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铜鼓特产有哪些品种 正宗铜鼓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铜鼓特产有哪些品种 正宗铜鼓县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5 23:30:04

一.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半下湖排粉

百年半下湖排粉手工制说明:久煮不糊、口味独特的半下湖排粉。(制好的成品) 初冬的一天,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我们走进宜春市带溪乡红群村,这是一个只有300来户人家的小村,村子依山傍水,在村口的小河边,依次摆满了长龙般的竹排,上面放着洁白的“排粉”晾晒,场面很是壮观,犹如古战场上一排排攻城的战梯,这就是享誉赣东北上百年,口味独特,不怕煮的“半下湖排粉”。

在村里,我们找到了制作排粉多年的胡梓勤师傅,他向我们介绍:制作排粉是个复杂的过程,先选用本地产的优质大米,放在陶缸内浸上一天两夜,用村上的泉水洗上3道。然后磨成粉,用棉布包好榨干,做成圆形的大果仂,放进水里煮,待煮到半生半熟时,捞出做成七斤一个的柱形大果将其放进榨粉机压榨,就可见一丝丝雪白的排粉从机口处流出,滑入大锅,待煮上几分钟,便可捞出放入门口的大缸内,由当地妇女们用温水洗上三遍捞出放在竹排上;最后把竹排抬到村头晾晒几个小时后,便可成品。做排粉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每天凌晨4-5点,他们就要起床开始干活,一直做到中午11点才完成,一天要做100多斤米。不知不觉,我们已看完整个制作过程,起身离开村子,来到村口,看见一群小孩正在排粉前嬉戏----半下湖排粉的将来就要靠他们了.

二. 江西省 吉安 吉州区 铜鼓包圆

是江西铜鼓客家人特有的食品,也是招待贵宾的佳肴。做法与饺子相似,但馅心很讲究,由精致瘦肉、冬笋、香菇、鸡肉、莲子及各种调味品组成。外皮是由芋子去皮加红薯粉糅合和发轫而成。



包圆的形状可以随心所欲,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及各种动物形。经旺火蒸熟后,鲜香可口、甜味甘肥、软而不粘、晶莹松韧,使人食而不忘,回味无穷。铜鼓“包圆”多为三角形,蕴寓着客家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



三角形的三角分别代表铜鼓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中原;来自闽粤赣;扎根赣西北、情系赣西北的三种寓意。

三.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宁红保健茶

宁红保健茶:铜鼓素有“宁红”茶乡之称。因地处山区,山高林密,空气毫无污染,加上气温低、湿度大。茶叶生长期延长,因而各种成分含量偏高,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宁红”保健茶已成为铜鼓一大特色产品。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龙爪茶、龙港茶、太子茶等品牌。

四.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铜鼓紫菜

铜鼓紫菜

台山人逢年过节或有喜庆,肴菜中多有紫菜一味。紫菜加瘦肉、虾米,滚以上汤,很是可口。紫菜,是台山著名的土之一。据《新宁县志》物产篇中记载:“紫菜,生大海中礁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则紫色,产铜鼓者尤佳。”铜鼓紫菜,并非产自铜鼓村,而是铜鼓一带的居民到附近海面的大礁石上采集回来的,以地名大排出产的品质最好。铜鼓紫菜大片而且厚身,嘴嚼起来,味鲜美又脆口。铜鼓紫菜有这样好的特色,同附近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紫菜这种海生植物,属红藻类,依附在礁石中生长。它有一种很怪的脾性,风浪越大的地方,长得越多越茂盛,而铜鼓附近海面,风浪特大,为紫菜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出产紫菜的地区还有上川岛。川岛居民称东面海为上海,这边风浪较大,出产的紫菜又多又好,桅夹、鸟猪岛附近石排上生长的紫菜,质地并不比铜鼓紫菜逊色多少。

五.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箬子米果

箬子米果:铜鼓箬子米果是选用优质糯米,煮熟后用手碓之类的棒棍捣成粉,渗入适量碱水,拌匀,揉成米果团。再将洗净的箬叶摆定,然后将米果团作成方块状,放在箬叶上,用手工将米果用箬叶紧包,放入甑内蒸熟后,味正香浓、不糊不粘、色鲜质韧、独具风味。

六.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七.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撑酒

撑酒不过是农家土法酿造的糯米酒,但它要求在重阳蒸(酒)冬至放(水)。即:将糯米蒸熟过水,拌入地产酒药进缸酿造,半月后,将缸内酒糟搅拌匀,加入适量温水,一周后,再蒸适量糯米,稍冷后做成糯米饭团(团内放酒药),放置原酿的酒缸内再酿,如此反复酿2—3次,滤出酒糟,即成撑酒。这种酒色泽青亮,香气浓郁,味正微甜,酒力火厚,入口温和,喝了还想喝,直至飘然欲仙……颇受人们青睐。

八.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铜鼓红豆杉

铜鼓红豆杉是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铜鼓县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称号。

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其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适宜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是其重要的自然分布和理想的生长地、繁殖地。目前,该县各国有林场、各乡镇分布的南方红豆杉总数有80多万株,米径10厘米以上的野生红豆杉约50万株,且有上千株的群落分布,最大单株米径达1.64米,树龄在1200年以上。

在2010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铜鼓县花山红豆杉景区为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该景区涉及花山林场、大沩山林场、高桥乡和温泉镇等四乡镇场,面积达1.05万公顷。目前,该县保护与繁殖、开发同步进行,已取得较好效果,为今后合理利用本地南方红豆杉资源、科学发展红豆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3月引进外商建立江西首家南方红豆杉开发企业——江西荣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投产后加工的“紫杉茗”茶在上海世博会上作为江西首批农产品参展,并被评为江西优质产品。目前“紫杉茗”茶在厦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销售点。

九.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铜鼓黑山羊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山区,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羊习惯,是国家草山草坡综合开发、飞播牧草和江西省的百万山羊项目实施县,县内建有沩山牧场和铜鼓黑山羊种羊场,全县年山羊饲养量达10多万头,所产铜鼓黑山羊具有以下特点:毛色黝黑,体格较大,体质结实,四肢发达,蹄质坚硬,行动敏捷,性情温驯,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适应性好,抗病力强;5——6月龄即可配种,胎产2羔,多的可产4羔,年产2胎;周岁体重19公斤以上,成年羊平均重25公斤左右,屠宰率平均50%左右。

铜鼓县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羊习惯,县内建有沩山牧场和铜鼓黑山羊种羊场,全县年山羊饲养量达10多万头,所产铜鼓黑山羊具有以下特点:毛色黝黑,体格较大,体质结实,四肢发达,蹄质坚硬,行动敏捷,性情温驯,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适应性好,抗病力强;5——6月龄即可配种,胎产2羔,多的可产4羔,年产2胎;周岁体重19公斤以上,成年羊平均重25公斤左右,屠宰率平均50%左右。

铜鼓黑山羊的产地范围为铜鼓县永宁镇、温泉镇、棋坪镇、排埠镇、三都镇、大段镇、高桥乡、港口乡、带溪乡。

十.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