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治特产干馍 长治出名的土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治特产干馍 长治出名的土馍更新时间:2024-01-24 15:14:37

一.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上党腊驴肉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此外还有长子炒饼、潞城甩饼 、长治三和面 、襄垣荤汤素饺 、酥火烧 、团子和软米糕、 壶关羊汤 、沁县干馍 、武乡枣糕 等等。

二.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长治铜乐器

长治铜乐器

长子县的铜乐器制造业,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家之一。产品40多种,所产乐器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多为民族、民间乐队使用。不仅受到国内一些著名音乐艺术团体的青睐,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

三. 山西省 长治 壶关县 清流陶瓷

清流陶瓷产于壶关县清流陶瓷厂。以历史悠久、产品新颖、瓷质细腻、质量可靠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现有2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 300多万件。

四.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养生茸米

茸米缔造养生“神话”

茸米是中华饮食养生新品,是一种由原生态梅花鹿茸与传统贡米沁州黄相组合的高营养专利产品。

茸米起源:《饮食本草养生》书中曾有“以食物之味,取药材之性,用茸米之效,达养生之功”的记载。茸米中梅花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等成份;传统贡米沁州黄列为“中国四大名米”之首,二者均为历代皇家贡品,既有保健功效,又有延寿效果,营养成份超越了所有滋补产品。茸米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外观专利,涉及粉剂冲服型和组合熬制型二大类,茸米养生茶、茸米营养粥、茸米方便食品和茸米营养粉四个系列十六个品种。茸米已被列入“365全国防伪维权联动系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以五种形式进行免费查询,辩别真伪。茸米组方灵活,经济简便,鹿茸补阳,小米补阴,阴阳互补,壮阳却不燥,养阴而不腻。适于长期服用,是一种集食补和药补与一体的家庭必备养生新品。(资料均由www.bfscrm.com提供)

茸米是在中国粥食养生文化的的基础上,研发的一种养生新品,产品研发添补了中国及世界粥文化的历史空白。形成了独特的产品体系和养生文化,成为一种引领现代健康新概念的高营养绿色养生新品。茸米产于北方水城中国沁州,产地汇太行太岳之苍翠,集四湖八河之神韵,是山西煤海中唯一一块绿洲。产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地域资源确保了产品天然绿色的高营养品质。

五.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糖枣

糖枣

糖枣,山西的一种甜点。

原料配料:

面粉38.5千克,白糖22.5千克,糖饧27.5千克,香油21千克,碱面200克,桂花0.5千克(和面用面粉37千克,糖饧20千克,香油5千克,碱面200克)。

制作方法:

将面粉围成圆形池,把糖饧、香油、碱用开水冲开,加入拌匀,用走棰擀成1.3厘米厚的薄片,再用刀拉成1.3厘米宽的条。然后切成1.3厘米方圆的小块,入香油锅中火炸成黄红色即可。

另将白糖、糖饧、桂花少加水水锅熬成糖汁,然后把炸好的圆球滚入,倒在案上与过筛的白糖拌匀,上面发白即成。

六.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襄垣灌肠

襄垣灌肠

灌肠是襄垣、武乡、沁县一带的夏令小吃,它是用荞麦面制成的,因色泽棕黑,民间百姓称之为“黑皮麦团”。其营养丰富,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本草纲目》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为什么又叫“官尝”呢?相传,在元朝时期,襄垣县有一位叫李执中的人在朝中做礼部尚书,有一年奉旨回乡选贤举能,路过襄垣县西营镇,吃了一摊贩卖的“黑皮麦团”,连声称赞,并多给了他几个铜钱,待李走后,他的随行人员告诉摊主:“此乃当朝礼部尚书大人,多赏你几个钱,你的生意定会兴旺发达。”于是摊主兴高采烈,为炫耀自家的小吃质高味佳,在摊前特竖起一块大招牌,1“俺的灌肠--官尝也!”,因灌肠同“官尝”谐音,后来人们便把“灌肠”叫为“官尝”,一直流传自今。

制作方法:

1.将荞麦面放入盆内,食盐用水化开,兑入荞麦面里,搅成稠糊状,分盛数碗,上笼篜30分钟取出,晾凉扣出备有。

2.食用时,用小刀切成宽片,放入盘内,浇上陈醋、蒜泥、韭花、香油、蒜苗丝等,调好口味即可食用。

3.特点;色棕明亮,爽口不腻,去暑解渴,清火充饥。

七.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武乡小米焖饭

小米焖饭

小米的原粮为“谷子”。武乡盛产的谷子名扬四方。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近几年来,武乡大力推广种植晋谷21号,所以小米称“汾洲香”,日渐成为太行名米,重点开发。“小米焖饭”因米质不同而不同。焖成的米饭有筋,爽口,软绵。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一些红、白萝卜丝菜更佳。

八.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酥火烧

酥火烧是山西省长治市区有名的小吃之一,它用上白面粉、鸡蛋作原料,以熟驴油或熟猪油和面,经火烤制而成。其色淡黄纯净,其味香酥可口。可做主食,亦可做点心。

长治"酥火烧"是用油水面包驴油酥面制成柿饼大小,用煤炭火烙烤而成的一种色黄、 质酥、味醇、形美的小火烧,所以也叫"驴油酥火烧"。酥火烧在长治地区和凉粉、腊肉(驴肉)齐名为"三件宝",相传在清代受过皇封。传说慈禧四岁那年家遭不幸,父亲背上她到高河村,准备卖她,可直到天黑也无人来问。火烧铺的师傅见她又冻又饿,就将刚出炉的热火烧给了她一个。后来慈禧给潞安府惠征当了女儿,经常让衙厨到西街天地久、东街德胜斋火烧铺买火烧吃。慈禧进宫还不断让来潞安府办事的公务大臣给她带酥火烧吃。潞安府衙知道后,为讨好老佛爷,就每年冬季将"德胜斋"、"天地久"特地加工的火烧用黄纸红签包装好,盖上潞安府大印,派人送往北京,让她享受,之后即成了宫廷的贡品。

至于长治酥火烧的味道与功能,那些社会名流和久吃不厌的佬客们早已总结出:

春季腊肉配火烧,味赛东北飞龙鸟。

夏季凉粉配火烧,入口即化似蜜桃。

秋季馄饨配火烧,香气顺风十里飘。

冬季皮冻配火烧,能治贫血解疲劳。

"酥火烧"在长治经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民国初期,长治城内有火烧铺不下十余家,以经营酥火烧、糖三角 、小新饼、炸馓子等烤制品和油炸食品为主。东街的"德胜斋"和西街的"天地久"两家火烧铺制出的各种品种,精良味正深受市民们的好评。曾任"德胜斋"火烧铺师傅的崔海金(长治北石槽人), 作者在1974年因整理晋东南《烹调技术基本知识》一书时访问过其制作酥火烧的绝招,他说:做火烧"三二三",存放三月味不变。第一个"三"是用驴油、香油、混豆油;"二"是形状有圆型,椭圆形两种;第二个"三"是口味有咸、有甜、有怪味之分。饼酥层次薄,色黄火候到,出炉味干香,冷存味不变。上世纪70-80年代,长治市饮食公司东街饭店制作的酥火烧被长治市政府评为"信得过"产品。长治市新民饭店牛金喜制作的酥火烧,还有曾在长治义合源糕点坊工作过的80高龄的郭振华,2005年推出了义合源酥火烧的传统做法,味美纯正,成了百姓的抢手货,被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评为"上党名吃"。2004年牛金喜制作的酥火烧曾获山西省"汾酒杯"第四届烹饪大赛"山西名吃"称号。

九. 山西省 长治 平顺县 长治馅饼

"馅饼"也叫"菜合的"、"小鏊饼",高平、陵川民间称之为"里圪抓",是晋东南城乡百姓过节待客的佳品,也是家庭改善生活的美馔。究竟馅饼是何年何月落户长治地区,据民间传说,蒙古族侵占中原后,留守在潞州的蒙古士兵常吃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制成的馅饼,后发现潞州人用白面制作的葱花烙饼香脆好 吃,于是改用白面做皮、豆油煎制而成的馅饼,软嫩可口,鲜美异常。从时间推测,馅饼在长治落户已有700余年历史。700余年来"馅饼"在长治一带历经改革成为形如小铜锣,两面金黄色,透亮馅可见,面皮如纸薄,肉似珍珠丁,蔬菜翡翠亮,吃时蘸蒜汁,油润可口香, 久食不厌烦,食后永难忘。传说潞安府知府惠征的女儿玉兰(慈禧)少年在府衙住时,也喜欢吃潞安府街头小贩做的"馅饼"。后来进宫当了娘娘,尽管山珍海味吃不尽,但她晚年还让御膳房把"潞安馅饼"列入她的必食之品。可见馅饼不仅是老百姓的美 食,而且还是宫廷里的珍馐。馅饼是用一种生铁鏊烙制而成的。有趣的是这种小鏊,有三足鼎立支着鏊盘,鏊盘顶凸周渠股圈,上有盖,有把,操作方便。如置于独眼高火上,火离鏊凸部高约8厘米,离鏊股不足5厘米,烙制成形的馅饼中间薄, 周边厚,中间皮脆,馅少,周部馅多面软,而且鏊光不糊饼面,所以,烙出的馅饼两面金黄色,形如小铜锣。

新中国成立后,集市、地摊卖馅饼的不下数十家,惟受人青睐的是长治市英雄街杨老六、杨九明兄弟俩制作的好吃。改革开放后,华东小区的汪来香女士,在父辈的传授下,结合历史的做法,在配料上加以改进。优质面、四季水、煮粉条要剁碎,臀尖肉、韭菜配、撒香料、拌入味,皮儿薄、馅儿肥、色泽黄、软而脆,百姓食客们称之为"馅饼王"。壶关县北关闫建国烙制的"素馅饼"也备受群众欢迎。他们的馅饼都被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评为"上党名吃 "。汪来香的馅饼还荣获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金奖。

十.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上党堆锦

上党堆锦,俗称长治堆花,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山西古上党地区(今长治市)所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术品。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四月,未登基的唐明皇李隆基以临淄王别驾潞州(今长治)时,将宫廷里用丝绸制作的工艺品堆绢带到上党古城,后流入民间。经千余年的历史沧桑,这一手工技艺日臻完善。1915年,上党堆锦《春夏秋冬》四条屏荣获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银质奖,蜚声海内外。2008年,上党堆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上党堆锦在上海世博会参展并进行演示,国内外参观者赞不绝口。

上党堆锦传承人凃必成(本缘),1947年6月出生于三晋古镇端氏,自幼习画,0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山西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中华堆锦艺术家。1968年开始从事大唐绝艺——上党堆锦艺术的制作、设计和研究工作,系上党堆锦艺术推陈出新第一人。他的堆锦精品参加过1972、1978、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一、二、三届工艺美展,后又多次参加全国性工艺美展,并多次荣获金、银、铜及优秀奖。2003年凃必成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全国科技专家;2007年,凃必成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9年,凃必成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授予“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称号。凃必成创作的堆锦精品多次获国家、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领域的殊荣,其中堆锦精品《观音•文殊•金刚手》和《白度母》荣获“百花杯”和“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堆锦精品《佛堂全像图》、《巍巍太行》和《祥寿五佛母》被国家文物局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上党堆锦文化产业园由山西上党堆锦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长治堆锦研究所、上党堆锦艺术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凃必成艺术家工作室等组成,其目的是把上党堆锦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当代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传统文化产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