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竹山竹溪特产 湖北竹山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竹山竹溪特产 湖北竹山县特产更新时间:2023-12-30 07:48:05

一. 湖北省 潜江 潜半夏

潜半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潜半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折睥生有毒草本,地下有小块茎。掌状复叶具三小叶,叶柄基部有上瘤状突起,即珠芽。初夏开花,肉穗序外有黄绿色佛焰苞。生于野外树下或旱地里,适应性强。其干燥块茎未经炮的称"1",有毒,经炮制后称"制半夏"。中医学上多用制半夏,性温,味辛,功能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满,呕吐等症。

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潜江正是我国旱半夏的主要产区。《辞海》在“潜江”这一词条内有“盛产半夏等中药材”语。所以潜江产半夏有“潜半夏”之誉。老一代的中医在处方上写“潜半夏”,犹之乎“贝露”冠之以“川”字而成“川贝”,“潜半夏”也是名闻遐迩,行销海内外的名贵中草药。

地域范围

潜半夏产于湖北省潜江市辖区内的高石碑镇、王场镇、积玉口镇、广华寺办事处、周矶办事处、周矶管理区、竹根滩镇、园林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浩口镇、后湖管理区、熊口镇、总口管理区、龙湾镇、渔洋镇、老新镇等十六个区镇。地域范围:东经112°29′至113°91′、北纬30°04′至30°39′内。版图面积2004平方公里,现种植半夏万余亩,适宜种植面积20余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潜半夏种茎特征:种茎呈类圆球形,表面光滑,个大圆正,横径1.0~1.2cm,直径1.0~1.5cm,单粒重1~2g,种皮黄褐色,肉质白色纯正,无异杂物,无畸形、破损、腐烂变性,无病菌、虫害、杂草种子,发芽率80%以上。2、潜半夏商品块茎特征:(1)外观性状特征:干燥块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0~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断面洁白,富粉性,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气微,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2)内在品质指标: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酸以琥珀酸计不得少于0.28%,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总灰分不得过4.0%,水份不得过14%。3、安全要求:执行《中国药典2010年第一部》标准。

二. 湖北省 潜江 潜江竹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竹编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技艺是潜江民间利用竹材编制生活、生产用具以及工艺品的综合性手工技术,是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多以本地盛产的水竹、桂竹为原材料,产品分为编制类和非编制类两大类。编制类产品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工艺用品三个系列,多达数十个品种,如农作用的箩、筐、连枷、筛子、簸箕,捕鱼用的鱼笼、鱼篓,装饰用的屏风、竹帘、花瓶等等无不以竹为材料制成,编织技法以平面编织和立体编织为主,十分强调作品的立体感,在编织过程中又巧妙的融入极具荆楚风格的纹饰,花式多样,精巧耐用。非编制类产品主要有竹床、竹椅等生活用品和龙灯、彩船、花灯等民俗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木工的结构工艺打造成形,坚固实用,美观大方。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成篾是基础,编制是关键,造型是绝活,这是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也是美学、工艺学、建筑学在竹器制作中的综合应用。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茶叶

“龙峰、碧玉春毫、梅子贡、银桥绿针”等一批精品名牌,先后100多次获奖,其中7个品牌14次荣获国际、国家级金奖。成为鄂西北有名的茶叶生产基地。其中“龙王垭”商标成为湖北省茶叶著名商标,龙王垭茶场被确定为“湖北省有机茶示范基地”。以龙王垭茶场为核心,17个中小茶场组成“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注册资金1.1亿元,拥有茶园2.2万亩,成为湖北省第一大茶业龙头企业,产品开始销往欧盟和日本。

四.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湖北鱼馔

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鄂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鄂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皮蛋剁辣椒蒸土豆

皮蛋剁辣椒蒸土豆

原料:主料:土豆350克。

配料:皮蛋3个。

调料:植物油20克,精盐1克,味精2克,剁辣椒20克,葱5克,香油10克,蒜子5克。

制法:1、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2.5厘米长,1.5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入清水中漂洗3分钟,摆入盘中,均匀地撒上盐;皮蛋剥壳,每个切成8瓣,围摆在土豆周围。

2、蒜子切末,葱切花。

3、将剁辣椒、蒜末、盐、味精、植物油拌匀,盖在土豆和皮蛋上,上笼用旺火蒸10分钟取出,淋上烧热的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特点:皮蛋滑嫩,土豆粉糯,酸辣味浓。

六.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红苕

红苕全身都是宝。苕藤、苕蒂、苕渣、苕皮都是喂猪的好饲料。红苕叶、秆是一道好菜肴,鄂东南的红苕叶、秆销往港澳等地。红苕可当主食,同时可做出各种各样的时尚菜肴。日本科学家排出20种对肿瘤病有抑制效用的蔬菜食品中,生熟红苕排名一二位,当今红苕竟成了风靡西方国家的保健食品。



红苕含蛋白质、钙、磷、核黄素、葡萄糖等成份,营养丰富,味道甜美。阳新的土质好,矿物质丰富,所以红苕尤为独特,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吃一餐红苕,感叹不已。



红苕的吃法诸多,鲜红苕可煮、焖、烤、炸,做苕圆子,打苕角,还可以切片,刨丝晒成红苕干,并可加工成苕粉。红苕粉可作佐料。夹红苕粉砣,做红苕粉粑,苕粉糊等食用。苕粉与藕拌合可做成藕圆子,与鱼肉拌合可做成鱼圆子或鱼面,与芋头合拌可做成芋头圆子。阳新地区新春佳节,用红苕粉做芋头圆子过早,大年初一,吃上一碗芋头圆,预兆团团圆圆,事事圆满。以上各种用红苕粉拌制成的食品,味道鲜嫩,甜美,别有一番风味。

七.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莲花茶

配方:黄连(酒炒)、天花粉、菊花、川芎、薄荷叶、连翘各30克、黄柏(酒炒)180克,茶叶360克。录自《家用良方》

用法:上药共制粗末,和匀,用滤泡纸袋包装,每袋6克。每日3欠,每次取末6电,以沸水泡焖10分钟,饮服。

功效:情热泻火,祛风明目。适用于两眼赤痛,紧涩羞明,赤眩贯睛、大便秘结等。

湖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竹山县是历史悠久的“仙茶故乡”。竹山县润兰茶厂便位于仙茶故乡----其环境幽美的绿色新村,距十堰市东风二汽一百多公里,交通便利。润兰茶厂现有生态园一万余亩,为茶叶的研制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原料。润兰茶厂始建以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创新,拼搏进取。现已发展壮大为一个占地六千平米(建筑面积五千平米),拥有数十台各型名细茶初精制机具,技师,员工近百人,日处理量近二万公斤,年产量近五百吨的茶叶加企业。多年来,良好的信誉受到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所生产的绿茶,金银花茶、莲花茶等一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竹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莲花茶受到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这给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悠长的资源。

八.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豆腐乳

竹溪豆腐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溪豆腐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竹溪豆腐乳不论是颜色,还是味道,都很特别的。闻着香气扑鼻,看着诱人,吃了爽口开胃。具有开胃、增进食欲之功效,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我小时候,每次吃饭都要有豆腐乳,就是现在,仍对豆腐乳情有独钟。只要有豆腐乳,饭就吃的特别香。

豆腐乳,也有人称它为霉豆腐、乳腐。是一种己有一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全国各地均有生产。但由于地域不同,豆腐乳的味道、颜色也各不同。味道方面,有咸、甜、辣等味;颜色方面,有红、白、青、酱、花色等。竹溪的豆腐乳却是一种混合型的腐乳,色香味俱全。

竹溪豆腐乳之所以品质好、味道美,是因为它的生产环境独特。竹溪是一个山区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7.5%以上,没有任何工业污染。这使它的水质优良,空气新鲜,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这都为为豆腐乳的季节性生产提供了方便。每年冬季“进九”以后,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加工豆腐乳,“出九”后就再也不做了。尤其是包装方面,主要是使用当地的土陶瓷坛,有效保护了豆腐乳的自然香味。

竹溪豆腐乳在生产的过程相当讲究的,每一个程序都做的非常到位。小时候母亲就对我说,做豆腐乳时千万要小心,不能有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变质、变吐,甚至无法食用。

竹溪豆腐乳的生产是非常讲究技术性,每生产一次豆腐乳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它的程序是:第一道工序,选择上好的黄豆浸泡、磨浆、煮浆、点浆、过滤,最后压干成形。成形的豆腐要有一定硬度,内含的水份比平常食用豆腐的水份少得多。这些完成后,就放置阴凉处停留几天发酵再搬到室外太阳下晒,到此时才算完成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是加配料。将晒好的豆腐用红辣椒末拌匀后放进坛中,加上各种佐料。红辣椒末全都采用人工磨碎,这样生产出来的豆腐乳颜色鲜红,味道纯正。第三道工序是装坛。坛中装满后(蓬蓬松松地装满),再兑进低度白酒,密封。一个月后就可食用,但时间放得越长(密封性要好,不然就会变质),味道越美。夏季食用,更有利于消化。也有人添加白雪,用白雪做的豆腐乳,比一般豆腐乳要清凉,味道更美。因其操作技术相当讲究,一般人不用这种方法来加工。整个加工过程,全都是手工操作,不添加任何化学物品,是一种纯天然食品。

产地范围

竹溪腐乳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竹溪县境内的15个乡镇。分别是:蒋家堰镇、中峰镇、龙坝镇、城关镇、水坪镇、县河镇、新洲乡、兵营镇、天宝乡、汇湾镇、鄂坪乡、泉溪镇、丰溪镇、桃源乡、向坝乡。

九. 湖北省 仙桃 醋溜藕片

原料:嫩藕400克,酱油半茶匙,醋2汤匙,盐、味精各适量,水淀粉1茶匙,花椒油半茶匙,葱末、姜末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藕去节、削皮洗净,顺长一剖两半,再顶刀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略烫,捞出沥干水分待用。

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油3汤匙,烧至温热,下葱末、姜末,马上烹入醋,加入酱油、盐和清汤4汤匙,加入藕片略炒,用水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翻炒均匀后出锅即可。

特点:味道鲜美,酸甜适口.

十.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贡米

竹溪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溪贡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竹溪贡米,湖北省竹溪县,唐代始封“贡米”,米质白如玉,形状似梭,粒大个长,色泽光亮,晶莹饱满,浆汁如乳,香柔可口,富含人体所需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2008年获得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

竹溪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蒋家堰镇、龙坝乡、城关镇、水坪镇、县河镇、新洲乡、兵营乡、汇湾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贡米之乡”——湖北省竹溪县,林茂水清,环境洁净,生态优良,土质肥沃,素有粮仓之称。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蕴育出“誉盖五谷”的宫廷“贡米”,竹溪贡米主产区位于中峰镇地处鄂西北,产地群山环绕,沟壑幽深,独特的温差和泉水灌溉,使稻谷生长周期长,内含维生素B1、B2、B5,米质香若幽竹,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贡米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不打农药,不含农药残留,完全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措施除虫防病,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除了贡茶、贡木,竹溪县还有一贡就是“贡米”。这其中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峰镇彭峪沟西南岸的周家磅,磅上有六十一块“天水田”,加在一起总共有一亩四分,栽种的稻谷格外茂盛,成熟期比一般田里早六至八天,碾出来的米洁白如玉,炊出来的饭香气四溢、美味可口、不粘不糯。

明朝万历年间,王璋任竹溪知县,下属为了巴结他,将此米送进县衙孝敬他,王璋见送的是米并不稀罕,初不以为意。后来厨师用这米做了一餐饭,王璋吃了才知道此米非同寻常,乃米中之珍品,以致一日三餐非此米不食。日久,便传进帝都皇宫,明神宗诏谕知县王璋速送此米到金陵。神宗皇帝吃了此米,喜不自禁,击碗称绝:“人间珍品!人间珍品!”。便下诏定为“贡米”,年年纳贡,岁岁不卯。

从此,当地老百姓年年种植稻谷,自己却不能吃,还得赔上青壮年劳力,千里迢迢挑米上京进贡。途中或遇猛兽,或遭劫匪,还有的累死饿死在路途,百姓苦不堪言。由此又牵连到竹溪一历史名人——徐成楚。徐成楚,竹溪西乡人(现蒋家堰镇烂板沟村),当时任朝廷礼部、兵部给事中等职,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监察六部、进谏奏疏,并参与朝廷的“廷议”,官不大,权力很大。此人为官刚正不阿,1不辟权贵,敢于直谏皇上。徐成楚听说了家乡人的苦难后,就给当时的竹溪知县出主意:让他挑选背上长砣、颈上长包的丑陋之人挑米进京。徐成楚则暗中让同僚好友,奏请皇上召见那些千里迢迢一路辛苦来京敬贡的挑夫,皇上见纳贡的挑夫们个个面黄肌瘦、丑陋异常,就问为什么会这样?挑夫们就按照徐成楚事先嘱咐的答到:“启奏陛下,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自从前年干旱以后,我们吃了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就人人背上长砣、颈上长包,只能躬着身子走路、吊着颈包出气”。从此以后,皇上再也不敢吃他们送来的米了。竹溪彭峪沟的“贡米”,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竹溪贡米质白如玉、形状似梭、粒大个长、色泽光亮、晶莹饱满、浆汁如乳、香柔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9年11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决定对“竹溪贡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竹溪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蒋家堰镇、龙坝乡、城关镇、水坪镇、县河镇、新洲乡、兵营乡、汇湾乡等9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