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京市平谷区有什么特产现在 北京平谷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京市平谷区有什么特产现在 北京平谷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更新时间:2023-08-14 13:08:55

一. 北京市 怀柔 清炒鳝鱼

清炒鳝鱼

清炒鳝鱼丝加香菜末,比其他有鳞鱼别具风味。“软肚加粉”,系用巨鳝白肚切丝,加粉条炒成。北方饭馆一向不做鳝菜,江苏、四川、贵州等饭馆擅长做鳝菜,仔细品题,江苏馆的苏沪馆和淮扬馆又不同,五芳斋、玉华台的鳝菜味在众馆之上。

二. 北京市 平谷区 碧霞蟠桃

刘店镇地处平谷区西北部,属半山区,全镇总面积5.3万亩,山场2.3万亩。全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9836人。境内水资源丰富,洳河贯穿全镇。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刘店镇发展优质果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率领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培植以蟠桃为主的果品产业,使全镇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刘店镇盛产碧霞蟠桃,该品种起源于刘店西山,因镇内有千年古刹碧霞元君祠,相传蟠桃为娘娘所赐,故名碧霞蟠桃。具有神韵的碧霞蟠桃,经过科技人员开发,通过配套优、新生产栽培技术,已使其成为了桃中精品,在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上,碧霞蟠桃作为精品荣登天安门,供国家领导人及来宾品用,使天上神话成为人间现实。刘店获得了华北地区“蟠桃之乡”的美誉。

古有天上蟠桃盛会传说,今有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的碧霞蟠桃屡屡荣登国宴的现实。传说与现实的对接,再一次验证了平谷区刘家店人民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创造。

面对市场,他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生产出了精品,提高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碧霞蟠桃为主的果品产业在全镇形成了一大主导产业,也成了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的农民,建标准化蟠桃园,生产优质的精品蟠桃,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巨大的实惠,成了闻名全国的知名品牌。要说这碧霞蟠桃在刘家店也有许多年头了,但是在过去,那个头儿小的出奇,颜色也是不敢恭维,口感更没法儿说。市场销售难,价格低,农民收成无几。现如今镇里请来县果办的科技人员,手把手的指导农民用科技生产精品蟠桃,应用了累头果树修剪法疏芽、疏花、疏果、诱芯虫情测报、电脑配方施肥和果实套袋儿等11项新技术,引进培植新品种11 个,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开发改造老、杂、劣果园,扩大精品桃园面积,把平坦的水泥路和节水管道一直通到了蟠桃园,为农民生产精品蟠桃,解决了大难题,农民们喜上眉稍。科学的果树修剪方法得到普及推广,疏芽、疏花、疏果方法,让那蟠桃比着赛的长,平均单果重达225克,最大的单果重达468克。过去的桃是放筐卖,如今按个称。农家肥代替化肥,既让农民节省了开支,又保证了精品蟠桃无公害,无污染,成了绿色安全食品。特别是“果实套袋“这项新技术,从坐果期到成熟期整个儿把这蟠桃在树上给保护起来了,无虫害、无病害、无雹害,个头大,果形正,颜色好,成了市民最放心最称心的绿色食品。

每到碧霞蟠桃成熟的季节,采摘采购的大、小车辆就会拥至东西南北的果园里,把一箱箱绿色精品蟠桃销往俄罗斯、蒙古、香港、广州、深圳等国内国际市场。客商们都称这刘家店镇是天下蟠桃第一镇,更让人们惊喜的是从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开始,这碧霞蟠桃作为精品水果登上天安门,摆上国宴,成为国内外国家元首、贵宾品用的“圣桃”、“仙桃”。

刘店镇盛产碧霞蟠桃,该品种起源于刘店西山,因镇内有千年古刹碧霞元君祠,相传蟠桃为娘娘所赐,故名碧霞蟠桃。具有神韵的碧霞蟠桃,经过科技人员开发,通过配套优、新生产栽培技术,已使其成为了桃中精品,在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上,碧霞蟠桃作为精品荣登天安门,供国家领导人及来宾品用,使天上神话成为人间现实。刘店获得了华北地区“蟠桃之乡”的美誉。

三. 北京市 平谷区 蓝孔雀

蓝孔雀

平谷区特种动物育种场是北京市平谷区畜牧服务中心(原平谷县畜牧局)所属,从事畜禽业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餐饮、食用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品种以蓝孔雀为主,兼养白孔雀、中华宫廷黄鸡、鹧鸪、肉鸽、七彩山鸡、珍珠鸡、火鸡、绿头野鸭、鸿雁、黑凤鸡、黑凤绿壳蛋鸡等十余种特禽。本场97年被林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定为特种畜禽养殖产业化经营山区开发重点项目。99年被评为全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示范场。2000年被评为全国特种养殖育种先进单位。2001年经北京市林业局野保站批准,准许经营利用,被北京市绿安办认证为绿色-“安全食用农产品”。本场酒店2002年被平谷区政府和卫生部门评为“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2002年被确定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发展特种动物养殖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致富途径。本场技术力量雄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蓝孔雀和特禽育种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四.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犬

北京—北京犬,又称宫廷狮子狗、京巴犬,是中国古老的犬种,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北京犬是一种平衡良好,结构紧凑的狗,前躯重而后躯轻。它有个性,表现欲强,其形象酷似狮子。它代表的勇气、大胆、自尊更胜于漂亮、优雅或精致。

文化:北京犬的神话和传说数不胜数。北京犬的外貌和传说中的西藏祥狮犬颇为相似。祥狮犬是老鹰与狮子的综合体,是中国神话中的传令官。传说中的祥狮犬身世很神奇,如果把刚孵出来的小鹰放在人的手中,它会慢慢长成一只祥狮犬。

当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关于北京犬的神话便开始与佛的传说融为一体,佛祖膝下乖驯的狮子变成了较小的狗。神话更是赋予了这种体形较小的狗神奇的本领,它可以由狗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狗。而这种变身行为完全取决于它的主人需要保护还是需要陪伴。
根据考古学家在古墓中的发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北京犬。而据考证,护门神“麒麟”,就是该犬的化身。仔细观察,“麒麟”的造型与现在的北京犬外形真的有神似之处。

区分:北京犬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已经发生了巨变。主要划分几个时代变迁(一)老版京叭时代(二)新版京叭时代(三)鹰版京叭时代(四)鹰叭时代。它们之间如何区分呢?这很容易(一)老版京叭主要特征是平脸,外露的鼻子,但老版犬的毛比较好。(二)新版京叭已经发生了改变,脸变鼓了,鼻子已经被盖住。这种犬在当时很受欢迎,最好的种犬价格在百万元以上,足以说明它的实力。(三)鹰版京叭脸版不但凸起,而且身皮,顶皮都很松弛。它和新版京叭有了根本的区别(四)鹰叭是在鹰版京叭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改进,身皮,顶皮更加松弛,头顶皮如瀑布般下垂。头部呈鼓形(头骨发生了改变,上下,左右都是圆形,和鼓一样所以叫鼓脸)底嘴宽挂腮,上超咬合或齐齿咬合,上嘴唇盖住下嘴唇,眼距宽,这些区别可以通过照片和看录象或活体很容易区分开来。现在京叭和鹰叭分四个阶段,八个代数。四个阶段为大巴,大督,都督,大帝。八个代数为大巴出老虎,老虎出大督,大督出大胖,都督这时已成鹰版京巴,霸王出大帝,大帝出帅哥,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叭改良的速度也在加快。人民从中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知识。反复近亲回血,筛选精华,再回血,优化组合。发生基因裂变,产生变异品种。鹰叭正是利用这些原理而培育出来的。

五. 北京市 朝阳区 老北京杏仁茶

杏仁茶是由宫廷传入民间的一种风味小吃。它选用精制杏仁粉为主料,用龙凤铜制大壶烧制的沸水冲制,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干,枸杞子,樱桃,白糖等十余种佐料。色泽艳丽,香味纯正,是滋补益寿的佳品。

旧时售者均为回民,是老北京的早点之一。“清晨市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天桥杂咏》)。小贩挑担卖杏仁茶和豆腐浆,两头各备一锅。下面生煤炉,上面置一筒形圆锅,外面用竹皮包扎隔热,又镶上有花纹的黄铜皮,很是清洁美观,使人一见就有好感。北京过去小贩经营食品及盛器,很讲求美学,外表总尽量使之干净漂亮,货品也力讲质量,以作竞争的有利条件,这是北京小贩的特点。

作家韦君宜写过一篇《忆老北京的早点》,提到杏仁茶时说:“那杏仁茶是锅里现熬的,又热又稠,里面还有一点桂花。和我们现在买的塑料袋装自己冲来喝的杏仁霜,可是大不一样,怎么也冲不出那个味儿。”

老北京早点兴喝甜浆粥,后来是杏仁茶,而豆浆(当时叫豆腐浆)的出现更晚,后两者一般一起卖,清晨街巷常闻“豆浆粥开锅,杏仁茶吆!”制售者多为山东人,当时经常是杏仁茶卖完,而豆浆还能剩下半锅。

六. 北京市 怀柔 炒肝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

北京天兴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姜、猪肝、猪肠、八角、蒜、黄酱、酱油、熟猪油、醋、明矾、淀粉、猪骨汤、精盐,制作方法:将肠子洗净,盘成若干捆,用绳扎好后,将肠从一处剪断,放在凉水锅中,旺火煮至筷子能扎透时,将肠捞入凉水中,洗去肠表皮的油,切成小段猪肝洗净,切成菱形片,熟猪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热放入八角,再依次放入黄酱、姜末、酱油及蒜泥,炒成稀糊状成熟蒜泥将猪骨汤烧热,放入猪肠,将沸时,撇去浮油,放入猪肝及酱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精盐搅匀,汤沸后,立即用淀粉匀芡,再煮沸,撒上味精搅匀即成。

七. 北京市 顺义区 北京“一得阁”墨汁

北京“一得阁”墨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 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 的欢迎。同治四年,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店铺名称叫“一得阁”,并亲手书写牌匾,悬挂于门前。这便是“一得阁”墨汁的来历。谢氏身后 无子。在他去世以后,店铺传给学徒。后来,“一得阁”声誉日臻,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天津、上海、西安、郑州等大城市先后开设分号,买卖更加兴旺。

特点:具有浓度高、色泽深、墨迹光亮、写后易干、适宜拓等特点,经著名画家、书法家试墨,效果很好。

工艺:“一得阁”墨汁是采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胶、冰片、麝香、苯酚为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四川高色素炭黑色深光亮;骨胶具有托浮力,使墨着纸而不湮;冰片、麝香 均为香料,清香四溢;苯酚是防腐剂,使墨汁长期贮存不腐不臭,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八. 北京市 延庆区 北京清酱肉

北京清酱肉与金华火腿、广东腊肉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肉,是我国传统食品,北京著名。这种肉制品创制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原料配方:猪肉50千克、细盐2.5~4千克、-25克、花椒50克、大料50克、小茴香50克、甘草(用细布过滤)50克、酱油适量。

九. 北京市 平谷区 北京啤酒

历史:北京啤酒厂建于1942年。 特点:北京特制啤酒采用优质国产麦芽和新疆酒花,啤酒泡沫洁白、细腻持久,具有幽雅的酒花香味和麦芽香味,口味纯正、清淡爽口,是北方地区群众喜爱的啤酒。每年还向美、英、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奖项:北京特制啤酒(白标)120P,1985年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从60年代起被入选国家"国宴用酒"。 生产企业:中国北京啤酒厂。( 北京)

十. 北京市 石景山区 老北京糊塌子

糊塌子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味道极为鲜美。吃的时候佐以醋、蒜、酱油、盐、糖、味精、香油等,那鲜美劲就别提有多好吃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做这道糊塌子吧。



制作方法:



1、把嫩绿的西葫芦擦成细丝,放进盐,鸡蛋(放几个自己定),鸡精,胡椒面,面粉做成稀面糊(面少时不用放水,因放盐后西葫芦就杀出水了)。



2、煎锅里放少量油,放进一勺面糊。



3、用铲把面糊摊平。



4、一面煎的焦黄后翻个面再接着煎。



5、煎好之后放入盘中。拍点蒜末放在小碗中,倒些醋和酱油(醋要多),香油,鸡精,这就是沾汁。用煎好的薄西葫芦饼沾汁吃,真香! 其实做这种摊饼,什么菜都可以,比如:菠菜,土豆,胡萝卜等,只要你爱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