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潭岳塘特产 岳塘区好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潭岳塘特产 岳塘区好吃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0 10:44:24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梅子蒸鱼卵豆腐

材料:

鱼卵蛋豆腐8块、绞肉120克、梅子4粒、葱2根、辣椒1根。

调味料:

蛋1个、太白粉1大匙、盐1/3茶匙、胡椒粉少许、2高汤1/2杯、盐1/3茶匙、胡椒粉少许、3太白粉1大匙。

适用食用者:

1.消化不良、肠胃易胀气,却又体力虚弱者。

2.炎夏食欲差、味觉淡薄者。3.容易流汗、常觉疲惫者。

健康小语:梅子能助益消化、调节肝气,可促进体力早日恢复,消除疲劳用关节不适的效用。此道蒸式豆腐料理不但有益于胃口,亦可改善肠胃吸收与排泄功能,既能提供人体所需的适量脂肪,又不会防碍新陈代谢,让人少有肥胖之虞。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青鱼下巴甩水

配料:

青鱼下巴——200克,青蒜丝——0.5克,青鱼甩水——100克,麻油——5克,味精——1.5克,绍酒——15克,葱段——1克,笋片——25克,酱油——30克,姜末——1克,白糖——15克,肉清汤——200克,湿淀粉——10克,熟猪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将青鱼甩水放在盘子的中间,两边各放一块鱼下巴,再把笋片放在上面。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再下熟猪油25克,放入葱段爆出香味,随将青鱼尾、下巴、笋片按原样倒入锅里,边煎边晃动炒锅四五秒钟,即烹入料酒,加盖焖下,再放入姜末、酱油、白糖、肉清汤,烧开后,加盖改用小火烧6分钟左右。待鱼下巴呈现青灰色。、鱼眼珠发白凸出时,将炒锅端回旺火猪油 25克,再晃动炒锅,颠翻一下,接着淋入麻油,出锅,按遥样排在盘中,上面撒上青蒜丝即成。

注意:

1.青鱼下巴:即青鱼下颚,包括脸颊部分和眼瞠,这些地方的肉都很肥美。

2.青鱼甩水:是青鱼的尾巴,上面有油有肉,有肥有瘦,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3.用湿淀粉勾芡时,要边淋入湿淀粉边晃动炒锅,,以防汤汁结块。

风味特点:

1.青鱼又名青鲩鱼,乌青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鱼,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亦具有食的功效。

2.据清代《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治脚气。可鱼会、可脯、可醉。古人所谓有五候鲭即此。其头尾烹食极美,肠脏亦肥鲜可口。”

3.青鱼下巴甩水是用青鱼头部两面的下巴和尾巴制做的,色泽浓油赤酱,形状美观,两片整块不碎的下巴,扒在几条鱼尾两旁,似活鱼浮水一样,醇厚入味,肉质鲜嫩肥糯,卤汁紧包,受人喜爱。

4.用鱼尾作菜肴,以青鱼为佳。因青鱼尾肉脂丰腴,且含丰富磷质,味极鲜美,故民间有“青鱼尾巴鲢鱼头”之说。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荷香笼仔鸭

原料:

主料:番鸭500克;

配料:水发香菇25克,红萝卜花片10克,荷叶1张;调料:生抽10克,精盐2克,味精5克,老酒5克,芝麻油2克,湿淀粉15克,花生油20克,马蹄葱5克。

制法:

将番鸭洗净,切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鸭件。香菇切片。把鸭件、香菇片、红萝卜花、生抽、精盐、味精、老酒、芝麻油、湿淀粉、花生油、马蹄葱一起搅匀,腌渍30分钟。荷叶剪好放在小笼仔中,将腌好的鸭件摆放在荷叶上,上锅用旺火蒸30分钟,即可上席。

特点:

味道芳香,嫩滑爽口。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红军长征鸡

在长征的年代,生活非常艰苦,很多时候米饭、面条都吃不上,有时连野菜、树皮都吃了,更别说要吃鸡了,蛋鸡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营养品。当地的老百姓给红军送来一只鸡,伙头在烹制时加了大量冬瓜、土豆、胡萝卜,以让更多人能分享到鸡肉的美味。

红军长征鸡是先将老鸡、土豆片、冬瓜片、胡萝卜片等煲稔后在鸡身上淋上豆瓣酱、剁椒等再蒸8分钟,味道香鲜,酸辣宜口。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龙牌酱油

龙牌酱油是湘潭的传统之一,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由市第一、二、三制酱厂生产。该产品1982年获国家银质奖。( 湘潭)

始产于1740年的龙牌酱油至今采用传统天然晒露发酵工艺酿造、原汁原味,富含18种氨基酸,260余种香气成分。

到了湘潭,不买‘龙牌酱油’,等于没去。”此话并非无稽之谈。湘潭素来有“酱油王国”之称。早在1915年,湘潭的龙牌酱油就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湘潭龙牌酱油除有“取消泽鲜艳,酱香浓郁、滋 味鲜美、咸甜可口和久贮不变、无浑浊沉淀及霉花浮膜”等独特优点外,还含有260多种香气成分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乃上等营养佳品。龙牌酱油滴滴香浓源远流长,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生的湘潭人,没有谁不是吃龙牌酱油泡饭长大的。湘潭有句妇孺皆知的俚语:“龙牌酱油灯芯糕,砣砣妹子尽你挑”。这些足以证实龙牌酱油在湘潭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必备。早在100多年前,清代大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就在品味龙牌酱油做的佳肴后,留下了“三餐人永寿,一滴味无穷”的名句。

湘潭制酱历史悠久,《湘潭县志》记载,早在清乾初年,湘潭就有了制酱作坊。湘潭市酱作业首创自清乾隆初年本县商人龚裴然,当时龚庆祥斋酒酱作坊生产的酱油“汁农郁、色乌红、香温馨”,被称为“色香味三绝”。

湘潭的龙牌酱油选用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酿造,具有色美味鲜、香味浓郁、咸中带甜、久贮无浑浊、无沉淀、无霉花等特点。而首创原汁酱油的吴元泰、吴恒泰酱园是两家百年老店。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两吴”和“大丰”三大酱园合而为湘潭市制酱厂,产品商标就为“龙牌”,“龙”便正式成为了湘潭酱油的象征。1965年12月,龙牌酱油被评为中南五省优质出口的酱油;1978年6月,在全国出口酱油评议会上获第一名;1981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银质奖。然而,这并非湘潭制酱同仁的终极目标,他们早已把目光投向了金牌。1985年第一个响应1委员长关于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毅然从台湾归来的马璧教授,听说家乡的酱油两度“夺银”,即兴作诗道:“台北邻商曝酱香,每闻此味忆家乡,回归喜见银牌奖,预料金牌更闪光。”果然,“功夫到家福自来”,1988年12月27日,湘潭的龙牌酱油,终于获得首届食品博鉴会金奖。获金奖后,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张国基题词致贺:“天厨臻味觉,鼎镬赖调和。”

湘潭龙牌酱油之所以能香满天下,是因为选料、制作乃至储具都十分讲究。主料采用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澧河黑口豆、荆河黄口豆和湘江上游所产的鹅公豆。辅料食盐专用福建结晶子盐;胚缸则用体薄传热快、久储不变质的苏缸。生产中,浸籽、蒸煮、拦料、发酵、踩缸、晒坯、取油七道一序,环环相扣,严格操作,一丝不苟。生产酱油外,还有原酱伏酱、紫油萝卜、紫油姜,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紫油姜久负盛名,它采用在白露前出土形似人指掌、杆断无筋、枝长瘦、荷口短的优质嫩姜,经精细加工,最后以龙牌酱油浸泡,其味道鲜美,咸辣可口,清香细嫩,是增进食欲的佳品。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龙口荸荠

荠,又名马蹄、乌芋、地栗,俗称慈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荸荠各处都有,但湘潭县龙口产的最著名。

那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户几乎家家种植,年产量在20万公斤以上。龙口荸荠颗粒硕大、皮薄、汁多,肉细味甜,外形扁圆、平滑,呈深栗色或枣红色。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质及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胡萝I、素等。它生吃,嚼来满口甜汁;去皮加糖熟食,是筵席上有名的甜菜。荸荠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地上部分性平味苦,能除湿热、利尿;球茎性寒味甘,有解热、健胃、明目、消渴、治黄疸、解除便秘、抑制绿浓杆菌的作用。中医临床常用于早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红眼肿痛等疾病。用荸荠与石膏煎水服,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用它与海蜇头和水煎服,可治阴虚、痰热、高血压等病。民间还有将荸荠捣烂成汁后调活蚯蚓,待其化水后敷治烧伤或烫伤,有一定疗效。

七. 湖南省 湘潭市 湘乡市 湘乡烘糕

湘乡烘糕自清雍正元年(1723),由县城天元斋斋馆研制成功以来,历200余年而不衰。咸丰年间,曾国藩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曾以烘糕作士军粮,战后呈皇帝及朝廷大臣品尝,倍受赞誉,被钦定为贡品。1932年曾送芝加哥博览会展出。1937年湖南各界携烘糕赴沪慰劳十九军将士,对抗日将士鼓舞极大。

烘糕以上等白米、白糖为原料,经浸米、磨粉、筛粉、拌糖、上匣、划片、烘焙等工序制成。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清纯爽口,营养丰富;因不含油盐,又系直接火烤而成,故卫生无菌,便于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粮,又可作婴儿代乳食品,尤宜家庭备用,馈送亲友。1980年挖掘传统工艺,改进包装,获省优质产品证书。

大米在中国作为主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各地人民充满情趣的智慧,用它创造了别具风味的糕点,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家乡把这种用大米和白糖简单搭配的糕点叫烘糕,这是无数成年湘乡人童年的记忆。

1723年,湘乡县城天元斋馆研制出烘糕,在那个大米极其珍贵的年代,烘糕无疑是奢侈品。白米、糖,仅仅两种简单的物质,是制作烘糕需要的原料。看似单纯的食品,要经过浸米、磨粉、筛粉、拌糖、上匣、划片、烘焙等工序。白米的颜色,经过火烤,会略带黄色,但机器化生产后以电热代替火烤的制作工艺已经很难让烘糕产生自然的黄色了。一片烘糕入口,看似成型的方形糕点瞬间化作无数甜甜的粉末,儿时的记忆伴随着味蕾涌然而至。昔日的烘糕是一种最佳零食。“养肥小崽,烘糕一篓”这句俗语更是证明了烘糕是老少皆宜的食品,亦是营养和口感兼备的佳味。时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烘糕仍然是一种比较珍贵的东西,一般用来亲友间送人情。

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曾国藩带领成千上万的湘军将士辗转各地,军粮成了很大的问题,他想到家乡的烘糕轻便易保存,于是将烘糕作为了随军粮食。当时湘乡几十家斋馆每天赶制烘糕,提供给前线食用,用烘糕做军粮可比用大米做军粮成本高多了,但依旧稳定供给了湘军,为平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叛乱平定后,曾国藩将烘糕呈献给皇室和大臣食用,深受赞誉,此后湘乡烘糕被钦定为贡品。1932年烘糕曾送芝加哥博览会展出。“1937年湖南各界携烘糕赴沪慰劳十九军将士,对抗日将士鼓舞极大”——《今古湘乡》。

暑期同某食品加工厂老总在茶楼,是一位五十多了的男人,且是老乡。说到湘乡的烘糕,他很有感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烘糕还算居家食品中的佳物,所以市场状况良好,成为了食品公司的主打产品,但能够用传统手艺制作烘糕的人却渐渐老去,而青年人人又不愿意在乡传承技艺,眼看烘糕就生产不下去了。这时的他们,开始物色20岁左右的青年进行培养,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订单式”培养。制作烘糕的技术,从外行到基本熟悉制作,至少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这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考验。“当时给他们(学习制作烘糕的年轻人)六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六十块钱啊,在那个时候很高了!”,这位老总说。但过了不到几年,这些原本被食品公司寄予厚望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南下或北上。“用传统技艺做烘糕的老人这几年陆续都离世了,也没人用古法做了”,他说。

现今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烘糕都是采用改良技术制作的,再过得几年,可能就再也没人知道几百年前发明的湘乡烘糕到底是如何在古人手中制作出来的。当传统技艺面对工业机器时,它是那么的乏力,且渐行渐远。这时我才发现,我吃的不是烘糕,而是一种情怀!

八.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草菇焗乳鸽

配料:

主料:乳鸽1只(约500克)。

配料:配料:草菇100克,大葱。调料:鱼露、蚝油、老抽、料酒、白糖、香油、花生油。

制作方法:

1、将乳鸽抹少许老抽,下热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大葱切段待用。

2、锅置火上,加入少许花生油,下葱煸出香味,加鱼露、蚝油、老抽、料酒、白糖、高汤等,下入乳鸽、草菇焖15分钟左右取出改成块状,摆成鸽形,草菇围边,上笼蒸至酥烂,将原汁滗出加湿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浇在菜上即可。

风味特点:

色泽红润油亮,口味鲜浓。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冬菇藕夹

①将藕切去节,削去皮,一切二开成半圆形,平放在砧板上,凸出的一面朝上,先切0.3厘米厚(不切断,切3/4深,)再切0.3厘米厚(切断),如此切完为止用少许盐腌软。

②将冬菇去蒂洗净,大的改成小块,挤干水分。将花油烧滚,放入冬菇煸炒,下料酒,放入盐和味精,炒入味后装入碟内晾凉,夹入藕夹。将鸡蛋、面粉、生粉和适量的水调成糊。

③烧热油锅,把藕夹裹上蛋糊,用筷子逐个夹入油锅,炸至表面凝固呈淡黄色捞出,清除面尾。再烧热油锅,将藕夹重炸焦酥,呈金黄色时滤出油,洒入花椒粉,淋入香油炒匀即可。

十.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干锅将军鸭

干锅将军鸭这道菜选用洞庭湖的老水鸭,每只大约两斤半重,肉质结实。据大厨介绍,先要将老水鸭斩件,加上香料、盐等调味,然后用小火煨制。这道菜色泽红且油亮,味道比较香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