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糖姜枣糕特产 红糖姜甜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糖姜枣糕特产 红糖姜甜糕更新时间:2023-08-07 19:50:19

一.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小碗红糖

小碗红糖是巧家县产品,以色、香、味俱佳而著名于世。远销西藏、青海、贵州和四川等省,深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藏族人民的喜爱,习惯称之为“巧家小碗红糖”。小碗筷红糖的生产,是以巧家县境内的新华、蒙姑、攀枝花和大寨等地为集中产区。由于这些地方纬度偏南,日照、温度和湿度等生态条件,均有利于甘蔗生产环境要求,因此,所生产甘蔗质地优良,含糖量高达13.5%以上。小碗红糖就是优选这种甘蔗作原料而加工出成品的。品质极佳,颜色呈红黄色,香气浓郁,味美飘逸,温馨扑鼻,给人以舒适的感受。将这种红糖用水泡在碗里溶化,浓度会自然地形成园园的红黄一团,与周围的清水泾渭分明,断然两色,用细管抽去糖汁,碗中余水是清色透明的。这也是小碗红糖质地优异的一大特色。小碗糖包装也别具一格,一般彩栎树叶包裹,蔗叶绾扎,既能防潮,又便于顾客取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昭通)

二.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大肉姜

靖西大肉姜具有姜球肥大、色泽鲜亮、肉质细嫩、辛辣而弥香、纤维少、肉脆可口的特点。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湖南、陕西、山东等国内南北市场,出口转销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项目,成为靖西市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2011年种植面积6000多亩,年均产量6万吨,产值达1.29亿元。

三.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沈所南山姜

沈所南山姜是始兴南山姜典型代表。南山姜为生姜的一个品种,姜科山姜属植物。始兴是南山姜的产地之一,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南山姜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韶关始兴一带,其姜要小,观赏性要差点,但药用性价值很高,味道足,在当地用黄酒、鸡蛋加南山姜配合下煮给产妇吃,很有营养。据《始兴县志》记载:南山姜,在当地又有称南方左拨窖姜,是始兴县老百姓耳熟能详有名,民间种植,清末民初开始至今有较长历史,南方村民祖祖代代相传种植,全部在山岗上开垦新土种植,先炼山后开垦,使植被植物变为肥料,不连作,轮作间隔8年以上,防止土传疾病尤其是腐烂病(姜瘟病)大量发生,造成种植失收。传统的始兴南山姜主要分布在始兴县的沈所镇和城南镇,20世纪50-80年代,北京同仁堂药业公司及香港某药业企业大量在始兴收购南方姜加工中药,种植高峰期近万亩。目前,始兴南山姜主要集中在沈所镇南方村,种植面积300多亩,亩产量1000-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1.5万元。

生姜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中医认为,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等作用,常被用于男性保健,可以起到助阳的作用,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对于产后的女性坐月子时,餐餐以姜醋佐膳,有利体质复原及喂养婴儿;增加食欲防胃病无论是蒸鱼做菜,还是调味作料,生姜绝对是桌上一味,其辛辣滋味可去鱼腥、除膻味,菜汤加姜还可以祛寒和中,味道清香。民谚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就是说,当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胃溃疡、虚寒性胃炎、肠炎以及风寒感冒也可服生姜以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生姜还是传统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沈所南山姜,其姜休形较小、修长,药用性价值很高,辣味足无渣,味辛,性温,能开胃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长于发散风寒。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产后女性坐月子必用补养食品,窖姜煲母鸡,有利体质复原及喂养婴儿。生姜是加工肉类重要佐料。

始兴县沈所镇南方村委会有山林面积3.7万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水温冬暖夏凉,常年气温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应生姜的种植,该村有上千年种植生姜的历史。当地农户认为,南山姜,因其抗姜瘟病性能较弱,种植的土壤、气候环境要求较高,产量也相对其它品种较低,要选用植被环境较好的山坡开垦新地,开垦时的杂草要就地焚烧,草木灰埋入土壤,叫炼山开垦种植(也是当地人把南山姜叫“火姜”的由来),不能连作,轮作间隔3年以上,一般是在上年的冬天进行炼山开垦,次年2月开始种植,当年11月收获,挖出来的生姜(当地叫仔姜),要在山地深埋(离地面2-3米深)约半年进行保存,经后熟后才成产品,也就是常言的“窖姜或老姜”。虽然南山姜种植要求较高,采用独特的栽培技术,产量较低,但产品品质好,姜肉质鲜嫩、具有够辣、够香等特点,市场价格好,销路好,仍是当地群众和珠三角游客的畅销产品。目前,始兴县沈所南山姜,种植面积仍600多亩,年产量1200多吨,年产值近2400万元。在各级的重视下,已成立始兴县沈所镇南方含秀生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辐射带动下,实行品牌化经营,做强做大南山姜产业。

始兴县南方村含秀山姜合作社生产的“南方生姜”品种优良,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粤北山区名优土品,以肉质鲜嫩、够辣、够香等特点而享誉省内外,越来越受人们消费的青睐,是外出旅游和家庭中的理想食品。

四.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蓬溪姜糕

蓬溪姜糕创始于清道光间,以糯米、蜜糖、麻油、姜汁四物合制而成,曾敬献慈禧太后品尝后被封为玉糕,并给予“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的高度评价。

蓬溪姜糕由清朝道光年间著名技师江正品研制成功。采用全新配伍、精心选料、精工制作的这一糕点,力求做到:色形悦于目,芳香爽于鼻,佳味适于口,质地益于胃,服用健于身——“五韵并重,健康营养”,是国内首创的姜制品糕点。

姜,位居五辛之首。古谚云:一天三片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可治感冒、祛风寒、治霍乱、止呕吐、理脾胃、温三焦、杀诸毒、调五味。久服无弊,长服不伤,为甜后生津之良药。(《神农本草》《食物本草》)

稻,五千年国人之主食,食材万千莫能夺其尊。糯稻则为稻中嘉禾,因甘淡平而滋养营卫,爽口利腹;因晚熟而盛注金秋之气,能养胃温中。(《神农本草》)

蜜,为百花精髓。益脏腑、生津血、扶阴阳、功再造、解诸毒、除风湿、利九窍,兼外治毒螯火伤。久服,可长寿健身袪诸疾。(《本草纲目》《药典》)

油,血肉之品,因脂膏而质细;疏果之物,因佐油而生香。厨界有云:“珍馐玉食,无油不细,无细不酥,无油不软。”芝麻油为食物油之王,质地明洁,蓄有异香;油味甘醇,不腻不涩;能耐低寒,虽冬不冻。久服,可补肝肾、润燥结、滋五阴,明目清心。兼外治疮疥火伤,内治脏腑诸疾。(《神农本草》、《本草纲目》)

“姜以作导,蜜嘉其味,油润其燥,糯固其体。”江正品在精选上述四物的同时,在制作工艺上进行了近乎严苛的把关:力净四物浊色秽质,务使糕色素洁如雪;力求精工研磨糕粉,务使糕质细软如绵;力争制糕四物水份降低,务使糕体不僵不腐;其四,力主四物配料得当,确保糕点正味归宗……

精料、精工而制,色、香、味、形、质“五韵”齐备的蓬溪姜糕,既芳香了一座城市,更让养心殿里的老佛爷圣心大悦,欣然御赐其名:玉糕。并作为皇家御用之糕点,须年年来贡,岁岁来朝。

清光绪十年(1884)秋,四川总督丁宝桢携“蓬溪姜糕”返京,于养心殿敬献西太后。太后品尝之后,大加称赞,封为“玉糕”,并评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与京城乳糕比,虽香韵各具特色,而素洁卓雅,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赵尔丰来蓬溪,品赞“蓬溪姜糕”为:“人神共喜之品”。

民国初年,北川宣慰使,后曾任新中国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品赞蓬溪姜糕为“蓬莱佳点”

民国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委卢子鹤称赞蓬溪姜糕为“糕中皇后”

蓬溪姜糕,在此后百余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始终以其优质的选料、独特的工艺、精美的制作、康养的功能而饮誉巴蜀,畅销全国。既能入庙堂高阁,也能进寻常巷陌,成为人们迎宾待客、馈赠亲友之佳肴名点。

五.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观音阁红糖

观音阁红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博罗县观音阁糖厂位于博罗县观音阁镇内,始建于1954年,已有五十多年生产黑糖的历史。通过几代观糖人的不懈奋斗,现已发展成生产能力达600吨/日的全国最大机制黑糖生产厂。

黑糖是一种未经提炼的蔗糖,富含钙、铁等,具有改善血管硬化的作用,亦有防止肥胖、改善动脉硬化、活血散淤及温经缓疼之功效,其药用价值甚高,俗话说:“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产品用途广阔,是做甜品和送礼佳品,在国外已用于美容、减肥等保健行业。

六. 四川省 资阳 安岳县 紫竹姜

原产于安岳县紫竹观音附近的鼎新乡,鲜嫩指长,经少香脆,清香可口,远近闻名。生姜既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也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佐料,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安岳紫竹姜现已扩大到以鼎新乡为主的石羊管委辖区、以天林镇为主的兴隆管委辖区共计12个乡镇成片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已达20万吨,是成(成都)渝(重庆)等地生姜供应的主要产地。 2003年2月,紫竹姜生产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

七. 北京市 昌平 甜酱姜芽

甜酱姜芽是北京酱菜中的一种传统美味佳品。原料配方:鲜美芽100千克食盐25千克二酱50千克甜面酱140~150千克制作方法:1.选料:姜芽选自夏季伏天生成的嫩芽,肥嫩洁白,收成后洗净泥土进行腌制。2.腌制:鲜姜加盐,摆一层鲜姜撒一层盐,注意上层稍多于下层加盐量。3.酱制:为确保酱制质量,姜芽的酱制应分两步进行。头酱是将腌制后的姜芽称好重后放入清水中浸泡5~6小时,析出姜中部分盐分,压榨出部分多余水分,然后放入二酱(即前次酱制时剩下的酱)中酱渍。然后从头酱缸中捞出姜芽,去掉粘在上面的酱,放入原汁甜面酱中酱制。酱制初期应注意每日打扒3~4次,以后可酌情减少,2周后成熟即为成品。产品特点:呈金黄色,富有光泽。食之甜、咸并兼有辣味,脆嫩鲜香,具有浓郁酱香味和酯香气。

八.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潮阳姜薯

潮阳姜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姜薯为潮阳,以棉北后溪一带出产的最为著名。姜薯体白如雪,口感爽脆,可制成薯片汤、焖薯块、五果薯泥等甜品,是潮阳人逢年过节的吉祥食品,也用以平时招待客人。( 潮阳)

潮汕人特别是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薯汤。姜薯汤,在潮汕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在潮阳无论哪个家庭,春节前夕备办年货,姜薯同生柑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春节前几天,人们纷纷从市场上拎回一篓篓姜薯。

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莱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姜薯汤。姜薯汤,在潮阳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吉祥、幸福。

潮阳人吃姜薯,是很有讲究的。有削成薄片,放到沸水里稍煮片刻而成的薯片汤,汤里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来清香爽滑;有切成薯块,加白糖和猪油用文火慢煮而成的焖姜薯,吃起来甜润可口;有把姜薯蚊熟后捣成泥,拌上糖,做成桃、杏、柿等五种果品的形状,随时蒸热吃。这种姜薯五果,用于喜宴,往往是宾客们交口称赞的一道佳莱。

据说,过去只有惠来和潮阳的部分滨海地区出产姜薯。姜薯虽属薯类,身价却不低。有些前来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要回归故里,千里迢迢,也要带上一篓姜薯,好让海外乡亲尝尝。有些离乡多年的侨胞,一回到祖居地,就渴望吃上一碗薯汤,以体会那浓浓的乡情。

九. 广西 崇左 凭祥 凭祥姜葱酒

凭祥姜葱酒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的。凭祥姜葱酒用优质大米、新鲜的生姜、新鲜的小葱,用传统的工艺酿造而成,酒精度数为30度。姜葱酒口味特纯,姜葱香味浓郁,是蒸鱼,焖鸡,烧鸭,小炒,炖肉等等等最好佐料,特别适用于家庭,酒店,饭店,餐馆,小炒店,粉摊等的烹饪调味。

姜葱酒系龙州县春华有限公司春华酒厂生产,用优质大米、新鲜的生姜、新鲜的小葱,用传统的工艺酿造而成,酒精度数为30度。

姜葱酒口味特纯,姜葱香味浓郁,是蒸鱼,焖鸡,烧鸭,小炒,炖肉等等等最好佐料,特别适用于家庭,酒店,饭店,餐馆,小炒店,粉摊等的烹饪调味。

姜葱酒使烹饪变得方便简单,只需在炒菜时放一点姜葱酒,就能使佳肴充满浓郁的香味,提高菜肴的质量。

春华酒厂的姜葱酒供应量充足,价格很公道,是真正的价廉物美的好产品。

十.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枣糕馍

枣糕馍

唐宋以来即为地方风味食品,以纸坊枣糕著称。枣糕馍,用优质面粉为主料,大枣、菜油和白糖为辅料,面粉发酵后又反复和搋,面坯偏硬成形,两侧各塞2块碎枣,旺火蒸制而成。熟后顶部两侧各印红梅花点,以显其特色。其馍食之味甜,绵软可口,回味馥香,耐贮存,不走味,不发霉变形,为款待宾客之佳品,亦可馈赠亲友。据县志载,明代起洋县枣糕馍就也驰名汉中地区内外。

洋县枣糕馍名满陕南,枣糕馍是用绳串成串串提着,是走亲访友,馈赠待客的礼品,洋县枣糕馍洁白没有裂纹,外酥里软、韧、松、甜,存放时挂在风凉处不变味,存放上三、四个月。上蒸-蒸好像刚蒸的馍,在没有保鲜、冷冻技术设备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在洋县饭馆、作坊、家庭都能制做。枣糕馍用黄酒渣发酵,和面时加白糖,根据四季气温把握好水温,和成的面要反复采揉,馍馍做成后要盖上被单,发酵半小时后,用大铁锅蒸焖,出锅时按上花印即成。 面粉、砂糖、菜油及红枣蒸焖印花,以绳贯之放通风处,虽数月不变味。

原料配方:富强粉50千克黄酒渣子500克白糖3.5~4千克水20千克

制作方法:

1.发酵面:黄酒渣子500克做酵子,加温水化开,过丝罗后,发面5千克,温水量冬天5千克,夏天2.5千克,春、秋3.5千克左右。发面盆冬天放在热地方,以热到不烘干面盆为准;夏天则应放最阴凉的地方。

2.和面:一般是头天晚上发面,第二天早上和面。每50千克面粉中加白糖3.5~4千克,包括发酵面用水在内,用水量在20千克左右。冬天水温要求在60~80℃,春、秋水温50℃左右,夏天水温应更低一些。和面时,先将酵面稀释,然后和面,和面动作要利索,千万不要把面烫了。夏天先

洋县枣糕馍和进25千克左右,余下20千克左右按情况掺兑;冬天先和进,30~40千克,余下5~10千克按情况再掺兑。和成的面越硬越好。

3.成型:和成的面要揉光揉好,再拧成100克左右的面蛋,揉成长条,并沿长平面中间按一条沟沟,沟沟内抹上香油,翻个身,沟沟朝下,再夹捏成17厘米左右的长条,横放,用手掌从两头压下,呈凸状,再将中间部分压成平面,即成扁平状,平面四角各按上个枣瓣(枣子去核切成四瓣),最后由两头对卷,翻身,使抹油的沟沟翻在上面,如意状的馍馍就做成了。馍馍做成之后,要摆在盘子里,冬天蒙上棉被,夏天蒙上单子,再涨(即饧发)半小时左右。

4.蒸焖:当地使用大铁锅,将饧好的馍放入笼笆(竹片编成的笼箅),上面扣上铁盆,旺火烧开15分钟,回汽10分钟即熟。使用铁盆是为了防止馍馍水分过大。

5.印花:出笼的馍馍,用一根小竹杆刻成的点花印,蘸食用红水,按一下,花朵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