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揭西特产各种粄 揭西河婆特产细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揭西特产各种粄 揭西河婆特产细粄更新时间:2023-12-02 22:26:01

一.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珍珠粄

珍珠粄

珍珠粄原名老鼠粄,著名作家杜埃认为此名不雅,故改名为“珍珠粄”。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做法是用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锅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磨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丁、葱花、胡椒粉等佐料,美味有加。大埔县内以西河一带珍珠粄最为有名。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乒乓果

乒乓果为“槟醅果”之误,因其易叫易记,也就沿袭下来,为揭阳传统名小食,199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

相传南宋未年,揭阳人民为避战乱,抵御饥饿,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果品。由于鼠曲草有特殊香味,鼠曲草令人喜爱,后又采用槟醅粉(爆米粉)为果馅,制成独具风味的槟醅果。

三.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什锦乌石参

菜 名: 什锦乌石参
主 料: 发好乌石参500克,鸡丁75克,肫丁75克,蟹肉75克,鲜菇丁75克,鲜莲50克,笋花丁50克,干贝25克,火腿丁20克,绍酒20克,生姜2条,排骨200克,酱油15克,精盐5克,味精7.5克,上汤1250克,火腿皮15克,胡椒粉少许,湿生粉15克。

做 法

1、先把整块乌石参的内面用刀切粗花,每刀距离1厘米,刀切深度约为乌石参厚度的一半。
2、用镬下清水750克(1斤半),加入绍酒15克(3钱)、酱油10克(2钱)、生姜1片、生葱1条同海参同滚3分钟,捞起海参用碗盛起,镬里的姜、葱水倒去不用,另放清水、排骨和火腿皮一起滚熟捞起,过清水洗干净,放落海参上面,再加入生姜1片、生葱1条、味精2.5克(5分)、绍酒5克(1钱)、精盐1克(2分)、上汤200克(4两),然后放进蒸笼蒸约1小时,至海参够身为止。干贝洗干净用小碗盛起加入上汤50克(1两),放入蒸笼蒸20分钟取出候用。
3、用镬下沸水,把鸡丁、肫丁下湿生粉拌匀投入滚水,然后把鲜菇、鲜莲、笋花丁、火腿丁、蟹肉等一起泡熟倒落笊篱,海参从蒸笼取出,捡去姜、葱、排骨、火腿皮等倒出碗内的原海参汤不用,把干贝及泡好的什锦丁料倒入海参肚里,然后用大汤碗或大汤窝,把海参碗翻转落大汤碗。
4、用干净镬下上汤1000克(2斤),加入味精5克(1钱)、精盐4克(8分)、酱油5克(1钱)。汤稍滚去净汤泡沫,下少量胡椒粉,调味完毕,取起海参的扣碗,见整块海参朝上后把上汤淋入海参即成。
特 点: 汤清味鲜,乌石参嫩滑,是夏天高级汤菜之一。

四.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人丁粄

人丁粄主要以粘米与糯米混合磨成粉末,加上过滤后的红糖水或开水搅拌,撒上少许食用红色素,揉搓至软韧黏结后,捏成小团,用手掌滚成圆柱条,长约15厘米左右,放在蒸笼中猛火蒸透即可。大埔农村老百姓在年节或迎神会期间,大都有做此人丁粄,作为供品,其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

五.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阳夏冬瓜

阳夏冬瓜

六.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揭阳乒乓果

乒乓果为“槟醅果”之误,因其易叫易记,也就沿袭下来,为揭阳传统名小食,199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

相传南宋末年,揭阳人民为避战乱,抵御饥饿,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果品。由于鼠曲草有特殊香味,鼠曲草令人喜爱,后又采用槟醅粉(爆米粉)为果馅,制成独具风味的槟醅果

乒乓果是潮汕的传统小食。南宋末年,揭阳县人为避战乱,抵御饥饿,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鼠曲粿。由于鼠曲草的香味,使这粿品令人喜爱,后又采用槟醅麸为粿馅,制成槟醅粿。

明清时已在潮州一带扬名,并传名海外。晚清揭阳县南门有一李姓师傅,专门经营槟醅粿,他既保持原有的风味特色,又在粿品上用木模加印花纹并以豆腐薄膜作垫底,炊熟后在粿品外涂一薄层花生油,使槟醅粿更为畅销。

20世纪50年代初,外地人在揭阳买槟醅粿时,讹念为乒乓粿而流传下来。

传统的制法,粿皮要用上等糯米粉,加上适量花生油,经反复拌匀成稠泥状;粿馅以槟醅麸为主体,加上熟砂糖、花生碎、芝麻、橙糕等。制作时,先取一小块胚料,捏成圆薄片,放进适量的馅料,捏成圆粿型,然后用木模或陶模印出花纹,以豆腐膜作垫底,经蒸熟晾干后,乒乓粿便具有外观清柔软,里面香脆甜的优点。

食时一般需再蒸炊,并以厚膋文火煎熟,使之皮酥馅软。

槟醅棵是由鼠粬粿沿变而来的。所谓槟醅粿,系指其馅由槟醅做成。槟醅就是把糯谷用炭火烘焙或装在密封铁罐里爆炒,烤焙熟后,碾成粉末,即成“槟醅麸”而得名。

槟醅粿这种传统小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明末揭阳先贤黄奇遇与槟醅粿的一段传奇故事。

黄奇遇(1599-1666),揭阳渔湖广美村人。明天启八年戊辰科进士,与郭之奇、宋兆禴,海阳辜朝荐,饶平梁应龙、杨任斯,普宁陈所献同榜登科,同被称为“潮州后七贤”。黄奇遇先后任固安县令、东安县令、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并充经筵讲官。明朝行将复灭之时,他深知回天无力,速上三疏,“迄骸骨归”。

黄奇遇回到揭阳渔湖广美村老家后,杜门不出,自号绿园居士,尽日纵情于山水,怡情于诗文。著有《绿园诗草》、《平斋文集》,惜末付梓而散佚。现仅有《揭阳县志》所录《涵六塔记》一文和《过旧同亭诗》一首:

夙昔烟花地,于兹杖履游。

揭山犹历历,榕水自悠悠。

爽气侵江月,清风入古楼。

搀枪今扫净,景物自清幽。

据传说,黄奇遇在故乡品尝到家人做的鼠粬粿后,动了一下脑筋,对原来的皮和馅进行了改进,把揭阳鼠粬粿改进成现在的槟醅粿,并从家庭推广到店铺、客栈,且供不应求。

经过长期历史过程的发展,槟醅粿点心师们不断地对粿皮、粿馅的改进和改变,使槟醅粿不断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和人民物质水平的需求。1980年,揭阳乒乓粿跨过长江,上北京参加中商部主办的全国名牌小食展览会。现在,揭阳市揭东县洪志食品厂生产的揭阳乒乓粿已改进成多种低糖清香、真空包装、便于携带的潮汕美食礼品盒。1997年12月,中国烹饪协会在杭州举行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揭阳市揭东县洪志食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揭阳乒乓粿”被评为“中华名小吃”。翌年,揭阳市首届潮汕美食节给乒乓粿(揭东洪志食品有限公司)以“十佳潮汕小食”的荣誉称号,井把它列于“十佳”之首。

槟醅粿为什么又叫乒乓粿呢?有二种说法:一是制槟醅麸时,用糯谷在鼎中爆炒或经焗炉焗热膨胀,发出“劈拍”的响声,如同打乒乓球的声音一样,遂将其改名为乒乓粿;另一说法是有外地人在揭阳买槟醅粿时,讹念为“乒乓粿”而流传下来。1956年,揭阳饮食行业所生产的“槟醅粿”每天都由专人送到各家旅社、客栈、码头、车站推销。而“槟醅粿”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再加上和外地顾客打交道,更难叫准和使人听准。在一次买卖中,有个外地顾客问推销员:“你说叫什么‘粿’?叫‘乒乓粿’吗?”因为,“槟醅粿”和“乒乓粿”在读音上比较相近,当时,那位推销员便将差就错地说:“对,叫‘乒乓粿’。”

由于叫“乒乓粿”比叫“槟醅粿”容易而顺口,结果,竟不上几天,人们便都把“槟醅粿”改称为“乒乓粿”了。

槟醅粿“外皮清柔软,内馅香脆甜”,这香来自“乒乓麸”(槟醅麸),即糯米带壳在鼎中反复烤焙,使其爆涨后压成的麸末。因糯谷经烤焙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谷物香味,而正是这种香味,形成了揭阳乒乓粿的诱人特色。

潮汕槟醅粿的做法是:

(1)糯米粉调入适量花生油,反复揉搓成泥状粉团,待作粿皮之用;

(2)用鼎炒或煸炉爆热、烤焙糯米谷(即糯米连壳),再将烤熟的糯米谷连米带壳碾磨成粉末,加入糖粉、切碎的熟花生、炒香的芝麻及橙糕等,混合成馅料;

(3)从“糯米泥”团上取一小块,压成薄圆片,包上粿馅(最妙的是用柑饼、瓜册片、榄仁、玻璃肉剪成花样,贴上一瓣芫荽叶,放在馅面上,红绿相间,可从半透明的棵皮透现出来,十分雅观),然后捏成圆粿型,再用木印印出花纹,用豆腐膜垫底,蒸熟后晾干即成。

食用时一般需用蒸炊,或以厚舺文火煎热,使之皮酥馅软。

七.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老鼠粄

老鼠粄,作为客家小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乍一听,很多人会以为用老鼠肉做成,其实不然,它和老鼠并不关联。为何要起名为老鼠粄,已无从考证。不过,有人说,其外形像老鼠尾巴;还有人说,很难用勺子打起,像老鼠一般,溜来溜去……老鼠粄的用材是大米,磨成米浆,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成团,然后放在特制的“孔架”上,礤出粄条,煮熟,其实它和闽南的米筛目是一样的。洁白、剔透,色如珍珠,老鼠粄色泽极好。吃起来,它并没有米粉那般润滑,更没有米粉一样的韧劲,但嚼着,却有一股扑鼻的米香,使人回味无穷。

八.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棉湖瓜丁

揭西棉湖名产,选用优质冬瓜和白砂糖为原料,精制而成,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棉湖瓜丁吸糖饱满,外干内润,洁白晶莹,酥甜无渣,遐迩闻名,远销海外。

九.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人缘粄

平远有一种传统习俗,每当嫁娶时男女双方家里都要蒸“人缘粄”,作为甜点馈赠亲友,取义吉祥、团圆、人缘好。

“人缘粄”不仅外形养眼,而且口感好,制作起来也不复杂。先将糯米用水泡软,加入红粬磨成米粉。糯米粉与粘米粉根据所需总量合理配比(若全部用糯米粉,揉成颗粒状后容易粘连;若全部用粘米粉则太硬,成形后容易松散),放进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白糖、红曲粉后充分搅拌调均,再揉搓至不粘手时,捏成一个个小丸子,排列放入锅内蒸熟。当所有工序全部结束,必须待“人缘粄”完全冷却后才可一颗颗揭下来,置于干爽透气的容器中,否则会因挤压而变形,影响美观。红红艳艳的“人缘粄”,是客家人结婚必备的一项粄食。女孩出嫁前一天是蒸“人缘粄”的最佳时机。一般由同族近亲中尚未出阁的大姑娘或已婚的小媳妇负责这项工作。按祖传规矩,整个工序准新娘是不能碰的。听长辈说,把“人缘粄”染成红色,分发给亲朋好友品尝,寓意女孩子融入新家庭后,会讨人喜欢,并且能够与男方亲人、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男方家蒸“人缘粄”也是娶亲前一天完成。一般由自家姐妹或前来帮忙办喜事的妯娌负责,准新郞也是不能染指的。结婚当天,女方的“人缘粄”与花生、桂圆、红枣等食物装在红色的袋子里,随娘家置办的简单轻便嫁妆一起,由送亲队伍挑进新房,放置在婚床上。每当有亲朋好友前来新房看热闹,借机目睹新娘的风采时,媒婆或娘家送亲的妇人就会抓一把“人缘粄”塞给对方,祈求新娘走向新生活有好人缘。来者不论是否喜欢吃,都必须欣然笑纳,放进口袋带回家,送给邻里乡亲品尝,目的是把美好的祝福延伸下去。

男方家蒸的“人缘粄”一部分放在接待客人的地方做点心,一部分在女方娘家人返程时,与其他礼品一起回赠给众亲戚作为手信。

十.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河婆擂茶

河婆擂茶

河婆擂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食品。先把茶叶、花生、芝麻等放在擂缸里擂成酱,加少许食盐(亦可加糖),后将沸水冲进缸里,

即成擂茶。食擂茶,是把擂茶舀进大米饭里,混成粥状,加上虾米、花生、

葱、韭菜、大蒜、萝卜干等炒熟配料。配料可按各自口味选择,少则三、五种,多则二十余种。还有一种是用擂茶泡“甫米”,叫“甫米茶”。正月初七,习惯用七种蔬菜泡擂茶,叫“七样菜茶”;元宵那天,习惯用十五样蔬菜泡擂茶,叫“十五样菜茶”。擂茶芳香可口,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提神醒脑,可作正餐,也可作点心敬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