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特产刮刮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特产刮刮乐更新时间:2023-09-03 09:04:11

一. 浙江省 嘉兴 秀洲区 田乐人参果

人参果属茄科类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的温热带地区。近年来引入我国,据专家测定资料表明,人参果是一种高营养水果,果肉清香,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人参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并含有铜、钼、锌、铁、硒、铬等10余种微量元素,以及各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含钙量高于已知其它果蔬。食用人参果对人体十分有益,具有防治糖尿病、心脏病、调节血脂等功能。

人参果可入药,可观赏,可当水果吃,有关资料介绍人参果的嫩叶可制成茶叶,对糖尿病有显著的辅助疗效;人参果在青果时采摘下来炒食,人参果还可以加工成罐头、果汁、果酱等。

田乐乡农技站,九九年试种2.4亩取得成功, 预计 12 月底可采果4000余斤,投售市场。经过我场试验和研究,初步掌握了人参果育苗、栽培管理的技术,形成小规模生产基地。现有大棚3只,毛竹架中棚7只,自己育苗,如有单位或个人需要可供果苗,量多优惠,并送栽培技术资料,希望广大有识之士,抓住良机,必将为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人类的健康和长寿,欢迎各界关注人参果的生产、开发和推广,并能合作建植、销售,让我们为培育新一代保健果蔬新品种共铸辉煌。

二. 四川省 德阳 广汉 凉粉

凉粉,民国时期,以城内黑风洞的煮凉粉最有特色。凉粉与调味分开,外加一碟芝麻酱,买主可根据自己口味调合,其味麻辣。至80年代,麦浪面食店及个体户向凉粉的凉粉,均别有风味。( 广汉)

三.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肉牛

肉牛,我市市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九九年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市)。近几年在继续抓好重点乡的基础上,建设了15个商品牛生产基地乡,大力开展秸秆养畜、种植优质牧草和草山草坡改良,引进良种海福特牛100余头,安格斯15头;同时,建设牛种改良站12个。( 万源)

四. 四川省 泸州市 纳溪区 乐道子鸡蛋

乐道子鸡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乐道子鸡蛋是四川泸州纳溪区的。乐道子鸡产品特征:乐道子鸡体型外貌主要以黄羽羽色为主,乌皮、乌肉、乌骨是乐道子鸡的基本特征,具有内质好、风味好、口感鲜香等特点。 二、产业发展 2013年底,全区建有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的“乐道子”林下鸡家禽孵化育雏中心1个,育雏能力1000万只的“乐道子”林下鸡育雏场9个,标准化“乐道子”林鸡示范基地18个,打造完成8个“乐道子”林下鸡精品养殖基地。 三、主要做法 2010年纳溪区成立“乐道子”林下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资金400万元,建立“乐道子”林下鸡产业发展基金;在农业保险中增加“乐道子”林下鸡政策性特色养殖保险险种;针对育雏场和养殖户进行贷款贴息补贴;对“乐道子”林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进行一定补助。 四、取得成绩 2011年乐道子”林下鸡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基地和产品验收并成功通过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认证;2012年“乐道子”林下鸡商标被评为泸州市知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2013年已成功申报“乐道子”林下鸡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乐道子”林下鸡、“乐道子”鸡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到2013年底,全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户8000多户,其中规模养殖户3500余户,养殖林地面积达15万亩,出栏“乐道子”林下鸡1547万只,产值15亿元,利润2.25亿元,全区人平增收550元。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泸州市纳溪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包括整个泸州市纳溪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产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南缘。泸州机场,321国道、蓉厦高速、宜泸渝高速纵贯全境,交通便利。产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含国家4A级风景区天仙硐。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乐道子鸡蛋感官特征:乐道子鸡蛋蛋壳白色、浅褐色,蛋壳致密,蛋色鲜亮,清洁完整,坚韧厚实,口感弹性细腻,富含丰富的各种营养物质。蛋白浓稠,蛋黄呈金黄色,蛋黄大。 (2)乐道子鸡蛋内在品质指标和风味特征:乐道子鸡蛋蛋白质≥8%,较普通鸡蛋高1.6%左右;维生素E≥0.7㎎/㎏,较普通鸡蛋高0.2%左右;维生素A≥0.3㎎/㎏,较普通鸡蛋高0.18%左右;胆固醇≤350㎎/100ɡ,较普通鸡蛋低33%左右;氨基酸总量≥8%,较普通鸡蛋高1.3%左右;脂肪≤14%,较普通鸡蛋低16%左右。因此,乐道子鸡蛋不仅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较普通鸡蛋高,同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普通鸡蛋。既鲜香味美,又健康优质。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DB510500/T13—2010、GB3095、NY/T388要求;饲料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27、NY5030、NY5032;防疫符合NY5339要求;生产符合NY/T5038要求。

五.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银器

银器为理塘著名的土,银器生产在理塘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银有消毒,去毒去风湿的作用,而且经常用银制品喝水或茶有养胃之说。自古民间银就有辟邪之说。

康熙二十一年(1662年)云南鹤庆府一位段氏的银匠来到理塘,开办了一家银铺专门打制银器,由于段氏聪明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将汉地工艺与藏区特色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融合汉藏的理塘银器,从而享誉藏区,其产品远销不丹尼泊尔等国。

理塘县段氏银铺成立于1995年10月,于2015年7月注册成立了理塘县段氏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历史悠久。20多年来从事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开发与加工销售。公司以手工打造银器而著名。2005年4月由四川民族出版授予“理塘银器”称呼,2007年由甘孜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开发小组、甘孜州中小企业发展局授予甘孜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销售专柜”和“定点销售单位”,2014年8月被理塘县商务局、县经信局、县文化旅游局、县工商局评为“世界高城-特色名店”

六.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芽菜

亦名“叙府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齐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创于清道光中(约1838年前后),以鲜青菜剖丝,晾至余叶渐枯,再配以作料腌制而成。主要特点是香、脆、甜、嫩、味美可口。常用以作油酥鸭、烧白(扣肉)、燃面等食品佐料,亦可作 成其他荤素菜肴,且为熬汤之不可缺少的配料。解放前,“杨洪兴酱园”生产的“五香芽菜”曾远销昆明、港澳及东南亚。宜宾芽菜1982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近年,经过精加工的“碎米芽菜”,以其质量上乘、方便隆重而深受群众喜爱。( 宜宾)

七. 四川省 甘孜州 新龙县 四川麝香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

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主产区可分为甘孜、凉山、乐山市、雅安、宜宾市、泸州等川西、川南区、阿坝、绵阳市、广元市、德阳、成都川西、川北区、万县、南充、酉阳、重庆川东、川北区。以川西二区产量较大,通常甘孜占50%,阿坝占25%,凉山占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1.2吨,常年产量0.5吨。野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平均捕杀160头麝。麝香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56年四川将大巴山划为自然保护区,实行禁猎。1958年在马尔康县、米亚罗、南川建立人工养麝场,开展野生变家养的试验。1962年国家将麝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实行护、养、猎并举的狩猎方针。1980年四川作出五年内禁猎麝取香的规定。1982年在都江堰市建立四川养麝场,1983年在养麝场建立四川养麝研究所。商品按加工程度分毛壳麝香、麝香仁。带囊壳为毛壳麝香,以饱满、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除去囊壳称麝香仁,以当门子多、质润柔、香气浓烈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麝香酮。

八.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泡梨

泡梨是摩梭人独特的一种泡菜。当地盛产多种麻梨,他们喜欢将这些适合浸泡的麻梨盛于陶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余后食用,具有酸、甜、脆和浓郁的醇香味道,别具一格,是佐餐的美味佳品。浸泡时间长者,其味更佳。

九. 河北省 邯郸 成安县 老幼乐包子

老幼乐包子

包子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发酵后通过蒸笼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在江南地区,包子一般叫做馒头。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区分包子和馒头的。没馅的叫馒头,有馅的叫包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