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名优特产展销会地址 广西特产展览会主要活动内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名优特产展销会地址 广西特产展览会主要活动内容更新时间:2023-08-27 10:37:13

一.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胶粉

胶粉

市内胶粉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制作焚化香、蚊香、造木船的原料,也可制造儿童玩具。主产区是大业镇和筋竹镇。用种植的胶树的皮和枝叶加工胶粉。单用胶皮加工成胶粉的称上胶粉,用胶皮、胶枝、胶叶混合制成胶粉称中胶粉。岑溪县木夹社、大业镇白竹村、岑城镇樟木街等线香厂生产的焚化香,品种有黄香、白香、红香、原色香等多种,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地区。单香港地区,1986年销胶粉量367吨。

二. 广西 桂林 荔浦 荔浦夏橙

荔浦是全国著名的夏橙基地。经专家论证,荔浦县是最适栽种夏橙的区域之一。得天独顾的自然条件加上成熟的栽培技术使荔浦夏橙品质上乘,富贵夏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富贵夏橙果实长圆形、大小较均匀、单果重280~400克,含糖量12.1-16.3%,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皮薄细滑、橙红光艳,肉红脆嫩、入口化渣、甜而微酸、汁多核少、芳香宜人、风味别具、口感极佳。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祛痰化气、消食健胃、降压养颜、健脑醒酒、消除疲劳之功效,鲜食、加工、送礼,诚为佳品,尤适于儿童补充营养、中老年人保健美容。

富贵夏橙于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成熟,淡季登市,一枝独秀,享誉海内外,与“皇室贡品”荔浦芋齐名,并称“荔浦二宝”。由于品质优良,走销市场,并且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受人喜爱而在荔浦迅速推广,荔浦现已有一万多亩的生产规模,年产1500多吨,产值600万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俄罗期等国家和地区。

三.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竹笋

龙胜盛产各种竹类,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其中龙胜的摆竹笋比较有地方特色。

竹笋又称龙角菜,“山野大素”之一,新鲜竹笋清甜脆嫩,具有独特的山野自然风味,是食品学家极力推荐的一种保健食用山菜。龙胜盛产各种竹类,其中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已建成11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年产鲜笋1.5万吨。

龙胜的摆竹都生长的高寒山区,摆竹笋在医学上叫苦竹笋,为禾本科小乔木或灌木状植物苦竹的嫩苗。竹笋具有清热除烦、除湿、利水之功效。现代中医认为苦竹笋主治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和脚气。

四. 广西 河池 都安 沙纸

都安素有沙纸之乡的美称,部分沙氏已进入国际市场,仅高岭镇年产沙纸达50万公斤,沙纸业年总产值600万元。 

五. 广西 河池 罗城 红香蒜

红香蒜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罗城中部的四把、东门、桥头、黄金、龙岸等乡镇。种植过程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蒜瓣大小均匀,呈紫色,大蒜素含量高,香辣味浓烈;蒜薹粗细适中,质地脆嫩,食味清甜鲜美,口感极好。20世纪70年代开始,罗城红香蒜、红香蒜薹每年都远销北京、东北和南方的广州、香港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六. 湖北省 黄石 黄石八珍—黄石八大名优产品之大全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玫瑰奉献给爱情;牵挂奉献给远方;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亲朋好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还是这本乡本土的《黄石八珍》最能代表我对您的情谊!( 黄石)

七. 广西 桂林 平乐 夏橙

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
( 桂林)

八.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猪

隆林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隆林猪为广西8个著名地方品种之一,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以德峨、蛇场、克长等为中心产区。隆林县位于广西的西北角,云贵高原的边缘,海拔600~1700米,境内高山纵横交错,坡陡谷深,分石山、土山或半泥山、半石山 区,耕地面积仅占7%,产区盛产玉米,其次为稻、麦(荞麦、小麦)、高粱、大豆、豌豆、南瓜、甘薯。饲料资源丰富,群众养猪多以青、粗料为主,搭配少量精料,煮熟稀喂,不喂“隔夜肴”,农户以饲养母猪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隆林猪体大、身长,头大小适中,嘴筒较大、微凹、口叉深,额有皱纹,横纹较深,突出如狮头状,颈略粗,胸较深而略窄,背腰平直,腹大不及地,臀稍斜,四肢强健有力,尾长过飞节,被毛粗,鬃毛3~5厘米,毛色有四种:一是“六白”猪,即额部有白色星状旋毛,四脚、尾端有白毛,其余全黑;二是全黑;三为棕色;四为花肚,以“六白”和“花肚’者居多。

肉类产品

广西

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品改站

隆林各族自治县所辖德峨、猪场、克长、蛇场、新州、介廷、岩茶、隆或、金钟山、革步、天生桥、者浪、桠杈、者保、平班、沙梨等16个乡镇。地理标志为东经104°47′~105°41′,北纬24°22′~24°59′

九. 广西 桂林 兴安 兴安粑粑

从前,桂林一带过春节,乡下人进城走亲戚,总要挑一担粑粑上来送给主人家。那粑粑圆如满月,白如玉雪,放在水缸里,只要勤换水,存放一年半载也不变质。放在火上烤,粑粑慢慢地就变得软软和和的,然后包上酥糖,好吃极了。那粑粑以兴安的最为有名,故叫兴安粑粑。渐渐地,逢年过节,城里人拿了米也到乡下去加工,成了桂林的一大民风民俗。

糯米粑粑的吃法很多:切成小块用油炸,外脆里软,沾点桂花糖,别有风味;也可鍋中放油少许,整块的用小火坑软,将桂花糖加点水搅合后倒入扒鍋中翻两翻后起锅,即可食用;有了微波炉,食时更方便了,用碗或盘裝着糯米粑粑转几圈就热了,从糯米粑粑的侧面开口,放入桂花糖像吃饼一样的又干凈又利索。

不爱吃甜食的,可葱花嗆鍋,加水少许加盐,待水燒沸將切成小块的糯米粑粑放入鍋中,水开了就可服用了。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蚕丝

今县境内种桑养蚕盛于明朝中叶和清朝。据《廉州府志》载,当时的归德图(今六艰乡、平睦乡)“各处多种桑养蚕,名为‘归德丝”’。蚕种是“金丝种”,织造的丝绸布细密均匀,柔软轻飘,金光灿烂,衰于民国中期。

解放后,养蚕传统得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是银丝,主产区是泉水、石、安石等乡,1990年全县产蚕茧510多吨,是广西产茧超万担的五个县之一。

1989年泉水缫丝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60吨,产品均为B级、A级。产品出口英、法、美、加和东南亚国家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