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沙黄花机场附近特产店 长沙黄花机场附近小吃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沙黄花机场附近特产店 长沙黄花机场附近小吃街更新时间:2024-04-14 17:49:04

一.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黄花饭

在广西桂西北地区,黄花饭是当地民众季节性的主食,每年必须食用一至两次。他们认为,黄花是吸取天地灵气而绽放,摘来作饭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免除灾厄。

黄花饭壮语叫“挨花迈”。有种开小白花的植物叫“迷蒙花”,有特异的花香,可入药,能清肝明目。壮语叫“花迈”,蒸饭前,先将“花迈”放入锅里煮沸,然后停火浸泡,待水变黄后滤出渣,用其水浸泡糯米或大米,一个小时后,淘出米放入甑中蒸熟,便得黄花饭,香气四溢,一家煮饭,左邻右舍皆可闻到香味。吃黄花饭的季节在农历二、三月,此时天气回暖,多雨潮湿,万物复苏,很容易得病,但连吃几餐黄花饭后,就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黄花除了拿来煮黄花饭外,还大量地运用于清明扫墓时制作五色糯饭。

黄花在壮乡代表着两种植物,一种是藤状的,藤皮及茎叶几近墨绿,开着星星点点的黄花,香气四溢。人们若是将这种花香闻得久了,就会出现精神恍惚及睡意。这种黄花有一定毒素,不能食用,当地人主要拿来医治皮肤骚痒方面的疾病,疗效显著。另一种黄花是树状的,细分为正宗黄花树和马黄花树两类。马黄花树也是有毒的,不能食用,它墨绿的茎叶以及娇艳的白色花朵连牛羊都不感兴趣。正宗黄花树的叶子显得有些灰头土脸,但马牛羊都争抢进食,想必味道一定鲜美。如果你身上不小心碰伤了,有轻微的出血,可以将黄花的叶子嚼碎后敷到上面,血很快就能止住。它枝头盛开的花朵也显得有些灰头土脸,是一种很朴实无华的灰白色,看不出黄的成分,但它的芳香清新扑鼻,闻了之后不但没有睡意,而且让人清醒,让人有一种进食的欲望。

二.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黔西黄花

黔西黄花又名"金针荣",是我国传统蔬菜,味道鲜美,花雷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还有利胸膈,安五脏,明目,清便等功效,现黔西县已投资在铁石苗族彝乡兴建黄花基地500亩,生产,销售已初具规模。

三.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黄花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宜男则是它的别名。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盛产优质黄花菜。特点是花苞长、色泽黄亮、肉厚、味美纯正、营养成份高。镇原黄花被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黄花”。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宜男则是它的别名,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尤其是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栽培黄花是镇原人民的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每户多则五六行,少则一半行,至少也有几十朵,自食或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采摘黄花菜要严格把握时机,早了尚未长好,个头太小,迟了则绽开花瓣,就不能凉晒干菜。要采摘将要开放而尚未开放的蕾苞。鲜菜若误了时间,已经绽开花瓣的,就不能凉晒干菜,但无论烹调或煮熟凉拌,都是非常可口的菜肴。过去,村民栽植黄花菜是以自食为目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家供销部门开始收购,栽植面积逐步增加,许多农户依靠黄花菜维持家用,特别是妇女靠黄花菜的销售收入支付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等急用物品的款项,补贴了家庭相当一部分开支。进入七十年代,黄花菜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栽培的积极性。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进入新世纪,县委、县0为了加快农民致富增收的步伐,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经过反复论证,将“黄花产业”定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产品深加工,黄花菜从一种山野小草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已有 7万多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0%以上,总面积将近6万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黄花遍野,一行行如针似棒的黄花,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蝉鸣鸟啾,野趣盎然。清晨,妇女、姑娘荡着珠露,轻移脚步,一颗颗采摘,不一会儿,一筐筐盈满而又沉甸甸的黄花菜由男人们担挑或背回家中。这时,炊烟缭绕,各家忙着下锅烘蒸,大约五、六分钟一锅。蒸好后凉晒在场院,有两三天就成为便于存放的干菜条,可作为随时食用的上等菜肴。遇到阴雨天,场院不能凉晒,锅台、脚地、土炕、门板等就派上了用场,为临时摊凉黄花菜的理想处所。近年来采用塑料布烘蒸,可省去下锅烘蒸工序,只将鲜黄花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覆盖严实,在阳光下曝晒两三小时即可。现在,黄花菜收入已不再是妇女们添置针头衣物的蝇头小数,而是整个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大宗项目。有的农户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两三千元。镇原的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独特,最适宜黄花菜的生长,所产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质优品纯,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还有微量天冬素,所以,人们把黄花与香菇、木耳、玉兰片一起列为珍品,入席氽汤,独领-。黄花菜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有利隔胸、安五脏、轻身明目及治小便赤涩等功效。近代中医研究认为,有止血、消炎、利尿和清热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肺结核、大便带血和小便不通等病症,对产妇亦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明显效果。

四. 重庆市 秀山县 秀山黄花

秀山黄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花菜,是百合科萱草属中能开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民间又称萱草、忘忧草、金针菜等。黄花是一种美容价值、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花卉食品。黄花可"令人心平气和,无忧郁。"故得名忘忧草。

传说

曾有一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萱草为"忘忧草"。

秀山黄花发展历史及现状

黄花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秀山黄花在元朝就有栽培记载,已有600余年历史,清朝康熙年间,县志中就把秀山黄花列为本县主要土。目前,全县黄花面积达到13800亩,并购置了烘干设备进行初加工,再经过包装后对外销售,秀山黄花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品质情况

秀山黄花以本地品种四月花为主,产量高、质量好、抗病力强,系全国优良品种。据分析,秀山黄花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62.6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为丰富,干品每百克含量达3.44毫克,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秀山黄花得到了极好的赞誉。

品牌建设

秀山黄花1958年10月在全国广交会上评为第二名优质农产品称号,1976年全国黄花质量评比第一名,1978年原四川省黄花质量评比第一名,2002年1月在重庆首届订单农业暨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产品被抢售一空。

五.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黄花牛肉面

黄花牛肉面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的特色美食。黄花牛肉面主要原料有黄花菜,黄牛肉,黄牛大骨头和面条。汤、肉、菜、料完全融合,形成油而不腻、味感厚重、芬芳扑鼻的黄花牛肉汤,是一种营养健康美食。

在我国各地居住的回族人民,每逢喜庆或节日的时候都有吃面的习俗,吃法各有所异。有的用鸡蛋炖西红柿;有的用牛羊肉炖青菜做成浇汤;吃法讲究的则用上好的金针经浸泡改刀后和炖烂的牛羊肉放在一起在炖,名曰“圈子”,再把擀好的面条用清水煮熟盛出,浇上“圈子”食用。此民族风俗始于年代估计应和回族传入中国的历史相当,可见其底蕴之深厚!只是吃法早有而一直没有堂堂正名,统称吃面条,与枣庄当地人吃煎饼,馒头的叫法相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宋师傅苦思冥想,最终根据其原料特点将其正式命名为“黄花牛肉面”并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就其制作工艺及佐料的配制等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与研究,融合本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加入具有温补、散寒、理气作用的30多种天然植物的根、茎、叶、果,再配以纯正地道牛骨熬成的高汤。逐渐形成了稳定而独特的原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不仅具有口感纯正清爽,味感厚重,饱满。前味,中味,衔接紧凑,餐后余香绵长的独特风味,而且对脾胃寒凉,气滞胃痛具有显著的食疗作用。使普通的民间面条变成了极富内涵的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2002年被认定为“枣庄市地方名吃”。2003年荣获“山东省文明诚信工商户”。枣庄市“光彩之星”于2006年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

台儿庄古城的宋师傅、沙家、高家等几十家清真面馆,专营黄花牛肉面,从早晨到午间,都是食客盈门。老板宋家启说:黄花牛肉面原是回民的斋节主食。除夕夜家人欢聚一堂守岁,汉民包饺子,回民就炖黄花牛肉汤。文火炖煮一夜的牛肉大骨头汤,和着金针菜“浇圈儿面”,就着年糕一起吃,更美。

至于如何将回民斋节美食浇圈儿面开发成商品的,他说:13年前他吃“加州牛肉面”时,想起了回民过年吃的“金针圈汤面”。就说“金针圈汤面”不比这个差。朋友们不信,他一展身手,大家吃了赞不绝口,点燃了他心中的商机。“宋师傅面馆”开张了!

黄花牛肉面主要原料有黄花菜,黄牛肉,黄牛大骨头和面条。主要工艺是:精选上等焙干黄花菜,用冷水浸泡六七个小时,手工洗净捋成把儿,用刀切成寸断,备用。精选本地成年黄牛精肉,浸洗到水清,精刀切成厘米见方的肉丁,放到油锅里炒熟,加入佐料调味炖透。将黄牛大骨头洗净敲断放入冷水锅中文火炖煮15个小时,熬成牛奶样的高汤。将精切的黄花、精炒的牛肉,配以十余种温胃暖中、理气通窍的名贵中药材和调味佐料一同汇入牛骨头高汤,继续炖煮,至汤、肉、菜、料完全融合,形成油而不腻、味感厚重、芬芳扑鼻的黄花牛肉汤。将精制面条在清水中煮熟,捞出装碗,盛出滚开的黄花牛肉汤,劈浇于面上,汤面各半,佐以辣椒、香油、芫荽或小蒜苗,略一搅拌,直接食用。黄花牛肉面就是一种营养保健美食。黄花牛肉面的面条,有机器加工的鲜面条、也有人工手擀的面条,以手擀面最好。

宋家启将“金针圈汤面”命名为“黄花牛肉面”。采掘本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反复试验,形成了稳定而独特的原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使黄花牛肉面“口感清爽、味感厚重、余香绵长”,而且对脾胃失和、气血阻滞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黄花牛肉面”是南北风情融汇的成果。北方人爱吃牛肉但不产黄花,南方人爱吃黄花但不爱牛肉。是大运河的渊源,给了江南江北饮食习俗融合的机缘。黄花牛肉面引发了台儿庄的一场饮食变革,“黄花牛肉面”成了当地别具风情的“美食产业”。数十家“黄花牛肉面”饮食店在台儿庄大街小巷应运而生,并且很快传到了许多大城市。

六. 山东省 菏泽 定陶区 南王店西瓜

南王店西瓜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南王店镇的。南王店西瓜凭借良好信誉和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远销天津、上海、江苏等地。

王楼行政村是南王店镇最早种植西瓜的地方,也是现在全镇最大的西瓜种植村,不少瓜农都是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该乡在西瓜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在病虫害防治上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明确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同时推行大量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辅施三元复合肥和磷酸二氨钾等无机肥,有效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残留量,确保产品的无公害性和纯天然品质。2006年8月,南王店西瓜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月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西瓜”产品验证。正所谓“高标准造就高品质,高品质带来高收入”,南王店西瓜凭借着时间上的独特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不仅使大批瓜农发了家,也让南王店乡这个人口仅三万余人的小乡镇从此有了“西瓜之乡”的美誉。

南王店镇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5万亩,年产值更是达到1.3亿元,作为菏泽水果市场的新锐力量,凭借着 “上市早、味道好”的特点主攻反季,迅速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远销上海、兰州等地,与东明西瓜共同在瓜果市场上奏响了属于菏泽的“二重奏”。

七.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陈化店矿泉水

陈化店矿泉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陈化店矿泉水”系指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采用天然矿泉水生产的饮用水。 图1 腊梅园牌陈化店矿泉水

.陈化店矿泉水甘甜爽口,富含人体所需的锶、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且水质属低钠盐、重碳酸钙镁型,以之泡茶,汤水浓稠,香气浓郁,享有“中原第一水”之美誉。.

地质环境

陈化店镇位于“中国花木之乡”河南省鄢陵县,是驰名中原的历史名镇。由于地质作用,地下土壤被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所覆盖。陈化店矿泉水主要取之中深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泉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在长时间与周围介质接触中,溶解了周围介质中的可溶性元素,进入水中富集生成矿泉水。.
经测定,鄢陵县陈化店矿泉水,属锶、偏硅酸复合型,偏硅酸、锶含量均高于国家天然水标准,砷、铜、氟化物、亚硝酸盐等限量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质优味醇,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饮用历史

陈化店矿泉水很早就为人所广知。在陈化店镇,大大小小的茶馆林立在街道两旁,成为陈化店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路经此地的客人也都不会错过机会,驻足品味纯正的陈化店茶。陈化店茶源于优质的陈化店水,饮用它具有清凉、止渴、消疲、提神、祛病延年之功效。据调查,当地居民高血压、心脑血管、胃肠道、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均低于周边地区,当地长寿老人都有经常饮茶的习惯。陈化店人对饮茶颇有讲究,以茶为礼的习俗深受当地群众崇尚。据明万历年间《鄢署杂抄》十二卷记载,鄢陵陈化店有“三茶六礼”之俗。现在的陈化店仍保留此民俗,来客敬茶仍是陈化店待客酬宾的一项传统礼仪。.

生产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化店泉水更名为陈化店矿泉水。由于陈化店矿泉水水质好,知名度高,市场畅销,因此成为个别不法分子假冒的对象,使陈化店矿泉水的声誉一度受到了损害。鄢陵县政府为保护陈化店矿泉水这一品牌,维护良好的市场信誉,组织打假队伍,对假冒陈化店矿泉水的不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为统一规范陈化店矿泉水生产,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鄢陵县政府组织编制了《陈化店矿泉水》地方标准规范,并成立了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要求每家陈化店矿泉水生产企业统一生产标准、防伪标识,并对每家企业生产的每批矿泉水进行严格把关。为保证陈化店矿泉水的质量和特色,维护陈化店矿泉水的生产经营秩序,鄢陵县政府加大监督力度,构建以县政府领导和各局委为骨干、以乡为重点、以村为基础、以企业为对象的五级联动监管网络,制定了《陈化店矿泉水生产经营秩序暂行规定》,全面监管矿泉水企业的生产经营,推动地方政府落实质量第一责任人,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矿泉水生产企业-活动。对保护区矿泉水主要补给区双洎河上游基岩山区及水系流域加强生态保护,限制开采量,保障水质,保护资源。
2010年,陈化店矿泉水产销量占河南省矿泉水产量的60%以上,产品销往北京、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并有部分出口,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许昌帝豪集团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帝豪21世纪”陈化店矿泉水被评为“河南省市场重点推荐品牌”和第十三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指定饮品。鄢陵腊梅园饮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腊梅园牌瓶装陈化店矿泉水分别获得2006年“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和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指定饮品。2008年该公司研制了国内首条活水生产线,实现了矿泉水产业新的提升。2008年产量达到14万吨,销售额达到2.5亿多元,已发展高中档茶楼208家,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陈化店矿泉水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保护范围

陈化店矿泉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所辖行政区域。.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东平湖,境内系黄河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该品种由六十年代引进的苏联杂交蒜演变而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2001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4.05万亩,加邻近乡镇种植面积,总面积已达10.5万亩。

斑鸠店大蒜以头大、质优、味香而闻名遐迩,外皮淡紫红色,蒜瓣齐肥大,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大,蒜苔产量较高,搞寒力弱,较早熟。其辣味适中,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键健康等功能。据测算,每100克大蒜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1991年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大蒜产品。一般年产蒜苔2.5万吨,蒜头20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平湖,土壤广阔而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自建国初期即已种植大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今全镇大蒜面积已达4万多亩,一般年产蒜苔2万吨,蒜头8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到越南、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成为我省颇具影响力的“大蒜之乡”。

1960年以前,斑鸠店镇种植的大蒜原为本地蒜,产量不高,品质一般,为了提高产量,六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杂交蒜,试种成功后,经过多年培育,这种杂交蒜表现了很强的生长优势,其主要特点是:株型高大,外皮紫红,成熟较早。每个蒜头内有4—8个蒜瓣,蒜瓣整齐肥大;蒜苔产量高,且苔茎绿、无病斑(即黄点子);蒜泥香、辣味适中;长出作苗菜用时,出的蒜黄多。1991年,斑鸠店大蒜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蒜类产品。

大蒜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障健康功能。据测算,每100g大蒜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钙5mg,磷44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乙烷硫代磺酸乙酯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素有“土里长出的青霉素”之美称。

据蒜农说,大蒜喜生土地、洪淤地,喜硫酸钾肥。斑鸠店镇耕地属冲积扇平原上的粘土地,地力肥厚,农民种蒜多施用农家肥,一般不用含有害物质的化肥、农药,所以蒜的产量高,质量好。大蒜已成为斑鸠店镇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十.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谢塘黄花梨

谢塘黄花梨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的。谢塘镇黄花梨因其汁多、味甜、皮薄、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上虞产梨历史悠久,南宋《嘉泰会稽志》就有“虞产青消梨”的记载。电影导演谢晋的故乡——谢塘,地处上虞东北部,杭州湾南岸,土质适合黄花梨生长。 “手把明月珠,打落金色梨。”黄褐色的梨子宛如蜜罐,肉白脆嫩,汁多味甜,口味上乘。当北方的砀山梨、莱阳梨、雅梨等尚未上市时,黄花梨已成熟开摘,自然成了百姓家中的时鲜果品。

谢塘镇有近万亩“江南梨园”,其主打品种翠冠梨,皮薄多汁,细嫩甘甜而爽脆,耐贮运,是符合出口标准的早熟梨品种,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翠冠梨人称“六月雪”,是盛夏解渴的时令佳品,有“百果之宗”的美誉。

谢塘是浙江省最大的黄花梨生产基地,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黄花梨之乡”;同时被认定为黄花梨省级无公害基地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获农业厅精品水果金奖。

谢塘黄花梨其果实略呈圆錐形,一般重180克左右,最大可达600克。果皮黄褐色,肉质细白脆嫩,汁多味甘,清淡宜口,果芯细小,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新秀。黄花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 4mg,维生素P 0.1 mg , 维生素B1 0.02mg ,维生素B2 0.01mg,类胡萝卜素0.01mg ,蛋白质0.1g,脂肪0.1g,糖9g,粗纤维0.6g,灰份0.4g,钙5mg,磷6mg,铁0.2mg,热量217KJ。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解毒等作用。中医学认为梨性甘寒,有润肺、清心、止咳、消痰、解肺热、祛火盛、治酒毒及胸闷气短等功效。还可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咳嗽、烦渴失音、便秘等的治疗。

黄花梨由原浙江农业大学于1962年育成,引入谢塘试种。由于黄花梨具有适应性广、结果性好、抗逆性强、栽培管理容易等特点,因而在谢塘得到大面积推广栽种。近几年陆续引进“翠冠”、“新世纪”、“长寿”、“幸水”、“西子绿”等优良品种。

目前,谢塘镇已初步形成以谢家塘村、晋生村、岑仓村、建塘村四个市级专业黄花梨种植示范村为龙头,向四周辐射的种植格局,万亩黄花梨基地已初具规模。梨农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化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积极应用梨果套袋等新技术,并注册了“谢塘”牌商标。

谢塘黄花梨这个水果新品,已迅速向周边乡镇及其全市辐射扩大种植,至今上虞全市黄花梨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量为1.2万吨。黄花梨销售市场也颇具规模,除畅销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外,正向南北大城市进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