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麦香酥土特产店 麦香酥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麦香酥土特产店 麦香酥多少钱更新时间:2023-12-24 09:12:08

一. 台湾省 台中 先麦芋头酥

大甲芋头质地松软,向是草湖芋仔冰、九份芋圆的指定用料;先麦食品有感于大甲芋头长期为人作嫁,于是著手研发芋香月饼(即芋头酥),于中秋节应时推出,不料甚受欢迎,故改为常态供应。即保有古早的芋香,又融入西饼的精致,是先麦芋头酥致胜的秘决,淡紫色的内馅,一口咬下,浓郁的芋香随之散发开来,其口感细致绵密,甜而不腻。( 台中县)

二.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香酥羊腿

香酥羊腿是由新疆风味菜演变而来,选用腥味轻、肉质嫩的敦煌地区绵羊肉,经过腌、蒸、炸较为繁杂的操作过程烹制而成。菜品色泽焦黄,外酥里嫩,鲜香味美,油而不腻。羊肉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是食疗温补的美味之一,是本地的一道名菜。

烹调方法:

味型:椒盐味

主料:羊前腿一只(1200g)

辅料:鸡蛋5只,水淀粉100g

调料:料酒20g、精盐70g、味精5g、葱段20g、甘草15g、姜片20g、花椒15g、香叶1g、小茴香3g、鲜汤100g、胡椒粉10g、椒盐20g

制作工艺:

1、将羊腿洗净,在肉厚处划几刀,放入沸水锅中氽一下捞出。

2、将羊腿放入深盘中,加入料酒、盐等调料上蒸笼至熟烂后取出。

3、将蒸烂的羊腿挂匀全蛋糊下入烧至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外部金黄酥脆捞出,装盘点缀,带椒盐上桌即成。

菜品特点: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鲜香味美,油而不腻,敦煌风味。

操作关键:

1、羊腿蒸制一定要熟烂。

2、挂糊要均匀,油温要控制在八成热。

三. 青海省 西宁 城中区 腊八麦仁

  青海风味食品。用脱去皮的小麦粒和切成小块的牛、羊、猪肉佐以调料熬煮成的粥。本地群众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吃麦仁,有的地区也有在农历二月初二吃麦仁的习俗。在农村,选择洁净冰厚的河滩凿一个冰臼,放进麦粒,用石杵或木棒捣锤,使麦粒脱皮,有的也用石碾脱皮。麦仁在腊八前一晚下锅熬煮,先将牛、羊、猪肉块在熟油锅中爆炒,加盐、花椒、姜、大香等调料,然后加水,倒进麦粒,烧沸后用文火慢慢熬煮,并不时搅动,以免粘锅烧糊。至腊八早晨肉烂麦仁熟,成为粘稠别有风味的麦仁。吃时再加上蒜苗丝,则香味更浓。

四.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香酥蛋

1、配料:薯粉半斤,鸡蛋六个,茶油一斤,清水适量。

2、制作:薯粉放进缸内放少许水捣烂成糊浆状,再将鸡蛋液倒入调拦均匀,不能过浓也不能过稀;旺火烧热锅内油,油沸腾后,将糊用筷挑进锅内一分钟左右,色黄为止,即捞取。(多余油仍可食用)

3、效能:又香又酥,美味可口。

五.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春店筛网

春店筛网

六.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窝窝店包子

特点是包皮洁白,光滑,皮薄馅饱,油而不腻,老少皆宜。该店因位于警钟街地势低窝处而得名。( 绵阳)

七. 台湾省 台南 阿源鳝鱼店

老店传承三代,是鳝鱼料理的老字号。由于鳝鱼腥味重,都以辛酸辣重口味的佐料干炒或勾芡烹调,阿源却以掌握火候的决窍,烧出汤鲜爽口的好味道,成为鳝鱼汤的开山祖。( 台南)

八. 香港 香酥排骨

原料:排骨。 辅料:青红椒粒、葱花。 调料:泡椒、香料、糖、醋、蒜等。 味型:荔枝味。



风味特点:肉质鲜香,酸甜适口,食坛新秀,众口皆调。



营养成分:每100克排骨中含热能1000千焦、蛋白质17.4克、脂肪18.8克、钾272毫克、钠39毫克、钙40毫克。



主要功效: 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



制作过程: (1)将排骨洗净斩段,加入姜、葱、香料、盐、味精、糖色等卤制至离骨,沾上生粉,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棕红色。(2)在炒锅中放入泡椒、姜、葱、糖、醋、盐、味精等调成荔枝味,加入生粉勾芡,将炸过的排骨放入锅中裹匀,起锅装盘,再撒入青红椒粒、葱花即成。

九.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麦索子

“过了五端阳,小麦大麦梢子黄。”农历五月的凉州,田野处处麦浪翻滚。

凉州新麦的做法独特而绕有风趣。先是连秸杆一起下锅大火煮,熟了,捞出来,控净水晾凉,再放在雪白的柳条簸箕里搓,然后簸掉麦衣,只剩净净一堆翡翠珠,抓起一把扔进口中,一股奶津津的清甜润入喉嗓,筋盈盈嚼不够。这叫“青粮食”。

过了端午时间不长,凉州城里街上就可见卖青粮食的。都是些小姑娘,穿戴得爽爽净净,挽着金色小竹篮,使块白布盖着,顶上是个蓝花小瓷杯,厚墩墩的,青粮食盛的顶尖,这是他们的“幌子”。拣人多的地方一站,一会儿篮子就空了,城里人特稀罕那股田野的清素味儿。

庄稼人尝新,嫌这样吃法不过瘾,就转起了青石头磨,把这绿的水汪汪珠子喂进磨眼,转出来一条条小拇指粗细、菊青色的索子,这就是“麦索子”。磨好,美美的盛一海碗,搁点细盐,调上些油泼辣子油泼蒜。嗬!喷鼻儿香,吃的娃娃们都弯不下腰。

其实,农家吃“麦索子”,最先并不是为了尝新,纯是为了应急应饥。地里的还没有登场,仓里的却吃完了。庄稼半青半黄,粮食快到口了,但是还差那么一点;这是一段最难熬的光阴。总不能守着粮食饿死。这一应急,就“急”出个麦索子来。磨好了麦索子,还要加一道工序:添一锅水,把麦索子煮成一锅粥,好耐吃些,凑和着别断了顿,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些年凉州做麦索子的人少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农民种田讲科学,麦子品种优良化,由青到黄“接”的非常紧,麦子转眼就黄,容不得你慢慢做了“麦索”来吃;以前做麦索子都是女人娃娃们的兴头大,现在她们都各有“公干”,闲功夫少了;现在磨面都是用电磨,那能磨麦索子的石头磨,差不多都变成“文物”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