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怒江当地农特产招商 怒江土特产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怒江当地农特产招商 怒江土特产联系方式更新时间:2024-01-16 12:47:50

一.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广昌白莲香四海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丝尾鳠

又称白须公鱼,马来西亚称Baung。

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头部扁平呈圆锥形,躯干部圆柱形,背部较高。背鳍棘后缘有倒刺,胸鳍棘前缘有锯齿,后缘锯齿粗大。有脂鳍,鳍基与臀鳍相当。尾鳍分叉,上叶延长成丝状。有须4对,包括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2对,其中上颌须很长,末端超过腹鳍伸达臀鳍附近。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色发灰,腹部银白,体表及鳍上均无黑斑。
2.生活习性:丝尾鳠属热水性鱼类,生活温度为15℃~37℃,最适温度26℃~32℃,低于15℃明显不适,14℃鱼体失去平衡。pH6.5~8.5,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属底层鱼类,集群特性明显,较易起捕。在马来西亚,丝尾鳠通常分布在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直到上游的缓流水域,也栖息于稻田附近的渠道。喜欢栖息于不是非常清澈的水域,水深达2~4米。没有泥浆的湖泊或水坝的岸边水域是它们的首选栖身地。
该鱼为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天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则以幼虫、小鱼、甲壳类、水生昆虫、水蚯蚓和有机碎片等为食。人工条件下,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及其配合饲料。
3.生长、繁殖:长速较快,个体较大,当年苗种可长至150g以上,天然水域常见个体0.4~2.5Kg。雌鱼32.5~35.5cm,雄鱼35.5~38.5cm开始性成熟。在马来西亚,丝尾鳠共有两个主要繁殖期,首阶段为2~4月,第二阶段为8~11月。

三.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兰坪拉马登石榴

兰坪拉马登石榴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兔峨乡拉马登村的。拉马登石榴具有果实硕大、色泽艳丽、籽粒色彩晶莹,味甜汁多等特点。当地人民把它当作水果中的上品。撕去皮,剥下一把粒送入嘴中,那股清甜又稍带微酸的汁液一个劲地往喉咙里钻。如果是一粒粒剥下,细细品尝,就更觉得肉质脆脆的,味道绵绵的,颇有留香三日之感。

兰坪县兔峨乡拉马登村坐落在澜沧江东岸,海拔在1500-1600米,这里气候干燥,土壤富含有机质。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培育出一个优良的水果品种--拉马登石榴。

拉马登石榴具有果实硕大、色泽艳丽、籽粒色彩晶莹,味甜汁多等特点。当地人民把它当作水果中的上品。撕去皮,剥下一把粒送入嘴中,那股清甜又稍带微酸的汁液一个劲地往喉咙里钻。如果是一粒粒剥下,细细品尝,就更觉得肉质脆脆的,味道绵绵的,颇有留香三日之感。

除生食之外,拉马登石榴还是制造果酒和果汁饮品的原料。同时,石榴皮富含单宁物质,可作工业原料,根、皮、花瓣和叶片都可入药,可谓全身是宝。

拉马登石榴不仅果实好吃,而且是一种很好看的观赏树种,其树形婀娜,树干苍苍,是做盆景的好材料。其树叶茂密,碧绿发亮,给人以生机勃发的美感,特别是到了5月,石榴花盛开,如火如荼,而且经月不谢,美不胜收。结果之后,初如绿珠点点,后似彩球串串。在拉马登,满山满坡的石榴林一望无边,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既是大果园,又是大花园。

四.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福贡云黄连

福贡云黄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贡云黄连是云南怒江福贡县的。

云黄连是常用名贵中药材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高的盛誉,是我省的地方特色药材品种之一。福贡云黄连已被国家中药管理局推荐发展保护和开发的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

云南省福贡县现辖行政区域

《福贡县人民政府关于福贡云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情况的函》,福政函〔2013〕30号

怒江州地方农业规范:DG5333/T12.1~3-2013《福贡云黄连综合规范》

五.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独龙族、怒族背包

独龙族、怒族背包是当地妇女手工织制及缝制的。它的原材料是担当力卡山上一种野生的麻。将将麻浸泡、撕开、去浆、制柔、搓成线后,用多种植物的液体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独龙毯质地结实耐用,可防雨。纺织方法与独龙毯一样,从剥麻皮、纺线到按照图案纹线拴综,以至提综、引纬、打纬等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使用多种不同的器具。只是面幅较窄,制作稍微容易一些。如今,精美的独龙族、怒族背包已成为贡山特色畅销产品。( 怒江)

六.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麝和麝香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珍贵的野生动物。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色,有的略琏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脐香腺襄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名贵的香料。云南省麝香的产量居全国第4位,怒江地区居云南省之首。麝香在中医学上的主要功用为:开窍、辟秽、通络、散瘀,主治中风痰厥、神志昏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恶疮肿毒等症。麝香制作的香料,芳香宜人,而且持久,并起着圆和、定香的作用。古人在墨料中也加少量麝香,称之为“麝墨”,用麝墨写出的字和画,芳香清幽,定后封妥,防腐不蛀。( 怒江)

七.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兰坪绒毛鸡

兰坪绒毛鸡饲养历史悠久,当地群众素有用绒毛鸡招待贵客、馈赠亲友的习惯。长期以来习惯用兰坪绒毛鸡和本地的白木瓜一起炖煮,有祛风湿的功效。由于产区交通不便,无外来鸡种引入,经长期选择形成兰坪绒毛鸡遗传资源

【皮肤颜色】 白色,少数黑色

【鸡冠颜色】 单冠居多,少数复冠。冠、肉髯多呈红色,少数呈黑色

【其它特征】 坪绒毛鸡全身羽毛呈丝状,似松针或山羊毛,较柔软。主翼羽、副翼羽和主尾羽有部分不完整片羽。喙短粗、微弯,呈黑色或浅灰色。耳叶多呈红色,少数呈绿色。虹彩呈橘黄色。胫多呈黑色,少数为黄色带黑斑

【主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为兰坪县河西乡,主要分布于兰坪县啦井镇、兔峨乡、营盘镇等地

八.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荞砂饭

在怒语的食谱中,“阿表”是一个最常见的名称,译成汉语就是荞砂饭。这是生活在福贡等地的怒族人民最喜欢的食物。它不仅适合老人和病人食用,也常被用来招待客人。

加工荞砂饭有下列程序。先把甜荞籽洗净,放人锅内,加水煮一段时间,等到荞籽的外壳裂开时,捞出沥水,晾干。放到碓里加上适量的温水舂一下,使外皮和内粒分离开。然后用筛子筛去外皮,就成了荞米 砂,可下锅煮食。如果不立即食用,也可以晒干存放。

煮荞砂饭时,只需在锅里加上适当的水焖干即可,也有的人在养中掺一点包谷砂,煮出来的饭不仅兼有包谷和养的香味,而且在颜色上也令人赏心悦目。在有条件的人家,还会用鸡肉与之配莱,则荞 砂饭更加可口。

其实荞砂饭还有很多吃法。例如先用养砂和青菜混合做成干饭,再把辣椒、核桃、姜、盐等佐料混合舂成面,加水泡饭,怒族人叫它为“辣子泡饭”。还有的人家把养和蔬菜混合做成“阿麦义”(意为稀饭),再加上漆油和盐,吃起来另有一番风味。

荞砂米饭不仅松软可口,而且还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降低血糖,美容也有明显的功效。

九.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漆树和生漆

漆树,属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羽状复叶,小叶为卵形或椭圆形,圆锥花序,花朵小,常呈黄绿色,果实扁圆。生漆,又名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体流出的分泌物,初呈乳白色,与空气接触后,呈暗褐色,渐渐由稀变稠。生漆是我国著名的土品。据载,漆树栽培和生漆使用的历史,已长达四千多年。目前,仍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生漆深受国外友人的欢迎。有关文献记载,世界年产生漆约4000多吨,其中我国的生漆占70%。望着峡谷那一山山、一箐箐的漆树,怎能不使人豪情满怀
( 怒江)

十.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巴坡犬

独龙江峡谷过去长期与外域隔绝,自然也形成了许多特有品种,巴坡犬是其中之一。因该品种首次发现在独龙江的巴坡,故起名巴坡犬。据专家初步鉴定,巴坡犬、澳洲野狗同属缅甸狼的近亲,为家养野味。巴坡犬虽体型较小,但凶猛异常,据猎人讲,多只时,敢与虎、熊相斗,外人要十分小心。为保护新品种,1998年贡山港湾畜牧公司在贡山嘎拉博"国家独龙野牛保护基地"海拔1700米的地方建立了巴坡犬保种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已成规模。( 怒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