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可以放的上海特产 上海不为人知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可以放的上海特产 上海不为人知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2 01:49:00

一. 上海市 长宁区 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二.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咸水鸭

上海咸水鸭介绍:

原料:光鸭一只,葱、姜、盐、黄酒、花椒各适

做法:

1、将鸭洗涤干净用花椒、盐在鸭身里外擦透,腌3小时;

2、再将腌过的鸭加姜、葱、盐、黄酒上笼,用旺火蒸1O分钟,再改用中火蒸2O分钟,至熟后出笼冷却,食用时,可将鸭卤浇在鸭块上。

三. 上海市 嘉定区 辣蛋片

辣蛋片

原料:

鸡蛋3个,红辣椒2个。

辅料:

姜丝5克,大蒜5瓣,

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①将鸡蛋煮得老一些,捞出用冷水冲凉,剥去蛋壳,切成蛋片;红辣椒,去蒂及子,洗净,切成丁;大蒜去皮,切片。

②锅置火上,放油烧热,下入辣椒丁炒至半熟,加蒜片、盐炒熟,放入姜丝、味精,淋上酱油。

③把蛋片码入盘中,把炒好的辣椒浇在上面即可。

Tips:

①鸡蛋煮得老一些方便切片。

②不喜欢辣味的,红辣椒可以用柿子椒、黄瓜代替。

四. 上海市 徐汇区 上海白肚

原料配方:猪肚100公斤,葱0.6公斤,姜0.4公斤,桂皮0.1公斤,茴香0.1公斤,黄酒1.5公斤,精盐3公斤,砂糖0.5公斤,味精少量

制作方法:

1.原料:收拾干净的猪肚,擦上食盐,边擦边揉,洗清后,再用80~90℃温开水烫,烫至猪肚转硬,内部一层白色的粘膜,能用刀刮去时为止。捞出倒入冷水内,用刀边刮边洗,直至无臭味,不滑手时,再从底部分切成两半,成两大片,去掉油筋,滤干水分。

2.加工:锅中放入清水半锅,加入盐和茴香、桂皮(用纱布袋装),先用旺火烧沸,再加入葱、姜和肚子、黄酒,用铲刀上下翻拌,继续烧约20分钟,加入砂糖和味精。采用敞锅烧煮,不加锅盖,让异味随热气散发,不时翻拌,并撇清浮油,出锅后将肚子摊在竹盘上、散热冷却。

质量标准:外型完整,肚面洁净,无出血点,无刀伤残损,无异味。

五. 上海市 宝山区 鸡丝炒面

鸡丝炒面

色香味:面筋味美

主料:熟鸡肉120克、煎面底400克

辅料:姜片1克、油25克、二汤250克、精盐5克、味精2克、胡椒粉0.1克湿淀粉20克,、

制作:

1、先将煎面底放在碟中,用油20克起锅将熟鸡肉切成细丝。

2、注入二汤,用精盐、味精调味,放入鸡肉丝,撒上胡椒粉用湿淀粉打芡,加包尾油5克和匀,盖在面上便可。

六. 上海市 黄浦区 上海绒绣

上海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地之一。绸、缎、绫、罗、锦、绉、绒、葛、绨、纺、纱、绡应有尽有,花色繁多,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赞赏。举世称誉的“金三杯”真丝印花绸配色和谐明朗;以中国画为题材的真丝花绸,不仅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又有崭新的表现手法,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上海绒绣尤以创作外国领袖肖像见长,绒绣肖像形象逼真,感染力强,被赞为“东方的油画”。上海绒绣中“万里长城”,“百花争艳”、“珠穆朗玛峰远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有定评的杰作。其中“万里长城”一幅被送至联合国大厦厅堂上陈列,使各国代表叹为观止。

七. 上海市 杨浦区 上海顾绣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顾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得名)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明代后期,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顾绣,为高雅的刺绣艺术,对后世影响很深,清代四大名绣皆得益于顾绣。明代顾绣秘笈主要在于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六要素。以韩希孟为代表的顾绣传世实物,文化艺术内涵颇深,皆是文物珍品,被各大博物馆所收藏。

八.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面塑

上海面塑已有百余年历史。开创者当推被人称为“面人赵”的上海著名面塑艺术家赵阔明。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态生动,色彩鲜艳丰富,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女儿和徒弟们继承了他的技艺,在国外现场表演中被誉为“东方的明珠”、“中华之国萃”。面塑体积小,携带方便,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褪色,因而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留作纪念之佳品。

九. 上海市 虹口区 炝虾

稍有年纪的生活在过江南水乡或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大都知道“炝虾”。这是一只风味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虾”,须用活大虾剪须,洗净,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广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适量的烧酒、胡椒粉、姜末、白糖、盐、酱油、醋,盖上盖子,将容器晃荡一番,于是这道佳肴就制作成功了。由于放入多种调料,这“炝虾”的味道很是奇妙:麻辣酸成甜俱全。又由于虾肉几乎是生的,所以又格外的鲜嫩,吃到嘴里,还有甜腻腻的感觉。不过,更逗人兴趣的,就是那“炝”过的虾似“醉”还“醒”,稍不留神,它就会从碗盘中蹦起,或从筷子头上“飞”走,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笔者三十年前曾吃过“炝虾”,但那时不知品味,只觉得“好玩”,甚至还幼稚地认为:这“炝虾”是咱们江苏人的发明。

现在看来,不对了。我国岂止江苏有“炝虾”呢?又岂止近代才能“炝虾”呢?

据唐代刘恂著的《岭表录异》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口跑之,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一带,我国就有“炝虾”了,并且被普通老百性(鄙俚)当成“异馔”。到了宋代,临安(杭州)的市场上也有“炝虾”出售。及至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及顾仲的《养小录》中仍收有“醉虾”。制法如下:“鲜虾拣净,入瓶,椒、姜末拌匀,用好酒炖滚泼过。食时加盐、酱”(《食宪鸿秘》)。从中又可以看到,我国食“炝虾”之风是千年而不断的。

如今,由于河、湖之水污染的关系,吃“炝虾”的人不多了。不过,如果在水质较好的湖中取活虾,加之制作得法(主要有灭菌措施),这“炝虾”还是能为今人及旅游事业服务的。据报道,江南有些城市的宾馆中恢复制作了“炝虾”,博得了一些酷嗜生鱼、生虾的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

十. 上海市 徐汇区 上海砚刻

砚刻就是在砚石上所进行的精致雕刻,对于质地优佳的砚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一砚制成,往往要琢磨经年。这种艺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它是和中国书画同时 发展起来的。砚刻需要有高质量的砚石作原料。中国广东的端溪石、安徽的歙石、甘肃的洮石、湖南的紫石、江西的龙尾石、宁夏的贺兰石,等等,都是自古闻名的上乘砚石。艺人们就是利用这些特殊的石料,采用传统的砖刻、石雕手法,以石构图,因材施艺,雕刻各种形状、绚丽多姿的砚台。此种砚台既是实用品,又可供人们欣赏。

上海砚刻以造型雅朴,刀法刚健著称。其雕刻技法在继承砖刻石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金石雕刻等其他艺术的精华,运用深、浅雕相结合的方法,使作品富有立体感。题材多取于蔬菜、瓜果等静物,也有少数鱼虫等图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