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信宜市茶山镇大邱特产店 信宜小吃特产推荐店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信宜市茶山镇大邱特产店 信宜小吃特产推荐店在哪里更新时间:2024-01-23 18:55:46

一.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南玉

信宜市玉器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信宜著名的“南方碧玉” 为原料,加工成的1000多个花色品种的玉器工艺品驰名中外。主要品种有南玉景泰蓝杯,玉雕龙船、玉石仙桃盆景等。广东南玉工艺总公司生产的玉器工艺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奖”,“全国工艺美术品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全国轻工出口产品银质奖”,“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广东省优质产品奖”等多种奖励

广东省信宜市现辖行政区域

《信宜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信宜南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信府函〔2015〕23号

信宜市联盟标准:

Q/XY X--2014

《信宜南玉》

二.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西江柴枪粉

信宜西江温泉位于北界镇的热水窝村(也称温泉村),是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在这个美景区生产一种美食——柴枪粉。它是大米制品,是美味的小吃品,因其中间大、两头尖形似柴枪而得名(柴枪是信宜人用来挑柴草用的竹木棒)。柴枪粉与其他米粉比较,有其独特的风味:薄、韧,质地幼嫩,有光泽,厚薄均匀,香味可口,食后回味。

柴枪粉主要产于温泉村,历史悠久,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几十户人家,大部分都制作柴枪粉。成品主要运往东镇、镇隆、北界等集市销售。专业户陈志光现已70多岁,从他祖父开始,几代人都以制作柴枪粉为主。到他当家时,每天加工大米20多斤,从傍晚开始至次日凌晨才能制作完成,天亮后即挑往集市出售。以优质美味取胜,产品十分畅销。

柴枪粉制作工艺精细,选用优质大米,磨成幼嫩米浆,盛于器皿如镜子光泽。蒸制时火候要适度,时间不够则糊,时间长了则鼓气泡。1斤大米可制成30块,平均17克大米制成一块,体积轻巧,每块长20厘米,厚0.5厘米,大小规格一致。柴枪粉的佐料十分讲究,用花生油、沙姜、蒜米、丁香、川椒、韭菜……多种香料混合,以微火熬制几个钟头而成,斟下粉面成珠状。普通成品以韭菜、芝麻作馅料,精制品则加肉粒、豆饼粒、云耳丝、蛋丝等。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邵店板栗

邵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邵店镇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以前,由于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板栗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0万公斤左右。近年来,质监局、科技局、林牧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共同联手扶持该镇的板栗产业发展。通过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着力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引进培育了焦扎、青扎、处暑红、十月红等多个优质板栗品种;推广了板栗矮化嫁接、密植及劣品种老栗树换头嫁接等先进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推行板栗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显着成效。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镇沭河村名品,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邵店镇被称为“中国板栗第一镇”。积极引进焦扎、青扎、处署红、十月红等一批优质板栗品种,组织板栗专家根据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无公害精品板栗示范园标准》、《优质板栗重点生产技术》、《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日历》、《板栗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四个板栗生产标准。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示范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各项目区生产的板栗进行随机抽查,全面建立监控体系,从而促进了项目区板栗标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目前,该市生产的“沭河”牌板栗已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邵店镇被中国林科院专家誉为“中国平原板栗第一镇”。邵店板栗,分油栗,毛栗两大类型。其中邵店大油栗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近年来,经两次选种,先后选育新沂九加重、处处红、盘龙栗等单株优良品种,经省验收确定为区域性发展品种,;已在省内外推广。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 邵店板栗参加展出,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十多年来邵店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邵店大油栗, 邵店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邵店板栗

地域范围

邵店板栗登记保护种植区域位于新沂市邵店镇邵西村、沂北村、邵店村、菜园村、叶海村、陈堰村、西鲍村、友谊村、朱圩村、联合村、悦集村、东鲍村、沭河村、刘冲村,总计涉及邵店镇14个村,种植面积767公顷。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8°24.837'-118°29.038'之间,北纬34°07.598′-34°09.611'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栗果紫褐色,附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栗果玲珑秀美,果肉嫩黄细腻,色泽油光发亮,生食清脆,味道甘甜,有桂花香,质地致密,糯性强。籽粒大(平均籽粒12.3克,最大18克),皮薄易剥,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邵店板栗具有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富含蛋白质、糖、淀粉、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经检测每100克邵店板栗坚果含蛋白质5.4-5.8克,淀粉23.8-25.6克。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板栗。 3、安全要求:邵店板栗产品质量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DB32/T 546-2002 无公害农产品 板栗》,产地环境按照标准《GB/T 18407.2-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怀乡鸡

信宜怀乡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信宜怀乡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怀乡三黄鸡原主产怀乡镇,目前已遍及全市24个镇。

特定品质

“信宜怀乡鸡”产于茂名信宜怀乡镇,全部在树林下放养,自由活动,采食林下果实、虫蚁,饮用的是山泉水,投放的饲料也是无公害天然玉米、稻谷。“信宜怀乡鸡”具有脂少皮薄、骨细肉嫩、鲜香味美的独特风味,是广东(包括海南)“四大名鸡”之一。

信宜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是广东50个山区县(市)之一。因境内七成多是山地,故有“八山—水一分田”之说。这里崇山峻岭,河溪纵横,是鉴江、黄华江、罗定江之发源地。信宜位于北回归线以南100多公里,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又有复杂多变的山区气候特点:夏热冬凉,四季可分。年平均气温22度,1月平均气温14度,7月平均气温28度,适宜热带及亚热带动植物生长,也是野生原鸡最佳适宜温度(年平均21至26度)范围之内。信宜一半以上的镇至今都有野生原鸡发现,1994年4月在池洞镇西村管理区的山上,捕获6只野生原鸡更被鉴定为原鸡新品种。

怀乡鸡分大、小两型。大型鸡体大、骨粗、脚高,小型鸡体小、骨细、脚矮 。单冠直立,喙呈黄褐色。公鸡羽色鲜艳,头颈羽毛金黄色,肩背羽毛深黄色,主翼羽和副主翼羽黑色或带黑点,尾羽黑色,有短尾羽和长尾羽两种。母鸡全身及主翼羽为黄色,复羽内则麻黑色,尾羽黑色,胫、趾呈黄色。成年信宜怀乡鸡体重:公1770克,母1720克。屠宰率:半净膛,公82.4%,母84.1%;全净膛,公73.8%,母72.9%。信宜怀乡鸡开产日龄150-180天,一般母鸡年产蛋约80个,蛋重43克,蛋壳呈浅褐色。怀乡鸡有耐粗饲、觅食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宜气温为0至35度,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怀乡鸡与清远麻鸡、惠州胡须鸡并称“广东三大名鸡”。该品种鸡具有骨脆、 肉嫩、味香、三黄(羽毛黄、皮黄、脚黄)、美观、脂肪含量低等优点,为高级酒楼和追求健康人士的第一选择,受到省内外食家的赞赏,并列入《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信宜怀乡鸡特别适合南方农户散养,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怀乡鸡有耐粗饲、觅食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宜气温为0-35℃,在南方任何地方都可以饲养,可见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怀乡农户世代利用山地放养鸡只作为主要副业收入之一。把鸡放养在山上,任其挑食谷米、小虫、草药,家饲以米糠、玉米、木薯、番薯为主。怀乡鸡也可设栏群养或笼养,一般饲养6个月左右进入成年,重达1.5至2.5公斤( 阉鸡越大越好)。怀乡鸡历来以活鸡形式消费,对其进行加工转化的数量很少。建国前主要依靠鸡贩销往湛江地区,五、六十年代怀乡鸡是信宜出口贸易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20世纪90年代,科研人员探研出大规模集约山地养鸡系列技术措施,既有规模效益又可降低成本,由于接近自然生态,鸡肉风味很好,经济效益可观。

2005年开始,信宜市地方政府通过“商标+标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产品商标作为企业、农户与市场联系的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上市销售的怀乡鸡佩戴金属脚环以防假冒,并相继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及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信宜怀乡鸡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怀乡鸡。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400米以下,地势坡度小,林木丰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通风光照好,远离市镇、村庄、交通要道1千米以上的松山草地或果园。

三、饲料

育雏期饲喂信宜怀乡鸡雏鸡专用配合饲料。育成期以本地产的粗粮、五谷杂粮、青料、野果、野外昆虫为主,辅以配合饲料。饲料中可拌入多种维生素类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含有促生长的添加剂及其他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四、饲养管理

1.雏鸡来源:产地范围内已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产地范围内的怀乡鸡原种场及其扩繁场。

2.饲养要求:

(1)育雏期的饲养要求:育雏密度:0至7日龄35至40羽/平方米;8至14日龄30至35羽/平方米;15至30日龄25至30羽/平方米。

(2)育成鸡的饲养要求:以放牧和舍饲相结合方式饲养,雏鸡脱温(4周龄)后,转入肉鸡栏饲养并开始放牧,放牧期为脱温至上市销售前15天,每天早晚喂食饲料,其余时间放牧觅食。

3.出栏:120至140日龄出栏,公鸡体重≥1.6kg,母鸡体重≥1.3kg。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屠宰加工

1.鸡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日龄要求、体重要求的健康鸡只。

2.屠宰:屠宰前禁食12小时,保障自由饮水,减少应激。

3.冷却保鲜:胴体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至48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鸡:具有两细(头细、脚细)、三黄(喙黄、毛黄、趾黄)特征。体型呈元宝形,胫短而细。鸡头中等大小,单冠直立,色泽鲜红,有5至7个冠齿。公鸡羽毛鲜艳,头颈羽毛金黄色,肩背羽色深黄光亮,胸腹部羽毛浅黄,主翼羽和尾羽黑翠色有光泽。母鸡羽毛黄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或不完全黑色。

(2)白条鸡:皮肤浅黄,光滑滋润,肌肉丰满有弹性,背部和尾部脂肪分布均匀。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肉质鲜美,无异味。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粗脂肪(%) ≤

7

粗蛋白(%) ≥

20

水解氨基酸的总和(%) ≥

18

水份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 ≤

7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豆腐炸

信宜豆腐炸又称豆炸,是豆制食品。大豆加工制成豆腐后,经油炸而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豆腐炸,再以韭菜为馅镶入豆腐炸内即成韭菜镶豆腐炸佳肴。

韭菜镶豆腐炸,是信宜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式。它的特点是:美味清香,既豆香味,又有韭菜味,不但人民群众作为家庭上乘菜式,近年宾馆酒家筵席上也列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式。这种菜式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说,于清代初期便有韭菜镶豆腐炸了。

现在食用这菜式很方便,因为有专门制作豆腐炸的专业户。只要到市场上购回豆腐炸和韭菜等,在家里自己加工,即可享用到韭菜镶豆腐炸佳肴。

六.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脂松香

脂松香

信宜市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又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绿化达标山区县(市)。全市有林面积260万亩,其中松树150万亩,松香资源丰富。

信宜松香生产有数十年历史,信宜松香厂生产的松香产品有:脂松香、松节油、古马龙、松焦油、萜烯树脂、油漆、工业蒎烯、a—蒎烯、b—蒎烯、酚醛树脂、甘油松香、浅色松香、食用松香等10多个品种,出口远销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5年全国松香质量评比,信宜云开牌脂松香为全国第一名,荣获国家银质奖1987年全国松香质量评比,云开牌脂松香又是全国第一名,荣获国家金质奖,是目前止的全国松香质量唯一的一个金奖,其质量之好饮誉海内外。

七.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北界豆饼

北界豆饼

信宜的豆饼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制成豆腐后,还需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这种食品遍及信宜各地。但最有名气的,数北界豆饼。该地制作的豆饼,皮韧,肉嫩,桔黄色,结实可串,豆香浓,耐炖。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韭菜、猪肉粒、虾米馅料,煎制而成,称“豆饼角”,其香味浓郁可口,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把它列为信宜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外地人来信宜,品尝后,均赞口不绝。

北界豆饼主要产于北界镇的坡头、金渠、桃子等地。豆饼制作始于1930年前后,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坡头村的张伦瑞(绰号“豆饼佬”)制作豆饼出名。20多人的大家庭大部分劳动力投人制作,每天加工六七十斤大豆,兼制腐竹运去高州、湛江等地销售。取剩下的豆渣作养猪饲料,发展养猪业,平时养七八头肉猪,数头母猪,以及几十头猪仔。近年,张氏后代有些已迁往外地发展豆饼制作业。

北界豆饼制作工艺精细。大豆去壳后,吸足水份(约浸10小时),豆浆幼嫩,只用盐卤凝固,一般不用石膏,故成品无石膏异味。煮豆浆用过的铁镬,去净镬焦加油拭擦再用。包制成块后,用铁筛烤黄。每块6厘米见方,厚1厘米,每斤大豆可制作十三四小块。

北界豆饼主要在当地销售,旺销期逢圩日(集日)有30多摊挡上市。除供当地群众外,市区酒家饭店有时专程前往购买。

八.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三华李

三华李是广东信宜市近年来新兴水果产品,以其果大、甜脆、质优迅速进入市内市外市场,深受顾客青睐。

信宜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钱排镇引进种植,后扩展到平塘、合水、新宝、茶山、旺沙、怀乡等镇,由于这些地方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是种植三华李的理想之地。所产三华李果红皮红肉,色质艳丽,个大肉厚,肉质爽脆,酸甜可口,气味芳香,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风味品质极佳,营养价值高,既是鲜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

信宜市规模种植三华李有3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加大了扶持力度,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年产10万吨,产值2.1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县收三华李生产基地。信宜三华李种植在高寒山区,远离工业区,符合环保无公害要求,十分适合都市人的需求,近几年大果三华李到香港市场,售价在16港元/公斤以上。

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已制订了三华李标准规程,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该市三华李标准示范区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所生产的无公害三华李、有机三华李,供不应求,价格有上升趋势。钱排三华李由于环境条件独特,且经过多年的优选培育和科学栽培,其果具果大、核小、色美、质坚、脆口、清甜等特点,三华李也在广东省信宜市的几个镇进行全面推广种植,而其中最出名的有信宜茶山镇、钱排镇,三华李树枝条软垂,立春前后开花,夏至时节果熟上市。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价值高,除鲜食外,加工成李干、李蜜片、话李、李咸等产品果实扁平,果中等大小,单果重20-40克,果身青中带红,披蓝灰粉,并有星星绿点。果肉紫红色,玲珑剔透,肉质爽脆,酸中带甜,肉厚核小,核肉分离,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风味品质极佳.

信宜三华李早已驰名海内外,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李果的品质优良、口感极佳。信宜市于2006年荣获“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称号;

2011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广东营销学会、南方农产品贸易网承办的“岭南十大佳果”评选活动中,信宜三华李以其优良的品质、极佳的口感、深深地博得了广大消费者和专家学者的青睐和肯定,荣获“岭南十大佳果”第二名。

九.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十.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著名营养学家,1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若说保店驴肉,还得从嘉庆皇帝说起。

保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十二里处,古时为一条昼夜兼程的邮路。邮路旁设客店饭馆,饭店主要经营驴肉。邮差品尝后大为赞赏,消息传至京城,京城显贵要人闻说后也让邮差捎去品尝。从此,保店驴肉便慢慢誉满京城了。

清嘉庆四年腊月,天降大雪,足不出户的嘉庆帝对宫中食品倍感厌烦,很想品尝一下民间野味。经太监探听,保店驴肉不仅色味俱佳,且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便如获至宝,特派御膳房大厨师前来保店,亲自监督制作。做好以后,大厨师便快马加鞭,

赶至京城,嘉庆帝食后果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此,保店驴肉便年年成了皇室的贡品。

保店驴肉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其传人李守恒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创建了“保店守恒精制驴肉厂”。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大全》。保店驴肉,选优质德州黑驴为肉源,取祖传科学配方,配以老汤,文火预煮,并经紫外线消毒,商业无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处理等精心制作而成。保店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