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六安市裕安区刘宜兵土特产经营部 六安市义源祥土特产品经营中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六安市裕安区刘宜兵土特产经营部 六安市义源祥土特产品经营中心更新时间:2024-01-07 21:50:47

一.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木雕

上海是我国木雕工艺品重点产区之一,按所用材料分为白木、红木和黄杨木雕三大类。白木所雕作品,构图丰满,层次清晰,刀法精细,富于变化,有欣赏陈设的插屏、屏风,也有欣赏和实用相结合的家具、酒厨、台灯、果盘等。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艺术品《龙船》、《蟠桃胜会》。

红木雕采用小块红木,运用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技艺,以山水、花鸟、瓜蔬、虫鱼为题材,设计成文具用品、烟具、花插等工艺品。造型精致纹饰简练,做工挺括。上海的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作品大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刀法精细,造型活泼生动,适于案头欣赏。其优秀作品有《五子戏龟》、《顽皮娃娃》、《乘龙》等。

二. 吉林省 辽源 西安区 吉林特产:貂皮

吉林:貂皮

三. 安徽省 六安 裕安区 六安大麻

六安大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属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耐肥、适应性强、极少病虫害。-,又叫“魁麻”,沤洗后称“寒熟”,-称“白麻”。
据史志记载,早在唐代,六安即为淮南主要-产地,约有千年种植历史。18世纪末,六安-已占全省70%左右,且品质优良,销往数省,故本县享有“麻乡”之称。
六安种植的-有两个品种:一是魁麻(又称寒麻),占-总面积70%,分布在苏埠、新安、木厂、城南等湾畈区,其特点:迟熟高产,立春后播种,小暑后收获,白露前后收种,一般亩产麻皮约125公斤;另一种线麻(又称火麻),集中在独山沿淠河湾区及山区河谷地带,其特点:早播早熟,大寒前后播种,芒种前后收获,大暑前收种,亩产麻皮约在75~100公斤。
建国后,六安-生产恢复发展较快。50~60年代为生产鼎盛时期,每年种植6~8万亩。1957年高达91760亩,在当时农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1958年作为-生产先进县出席了省和全国劳模大会。70年代后期,由于引种红麻,-种植相应减少。80年代-销售市场趋于稳定,种植面积又有所回升。1985年达5.5万亩,总产637万公斤。从目前市场销路和经济效益分析,本县-生产前景仍是广阔的。

四.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厦门药酒

厦门药酒历史悠久,其中万全堂、春生堂、松筠堂三种药酒,都有2百多年历史。药酒是药材和酒的融合体,具有药的疗效,酒的作用。厦门酿酒厂生产的药酒,除万全堂、春生堂、松筠堂的传统产品外,还增加了固本药酒、卫元药酒、月桂补酒、乌鸡白凤酒、鹿茸真补酒等品种。

五. 四川省 自贡 大安区 蒸蒸糕

蒸蒸糕,米食,特点:滋糯爽口,味香甜。烹制法:蒸。此品是,成都著名小吃,流行于巴蜀地区,重庆地区称此糕为“冲冲糕”。

蒸蒸糕的做法:iTL

大米、糯米混合浸泡磨成粗粉,压干水分,将粉搓散。iTL

蒸时,用特制的烧水锅置于旺火上,专用木模放于锅面的气孔上,待气冲出时将米粉舀入木模,上气后放化猪油适量,加盖蒸熟,挑入盘内,撒芝麻桂花糖即成。iTL

操作要领:蒸制时间约3—4分钟,体积小而薄。iTL

iTL

蒸蒸糕的过去:iTL

从前,卖蒸蒸糕的小贩常常挑一副担子。前面担着食具、木盒、米粉等原料,后头担着火炉、木炭、铁锅、蒸笼等。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这两种树的木质硬而韧性好,受热后蒸具不会变形和串味。iTL

20世纪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盛夏严冬,白天晚上,随处都能听到卖蒸蒸糕的梆梆声。蒸蒸糕在当时可算是价廉物美,仅花上三两分钱,就可以吃上一个,味道糯香甜酥,深受老人、特别是小孩的喜爱。iTL

六. 吉林省 辽源 西安区 田鸡

吉林

七. 青海省 海东 平安区 焜锅馍馍

青海人不叫馒头,而称馍馍。“馍馍”只是一个总称。青海农业区和半农业区各族人民常吃的馍馍千姿百态,品种繁多,如花卷、油包、油饼、曲连、油香、炉馍馍、馒头(祭祖用的大馍馍)、焜锅馍馍等等。它们是逢年过节,串亲访友经常携带的传统礼品,也是每饭难离的主食。其中最受人欢迎也最普遍的,是焜锅馍馍。

焜锅馍馍是在金属的焜锅模具中烤制而成,故群众习称“焜锅”。焜锅是在普通发面里卷进菜油,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粉等民间食用色素,再层层叠叠地卷成红、黄、绿各色交织的面团(藏、回族同胞在和面时,有时掺进鸡蛋和牛奶),揉成和焜锅形状大小相同的圆柱状,放入焜锅内,埋在用麦草为燃料的灶膛或炕洞内的火灰里。焜锅壁较厚,传热缓慢,麦草燃料火力均匀,热度适中,半个小时后即可出锅。烙出的焜锅馍馍,外脆内软,绽开如花,色彩鲜丽,异香扑鼻。它的特点是省时,省事,制作单间,松脆好吃,携带方便,经久耐贮。

八.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沙茶面

沙茶面在厦门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到沙茶面的招牌。这沙茶面可算是个怪东西。其怪之一,同属闽南的漳、泉等地都没有这玩意儿,甚至一桥之隔同属厦门的集美区都少看到。其怪之二,遍寻词典,找不到这个“沙茶”词,这“沙茶”又作何解呢?什么是“沙茶呢?沙茶又称为“沙茶酱”,其色作金黄,味道微辣而香,乃以多种配料精制而成,如花生、黄姜、椰仁香草、辣椒、丁香、陈皮、胡椒等等,据说共有三十余种,恨不能将天下的香酥之物尽收其间,将这三十余种原料细细研磨,再加油、盐熬煮,得到沙茶酱,其质鲜而稠,味香辣而浓郁。古早以前,“沙茶”原为“沙嗲”,因为“嗲”与“爹”谐音,故而用“茶”字代替。

追根溯源,“沙茶”和南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闽南多华侨,闽南先民们漂洋过海,定居南洋,但始终保持着与故土的血脉联系,海外交通,舟车往来,未曾断绝。许多海外饮食都辗转流传于闽南,沙茶便是由马来华侨(一说印尼)传入厦门的。南洋有“沙茶糕“,”沙茶虾“等等美味。这“沙茶”传到厦门,却一头跳入汤锅,做成了滋味浓厚的面汤 ――沙茶面,其味道鲜美醇厚,甜辣可口,尝过的人就大多会为这色泽红黄、鲜香微辣的美味所倾倒。

要说做法,沙茶面可说是十分简单:先把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搅匀,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中火保持小沸,加入精盐、味精 而成沙茶汤。面则是选用闽南的油面,色泽金黄,油光滑亮,将油面和青菜在开水里烫熟捞出入碗;趁热浇入浓稠的沙茶汤,一碗滋味浓郁的“沙茶面”就基本大功告成。这浓稠的面汤可不是面条余粉的稀释,而是浓郁的沙茶在释放扑鼻的香气!

然而如果仅仅如此,那还不足于体现沙茶面的魅力,最后一道叫“加料”的程序可谓画龙点睛。随客喜好,加什么料,全由自选,有炸豆腐、米血、大肠、腰花、鸭肠,不一而足。我最喜欢油炸豆腐,外焦里嫩,就着劲道的面条,还有脆爽可口的鸭腱,再浇上一小勺辣油,便可在大快朵颐中一享痛快淋漓的饕餮。

九. 安徽省 六安 裕安区 食品饮料

皖西的食品饮料素有盛名。主要名产有寿县“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临水泉酒、龙津啤酒、马头集小磨麻油、脱水菜和健康山菜等
( 六安)

十.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龙虾片

系以新鲜虾肉、洁白细腻的淀粉为原料。经水调后,呈透明液状,无混浊。经油氽成熟后,膨胀达3-4倍,具天然虾香,入口酥脆、松化、无硬渣、滋味鲜美。制作过程要求精细,从投料、打浆开始,注意浆层均匀,浓稀适度;拌粉和面务求匀透而无块粒;挤压、搓条必须粗细一致,表面光滑,底板平整,不出气孔;蒸煮严格掌握时间、火候,既要熟透,又不能过熟;切片要求表面光洁,厚薄均匀,无刀纹及连刀;烘片注意控制热量,使虾片受热均匀,逐步散发水分,以期片子平直,不开裂或粘连。呈半透明,表面有光泽,可见云纹,并略有虾肉细微颗粒,片形完整,大小厚薄均匀,无搭连片、碎裂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