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特产胡萝卜苹果汁 山西胡萝卜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特产胡萝卜苹果汁 山西胡萝卜汁更新时间:2024-01-21 00:35:03

一.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胡萝卜

萧县胡萝卜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10000万元,主要分布于孙圩子、丁里、祖楼、王寨及马井等乡镇。其中孙圩子乡优质胡萝卜种植基地,位于淮北市北郊5公里处,故黄河的重要支流大沙河与程山之间,土质主要为沙壤土,耕层土壤深厚,尤其适合胡萝卜肉质根生长,面积4.8万亩,年可提供优质胡萝15万吨。基地北靠连霍高速公路,南临202省道,西有311国道,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孙圩子胡萝卜2000年参加了”上海农产品展示展销会”,2001年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产品经农博组委会送检,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孙圩子乡胡萝卜基地2004年8月被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8月该基地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为确保产品质量,采用了传统的以优质农家肥、饼肥为主的施肥方法,生产出的胡萝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富含胡萝卜、维生素A、葡萄糖、淀粉等物质。产品畅销上海、广州、长沙、深圳等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绿色食品中的佼佼者。

我县以生产秋胡萝卜为主,种植胡萝卜品种以“程山红”1号为主,搭配种植黑田五寸、新黑田五寸等品种。“程山红”1号系用本地胡萝卜与野生山胡萝卜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良种,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其肉质根的形状及主要特点是:块根长20—30厘米,顶端、底部较细,略呈纺锤形,内外部均呈红色,心拄细,一般单个重150—200克,最大单个重300克。肉质细嫩、汁多、味正、口感好,该品种抗旱能力强,中、晚熟,可在田间越冬,从10月下旬起至翌年3月底均有鲜货供应。为满足市场需求,现又选育出了具有不同风味、可生食、熟食、加工兼用的胡萝卜新品种“程山红”2号、4号、6号等。“程山红”2号,肉质根略呈锥形,长度30—40厘米,个大,单个重300克左右,最大单个重1000克,尤其适合作为餐桌上的花样雕刻使用。

为促进胡萝卜生产发展,现建有皖北大型胡萝卜交易市场一个,占地面积80亩,年交易量30万吨,年交易额1.9亿元,配套设施齐全,可为客户提供餐饮、住宿、停车、交通、通讯等全方位的服务。

二. 北京市 延庆区 延庆国光苹果

延庆国光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延庆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生产的国光苹果较其他地区相比,果肉硬度大,口感松脆;风味独特,酸甜可口;耐贮藏;尤其是颜色较好,基本上是全红果,这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1985年,延庆国光苹果以其独特、优良的果质荣获“全国优质果品第一名”荣誉称号,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金奖。由此,延庆国光苹果被更广泛的人群所青睐,占据更为宽广、繁荣的销售市场。2009年11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延庆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具有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独特自然条件,是国光苹果最佳生产区。延庆国光苹果含糖量达16%,比北京市的标准高出2.5个百分点,风味甜酸适度,有香气,果核小、果肉细、肉质脆、硬度高、耐储存,深受消费者欢迎。延庆国光苹果与其它地区的国光苹果最大的区别是着色率高,其它地区国光苹果基本为绿色,而延庆国光苹果一级果着色率达75%。

上个世纪80年代是延庆国光苹果的鼎盛时期,面积达到3万余亩。1985年,在原农牧渔业部组织的全国果品评比中,延庆国光捧回了金奖。自此,延庆国光名声大震,价格飙升,供不应求。一些商贩在利益驱动下将周边地区的国光苹果运抵延庆,滥竽充数。短短几年,就砸掉了延庆国光苹果的金字招牌。

上个世纪90年代,富士苹果成了市场的主角。延庆果农纷纷砍掉国光,嫁接富士。全县国光苹果仅存3000亩,个儿小、经济效益相对偏低的国光苹果被迅速边缘化,国光苹果在富士苹果的夹缝中求生存。

2006年,延庆国光有了新的转机。延庆县启动了“恢复唯一性传统果品品种工程”,国光苹果被列入保护之列。目前延庆县境内还生长着10棵具有50年树龄的国光苹果树,这珍贵而罕见的历史年轮为延庆县国光苹果的唯一性又增添了一分神秘而古老的历史气韵。延庆果品中心一方面对国光树种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品质;另一方面,进行幼苗繁育,扩大规模。现在延庆国光苹果已发展到6000亩,年产苹果100万公斤。

2006年11月,延庆国光苹果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优秀参展产品奖;2007年12月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随着品质的提高,国光苹果再度成为消费者新宠,每斤价格也以每年一元的增幅攀升。2007年市场价格为2元/斤,2008年为3元/斤,2009年为4元/斤。且自去年开始,连续两年国光苹果还没下树就被预订一空,一级果的价格在每公斤8元以上,超过了富士。

2009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成为延庆国光苹果的一张有力“名片”。预计到2012年,延庆国光苹果的栽培面积将稳定在1万亩,实现年创产值1亿元。

地域范围

延庆县位于北京西北部,距北京城区80公里,地处东经115°44′-116°34′,北纬40°16′-40°47′,海拔500米以上。延庆盆地北靠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南依有八达岭长城的军都山,为南、北、东三面环山,西南临官厅水库的小盆地。盆地的形成是第三世纪初期我国大陆受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延庆山脉的雏形;到第四纪,高山和高原剧烈变动,此时海坨山和军都山之间发生塌陷,形成了今日的延庆盆地。国光苹果栽植面积约200公顷,现年产量1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以延庆县张山营镇张山营村、下营村;旧县镇黄峪口村、白羊峪村、闫庄村、三里庄村;香营乡黑峪口村、屈家窑村为主线的北山带;八达岭镇里炮村、帮水峪村以及康庄镇、永宁镇、井庄镇等部分地区少量分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地处延庆县境内的延庆盆地,地形类型比较复杂,中山、低山、丘陵、台阶地、河川、旱地都有。境内群山起伏,连绵不断,中间为西南向东北走向的“v”型延庆盆地,面向官厅水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倾斜,妫水河自东向西穿过盆地流向官厅湖。土壤有碳酸盐褐土、潮土、水稻土、草甸土、风沙土。其中碳酸盐褐土分布最广,占总土壤面积的67.68%。土壤以褐土和壤土为主,土壤pH值7.0左右,山地丘陵属片麻岩风

化土,富含铁锰锌等多种矿物,有机质含量≥1%。

(2)水文情况:延庆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延庆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水系上游,属独立水系。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8条,三级河流两条,妫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1064.3平方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4亿立方米,地下水2.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8立方米,是北京市人均占有量的5倍。水体质量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为延庆国光苹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自然生长环境,为生产优质国光苹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气候情况:延庆盆地地处海拔高的中纬度地区,海拔500米以上,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8.5℃,极端最低温度-27.3℃,1月平均气温-7.2℃,7月平均气温24.2℃,平均日较差12.6℃,与北京城区相比昼夜温差相差2-3℃。年平均降水量441.8mm,7月、8月平均降水量295.5mm,冬春季平均降水量19mm,无霜期165天。大气透明度较大,光能资源较丰富,年太阳能总辐射量为134.1千卡/m2,全年中最高值出现在6月,为15.9千卡/cm2,最低值出现在12月,为6.2千卡/cm2,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年太阳辐射量最高。日照时数平均为2826.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其分布规律是:3-10月为最多,5月高达292.5小时,11-2月偏少,11月为197.4小时,其中生长季4-10月平均日照时数216.8小时,最长日照时数为6月,平均日照时数9.75小时。可满足国光苹果生长着色对光能的需要。

(4)人文历史情况:历史渊源:据《嘉靖隆慶志》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以前我县就有棉苹果、小苹果(沙果、香果等)栽培历史记载,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

产业发展:延庆县上世纪50年代引进国光苹果品种,随着不断走俏的市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80年代国光苹果成为延庆县晚熟苹果树种中主栽品种。规模最大时曾达3万余亩,占当时全县苹果种植总面积的70%。80年代后期,随着红富士苹果的引进,果个大、糖度高、色泽光艳等特点使国光苹果受到冲击,延庆大部分地区逐渐将国光苹果通过高接换成富士以争抢市场。国光苹果随之遇冷。目前,全县境内尚存国光面积不足3000亩,仅占苹果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他地区更是寥寥无几。

近几年,随着大众口味的调换,国光苹果再度成为消费者新宠。2007年,北京市果树处以发展精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组织举办了关于“北京市唯一性果品”申报活动。国光苹果作为延庆县唯一性果品之一纳入申报范围。延庆县境内目前还生长着10棵具有50年树龄的国光苹果树,这珍贵而罕见的历史年轮为延庆县国光苹果的唯一性又增添一份神秘而古老的历史气韵。

随着政府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光苹果的品质不断提升,果个大小均匀、着色度增加,大部分成了全红果,色泽艳丽,酸甜适中。在2006年11月荣获“2006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优秀参展产品奖”;2007年12月荣获“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延庆国光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仅管国光苹果的价格很高,但许多市民还是认为物有所值,出现抢购的现象。

三.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县苹果

乾县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乾县苹果色泽艳丽,甘甜爽口,在全国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吸引四川、上海、广东等地客商纷至沓来。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因地势高、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是苹果不可多得的优生区。乾县农民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种植苹果,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乾县秦冠苹果曾享誉一时。

乾县果树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早中熟苹果8万亩,主要分布在周城、姜村、临平、王村等6个镇(区)。近年来,该县把果业生产当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强引导,重点培育,跟踪服务,使苹果产业在全县迅速壮大,在早熟苹果中,特别是以嘎啦为主的果品,色泽艳丽,甘甜爽口,在全国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吸引四川、上海、广东等地客商纷至沓来。

2010年,乾县苹果注册了“女皇果品”和“乾州富硒”商标,果品生产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女皇果品”、“乾州富硒”品牌苹果已成功进入深圳沃尔玛、上海易初莲花等各大超市,果品运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越南及全国各大城市。

四. 甘肃省 金昌 永昌县 永昌胡萝卜

永昌胡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胡萝卜为永昌。色泽鲜艳,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生、熟可食,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宴客、馈赠均为上品。

胡萝卜营养丰富,富含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并且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作用。对贫血、肠胃、肺病等疾病有治疗作用。食用方式多样,可雕刻成“金凤凰”昂首展翅在高档宴席上,是人们喜食的水果型保健蔬菜。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城郊及西河地区海拔在2000—2460米之间,气候冷凉,无污染,土壤疏松肥沃,种植胡萝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无公害三红(红皮、红肉、红心)胡萝卜肉质无歧根、无裂口、表皮光滑、色泽鲜亮、肉色橙红、中心较细、肉质细嫩脆甜,每百克含水80g—90g、胡萝卜素13.9mg、Vc5.6mg、VB10.05mg、VB20.018mg、可溶性糖5.58g、钙0.017g,并含锌0.93ppm、铁0.99ppm等多种矿物质,形状和品质极佳。该县依靠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邱仲华和他领导的专家,选准适销对路的胡萝卜优良品种———日本改良新黑田五寸人参,完善并推广具有永昌特色的胡萝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招商引资,建成年周转万吨蔬菜的恒温保鲜库、胡萝卜丁加工厂。永昌县胡萝卜产业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胡萝卜亩收益1400元,是单一种植小麦收益的4-5倍,成效显著,永昌县胡萝卜闻名国内外。

2000年7月中旬,当产品陆续上市时,兰州宏伟公司、上海介石公司、中德合资兆通阿姆斯食品有限公司等众多商家云集永昌。产品销往广州、上海、杭州、银川等国内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2000年12月15日,兆通阿姆斯食品有限公司、兰州宏伟公司两万亩胡萝卜收购协议合同已签订,永昌胡萝卜产业欣欣向荣。2001年该县将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优质胡萝卜栽培技术,推广胡萝卜优质保鲜贮藏技术,招商引资,建成3万亩年产15万吨的胡萝卜种植、加工、销售、生产基地,配套完成服务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完成后,年销售收入达7075万元,实现利税2279.5万元,目前,永昌县已将胡萝卜生产作为一大产业来发展,积极引导胡萝卜产业向特色名优、创汇方向发展,把永昌建成全国驰名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永昌胡萝卜

地域范围

永昌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经101°04′至102°43′,北纬37°47′至38°39′。县境东西最长距离约144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114.8公里,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东面与民勤县毗连;东南面与武威县的双城、洪祥、青林乡接壤;南面与武威县金山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界;西南面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西面与民乐县、山丹县毗邻,北面与金川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靠。全县辖6镇4乡,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可利用耕地93万亩。胡萝卜是永昌县主要的特色产业之一。永昌胡萝卜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01°04′至102°43′,北纬37°47′至38°39′。永昌胡萝卜原产地域范围行政区划包括: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焦家庄乡、朱王堡镇、水源镇、六坝乡、东寨镇、新城子镇、红山窑乡、南坝乡、河西堡镇十个乡镇。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20000吨,总产值达1.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永昌胡萝卜以其肉质根圆柱形,无岐根,无裂口,表面光滑,色泽橙红鲜亮而著名,因其红皮、红心、红肉,又称“三红”胡萝卜。大小均匀,外形整齐一致。根长13—21cm,横径3—5cm,单根重100—200g。中芯较细(成熟收获时的胡萝卜芯径在1cm以内)。 (2)独特内含成分:肉质细嫩,质密脆甜,纤维极少,水分适中,适口性好。生熟食口味具佳。永昌胡萝卜含水率达到80—90%,每百克含胡萝卜素13.9毫克、维生素C5.6毫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0.018毫克,含可溶性糖5.58%,锌0.93ppm,铁0.99 ppm,钙0.011%等及其它多种矿物质。永昌胡萝卜的内在品质好、胡萝卜素含量高,亩产达4000—5000公斤,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化加工要求,是鲜食和加工的优良品种。在具有永昌胡萝卜应有的外部形态、口感风味、肉质细嫩脆甜和水分多纤维少等诸多特定品质的同时,还必须达到食品卫生指标,确保食用安全。 (3)安全要求:永昌胡萝卜产地环境按照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DB62/T972—2002质量标准,符合胡萝卜卫生新标准要求。生产全过程控制按照DB62/T189-2010规程进行。加工、包装、储运。

五. 陕西省 延安 富县 富县苹果

富县人称“苹果之乡”“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富县位于渭北旱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优质苹果生产的七项指标俱佳,发展苹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土层深厚,深达15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9.1℃,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差14.9℃,无霜期17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157.4-2574.9小时,日照率55%。县境内没有大型厂矿企业,对水、气、光、热、土壤等产地环境条件均未造成污染,符合苹果生产的最佳环境要求。全县11个乡镇3个社区30万亩果园均可纳入创建良好农业示范县的范围。

富县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产业带,全国苹果20强县,中国优质苹果基地县,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全县有10个苹果生产乡镇,苹果总面积36.2万亩,其中国家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7万亩,有机苹果基地6000亩。近年来,我县以“381”优果工程为抓手,全面推广普及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果园管理水平走在省市前列。全县共有果业企业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个,其中冷库39处,98座,气调库2座。2011年苹果总产45万吨,产值18亿元。

六.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新泰苹果

新泰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泰苹果是山东泰安新泰的。

新泰苹果

新泰市唯特果树研究所

13507249

苹果

七.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韩城苹果

韩城苹果以嵬东生产的最为有名,现有苹果产地10万多亩。嵬东苹果购销公司:电话:0913-5484338( 韩城)

八. 北京市 昌平 昌平苹果

昌平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平苹果”系指产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苹果。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昌平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营养丰富。昌平自古以来就有苹果“福地”的美誉。早在清代,乾隆皇帝就留下了“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左环右拱诚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巍”的溢美之词。

昌平盛产苹果,最早历史记载在明代《群芳谱》中,“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于昌平北部,形成绵延百里的“山前暖带”,温榆河发源其阳,白河横穿其阴,润泽着山脚下的富饶土地。这条“暖带”东起上苑,西至南口。朝向正南正北、走向正东正西,整齐如同刀切,经大自然神奇点化,赋予了苹果生长一片舒适优越的“风水宝地”。昌平是全国最早引种红富士苹果的地区之一。1980年4月,昌平正式从日本成功引进了红富士原株,定植于西山口果园,后移植于崔村镇大辛峰果园。随后,昌平区果树科技人员对引进的红富士苹果进行了大量试验、观察、培育工作,成功选育出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富士优系品种。昌平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红富士苹果经验和底蕴。.

自然条件

昌平有优越的光、温资源。年平均光照达2764.7小时,充足的光照不但有利于果皮着色,更催化了果实内淀粉转化为糖分、生成维生素等化学过程。暖带南端,京密引水渠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把山区、平原有机相隔,如同一台天然“空调”般有机调节着地区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2.1℃,年温量指数106,其中果实发育期平均温度达23.9℃,无霜期在200天以上,使苹果获得了充足的生长时间;每年9月底10月初苹果成熟期,昼夜温差达到9-12℃,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年平均降水量542.9mm,既满足了苹果生长所需,又避免了因雨量过大导致的果树病害。此外,据北京市农科院测定,该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到2.08%,有效磷、钾、铁、锌、硼元素含量分别高出普通土壤的2-12倍。这些微量元素随着苹果生长转化成利于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使昌平富士苹果不但美味而且营养。.

保护范围

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0《关于申请界定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昌政函(2006)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崔村镇、流村镇、兴寿镇、南口镇、马池口镇、阳坊镇、百善镇、长陵镇、十三陵镇、沙河镇、城南镇等12个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九.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文登苹果

文登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文登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东文登葛家镇,地处山东半岛东北方,背靠道家圣地圣经山,山美,水美,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内外公认的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1999年,葛家镇生产的红富士、嘎啦苹果,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准予使用"绿色食品"质量证明商标,并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生产先进县"、农业部"948"重大项目苹果GAP示范基地、"十五山东果业强县"、"山东省果业生产先进县"、"中华名果"、"中国优质苹果基地"、"中国苹果20强县"等。

地域范围

文登苹果地域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3′00″~122°19′00″,北纬36°52′00″~37°16′00″。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西依昆嵛山,与烟台市牟平区和乳山市相接,北连威海市环翠区,东邻荣成市,南濒黄海。覆盖文登市境内的15个镇(办)、开发区的687个行政村,北起界石店子头村;东至大水泊孤石村;南至泽库前岛村;西至葛家镇西谭家口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文登苹果为大型果,果型端正、平均单果重180~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果实多为扁圆形,果形指数0.8左右,少数果近圆形。果梗较细,少数果梗基部有肉质突起。果皮光洁、色泽鲜艳。成熟果实果面底色淡黄,着暗红或鲜红色霞或条霞。果实多汁爽口、果肉松脆、风味芳香,果实大小一等品率78%以上,果实表面颜色一等品率80%以上,耐储存。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黄白色,肉质致密,细脆、果汁多。酸甜适口,芳香味浓,无涩感,品质极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3%~15.0%,可滴定酸含量为0.2%~0.4%,果实硬度8.60~10.89公斤/平方厘米。极耐贮运,可贮到翌年四、五月份。 3、安全要求:文登苹果卫生指标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

十.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苹果

凤县苹果是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凤县苹果个大均匀、色泽艳丽、皮薄汁浓、酸甜可口、果脆质细,质量高、耐贮藏、销路旺。

凤县古称凤州。位于宝鸡市西南端的秦岭南麓腹地。一条嘉陵江将凤县切割成“一江两岸”,是中国北方唯一受到长江水系滋润的县城。这里海拔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是南北气候的交汇、过渡带,发展苹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凤县气候适宜苹果生长,果品质量好。是省级优质果品基地。是凤县优势产业之一,苹果品种繁多,有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品种,其中新红星、红富士获省优称号。凤县是苹果适生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决定了苹果的优秀品质,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所产苹果果面清洁、蜡质厚、着色鲜艳、硬度大、含糖量高、耐贮藏、货架期长。目前县上已建成以凤州、平木、唐藏、双石铺为中心的苹果生产基地,可年产苹果4万吨。

上世纪70年代,凤县曾被国家“三部一社”(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苹果外贸出口基地,以“红凤”商标为代表的果品远销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和东南亚市场,深受青睐;90年代,凤县生产的“新红星、秦冠、红富士”等苹果参加全省苹果评优,被评为一等奖;2003年至2004年,凤县晚熟品种“红富士”、“秦冠”在宝鸡市果品质量评优中被评为优质奖;2009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苹果基地县”;如今,“凤州金果”、“凤唐”牌苹果已是声名远播,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