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德土特产主播 常德津市土特产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德土特产主播 常德津市土特产直播更新时间:2024-04-09 13:13:38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酢粑肉

桃源县有名的食品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制作方法:以炒熟的大米(掌握好火候)磨成粉,并拌上红曲、八角茵香粉、花椒粉和食盐。将用做酢粑肉的猪肉切成200克重的块片,然后拌上已和好的大米汤料子,放进坛子里,用黄泥封住坛口。到次年春插前后即可食用了。春和景明、万物更新的春天;正是食用酢粑肉的最好时节。因为酢粑肉在坛子里腌制了半年,味正香浓,特别受农民青睐。也受游人喜欢。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临澧饺子

饺子(外地也叫馄饨)是临澧经久不衰的风味小吃。
民国31年,当地一名叫王文成经营的“王家楼饺子馆”(县城关镇老正街西上角)就是从其父,在清朝年间走乡串户,敲棒吆喝,一幅“挑子卖饺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前几年,在临澧乡下,还有类似卖饺子的挑子,高扬着那特有的吆喝声。
饺子肉多皮薄,汤清鲜美,性温味长。其作法是将和好的面擀成均匀的薄皮,并切成2寸见方的正方形;用洗净的鲜五花肉,剁成肉泥,放入鸡蛋,盐、味精拌调,准备好后,就可包出形态各异的饺子,有的呈皱纹状、有的象荷叶状,有的还在上面点上红心,很美观。饺子汤很有讲究,要用猪骨头的筒子骨加清水,用慢火炖成。下饺子先要将水烧开,待馄饨浮出水面,反复使用几次少许冷水后,盛在已调好的汤碗里,就可以品尝这美味了。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汉寿甲鱼

汉寿甲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寿甲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汉寿县位于湘北,洞庭西滨,水田面积41.98千公顷。县境内太白湖、西脑湖、南湖、围堤湖、青泥湖、大南湖、清水湖等水域,野生甲鱼甚丰。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年平均气压1012.1P,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20℃的活动积温86400h℃,全年无霜期274d。雨量丰沛,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 kl /cm2。为汉寿甲鱼的生长与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汉寿甲鱼有一个长达6个月的休眠期。

特定品质

汉寿甲鱼风味独特。与其他地域甲鱼相比,汉寿甲鱼具有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腹内脂肪呈蛋黄色;体质健壮,爬行灵活,免疫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食用时,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优胜于其他种群。汉寿甲鱼含高比例的鲜味氨基酸,尤其是其中的五种鲜味氨基酸(ASP、GLU、GLY、ALA、ARG)相对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89%和59.23%。汉寿县境内养殖的甲鱼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钙、磷、铁、锌、钾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另外,汉寿甲鱼肌肉中硒的含量为258μg/kg即25.8μg/100g,是一般动物鲜肉中的1.2~9.4倍。

汉寿甲鱼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汉寿县龙阳镇、周文庙乡、岩汪湖镇、沧港镇、新兴乡、大南湖乡、坡头镇、鸭子港乡、酉港镇、洲口镇、文蔚乡、罐头嘴镇、聂家桥乡、 丰家铺乡、毛家滩乡、株木山乡、太子庙镇、崔家桥镇、军山铺镇、月明潭乡、洋淘湖镇、龙潭桥乡、蒋家嘴镇、百禄桥镇2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临澧红枣

红枣营养丰富,既为粮食,又是药材。既可吃鲜枣,又可吃经过加工的干枣、蜜枣、乌枣。所以,人们形象比喻成“一斗枣,二斗粮,里面还加二斤糖”的谚语来说明红枣的可贵。
红枣:属鼠李科,落叶乔木,因其成熟后出现紫红的色彩而得名。在我国,红枣树的栽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的诗句。
俗话说:“一年种树,百年收果。”在临澧,无论是在农家小院,还是在荒坡野岭,都放眼可见。枣树之所以倍受人们亲睐,一是它属于长青树,二是它属于经济作物,《史记》中载:“安邑干树枣,其人与千户侯”;三是在结婚之时,因“枣”音意“早”,有早生贵子之意,都撒点枣于新婚床上。
在临澧,以太浮、官亭、文家等地生产的红枣为代表。很早以前,属金丝小枣之类,果小皮薄,肉厚汁甜,颜色艳丽。现在,通过品种改良,生产出类似北方的大枣“鸡蛋枣”,此枣果大肉嫩核小味甜,一果多色。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钵子菜

常德钵子菜产生的历史,到目前虽然我们还无法考证,但一种饮食文化及其风味特色,却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和文化传承的产物。

常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湿、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在古代,这里属于蛮荒之地。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早在8000年前,原始人群就在常德的山川之间生聚,这些原始部落属三苗部落,至夏商、西周为濮人的活动区域。

常德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中原地区三次大的移民,第一次在春秋时期,约在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楚国势力最先由枝江、江陵一带越长江经松滋、公安进入洞庭湖西部的澧水、沅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春秋末期(公元前447年),楚灭蔡以后把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大量移民迁徙到高蔡(今武陵区一带);第二次移民在东晋永嘉之乱之后,中原民众又-南迁,河南义阳郡(今河南信阳地区)大批民众迁至今安乡、澧县之地、侨立南义阳郡;第三次移民热潮是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中原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本地的开发,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饮食文化。

由于古代常德地区相对闭塞,以及常德的气候环境,人们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被一些著名的学者认为已经消失的古代百菜之王“葵菜”(即冬苋菜),还在常德种植;在中原地区已经消亡的古代普遍流行的“鲊”这种烹调方法,常德还在使用。这就不难理解,常德钵子菜这种古老鼎食文化的遗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的饮食方式,还能得以长期地流传下来。

常德民谣曰:“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常德人为何对钵子菜如此痴迷呢?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常德地处湘北,北方是辽阔的江汉平原,对于北方南下的寒流毫无屏障,可长驱直入,冬春寒冷潮湿,滴水成冰;而又地处洞庭湖区,地势低洼,夏秋湿热,炎热时达38摄氏度以上。钵子菜正好能驱寒去湿,增进食欲。其二,这种古老的烹食方式,是一种多汤菜肴,主料酥烂、鲜嫩,能够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汁浓味鲜。而且常德人素来喜爱热食,有“一滚当三鲜”之说,从味觉的最佳温度是70摄氏度左右这点来看,钵子菜满足了人们的品味要求。其三,制作的原料都取材于本地所产的水鲜、畜禽、时蔬等,原料广泛且易获得。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津市饺子

津市饺子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色小吃。津市饺子皮入口即化,感觉味道太好吃了,让人回味无穷。

津市饺子皮薄馅多味美可口,其中以王饺儿和左妈妈为代表的水饺系列,以路记和望江楼代表的锅饺系列及大桥下油炸肉饺藕饺最为出名。王饺儿是津城百年老字号,早在民国时期就享誉九澧,当年澧州太守贺龙就常以王饺儿为宵夜,如今已在津市澧县开有多家分店。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太平古槠

“老树长何年,问水求山,均不为人道也;太平留古迹,叹前感后,悉难俾我知之。”这幅对联,是古人题咏太平古槠的。我被它的斐然文采而深深打动,更因它描绘的古槠凝重神秘的历史而深感震撼。

古槠生长于桃源县太平铺乡湖塘村吉家湾。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地方,距离沅陵三渡水很近。今年七月,为了看望那株古槠,我们冒着酷热,欣然前往。一到达吉家湾,立即发现,有人在不远处招手,那就是古槠生长的地方,那里的人似乎早已预知我们是来看古槠的。古槠就生长在一户人家的房屋角下。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近古槠,六个人手牵手,伸直了手臂,勉强能将它抱住。原来,古槠树高达18.75米,胸径达2.06米,是名符其实的“巨无霸”。它主干中空,但外形完好。在树干10米处,分叉出三个巨大的粗枝。三枝如虬枝盘龙,直窜苍穹。古槠在很长一段时期被称为槠榆棕。原因是在绿阴中嬉戏的小鸟,将榆树和棕树的种子撒落在树干上。种子在树干上发芽,竟然长成大树,形成树上长树的奇观。因此古槠也就成了槠榆棕三树的合称。如今,从古槠母体上长出的榆树、棕树,早已死去。但树上重新长出了杉、桑等树,都有拳头大了。这个季节,苍老的古槠,绿叶竞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它的生命力如此旺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老树为何人所植,长自何年,均无从查考。清光绪时所立古树碑,也只能载称:“相传数朝,年深月逮”。前人也弄不清古槠生于何年何月了。只是北宋诗人苏东坡曾邀黄山谷游此赏树,并留有“远观沅陵三渡水,近看太平一棵槠”的吟唱,这是有据可查的。现在此处附近仍有地名苏黄溪,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命名的。在东坡先生眼中,桃源太平铺古槠的静逸之美,与沅陵三渡水三水汇聚的动态之美,同样瑰丽壮观,是一道永恒的风景。诗因树而咏,树因人而彰,古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古槠树下,有块石碑。碑石右角残损,碑文仍然清晰可见。它清楚地记载了一段与古槠有关的历史故事。古槠近旁,曾住有一户吉姓人家,他的吊角楼依傍着古槠。时间久了,古槠的枝头不知不觉探进了他的房间。他很是烦恼(山里人将古树视为妖怪和神灵的化身),抡起斧头,向巨枝斫去。与他家不远,住有唐姓人家,两人素不相合。唐家见有了机会,卖了田产,将吉家告到县里。吉家能说会道,反而赢下官司,于是勒石以资纪念。那是光绪十四年(1888)间的事情。古槠树下的石碑,记载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也记下了清人对古槠的冷漠。

即将动工修建的常吉高速公路,也在古槠附近,从山谷中穿过,占去了许多良田。有一天,规划者将测绘仪器挪到吉家湾,看到公路正需从古槠生长处穿树而过。他们对照图纸注视良久之后,毅然将仪器搬到山谷中。我们的高速公路还是给古槠让道了。

古槠从遥远的时空中走来。一圈圈树轮,记录着一段段神奇的历史。它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令每一位捧读者肃然起敬。

夕阳西下时,古槠的树阴宽达数亩。树阴中凉风习习,暑热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远道而来,无缘长久地享此清福,不得不依依离去。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赵家葡萄

    临澧县赵家葡萄园位于临澧县修梅镇赵家村桐山脚下,该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龙口峪之水自西向东缓缓流下,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葡萄种植。该园自2001年建园以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现已发展 葡萄400多亩,平均亩产2000多公斤,年产量达500吨,每亩产值达18000元,主要品种有红地球、红宝石、维多利亚。该园以科技示范推广为宗旨,严格遵循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采用滴灌、覆膜、套袋等现代栽培技术,按照“五户联保、四个统一、三项档案、二无、一监督”的管理模式,在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所生产的葡萄为绿色农产品,具有口感好、糖度高、耐运输、耐储存等特点。为将该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园区葡萄种植户成立了葡萄协会,现已发展会员35人。近几年来,该园所生产的葡萄销往各大中城市,并进入了长沙、广州、澳门等城市的大型超市、连锁店,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九溪橘红

九溪橘红产于桃源九溪、黄石等地,是地方名品。一般单果重500克左右,最大可达900克,呈椭圆或卵形,皮色橙红或橙黄,质脆少渣,汁多味浓,酸甜适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