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特产磁器口粗粮小麻花 重庆特产去哪里买磁器口陈记麻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特产磁器口粗粮小麻花 重庆特产去哪里买磁器口陈记麻花更新时间:2023-08-11 09:20:32

一. 安徽省 安庆 望江 赛口鳜鱼

赛口镇的鳜鱼

二.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香口健身茶

香口健身茶为井冈山从外引入先进工艺,以当地特有的高山茶等多种原料配方,经过科学加工方法制作而成。该茶采用特制的食用滤纸包装成小包,饮时将小包放入茶具中用开水浸泡,其色香味纯正独特,含有丰富的VC、VB1、VB2、单宁物质,胆碱及18种氨基酸,对人体具有胃消食,减缓衰老,增强血管弹性和毛细管抵抗力,防止血硬化,降脂降压,祛除口臭等功效。近几年批量生产,产品投放市场后,颇受广大用者欢迎。

三. 重庆市 云阳 云阳小茴

云阳小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云阳小茴

云阳县堰坪乡农业服务中心

10992985

医用茴香

四.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黑龙口豆腐干

黑龙口豆腐干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的。黑龙口豆腐干色泽微黄亮丽,质地细腻,咸淡适中,油香鲜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道地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玉脂”、“软黄金”、“琼浆”等美称。

黑龙口镇地处秦岭山脚,丹江源头,距州城大约30公里,312国道、101省道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境内群山环绕,沟岔纵横,山川兼具,海拔高,温差大,适合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生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条件成就了特殊的饮食风俗。据了解,黑龙口制作豆腐干的手艺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全镇常年制作豆腐干对外出售的大约有200户。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黑龙口”牌豆腐制品,2009年5月,经过多方努力,一家集“种植、收购、储藏、加工、研发、营销、物流”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协会)”的豆腐制品生产企业——商州区鑫丰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位于黑龙口镇西2公里处原老312国道边,。公司生产系列豆制品产品均通过了QS认证,年产豆制品产品450吨,形成了以商洛“黑龙口”牌浆水豆制品系列产品为优势产品的八个规格品种。现主要产品有:盒装“黑龙口”牌豆腐干、散豆腐干、豆腐皮、散装鲜豆腐等各类豆制品、小食品,年产值达1千多万元。已发展成为商洛豆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黑龙口”牌豆腐制品之所以受众人青睐,其原因有五:一是做豆腐的水质优,黑龙口地处秦岭山脉南麓丹江源头,秦岭脚下,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天然的水源,山泉、小溪从岩缝中渗出,既无污染又无杂质;二是黑龙口豆腐制作原料黄豆好,当地人都用自己种的黄豆来加工,本地高山黄豆的生长周期长,营养价值高;三是用酸菜浆水点豆腐,而不是用石膏等;四是制作的工艺讲究,点豆腐全凭一技功夫,浆水温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同时用眼力来判断浆水转换豆腐脑的过程;五是将初步做好的豆腐块放置阴凉处晾晒七、八天后,再用特制的卤水卤制一次,然后再晾干,如此反复卤、晾三到四次,豆腐干方才加工完成。加工程序缺一不可。因此,黑龙口人制作出来的豆腐不仅颜色金黄,柔软有筋,食之回味无穷,而且保持了豆腐最原始的口味,是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黑龙口”牌豆制品不仅在商洛小有名气,而且享誉西安等地,已深深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素食佳肴。

五.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衙口花生是晋江县龙湖乡衙口。它选用良种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种植在沙质地上,果壳表层色泽洁白,壳内花纹自然清晰。收获时选其饱满果荚,洗净后加适量水和食盐蒸煮,炉火需既猛又纯,熟透后在艳阳下翻晒至干。

衙口花生仁香酥,咸淡相宜,味道可口,百食不厌。产品大量外销,饮誉海内外。

衙口花生属中小粒种花生,荚果整齐、大小均匀、饱满、果壳薄、网纹清晰,果仁香脆可口,细腻无渣,口感好。粗蛋白质含量8~15%、粗脂肪含量12~15%、钾含量600~700mg/100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70%。衙口花生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

衙口花生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晋江市辖区的安海镇、东石镇、深沪镇、金井镇、龙湖镇、永和镇、英林镇7个镇18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介于为北纬24°21′-24°41′,东经118°27′-118°39′。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生产规模20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六.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大营麻花

三门峡大营麻花,源于陕县大营村。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蛇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做毒蛇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为软、硬两种。初期,大营制作的麻花全为“软面型”。十九世纪中叶,大营有新创“硬面”麻花。解放后,大营麻花经过改良和提高配料,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种麻花长尺许,久放而不干,营养价值很高。1958年,-总理视察三门峡,品尝后风趣的说:“这麻花没有牙的人也能吃哦”。

七. 北京市 顺义区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

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馓子麻花是用发酵面揉拧成麻花形,炸制而成,是遍及全国各地的小食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将麻花、馓子作为寒具的代表,寒食节禁火之日,多食此品。据《续晋阳秋》载:“桓灵宝好蓄书法名画,客至,常出而观。客食寒具,油污其画,后遂不设寒具。”据此典故可知寒具是油炸食品。唐韦巨源《食单》载:“巨胜奴—酥蜜寒具”。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到了清代,据御膳房食单载:“乾隆十九年()1785三月十六日总管马国用传,皇后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发面麻花”作点心。大约从清代起将是麻花、馓子分立,麻花较硬而粗,馓子细而散也。但都是油炸食品。著名的天津桂花发祥麻花,就是用发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桃仁等果脯,经过搓拧,油炸而成。但也有称为“馓子麻花”者,如天津的王记剪子股麻花,就因条散而不乱,麻花肌不拧紧在一起而得名。

八.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州麻花

麻花是一种油炸食品。宁县的麻花以其大、酥、香而文明,被甘肃民间艺术协会命名为地方风味小吃。制作麻花,先将一份兑好的面搓成绳状细条,再一手稳住一头,另一手沿着一个方向搓,这样整个细条都拧上了“劲”。劲上到一定程度再叠为三折一松手,三折很快就拧在一起,形同绳状,长约一尺。最后放到油锅里,待炸到金黄色时即熟,取出。炸熟的麻花带有绳子的花纹,故称麻花。

九.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酸辣可口,风味独特。

配方:羔蟹1000克,麻花50克,泡椒20克,姜、葱各5克,泡椒油20克,料酒10克,色拉油2000克(实耗50克),精盐、鸡精、胡椒、白糖、吉士粉适量。

制作工艺:将羔蟹宰杀洗净,用料酒腌制2分钟,沾吉士粉待用;炒锅注油上火,待油温升至六至七成时,下入羔蟹至金黄色捞出:锅留油少许,放入泡椒、姜片、葱节煸出香味后,放入羔蟹,加入盐、鸡精、料酒、白糖、胡椒,加入高汤炒如味后,放入麻花翻炒均匀,淋入泡椒油起锅装盘即可。

十. 河南省 信阳市 平桥区 筒子麻花

工艺:炸汆法

制作材料:精面粉2500克,白矾25克,精盐50-75克,食碱适量,植物油5000克(约耗1000克)。

特色:状如长筒,酥脆焦香,别有风味。

制作方法:

1.白矾、精盐、食碱放入盆内,对入温水约1750克,化开后对入面粉,抄成面穗面,再蘸水揉成软面块,饧约20分钟。

2.面饧好后搓好,摘成300个小面剂(每个约15克重),蘸上油搓成青果形,排在盆内(盆内刷油,排一层面剂刷一层油),再饧20分钟。将面剂搓成40厘米长的细条,然后两头对齐合成两条,并排放在案板上,把两头提在一起,整齐地缠在带油的圆柱上(特制的圆木棍,长约30厘米、直径约3厘米),下入七八成热的油锅内,抽出圆柱炸制,同时用四根长筷子(每只手两根)拨动,使麻花在油锅内不停地向一个方向翻滚,并将麻花抻长(约33厘米)领直,待麻花胀起,条内出现鱼鳔泡、颜色柿黄时即成。

制作要领:

1.面团要揉匀饧透,揉至光滑为宜;

2.油炸时要不停地翻滚,不要炸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