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普宁特产茶叶是什么茶种 普宁茶是哪个地方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普宁特产茶叶是什么茶种 普宁茶是哪个地方的更新时间:2023-08-10 01:49:26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狮头”油甘

“狮头”油甘

油甘学名余甘,揭阳各地均有产,普宁为主产区。狮头油甘是其中良种,其果大,形扁圆,状似狮头,果皮晶亮而略透明,肉厚核细,质脆味甘。汕甘可鲜食,可盐渍,也可制成凉果,鲜食时先酸涩而后甘甜,食后齿颊余甘,回味无穷。

二.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茶叶

红茶、绿茶、苦丁茶、菊花茶

三.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复兴茶叶

复兴茶叶出产于来安县舜山镇复兴茶场,该茶场始建于是1964年,位于来安县城北10公里处,紧邻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来安县新农村示范点林桥苗木生态园。背靠恋子山水库的复兴茶场,集山水之灵气,境内树木环绕,空气清新,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越,“览白鹭美景,品复兴绿茶”说的就是这里。复兴茶场结合来安县白鹭岛生态旅游开发,研发生产的“复兴白鹭岛”牌系列绿茶,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耐泡等特色。品种有复兴云尖、复兴银针、复兴嫩芽、复兴兰花、复兴毛峰、白鹭雪芽、烘青等高中档名优绿茶。因其具有浓郁的地方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皖东地区深受消费者和旅游人士青睐。

四.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乌石蛋口酥

乌石蛋口酥

乌石蛋口酥为乌石“玉合”号所产,本世纪30年代就已盛名。原料以鸡蛋为主,配以高级面粉、糖、猪油。先用面粉同鸡蛋拌和,揉后搓成细长条,切为“小骰”样,过猪油鼎煎成。产品酥、脆、甜、香,远近闻名。

五.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泰宁毛峰茶叶

泰宁毛峰茶叶

六. 浙江省 台州 天台 车门湾茶叶

三州镇是一个以精制茶叶等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的山区乡镇,按照县里“3255”板块布局,在原先只有零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均一亩茶”的发展目标,邀请县远教办提供技术扶持,建立了远教实践基地——三州乡生态茶叶示范园区。生态茶叶示范园区位于石岭片车门湾、岭头朱、三友等地,茶园面积共2200亩,山林12000亩,其中车门湾、三友以低产林改茶方式,岭头朱以退耕还林方式进行开发。

园区实行茶叶品种优化、生长环境生态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运作方式规范化的四项制度。乡里统一对区内道路、排溉系统、隔离带、茶种选择、栽种密度、苗期管理等作了具体设计和规划,其目标是最终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遥望是森林,近看是茶园”,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七.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大田茶叶

大田茶叶是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

大田县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尤其是高山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茶叶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现有茶园面积0.2万公顷,产量0.28万吨,产值近亿元,有132座加工厂房,136套748台加工设备,规模以上企业26家,外资企业4家。2004年10月,大田县乌龙茶、绿茶产品被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屏山乡被福建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地,“仙顶”牌茶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登记受理。为大力弘扬茶文化,营造浓厚的爱茶氛围,2003年、2004年连续举办两届“大田县制茶能手赛”,每届参赛的茶样达40只以上。同时,成功承办三明市名优茶鉴评会,积极参加省、市名优茶的鉴评活动,选送的“雪山毛尖”、“五龙针螺”、“梅剑”、“黄珍珠”、“茉莉银针”、“大仙峰金萱”等样品获省名优茶奖,“东方美人”、“台式乌龙”等产品获国际名茶银奖和中国星级茶王赛名茶奖。

八.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白马菜刀

白马菜刀

白马菜刀,系郑老山字号生产,为本县历史较早的名牌产品,畅销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白马郑老山菜刀的特点是:刀页口薄跟厚,背宽堂空,夹钢,淬火面积占刀面三分之二以上,钢呈咀口正中,刀口显钢不少于二分之一,硬度达到HP65—70,刀口锋利,能吹断头发、剃胡须,砍截硬物不缺口,刀形呈长方状,刀把牢固,美观大方。

清代中叶郑鸿章先生从大埔茶阳流落到普宁白马圩落户。最初以建烘炉维修旧铁器为生,后精选优质钢材煅造菜刀,为讲求质量,起初日产仅1—2支,用户争着待购。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本县华侨常常购“郑老山”字号菜刀往侨居国,作为赠送亲友礼品,因而白马郑老山菜刀在东南亚等国家名声大扬。后郑鸿章先生将“白马郑老山”字号菜刀制作技艺授于子孙,传承至今。

1954年,郑老山第三代孙郑明贤等九名铁匠组建白马铁业组,后更名白马铁器社、白马利器社、白马农械厂、流沙机械厂,该厂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曾生产多种利器产品,年产值最高约100万元,工人人数100多人。现在白马郑老山菜刀及利器产品,为半机械化生产,质量精益求精,产品供不应求。(作者:郑炳城时间:1988年12月)

九.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茶叶

三江茶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广西北部山区,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730.2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时,无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三江县1989年开始引种绿茶,2002年正式把茶叶列为农民增收的“四个一”工程之一。同时,三江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奖励和引导农民种茶。2001年至2006年底,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发展茶叶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奖励扶助,三江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八江、同乐、独峒、良口4个万亩茶叶大乡和布央、八协、七团、思欧、高露等23个千亩茶叶生态村,茶叶成为了三江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0.2万亩,与广西茶叶第一大县凌云县相比仅差3000亩。

为以质取胜,三江在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保证茶叶“绿色”、优质。目前,全县共有茶加工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0多家。全县无公害茶叶技术推广7.545万亩,有机茶技术推广2100亩,生态茶叶技术推广1万亩;此外还引进了乌牛早、福鼎大毫、龙井系列等名优新品种2万亩。

经过数载发展,以“布央仙人山茶”为代表的一批三江自主茶叶品牌,已走出广西,面向全国。2004年在广西第四届“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得特等奖;在2005年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三江碧舫绿茶”“三江天池绿剑”“剑兰”等三个产品又荣获特等奖;2007年4月,在广西茶叶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名优茶擂台赛中,三江的

“家福兰馨”脱颖而出,夺得“擂主”称号。

2006年,三江全年产干茶2560吨,产值12288万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109元中,茶叶就给农民贡献了300多元。2007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茶叶面积1.3万亩,生产干茶1200吨,产值6000多万元。自2002年以来,全县就有7万以上的贫困人口靠种茶脱贫致富。茶叶已成为侗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三江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豆干

普宁小食珍品的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海内外。(普宁)

普宁小食珍品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其工艺流程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煮熟后有的还用栀子染色。制作普宁豆干要有适宜的水质。普宁豆干的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现在,普宁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煎”,即是把豆干切成小块,在鼎中煎后,掺入韭菜称“豆干压韭菜”,是普宁农家俗菜。第二种“焗”,即把豆干切成小块之后,加上少量清水,再用油炸过的少许鱼脯、几段蒜白,焗成后是清香可口的下酒好菜。第三种是“油炸豆干”,即把成块豆干放进沸油鼎中,待皮呈赤色后捞起切成小块,用生蒜头、韭菜盐水或辣椒酱为佐料,便为滋味独特的普宁名菜。普宁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普宁油炸豆干,是汕头人民政府迎春联欢节款待海内外嘉宾点心席十六个小食品种之一。

普宁豆干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外也是名菜。如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1986年10月,普宁渔新村旅外侨胞叶智坤先生,从加拿大回国探亲时,特地请家乡会制作豆干的人,教他制作豆干的整套技术,以备回加拿大后经营制作豆干的生意。

据说,普宁光南村民早在明朝初期就学会制作豆干了。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之后,他的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流落到普宁一带,为人选地建房屋、造寨门、修坟墓等。当时,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请何野云选地造墓。他同时教村人制作豆干。此后,光南村人便制作豆干到市上出卖,制作豆干剩下的豆渣用来喂猪。因此,制作豆干和喂猪便成为光南村人数百年来的主要副业。

现在,普宁会制作豆干的人很多,有些村庄的制作技术已超过了光南村。在城镇乡村中到处有卖豆干、油炸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不管谁品尝到豆干,特别是油炸豆干,都称赞:“油炸豆干,清中有香,补而不燥呀!”

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上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蒜头蓉,更觉可口。

有华侨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经营此项生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