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唐洋街的特产 唐镇美食攻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唐洋街的特产 唐镇美食攻略更新时间:2024-01-08 21:13:27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二.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三.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四. 河南省 南阳市 方城县 唐酥梨

唐酥梨即以唐河县为主发展的优质梨,其主栽品种为金花梨,系金川雪梨的实生变种。我市近几年来发展梨面积20多万亩,其中结果面积5万亩,1998年全市梨果产量4000万公斤。 梨的分布比较广泛,适应性强,在我市的山区、丘陵、平地、河滩均可以栽培。唐河县在城郊乡栽培的梨园,运用先进技术,建立精品梨园,高产开发示范园,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梨树在我市的表现为:抗旱、耐湿、抗病虫害能力较强,适应性广,早果早产,丰产性好。其加工利用还是初步开始,只有少量的罐头加工,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加工利用。( 南阳)

五.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六.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七.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唐糍粑

“唐糍粑”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据传源于唐代,属宫中贡品。该小吃精选蓬溪吉星贡糯米为主料,沿用泡、蒸、舂等传统工艺制成绵软柔实的米粑,再辅以红糖、白糖、芝麻、黄豆、黄生等粉料,具有“金银满堂,回味悠长”的特点,补中益气,老少咸宜。

八. 陕西省 西安 阎良区 唐壁画摹本

西安工艺美术匠师依据唐墓出土的壁画摹绘的旅游商品。唐墓出土的壁画以人物为主,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仪仗出行、宫廷生活、贵族家庭、中外交往、农耕畜牧等,如骑马出行图、狩猎出行图、大朝仪仗图、宫女图、观鸟捕蝉图、打马球图以及画有唐代农耕、牧养、杂役、马厩、草料库的图画等,对研究唐代的宫室建筑、仪仗制度、中外交往、风尚习俗、衣着服饰、生产状况、运动器材、皇家贵族的骄奢淫逸和杂役的不幸遭遇以及唐代绘画的技巧等,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唐壁画摹本的主要品种有唐永泰公主墓壁的《仕女图》、章怀太子墓壁的《狩猎出行图》《马球图》和懿德太子墓壁的《仪仗图》等。

九. 山西省 大同 天镇县 天镇唐杏

天镇唐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天镇唐杏生产特定区域位于天镇县西部平川区,距县治西南6公里,以东沙河村为主的南河堡全乡范围,地理位置在东经114°02′12″-114°02′53″,北纬40°22′22″-40°23′01″,海拔1021-1033米,生产面积666.7公顷,年生产总量300万公斤。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产地土壤类型为中壤耕种灌於栗褐土性土,质地适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据土壤化验,耕地土壤有机质在0.8-1.1%之间,含氮0.06-0.08%,速效磷15-20ppm,速效钾85-123ppm,农民施肥水平也比较高,据调查,平均每年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氮肥(纯N)10-15公斤,磷肥(P2O5)6-12公斤,土壤养分能够满足唐杏生长发育的需求。

天镇唐杏产地地处天阳盆地东部,南洋河南岸二级阶地上,北有马鞍山,南有孤峰山,东有丘陵区,形成北、东、南高、中间低的地形特征,具有唐杏生产独特的地理环境。且产地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源丰富,是唐杏生产的理想产地。

(2)水文情况:该村地处季冯窑洪积扇中下游部和三沙河古河道区域,属平川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区中冲积平原弱、中等富水区的浅埋弱中等富水区。0-100米深度内,村南含水岩性以卵砾石为主,厚度60-70米,村北以砾石、

粗砂为主,含水层厚50-60米。100-200米深度内,含水层厚度40-50米,岩性以粗砂砾石为主。200-300米深度内,含水层厚度35-40米,岩性以粗砂为主。据24米至80米深井孔揭露,水位埋深一般6-12米,最浅3米,含水层主要岩性有细砂、中细砂、中粗砂、粗砂。新中国经多年地下水开采,水位平均降深5.5-15.5米,三沙河多年平均径流量949万立方米,洪水50万立方米,年均采砂量200万吨。局部0-15米间有咸水。

(3)气候情况:产地区域气候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气流控制,多东南风,且炎热多雨;冬季受西北气候控制,多西北风,且寒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6.5℃,最高为七月份,21.5℃,最低为一月份,-10.2℃,全年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2829℃,无霜期为125天左右,全年降雨量为401mm,其中6-9四个月为323.8mm,占全年降水量81%。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10-15℃),非常有利于唐杏的生长与糖分的积累。

(4)人文历史情况:东沙河村有栽种果树的习惯。早在清末民初就有种植槟、沙果、杏、李子、葡萄等树。唐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零星引进种植,以庭院种植为主,到上世纪末开始大面积种植,截止到2007年,已发展到1万亩,成为晋北远近闻名的唐杏种植区。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唐杏选择在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且能灌能排的地方种植,因此在周围山丘区建园选择背风向阳,避开风口和山坡的凹地和槽谷地,以免花期受到晚霜危害,平川区建园选择在排灌方便的壤质土耕地。同时产地空气清新,灌溉水和土壤都没有污染。唐杏产地周围10公里内没有工矿企业污染,远离“三废”污染,远离医院和生活区,历史上不曾堆填过“三废”。

(2)品种选择:天镇唐杏品种选择单果重150-170g,果形圆润,果面黄色,硬脆爽口,口感细嫩,果实肉厚,丰味甘美,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天镇地处高寒冷凉地区,病虫害发生极少。根据县中心测报站的预测预报结合本地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应用先进实用技术,

加上当地老百姓积累的土防土治经验,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对症下药、适期适量用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设施防护,生化防治,搞好清洁田园,做到熟悉病虫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提高施药技术水平,宣传科学施肥,科学排灌。及时了解掌握天气预报信息,预防对花期的冻害。施肥以基肥有机肥为主,推广叶面追肥使用技术。

严格控制种苗来源,种苗生产单位必须具备种苗生产许可证。以本县调苗为主,本县调苗以县国营苗圃和花木苗圃为主,外地调苗需附有种苗质量合格证和检疫证明。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在生产中不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在杏树上使用的农药;设有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配合检测部门控制好杏树农药残留超标;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县中心测报站的病虫情报,指导用药,做到适期防治,对症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利于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上市唐杏必须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之外;不擅自提高农药使用浓度,增加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做到完整、真实,并按树种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

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唐杏生长需要实施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施用;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在收获前30天进行;及时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肥料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的仓库等场所;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和环境污染;外来肥料必须要是“三证”(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

检验合格证)俱全的产品;不施城市生活垃圾肥;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杏树生产技术和农时操作记录;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1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禁止使用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化学制剂;有计划地制定杏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措施;及时回收园内废弃农膜、农药空瓶等,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搞好环境绿化,在基地内营造天敌诱集环境,增加天敌种群和数量;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检测。

(4)产品收获:食用杏采收使用采果篮垫上衬纸,同一棵树由下而上、由外而内、轻拿轻放、分期采收。唐杏成熟上市前,进行农药、亚硝酸盐、重金属残留速测,合格后安排上市;检测人员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熟悉掌握所使用的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各种检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检验人员必须对每一个检测数据负责,减少人为误差;仪器设备要定期检查、维修、校正。积极接受农业、质检等部门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5)生产记录要求:为保证唐杏的质量,该合作社建立了唐杏生产质量安全制度。具体为各基地负责自己产地的生产,投入品实行统一定点采购,生产活动有记录,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等;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外销,要求做到收购、分拣、包装、预冷、运输整个销售活动清洁、卫生、无污染,并且有记录在案,同时对消费者做出质量安全的承诺。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特征:天镇唐杏单果重150-170g,果形圆润,果面黄色,硬脆爽口,口感细嫩,果实肉厚,丰味甘美,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2)内在品质:杏肉中含糖、蛋白质、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核黄素、尼克酸等。

(3)安全要求:唐杏产品标准严格按照NY5112-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按单果重量分级,单果重170克以上为一级,单果重150-170克为二级,单果重150克以下为三级。

(2)包装采用保鲜膜和纸盒,单果用保鲜膜,然后装入纸盒,5公斤一盒,包装完进行预冷方可运输。

十.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