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土特产魔芋干 魔芋干半成品湖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土特产魔芋干 魔芋干半成品湖南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3 11:54:32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江永 瑶寨高山小鱼干

瑶寨高山小鱼干

这种小鱼据称生长山沟里,个头虽小,来头可不小。山里的鱼生长在山泉溪流当中,鱼肉香甜而无一点腥味。山里人捕捞到小鱼后,一般会把它风干成为鱼干。这些小鱼干大小还不到一个手指头粗,最好的做法莫过于浸泡后进行拉油。

这碟小鱼干卖相倒有山里纯朴的风格,拉过油后,放上几抹姜丝、淋上酱油就可以上菜了。而且因为是高山鱼,在泉水的浸润下鱼肉变得比一般的鱼要可口得多,鱼骨也很细软。

二.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番薯干

桐庐的番薯干,使用无化肥、无农药的高山红心番薯为原料,采用农家传统烤制技术精制而成,没有任何添加剂,很好的保留了番薯天然的甘甜味,口感软糯,色泽晶莹。现在还有真空的礼盒装,很多到桐庐来的游客,都会带一些回去,实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三. 浙江省 台州 仙居 仙居番薯干

仙居番薯干是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仙居“灵江源”番薯干口感甜而不腻、糯而有嚼劲,深受台州市民的喜爱。

番薯干在很多地方都有,但仙居番薯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这里的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番薯生长。这种番薯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制作方法一般是将整块番薯蒸熟去皮,然后压制、烘烤。制成之后可保存几年不坏,既可当零食,也可切成小块,拌上面料、鸡蛋、香料,经油炸再沾上冰糖粉作为酒席名菜。

四. 锦州干豆腐

锦州干豆腐以“干、薄、细”著称。“干”是指豆腐压得实、干爽;“薄”是指每张豆腐厚薄如纸,太阳底下能透亮儿;“细”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干、薄、细”是锦州干豆腐的三大特色,被锦州人引为自豪,成了炫耀的资本。锦州干豆腐在全国可以说是声名远播.

锦州的干豆腐(外地又称豆腐片),色微黄,熟食可炒可炖,千烹万滚不变形色;生吃则筋筋叨叨,极有嚼头,满口余香。辽西人尤以干豆腐卷大葱,再蘸以农家自制的黄酱为最佳食用之法,又抗饥又下饭,百吃不厌,壮体强身,滋阴补阳,又绝不必有什么高血脂高胆固醇之类的现代富贵病之虞。近年来,公路运输发达,东来西去的离地三尺仙们几过锦州城乡,苹果小菜可以忽略,那干豆腐却是无论如何要称回家去几斤的。  

锦州的干豆腐,这还是个宏观的概念。锦州本地人吃得矫情了,口娇了,则挑剔得偏要虹螺岘的正宗精品。虹螺岘乃锦州城西南五十里处的一个万人小镇,因位于虹螺山腹地而得名。虹螺山方圆数十里,峰峦叠嶂,雾腾烟绕,奇绝秀丽。主峰也叫个玉皇顶,奔绝顶便需穿下堂,攀中堂,爬九十九阶。在中堂下边有个泉眼沟,有无数处淙淙泉水,从山岩隙缝中涌出,成潺潺溪流,汇入山下的女灵河。做豆腐岂离得开水?虹螺岘的干豆腐便独得这清例甘泉的滋味,格外细腻醇绵,令人食之如饮佳酿,久而成瘾,难舍难弃。

五. 四川省 绵阳市 安州区 安县魔芋

安县魔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县魔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县是川西北最大的魔芋生产、芋角和精粉加工的基地及魔芋生产、芋角和精粉加工的基地及魔芋市场集散地,每年芋角生产和收购粮2000-3000吨。此外,本厂据白魔芋主产地仅400公里,可以大量购进白魔芋原料,因此原料充足,品之优良。

魔芋具有降低胆固醇、血脂及减肥等功效,被喻为“肠道清道夫”。魔芋还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工、印染、钻探等行业,其发展前景广阔。

工厂占地5757.82平方米,有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宿舍、食堂等房屋2500平方米,且布局合理、全面绿化、宛如花园,工厂安装有日本原装成套精粉设备,国产最先进的精粉机组和研磨机,以及酒精法成套设备等,并具有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全面的检验室;同时企业拥有完善的管理和检验制度。年产精粉达800吨,纯化粉、微粉300吨,可一年四季供货,供货品种有:各等级的花魔芋、白魔芋精粉以及食用-法加工的纯化粉和微粉。

地域范围

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1′—104°38′,北纬31°37′—31°47′。北与北川县接壤,西北与茂县接壤,东与江油市相邻,南连罗江县,西接绵竹市,东南与涪城区相邻。安县魔芋保护范围为安县辖区的茶坪乡、高川乡、桑枣镇、晓坝镇、雎水镇、沸水镇、秀水镇、黄土镇、乐兴镇共9个乡镇90个村,保护面积3850公顷,年均产量53900吨。

安县魔芋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花魔芋。

二、立地条件

海拔800m至2500m,土壤为黄壤类、山地黄棕壤类、紫色土类、冲积土类土壤类。耕层厚度≥30cm,有机质含量≥1.8%,pH值6.5至7.5。

三、栽培管理

1.种块选用:种芋重量≥50g。

2.种植:在3月底至4月上旬种植,覆土厚度8 cm至10cm,种植密度≤5400株/667㎡(亩)。

3.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至4000㎏。

4.采收:植株枯黄倒苗够15天后,选晴天或土壤干燥时收挖。

5.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魔芋粉加工

1. 加工流程:鲜魔芋→凹坑清理→清洗→切片(块)→干燥研磨(或推碾成浆→过滤沉淀→滩晾成粉)→包装。

2.关键质量控制点:

(1)烘干温度:温度50℃至60℃,时间为110至120分钟。

(2)研磨细度: 40目至120目。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白色颗粒,外观色白、颗粒匀称晶莹,在镜检下晶体亮度尤其突出,有魔芋固有的鱼腥气味。

2.理化指标:葡甘聚糖(以干基计)含量≥75%,粘度(4号转子、12转/分钟/30℃)兆帕.秒≥20000,水分≤11%,灰份≤4.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大关魔芋

大关魔芋是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大关县自然环境适合魔芋生长,种植魔芋已有多年的历史。

大关县国土面积1692平方千米,辖6镇3乡,总人口27万人,最高海拔2785米,最低海拔492米,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度,年均降水量992.9毫米,无霜期315天,基本上都适合种植魔芋,现已建立魔芋基地1.5万亩(其中花魔芋1.1亩,白魔芋0.4万亩),产量3万吨(其中商品芋2.2万吨,种芋0.8万吨),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4.896亿元。

七.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魔芋

青川魔芋是青川县传统,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青川县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无论是土地资源、生态气候条件,都十分有利于魔芋产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川县委、县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青川魔芋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加大投入人力度,狠抓魔芋种植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开发,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坚持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套班子”的要求,积极抓好青川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市场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户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相关部门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青川魔芋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动提升态势。截至目前,全县37个乡镇种植青川魔芋8万余亩,年产商品魔芋2万余吨,实现产值上亿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干辣椒

干辣椒

辣椒是新津县历史上有名的土品,主产于牧马山区的花园、黄渡、普兴、金华等地。牧马山辣椒因色红、肉厚、香辣、味醇而驰名遐迩,历来为成都、新津的餐馆和面食店所需辣椒的主要来源。

九.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金江白魔芋

金江白魔芋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永善县在明代就有种植魔芋的记载,白魔芋是永善县魔芋主栽品种,品质优良,加工的芋角色白、板干、角壮、浆质饱满、组织结构严密,符合国家特级标准。

白魔芋是永善县魔芋主栽品种,县内特殊的亚热带典型立体气候非常适宜于白魔芋生长,全县适宜种植白魔芋的土地面积15万亩,其中最适面积5万亩以上。我县金江白魔芋品质优良,加工的芋角色白、板干、角壮、浆质饱满、组织结构严密,符合国家特级标准;干茎内葡萄甘露聚糖高达74.04%,超过轻工业部特一级≧68%的标准,高出国际近10个百分点;机制烘干芋条出粉率在75%以上,加工的精粉粘度达2.8万厘泊以上,居全国之首,被誉为“魔芋皇后”。曾荣获1988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交易会单项荣誉奖,1991年获全国科技博览会银质奖,1992年魔芋种植与精粉加工获省“星火计划”一等奖。2000年获日本JONE有机绿色产品认证、2001年加入蒙古国“国际精品批发中心”批发体系、获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合格产品》入选荣誉证书。其用途十分广泛,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解毒、通脉、降压、减肥、开胃、抗肿瘤活性等多种功效,是天然的保健食品,还大量用于化妆、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永善县在明代就有种植魔芋的记载,当时主要种植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且耕作粗放;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仍停留在“捡大留小”、“自生自灭”的原始栽培水平上,种植面积8000多亩;从80年代后期起,县委政府开始逐步重视魔芋产业的发展,99年成立了魔芋生产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拟定了白魔芋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和发展目标,积极争取列入省市的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项目;2000年获得了省农业厅科教处的支持,在我县联合进行白魔芋高产栽培协作攻关示范项目,并开展白魔芋有性种籽繁殖试验。我县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了到2005年发展到3.5万亩,2015年发展到5万亩,把我县建成“中国白魔芋王国”的奋斗目标。目前全县白魔芋种植规模已达到3.0843万亩,总产30843吨(其中商品芋12066吨),沿金沙江168公里的13乡(镇)、88个行政村(办)、1482个村民小组均有分布,是我县最大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

十.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富源魔芋

富源魔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富源魔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魔芋又称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7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我国魔芋资源丰富,有20多种。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具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共有魔芋品种17个,占全国魔芋属种质资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种为主,品质好、色泽佳,被魔芋牌视为精品,曾创下亩产高达11吨的纪录。

中华民族是研究和利用魔芋最早的民族。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首次确认魔芋是治病的药物,后在元、明、清代均有魔芋入药及荒年充饥的记载。《本草纲目》中还系统地介绍了魔芋的生态环境,栽培方法,主治功能、服用方法和加工烹调技术。现代《中药大辞典》也肯定了魔芋作为中药具有解毒、抑菌、化痰、散结、行淤等功能。我国魔芋的传统食用方式是手工将鲜魔芋或魔芋角加工成灰黑色的魔芋豆腐食用。这种土法加工的魔芋豆腐常常由于加碱较重而影响魔芋的保健功能。

魔芋的有效成份是球茎中所含的葡甘聚糖。从球茎的解剖结构中可以看出,球茎中含有大量的大型异细胞,异细胞中含葡甘露糖,通过去掉异细胞周围的淀粉和其他成分,即可获得魔芋葡甘露糖的粗制品--魔芋精粉,将魔芋精粉进一步的提纯和细化,可加工成质量更高、使用更方便的魔芋微粉。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具有水溶、增稠、稳定、悬浮、胶凝、成膜、粘结等多种理化特性。 因此,魔芋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钻探、造纸、建材、印染、日化、环保等行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富源魔芋仍然属零散种植。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魔芋产品的大量开发利用,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富源县老厂、富村等乡镇开始大面积连片种植,黄泥河、十八连山、墨红等乡镇也利用闲地适度规模种植,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998年全县种植花魔芋1134亩。

2001年.县委九届五次全会上把魔芋列为特色经济之一,切实加强对魔芋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和资金扶持力度,富源魔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1年全县种植花魔芋1.1万亩,总产鲜芋5277万公斤,实现产值3818万元;2002年种植1.58万亩,产鲜芋7110万公斤,实现产值4977万元。2003年计划种植魔芋2万亩,到2007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将达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魔芋生产、加工和销售聚散地。魔芋产业将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保健水平的提高,其前途将更加宽广,并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地域范围

富源魔芋产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涉及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十八连山镇、老厂镇、古敢乡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3°58′至104°49′,北纬25°02′至25°58′之间,东西宽48.8公里,南北长91.5公里,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20万吨,精粉1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