁中所含番茄红素被营养学家和医学家认为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防衰老等功效,是西瓜家族的稀世珍品。

合作社一直重视产品质量建设,生产基地周围环境良好,没有污染源,在蔬菜种植管理上,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施肥以沼渣、沼液、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为主,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目前申报的有机食品——“山上李”牌黄瓜已经进入有机转换期。基地土壤以黄土、沙壤土为主,含碱解氮56.9ppm,速效磷8.81ppm,速效钾179.5ppm,有机质1.18%。土质肥沃,满足各种蔬菜生长的需要。该基地采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灌溉方式,地下水为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基地建有的水库,库水清澈未受污染,水质好,从灌溉用水这一环节上杜绝污染,能满足各种蔬菜不同时期用水需求。

七. 西藏 日喀则 萨嘎县 日喀则青稞

日喀则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日喀则地区青稞年产量60万吨。

日喀则地区作为我区的青稞主产区,近年来,随着青稞产业化、品牌化、商品化、系列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地区农牧业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思路,日喀则地区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西藏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罗旦”糌粑系列真空包装、精品包装的十几种绿色青稞产品,仁布县达热瓦青稞有限公司生产和开发的“喜孜”青稞酒,白朗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和生产的“藏巴”牌青稞牛肉方便面,扎西洁白糌粑加工厂生产的“扎西洁白”糌粑,日喀则市“联嘎妈酥喜”等为主的在区内外知名的优质青稞产品,实现了在青稞产业上的系列开发和发展。

截至2011年,日喀则地区从事青稞加工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年创造利润699万元,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年收购青稞量达7000多吨,加工量达6500多吨,兑现青稞收购款5291万元;直接带动农户达7285户,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和订单形式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

2014年,日喀则地区将重点推广种植“12000”和“喜马拉22号”两个青稞优良品种,计划推广面积分别为35万亩和7.2万亩。

八. 西藏 日喀则 南木林县 艾玛土豆

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艾玛土豆具有种植单产高、个大、皮薄、味好、含淀粉量高以及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维生素等特点,素有地下面包之称。

提起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艾玛土豆”。南木林县“艾玛土豆”种植历史悠久,以“个大、皮薄、口感好”的特点誉满区内。2003年获得国家星火计划证书和商标注册证;2004年该县土豆种植基地——艾玛岗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推介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艾玛土豆”生产于西藏南木林县艾玛岗乡,艾玛岗乡位于雅江中部流域,雅江北岸的宽谷地和冲击扇上,地势平缓,平均海拔在3830米左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条件是理想的土豆种植区。艾玛土豆具有种植单产高、个大、皮薄、味好、含淀粉量高以及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维生素等特点,素有地下面包之称。

2003年4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颁发的国家星火计划证书,2003年5月22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3年10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4年11月26日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审查,“艾玛土豆”被评为为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

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艾玛土豆地域范围为南木林县南木林镇;达那乡、卡孜乡、多曲乡、秋木乡、土布加乡、查尔乡、索金乡、达孜乡、奴玛乡、热当乡、拉布普乡、甲措乡、芒热乡、普当乡、仁堆乡、艾玛乡。

九. 西藏 日喀则 江孜县 藏餐羊血肠

藏餐羊血肠

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

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吃时不虽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既又血香,又不腻口。血肠的烹饪方法也别具特色。将灌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便立即起锅,盛入盘内,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