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筠连县家瑞农特产品 筠连农产品工业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筠连县家瑞农特产品 筠连农产品工业园更新时间:2024-04-12 00:32:30

一.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祁连藏羊

祁连藏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祁连藏羊是青海海北祁连县的。

祁连藏羊产区祁连县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祁连藏羊属“高原型”藏羊,是我国古老原始品种之一,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变化无常的高寒环境,保持纯天然自然放牧,白天放牧,夜晚归圈。祁连藏羊胴体肉色红,有光泽,肌纤维致密,富有韧性弹性好,脂肪呈白色;煮沸后无膻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香味浓郁。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在羊肉中独具特色。祁连县本为羌人居地,按《说文羊部》解释:“‘羌’、西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祁连人民传承传统的方式,在羊宰杀后将大块羊肉下入大铁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食,俗称“开锅肉”,入口鲜嫩、口感纯正。羊血灌入洗净的羊小肠中,煮熟后称为“血肠”,是牧民招待客人的必备之品。藏族群众经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炖煮时还要在尾巴末处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祁连县畜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祁连藏羊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和山丹县为界。县域内共有祁连藏羊100.15万只。

二.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青稞酒


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有300多年历史的"天佑德"青稞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独特风格,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

酿造青稞美酒,是青海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原名"威远烧酒",因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而得名。互助地处祁连山脉南麓,气候温和,盛产青稞,当地群众常以青稞为原料,采以香甜的泉水,熬出度数较低而味道甜美的酩酒自饮或待客。一年四季,威远镇一派酒香,人们说,这里的麻雀儿也会饮二两酒呢!

传说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带来了杏花村的酿酒技术,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酩酒更高一筹的美酒"威远烧酒"。从此,它便誉满高原,行销西北。互助酒属于清香型酒,香味纯正,酒液澄明,闻之清香扑鼻,入口醇和绵软,回味甘冽悠长。它采用威远镇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与当地所产青稞原料相配制酒,恰到好处,真可谓天然浑成,酒香不散。传说,此井乃八洞神仙宝葫芦中的玉液琼浆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互助酒已形成了从踩曲、制坯到煮馏等完整系统的酿造技艺,有着独自的科学配方,已形成独有的体系和特色。现在,其工艺既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又逐步采用了当代的新法,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日趋提高,花色品种日益繁多,声誉与日俱增。

三.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重阳饼

重阳饼,酥点,特点:两色分明,酥香可口。烹制法:炸。此点心系民间九月九日重阳节日的食品,故名。

用冰糖碎颗和橘饼(切成丁)、白糖、化猪油、炒面粉少许揉匀成馅。

将油水面的一部分加食用红少许揉匀成粉红色。分别将白色和粉红色的油水面包入油酥面擀叠成圆皮,再包入馅心封口,按成圆饼形。粉红色的饼做小一点,抹少许清水粘在白色饼上,入猪油锅炸制即成。

操作要领:两种色的饼应粘牢,以免炸时分开。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乌蒙黄牛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乌蒙黄牛品牌“乌蒙牛旺”和“乌蒙牛豪”商标日前已注册成功,并由国家商标局正式公告。

今年以来,筠连县工商部门紧紧抓住乌蒙山片区发展机遇,在实施商标强县战略中,实施“筠连乌蒙黄牛”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战略,形成了证明商标和普通商标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实施“一企一策”商标发展策略,大力扶持全县黄牛加工龙头企业“筠连好牛旺凯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及从事“筠连乌蒙黄牛”养殖、加工的公司、合作社、加工厂等企业注册企业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共申请了“筠商”“筠苗”“苗野”等20余个筠连乌蒙黄牛加工产品品牌,其中,“犇旺”牛肉产品年产值达亿元,已经正式申请参评四川省著名商标。

据了解,筠连是畜牧业养殖大县,也是四川省优质肉牛基地县。2011年,该县10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带共出栏牛41287头,存栏量达到73750头。

五.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红景天

红景天在西藏和青海各地均有分布,共有三十多种,蕴藏量大,是常用的藏药。生长于低温、缺氧、紫外线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海拔一千七百米至五千米的高寒地带。在大山阴坡的岩石缝隙和高山砾石带尤多。藏语叫“索罗玛保”。我国远在清代就有人将它作为滋补强壮药,用来消除疲劳、抗御寒冷。红景天主要以根茎和花入药。在食品工业行业中,用红景天可制成不含酒精,但具有酒类特征,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饮料。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会锅肉

回锅肉源于民间祭祀,系将敬鬼神、祖宗的供品在敬献之后拿来回锅食用,因而也称“会锅肉”,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又被四川菜馆作为传统名肴。久居异地的四川人,每当回到四川,山珍海味可免,而回锅肉不能不吃。

特点:用猪腿肉,经先煮后炒,或先蒸后炒而成。成菜色泽红绿相衬,肉片厚薄均匀,软硬适度,味浓鲜香,微辣带甜。

工艺:取用带皮的猪坐臀肉,入锅中用水煮至刚断生取出,稍晾凉后,即按横筋切成6.6厘米长、5厘米宽、0.3厘米厚的厚薄大小一致的薄片。炒肉时应先炙锅,再下菜油、化猪油合成的混合油,烧至五成热,下肉片炒至卷缩成灯盏窝状,烹绍酒,下盐翻炒,再下郫县豆瓣炒上色,下甜酱、白糖炒匀,最后下蒜苗节炒至断生即起锅。成都的回锅肉炒时要放豆豉,重庆的回锅肉则不放,这是先煮后炒的回锅肉制法。先蒸后炒的“旱蒸回锅肉”,由于不煮而先蒸,保持原汁,成菜后较先蒸后炒的香味更浓郁,也更受人们欢迎。

七.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桐叶泡粑

用米粉浆发酵制作的食品,外地把它叫做发糕、白糕、蒸蒸糕、米粑等,而筠连人叫做泡粑。又因其形状及用材等不一样,又有白泡粑、碗儿粑、桐子叶粑粑等多种叫法。这种食品松软香甜,老幼咸宜,喜爱者众。筠连当地有两句民谣,一句叫做“娃娃爱娃娃,老者爱粑粑”,老年人牙齿不好,爱吃的就是这样泡粑;一句诗“钱少买不到粑粑”,这是市场上买卖时的俗语,从这两句语,可以看出筠连人对粑粑的喜爱程度。在众多泡粑中最引为自豪的则是桐子叶包的猪油泡粑。

将米粉浆发酵后放入生猪板油碎粒及红糖,用桐子叶包成等腰三角形状,放入蒸笼里大火蒸熟,便成了桐子叶泡粑。出蒸笼时酥松泡绍、晶莹闪亮、黄金赶色、香甜适口,让人食后满嘴流油、食之不腻,这个就是桐叶泡粑给人的感受。猪油泡粑不仅用于食用,而且还用于形容人,有许多人称赞别人家孩子长得好,就说“这娃娃长得来像泡粑一样,泡稣稣的”;川剧《劝夫》中一句唱腔:“人都说邱大少爷长得来是泡稣稣”,其喻意也是一样,由此可见人们对泡粑的可爱程度。在筠连每年的端午节中,几乎是家家买桐子叶泡粑,既自家食用又用以送人,体现一种浓浓的情谊。在外地端午节只是包粽子以纪念屈原,不知筠连人为何在端午节里除了包粽子外还做桐叶泡粑?反正筠连就是这样一种风俗,一直沿袭传承至今。

八.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绿茶

筠连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年产茶叶6万多担。近年来加快了名优茶的开发步伐。年产机制名茶4万多斤,创有鑫龙茗兰、筠山碧螺、筠泉毛峰、筠山翠茗等品牌。产品富含硒,饮后对人体健康有多种药用功效。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黄金白露

“黄金白露”是川红工夫中的鼎级臻品,是醒世茶业对川红工夫历史挖掘,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的扛鼎之作。

“黄金白露”品质受自然环境、品种和气候等的影响极大,每年只能在白露前十天后一月内(最好为白露后一周),选择的茶园海拨高度必须在800—1000米左右,茶树品种仅限当地的优良品种,温度必须稳定在15—25度的晴好天气采摘制作,才能得到满身金毫、色如黄金的外形和浓郁的玫瑰花香,因受自然环境、品种和气候等的限制,此茶品质卓越,产量稀少,弥足珍贵。

其它季节、地点生产的川红工夫,其品质受气候、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色泽、香气及口感都达不到“黄金白露”满身金毫、色如黄金的外形和浓郁的玫瑰花香的品质要求,所以,不是所有的川红工夫都能叫做“黄金白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