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水果特产杏 甘肃特产水果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水果特产杏 甘肃特产水果大全更新时间:2023-08-06 21:39:00

一.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蚌埠贵妃杏

贵妃杏产于蚌埠市黄河沿岸的沙土地带。相传,唐代贵妃杨玉环,幼时生活在蚌埠,脸色虽白而不嫩,皮肤细而不润,长得并不十分好看。她家院中有一颗杏权结的杏儿又大又黄,格外香甜,玉环年年食之,长大后竞变得冰肌粉面,如花似玉。于是人们在杨玉环入宫被册封为贵妃之后,便把这种杏称为“贵妃杏”。贵妃杏的果实大如鸭蛋,平均重80克,最大的重200克。果形较贺,果皮和果肉呈橙黄色,朝阳面有红晕,肉质细韬,无纤维,汁多,甜酸适口,芳香浓郁,适宜鲜食,也可以加工成果脯或糖水罐闲。果核味略甜,可食用,亦可入药。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灵宝时,品尝了贵妃杏,称赞“味道极佳”。

二. 山东省 济南 市中区 红玉杏

红玉杏又称“金杏”,主产于济南市历城、长清,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为山东杏中之魁。红玉杏果实呈圆形,单果重60-83克,最大单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果皮、果肉均为桔红色,肉细嫩,酸甜可口,耐贮运。红玉杏是山东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港澳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作为点缀商品,颇为畅销,而且价格高。

三. 新疆 克孜勒苏 阿克陶县 巴仁杏

巴仁杏盛产于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是当地农家品种,因在阿克陶县巴仁乡所产最高、品质最好而得名。该杏体大、肉鲜、色艳、含糖量高、酸甜可口、产量高,是新疆有名的优质鲜食、制干果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巴仁杏作为阿克陶县的特色林果业倍受重视,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后加工正逐步提高,其产品经济价值高,潜力巨大。

巴仁杏,中熟品种,3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成熟。果为长圆形,甜仁。该杏果肉厚,果皮似有油质,晒制杏干带胶质状,杏干味甜,晒干率高于其他品种,每3公斤鲜果可制1公斤杏干,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阿克陶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属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2°C,最热月可达25°C。全年日照时数2860小时,日照百分率65%以上,无霜期221天,年有效积温3900°C。巴仁乡位于牧区和农区衔接处,气候凉爽,独特的气候资源,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境,巴仁杏品质极高,颇受盛誉。

四.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杏

镇原县被誉为天下第一杏乡,杏树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个大味甜而外畅不衰。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通过认证,被评为“中国杏乡”称号。

为了把该县红杏文化和杏产业做大做强,打造镇原红杏名片,加快镇原杏产业发展步伐,县委-部组织编印了《华夏红杏之乡镇原》一书,它是该县第一部系统反映红杏文化渊源、历史传承、红杏产业发展的综合类图书。2005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

杏起源于我国北方,在黄河中上游的泾水流域,无论平原、山川,还是丘陵砂荒,都适宜生长。镇原县地处泾水流域上游,境内良好的自然风光条件,为杏树的生长造就了天然适生地,且杏树栽培历史久远,距今大约三千多年,传说本县独特的姓氏—杏姓,盖因其祖上喜植杏树而被周王室封之为“杏”。杏姓氏的诞生,充分说明了远在上古时代,镇原人民就有栽培杏树的习惯。自古至今,镇原人民寓杏为兴,视杏为荣,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于庄前屋后,田间地头,素有“红杏之乡”的美称。到2006年底,全县杏树已发展到28.55万亩,2854.6万株,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65.5。2006年全县杏产量2040万公斤,产值3060万元,收入1989万元,人均纯收入40.63元。由于栽植广泛,使杏树分布极广,品种庞杂,传统上大体分为山杏和家杏两大类,但都源出一祖。成片栽植的山杏多分布在西北部的荒山、沟坡及梁峁上,面积较大,固土护坡作用显著,生产上以仁用杏为主,产量低,商品率不高。家杏集中分布在群众庄前屋后,山湾地边和县中部及中南部,经过近几年的栽培管理,抚育改良,嫁接改造,大部分已变成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商品率较高。由于生态条件,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同,形成了中部及中南部的杏树生长量和结果性状明显好于西北部。

镇原县杏产品——杏仁,早在1954年就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20吨,香漂四海,深受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对杏资源的再研究、再认识,在综合多方意见和建议、外出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心把开发杏经济作为全县商品生产的一个龙头产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来抓。二十多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立足优势,艰苦努力,以规模栽植为基础,加工增值为突破口,栽、管、加、销并举,农、工、商、贸结合,同念杏子经,大搞杏经济,进行系列开发,历风雨、经沧桑,小杏子做成了大文章,以杏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已基本形成,颇具规模的杏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走出了一条具有陇东地方资源特色的强县富民的好路子。2006年产杏干204万公斤,杏核255万公斤,杏产量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县杏产品加工企业曾发展到110家,从业人员达到5400人,经过企业重组,目前共有杏产品加工企业26家,其中集体1家,个体25家,从业人员1092人,杏制品除奶油杏肉、甘草杏两大主导产品外,新研制有八宝杏、808果王、杏子糕、天然蜜杏、葡萄杏王、杏脯、杏酱等20多个杏系列产品,曾获国际、国内20项大奖,行销吉尔吉斯、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全国20多个省、市。2006年生产各类杏制品10190吨,完成产值6410万元,销售收入3516万元,实现利税187.9万元,发放职工工资463万元。

大面积栽植杏树,不仅绿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抑制水土流失,同时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满山遍野,千沟万壑,片片村舍被盛开的杏花覆盖,身临其境,不得不使人联想起古人笔下“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日出杏花繁” 、“红杏枝头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的胜景,自然风光让人陶醉。

通过改革开放,产业开发,镇原人民一占天时,二占地利,三占人和,艰苦努力,真抓苦干,开拓进取,使杏子的产业化生产走上正轨,产加销成龙配套,规模发展,2004年镇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杏乡”。

五. 新疆 昌吉 阜康市 金太阳杏

金太阳杏

金太阳杏,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66.9

克,最大90克。果顶平,缝合线浅不明显,两侧对称;果面光亮,底色金黄色,阳面着红晕,外观美丽。果肉橙黄色,味甜微酸可食率95%,离核。肉质鲜嫩,汁液较多,有香气,可深性固形物13.5%,甜酸爽口,5月下旬成熟,花期耐低温,极丰产。期耐低温,极丰产。

六. 河北省 张家口 阳原 阳原供佛杏

供佛杏系阳原县南口村的名产。据南口村人回忆,中华民国七年,南口村安庆寺有位高僧门静禅师从山西广灵县带来一株杏树苗,亲手栽在寺前的菜园内,精过精心培育,四年后开花结果,结出的杏大得出奇,每个重3两左右,外表红里透黄,鲜美可观,味道扑鼻喷香,甜酸可口,就是杏仁,也既甜又香,杏子成熟,采摘下来供奉诸佛诸祖,故起名“供佛杏”。供佛杏的栽培历史已有60多年,它是杏中之王的优良品种,既易栽培又易成活,这种杏树生长在海拔1200米的黄土丘陵区,树形开张,树冠圆散,节间短促,叶片墨绿,叶厚而大,树势茁壮,花期在-3℃无冻害,果实个大(3—5个一斤),肉厚味美,果肉细腻,酸适度,果核甜仁,经济价值很高。( 张家口)

七. 山东省 济南 历城区 红荷包杏

原产山东省历城县山区,1985年从山杏中选出并大面积推广。 该品种在历城地区五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50克,最大70克,汁多,肉细,味香甜,果皮、果肉桔黄色,离核,品质上等。较耐贮运。近年来,销往北京、沈阳、深圳,受到各界青昧,是市场紧俏果品。 历城红荷包杏,源产于历城县大涧西村。当地称“红克勃”1980年果树资源调查时,因其价值、性状特点暂时被更名为”红荷包杏”(取其吉祥、珍贵、形美之意),1985年鉴定时被正式“历城红荷包杏”。

调查证明,红荷包杏原是一株实生变异。从发生到现在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最初单株被发现后,受到严密控制。直至几十年后,才传到本村张家西泉子峪果园。之后,本村刘家从西泉于峪采回接穗建园4.8亩。长清县黄家峪也从此地取回接穗繁殖栽植,至今大树犹在。此后有了一定发展。解放前大涧西村年产量达25吨左右。 自1980年后,历城红荷包杏得到了迅速发展。几年来新栽16万余株,全县面积达3000余亩,总产已达50吨,建立红荷包杏商品生产基地已列入“八五”发展规划。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水果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九.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杏瓣儿

杏瓣儿是河曲县的传统食品之一。据考证,杏瓣儿始制于唐代。在河曲一带,几乎村村都栽有杏树,杏瓣儿是用杏仁加工而成,据传说杏瓣儿也曾为贡品。在解放前,这里产的杏瓣儿就已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晋西北、陕北、内蒙西部大多为红杏的杏瓣儿,而唯独河曲一带是油杏瓣儿。加工时,先将杏仁放在开水锅内煮l~2小时,捞出后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将浸过的杏仁捞出,用毛巾用力摩擦去红皮;用开水煮熟后用凉水浸泡一夜,取出白杏仁,分别加入各种食用色素,再拌少许黄油。就制成各种彩色的杏瓣儿。最后是炒杏瓣儿,是把杏瓣儿和粗糠一起放在锅里干炒,杏仁由白色变成浅黄色即成。在炒的同时糠经加热后渗出了糠油,所以杏瓣儿是油润润的,油杏瓣儿也由此产生。油杏瓣儿的特点是:色鲜味美,酥脆可口,并有清肺利痰的功效。 ( 河曲)

十. 甘肃省 武威 河西猪

河西猪以产在甘肃河西而得名。河西猪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三个地区和20个县市的农业区与浅山区。

生长环境:河西走廊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通道和重要的农业基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多风沙、日照强,蒸发强烈,种植业靠积雪储水灌溉,所有这些自然生态特征,是造成河西猪明显区别于甘肃其他地方品种猪的重要因素。本产区除农作物外,还种植甜菜、胡萝卜、苜蓿、草木樨和箭舌豌豆等饲料作物。

外貌特征:河西猪种有大型、小型之分。大型猪60年代已绝种。小型猪以体型小、结构紧凑、皮薄、骨细、外形清秀为特点。颈长而单薄,鬐甲明显突起,背窄胸浅,背凹,肋骨弓圆,腹大下垂,臀部倾斜,后肢较前肢高,体型略呈前小后大的梯形。皮薄而有弹性,全身无皱褶。毛色沿祁连山地的猪多为黑色,川地灌区多饲养黑白花猪,亦有棕色猪,各种毛色多具有不完整的六白。除六白特征外,额部着生一丛白毛,称“玉顶”。唇端多为粉白色,称“粉嘴”。颈部和背部粗毛间有卷曲绒毛,夏秋脱落,初冬复生。头轻,嘴直呈楔形,额部仅有两条不清晰的纵形皱纹,鼻梁横纹不明显,耳小下垂,两耳距宽,耳根硬,耳短于嘴5~6厘米,长者与嘴端齐。背腰凹陷,腹大小垂,腹部皮肤紧凑,06对,亦有7~8对者。0细长,排列整齐,较纤弱。前肢端正,后肢软弱呈刀状,多卧系,是一个血统来源复杂的小型地方品种。

品种性能:河西猪属我国地方猪品种,中体格、体重较小,成年公猪最大体重104公斤,成年母猪平均体重82公斤。性成熟早,公猪3~4月龄开始配种,母猪4~5月龄开始配种,母猪可利用10年以上,一般正常繁殖年龄1~5岁,产8胎,产仔数一般10~14头,最少5头,最多27头。平均产仔数11.71头,育成率89.63%。河西猪在农村肥育,主要用糠麸饲料。10月龄活重50~60公斤;两年活重可达120~180公斤,用较好的饲料肥育,增重速度较快。8月龄为适宜的屠宰期(12月龄屠宰较为经济),屠宰率较低,活重70公斤时屠宰率为62.87%。肉红色,肉质细嫩,呈大理石结构,口味佳美,皮薄骨轻。母猪护仔强,耐粗性差,挑剔饲料,喜食精细的各种熟食,不喜食青绿饲料。河西一带引进的苏白、长白、巴克夏和内-四个品种与河西猪杂交效果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