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铅山农家特产是什么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铅山农家特产是什么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1-08 07:58:58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溪口板栗

溪口板栗:溪口镇的板栗近年打入了上海市场,这是当年在这里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的功劳。如今溪口板栗品种多,有杂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还有野生尖栗子。溪口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鲜,尤其是风干了几天后的板栗,破壳后内皮自脱,板栗肉就象软饴糖似的格外有味。

二.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农家黑猪肉包子

旬邑农家黑猪肉包子选用杂粮喂养的农家散养黑猪肉,肉质细腻紧实,味道鲜美,做出的包子油而不腻,鲜香味美。做馅是用手工切成2厘米见方小块调味而成,包子皮是用传统的酵面团发面,不用发酵粉,做出的包子皮薄馅嫩,洁白如雪,诱人食欲。旬邑农家黑猪肉包子的营养价值健脾养胃、宽胸除烦。

三.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农家坛子肉

选用肥瘦相连的猪坐臀肉或软五花肉,用盐、料酒、花椒等调味品进行腌制,然后用猪油慢火炸下油坛即成。

此菜咸鲜清淡,香味浓郁、肥而不腻,是凉山地区典型的农家风味,深受本地及外来客人的赞誉和喜爱。

四. 广东省 深圳 罗湖区 农家秘制鹅

永乐农庄自养鹅,这鹅也是从小吃木瓜长大的,烧制的水一定用木瓜水,口感甜咸,肉质密实,嚼劲十足。

五. 江西省 上饶 横峰 桐油

桐油仍是工业用的植物油。如:煎油漆,木制船、木制家具等经桐油浸泡后,水不会渗入木质中,使木制品多年不烂,等等。单价:15元/千克联系地址:江西横峰县委办公室邮政编码:334300联系电话:0793-5782604联系人:徐太群EMAIL: jxhfx3199@371.net( 横峰)

六. 江西省 新余 分宜县 江西嵩酒

江西嵩酒系列主要有嵩酒王、嵩醇、嵩酒、嵩曲、汽酒等,是明朝内阁大学士严嵩府所传秘方配以现代技术精酿而成,它醇厚浓郁,入口柔和,回味悠久,饮醉而不上头,不口干,九二年被评为江西名酒,九四年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是宫廷型佳酒。

七.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农家地瓜粉

地瓜粉也叫番薯粉,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

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因为粘度较粘控制。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地瓜粉同样也可以用于油炸,在腌好的排骨上沾上粗粒地瓜粉油炸后,地瓜粉可呈现酥脆的口感,同时颗粒状的表皮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效果。

地瓜粉是制作厦门海蛎煎福州蛋燕龙岩芋饺等地方名菜的最佳原料。

八.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炒红竽泥

铅山土质、气候适宜于红芽芋生长,

其质量优于别处.

本地产红芽芋外形呈椭圆状,

每个多数在50克以上.

铅山居民用红芽芋制作的菜肴特多,

较知名的有下列几款:

子排芋头羹、五香芋头糕、荔浦芋头、小葱鲜鱿芋头饼、芋糕、芋头莲子酥等.

我们吃的一碗菜,

称做“鸡子芋头”,只见碗中浓稠的鸡汁中浸渍着芋头块.

还未进口,

一股芋香扑鼻而来,

煞是诱人.

铅山芋头特色在于,

皮薄个大,

质地脆嫩,

易烹熟.

当地人亲切地称之“小娘子”.

我们在铅山武夷的擂鼓岭考察,

当地旅游公司的黄总请我们吃的另一道红竽菜,就是广受童臾欢迎的“炒红竽泥”。一品尝,

此菜油润滑糯,香甜味美,外观,

色泽鲜艳。一盆红芋泥刚上桌未久,

大盘就见底了,

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我忙请教黄总,

此菜做功如何?

他说,

做法也不难,

只要将红艿、蚕豆、红枣洗净蒸熟,去皮;分别放在砧板上用刀揿碎成泥,捣糊;

然后,

炒锅下猪油、白糖,炒熔;放入红竽泥充分推透搅匀;再将枣泥入锅炒匀;

最后,

起锅盛于盘内。再将青梅、糖桂花均匀地撒在竽艿泥上,中间置玫瑰花瓣一朵,

便可上桌了。这道“炒红竽泥”是铅山婚宴的必备之物,食此菜,

有甜甜蜜蜜、婚姻美满的寓意.

婚宴上,

尽管餐桌常常摆满海鲜山珍,但是,

只要红芋泥上来,立时一扫而空.

此菜早已成为铅山老少咸宜的点心佳品。

九.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甜柚

南康市是全国闻名的“中国甜柚之乡”所产甜柚皮薄肉嫩,清心润肺,为历朝贡品,素有“天然罐头”美称。( 南康)

十.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灯盏馃

古往今来,民间历史文化厚重,承载于漫漫岁月。话说东西南北中,地处江西东北部、武夷山脉北麓之铅山县,适逢元宵、清明、立夏、中秋、冬至等日,家家户户皆做“灯盏馃”,何缘?此事竟有一鲜为人知之民间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铅山县新滩乡章源村住一身份显赫之人,此人姓丁名洪,为福建汀州府公署知府(当时汀州管辖八个县,丁洪是最高行政长官),官居正四品。后因战移居章源。丁洪为人贤善,为官刚直不阿。是年,为防外寇侵袭,遂于所辖之地修筑青石围墙,大门外立石狮以示其威严,又因其门前为水域,故更名为“丁家塘”。

话说丁洪42岁之年,其妻王氏又喜获一男半女,庭院皆欢,群民共庆。隔日,便携妻儿至章岩寺求问许愿;章岩寺乃一佛家寺庙,住持慧明大师闻丁洪来拜,远门相迎。丁洪表意愿,为其子取一名,大师会其意,邀家人住下,三日间做法。当日庙宇烟雾缭绕,异常繁忙,众僧皆为诵经念佛。

此间正值春光明媚之时,寺外桃花争艳,生机盎然。然则第三日,发生一怪事,午间晴空一声霹雳,乌云蔽日,风卷残云,顿时倾盆大雨;丁洪心中一惊,疑云重重,有感事态不妙,于庙堂观妻儿,其妻双膝跪地,虔心求问,丁洪不忍惊扰,至一旁观襁褓间婴儿,忽一道霞光,儿不翼而飞,似被一瘸腿行乞之人夺走。此事瞬间传于慧明大师,师曰:“此事吾早有料,然不确虚实,今日一过,不得不信以为真。”丁洪乃铮铮铁骨,此刻亦不免伤心,请求再三,慧明大师才道出-。原丁洪光明磊落,正义凛然;而匹夫怀璧,遭人陷害,因其所断之魂告阎王,言丁洪乃0诈虚伪之人,为官不正,令其后代以乞为生。丁洪听罢到此,痛心疾首,其妻顿时昏迷。

丁洪本不畏妖魔,然妻子如是,亦一时束手无策,礼谢三巡,复望大师指点。慧明告言:“己非慧人,不能知其所以,一切皆看造化。适才抱走婴儿乃一乞丐之人,在寺庙不远,有一山洞,传言八仙之一铁拐李巡游四海,曾于此停歇,施主不妨到‘老李岩门前’探访一番。”丁洪不顾一切,冒雨前行,两里之外,果见一山洞,高九尺有余,内怪石嶙峋,别有洞天;十步以外,洞内还有一洞,只容一人之身。丁洪甫探身而入,忽传出话音:“汝非凡夫俗子,然遭人所陷,一口难辩,可观天而望之。”言罢,丁洪不明所以,思前想后终无定论,竟沉沉睡去。恍惚神游中,见一亭子,皎如皓月,-:月光亭。亭内有一孩童,于一灯盏油光下,深思苦读;丁洪见此状,不免念己挑灯夜下,诵读诗书情景。

是时,忽一雷声骤响,划破长空。丁洪梦中惊醒,观望四周,天象大变,月已当空,华光如水。丁洪环顾洞内,见左侧有一似灯盏形状印记,月光芒照,清晰可见;然又忆起所梦,甚为怪之,念道:“月光亭中之童岂非己之子?亭中灯火通明,光彩夺目,竟倚一灯盏光辉,此灯非凡物也,若有此灯,民可丰衣足食矣。”丁洪三叩首于灯盏,倏忽洞内一物疾驰而出。章岩寺传喜讯,婴儿已归,众人问其所以,丁洪以梦中所见告知,众人皆觉灯盏不凡。住持慧明大师曰:“倘世间有此华灯,必将普照万民。”为贺幸事,寺庙当晚磨米,以水和之,揉灯盏状成型,加之他料,以飨众人。

第二日,来庙中香客互而告知,此闻不胫而走。民为祈福消灾,灯盏馃待家人亲友,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尔后,灯盏馃亦于清明、冬至之日做,含祭祀先人之意,犹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福。时至今日,数百年已过,灯盏习俗熄火相传,成铅山特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