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华州有什么特产水果 华州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华州有什么特产水果 华州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11 12:54:12

一.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北塘甑糕

甑糕,是渭南人的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北塘甑糕有命水晶龙凤糕,以糯米、红枣为原料,相间叠放,铺三四层,以枣香浓郁、软糯黏甜闻名。

二.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渭南糊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由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再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尝起来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配肉夹馍,菜夹馍也是美味十足!

信息来源:文旅局

三.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华州大白菜

关中华县,古称华州。所产白菜,优于别地。个大脆嫩,呈圆形,菜球紧实,洁白无杂色,质柔味鲜,甘甜淡香,纤维细致无粗丝,嚼而无渣,耐贮藏。华州大白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除熟食外,凉拌生食也别具风味,为本省优等白菜,誉为陕西名产,久负盛名。除供当地食用外,还畅销邻近各省、市、自治区。已成为这些地区秋、冬不可缺少的蔬菜品种之一。

华州大白菜,是华县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辛勤劳动培育出来的大白菜优良品种。如“华县二包头”、“华州二苯白菜”等,是有名的地方良种。该品种以其形美质优而著称。清代曾列为“贡品”,千里迢迢运往京都。相传,慈禧太后“庚子之役”逃到西安,每餐的几十道菜肴里必有一味“金边白菜”。这道菜,其主料为“华州大白菜”,足证此莱风味之佳。华州白菜好,名声远播,还得力于当地的厨师精湛的烹饪技术。清末翰林院侍读学士薛宝辰在其《素食说略》中称:烹金边白菜“西安厨工作法最妙,京师厨工不及也”。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黄芽白或卷心白。因棵大、心叶色白,故名。古时称“菘”,汉代便出现这一名称。据宋代陆佃的《埤雅》说:“菘性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耐霜雪也”。明代名医李时珍曰:“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原来,大白菜性格与松相似,所以人们就在“松”字上加个草头用来命名。这是颇富诗意的。

大白菜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蔬菜。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在我国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里就有白菜籽。这说明我国种植大白菜约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它被利用的历史可能比其它粮食作物还要古远。

华州大白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A、C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现代科学分析,每百克大白菜内含钙140毫克,磷26毫克,钾346毫克,胡萝卜素1.28毫克。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还含有较多的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钼和易于消化的粗纤维。1棵2.5~3公斤的大白菜所提供的热量,相当于0.25公斤鸡蛋或0.5公斤牛奶所产生的热量。无怪乎历代诗人墨客吟咏讴歌,尽情赞美。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杂兴》里写道:“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酒肉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苏东坡也有:“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的诗句。把大白菜比做羔豚和熊掌,并非溢美之辞。民间还有“立冬白菜赛羊肉”、“百菜不如白菜”的谚语。可见人们对白菜的喜爱。

在医药上,大白菜的用途也是很广泛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梁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说它“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其“甘温无毒,通利肠胃,除胸中烦闷”。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也说它“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冬汁尤佳”。近代发现,它可以防治结肠癌。民间用大白菜治疗常见病的单方很多。如白菜根配葱、姜煎服,治感冒;用大白菜捣烂敷患处,治过敏性皮炎;白菜、辣椒熬水洗脚,治冻疮;多吃白菜,治大便秘结。所以民间流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的俗语。

大白菜四季常有,荤素皆宜,适应性强,南北都可种植,为我国人民喜食的大宗蔬菜。可炒、烩、熘、炸、炖、焖、煨、泡、腌、渍、凉拌皆宜;俗话说:“白菜可做百样菜”。可作每餐必食的家常菜,也可登上大雅之堂,作国宴佳肴,用以展示国风民俗。白菜有这么多优点,难怪齐白石为白菜写照时,要选它为“菜中之王”了。

华县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东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4℃,≥O℃ 的有效积温4860℃,无霜期207天,年降水量580毫米,年日照2220小时。该县渭河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这里的菜农,有丰富的种菜经验,历来大面积种植白菜,栽培历史已千余年,为陕西著名的优质大白菜产地。

四.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地膜洋芋

地膜洋芋

黄家村隶属华县瓜坡镇,省道101、陇海铁路由东向西横穿而过,该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38户,人口939人,耕地1300亩,是以种植地膜洋芋为主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也是省农业厅科技入户示范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27%。

黄家村地膜洋芋2000年开始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118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洋芋种植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其中日光温室拱棚洋芋发展到300棚(每棚6分地),双膜洋芋种植达到1000余亩。种植品种以“克新六号”、“克新四号”为主,每年2月初种植,5月初上市,生长期3个月,具有色白、个大、皮薄、肉细、口感好、上市早的特点,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销往西安、渭南等各大批发市场,部分产品远销到四川、甘肃、东北等省份。2007年地膜洋芋每亩收益达3500元,仅地膜洋芋一项为该村人均增收2000元。

地膜洋芋已成为该村的一项支柱产业,并辐射带动周边赤水、辛庄、杏林等乡镇种植户上万户。在该项产业的带动下,该村成立了地膜洋芋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地膜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同时也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互联网为种植户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开展信息服务,目前参社农户已达100余户。在协会的推动下,该村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地膜洋芋物流集散地,每年5—6月份客商络绎不绝,地膜洋芋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

随着“一村一品”工程的深入推进,黄家村将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不断更新品种、推广先进的无公害作务技术,建立黄家村洋芋种植设施农业示范园,同时发挥黄家地膜洋芋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为种植户提供技术、销售、市场信息等服务,将黄家地膜洋芋这个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五. 江苏省 无锡 新吴区 水果特产

无锡四季花果飘香,盛产水蜜桃、柑桔、巨峰葡萄、杨梅、梨等水果,其中无锡水蜜桃,以色泽鲜艳,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果中皇后”
( 无锡)

六.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合阳黑池羊肉糊卜

合阳黑池羊肉糊卜:合阳黑池镇的羊肉糊饽,据民间传说是在元代由蒙族传入而遗留下来的,以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过去曾有“宁说一盘糊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黑池羊肉糊饽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煮羊肉要用大茴、肉桂、荜拨、良姜、胡椒、茴香、表盐、草蔻、丁香等“十大调料”,还要掌握好火候。烙饼用烫面,加上青盐和碱水,揉匀,擀成一尺左右直径的圆形,然后上鏊烙到脆黄却无焦点为止。面饼虽薄却筋道,折叠起来,用利刀切成三寸左右长、宽窄均匀的细条,备用。吃时不能用大锅统煮,常用炒瓢或小铁锅分煮,每次一盘或两盘。用原汁羊汤煮好,加羊油辣子和葱花,盛入平盘,红艳艳、油汪汪、逗人食欲。合阳民间风俗,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吃羊内容易引起旧病复发,加之母着进入孕期,不宜宰杀,所以清汤羊肉和羊肉糊饽在立春之后便从市场上消失,待到家历六月后重新上市。此时羊肥汤美,正好大饱口福。现在市场发展,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味道鲜美的黑池羊肉糊饽。清末民初,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黑池镇有六七家羊肉糊饽店,以彭月儿老师傅传授的徒弟王有娃最为出名 。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冻水果

哈尔滨作为北方城市的代表,冬季寒冷而且干燥,因此当地人很喜欢将水果冷冻后食用。一方面水果凉爽开胃,一方面具有原本不具备的特殊风味,冬季来哈一定要尝噢。哈尔滨的冻水果主要有冻梨,其中以冻的苹果、梨最好吃,还有冻柿子,咬一口带着冰茬,甜甜的,真是不错。

买回各种新鲜水果不急着吃,而是加工冻实成了之后再品尝,就像冰城市民在冬天里喜欢吃糖葫芦、冻梨、冻柿子一样。在哈市部分市民中,兴起了一股家庭自制冻水果的热潮。

据部分擅长自制冷冻水果的市民介绍,无论是苹果、鸭梨,还是香蕉、葡萄,都能进行加工冷冻。其加工方式非常简单,只需把这些水果先洗干净,装入塑料袋中放在凉台上或冰箱冰柜中冷冻即可,时间越长,冷冻效果越好。但在做冷冻水果时,香蕉应先扒去外皮;葡萄从一串串上摘下来,一粒粒地冷冻。桔子不能冷冻,因为受冻后会变得发苦,反而不好吃了。

冷冻后水果味道更加鲜美,如苹果化开后又甜又面,一粒粒冻葡萄甜酸适度,入口冰凉凉的,如果在酒后或室温太热时吃上几粒,格外爽口。

八.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柳枝香椿

柳枝香椿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暗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柔毛。双数羽状复叶,长25—50厘米,有特殊香气;小叶10—22片,对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无毛或下面脉腋有长束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花瓣白色,卵状长圆形;退化雄蕊5,与发育雄蕊互生。蒴果卵圆形,长1.5—2.5厘米;种子椭圆形,一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月,果期8月。

各地均有栽培,多种植于村边路旁;分布于华北至西南各省。

嫩芽食用,木材纹理细,是造船和建筑材料,木屑及根可提芳香油,国外用作雪茄烟的赋香剂;种子可榨油,含油量38.5%;根皮及果入药,有收敛止血去湿止痛的功效。树皮含川楝素,图醇,鞣质;叶含胡萝卜烃,维生素B,C。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水果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十.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华州皮影

华州皮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华州皮影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关中东部的华州一带,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宋时期,在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是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是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然而,入宫几年后,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中国华州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据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到处追杀刘秀。刘秀被追到华州府(今陕西华县)境内少华山的一座寺庙内藏身。说来也巧,饱受战乱之苦的华州的老百姓为了祈求安宁,这天晚上携带皮影来到到庙里,烧香拜佛,并表演皮影戏来祈求上苍的保佑。锣鼓声、呐喊声把正在寺庙中熟睡的刘秀惊醒,刘秀误以为是王莽的部队追到,便急忙逃出庙门,躲在山下的石头缝中。王莽的追兵追到这里,听到锣鼓声、呐喊声,王莽于是派探子前去打探。探子来到寺庙附近,隐约看到千军万马的影子并听到战马的嘶鸣声,以为刘秀在此地有伏兵,就赶紧回去禀报,并等待天明再行调兵追剿。刘秀乘此机会连夜逃出。

刘秀打败王莽登基做了皇帝后,为感谢华州百姓救命之事,便封华州皮影戏艺人为皇家艺人,并专门为王亲国戚、朝廷大臣们表演,后来皮影戏逐渐从宫廷传到民间,在全国开始流行。当年藏身的寺庙被封为“潜龙寺”,更为神奇的是,他藏身的石头上也出现了一条大龙和四条小龙,被称为“卧龙石”。这些历史遗迹,至今仍在华县境内完好的保存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