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沐川的特产小吃 沐川县城特色美食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沐川的特产小吃 沐川县城特色美食推荐更新时间:2024-05-15 15:11:41

一.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甩菜

甩菜,精选产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区的五指山脉苍翠碧岭中的“沐川羊角菜为主要原料。”沐川羊角菜是经农业专家从沐川山区优良羊角菜中精心挑选,辛勤培育出的优质羊角菜品种,其种植区域均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且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按照传统农业,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精心耕作生产出的优质新鲜羊角菜。

甩菜,精选优质新鲜羊角菜,采用民间传统的沐川特有的鲜菜腌制工艺腌制而成。甩菜以其鲜香脆嫩、低盐保健的独特风味闻名。开袋即食,是旅游、休闲、佐餐的首选佳品。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三. 四川省 乐山市 沐川 小葱烧财鱼

小葱烧财鱼

主要配料:本地细小香葱约4两。

料头:本地细小香葱切粒,泡水红辣椒切粒,姜粒,新鲜干葱头粒。

主要调料:新鲜猪油,草狐老抽,生抽,香辣红油,盐,味粉,鸡精粉,韩国烧肉汁,黑胡椒,料酒。

做法:

1、将鲜活财鱼宰杀后剁成块(如图中大小),备用。

2、炒锅洗净,烧干净色拉油至6成油温,将备用的财鱼块放入快速拉油后倒出备用。

3、锅内留少许余油,放入泡水红辣椒切粒,姜粒,新鲜干葱头粒。

4、本地细小香葱约4两(注意是整条,烧好后便于取出)炒香,加入适量上汤,再加入拉油后的财鱼块,加入适量新鲜猪油,料酒,盖好锅盖用中火烧5分钟后,先用筷子取出小葱,再依次加入调味料:生抽、盐,韩国烧肉汁,老抽,味粉,鸡精粉,黑胡椒。

5、尝好味道后落少许芡水收汁,最后浇入少许香辣红油起锅。起锅时加入少许新鲜小葱粒。拌花草,就搞定了,味道极佳。

四.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五. 天津市 河东区 津门小吃“三绝”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天津小吃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这些食品为美食招待客人,馈赠亲友。这“三绝”便成了天津,凝结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在制作时,选料严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馅里要放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末,四两鲜姜,加入定量的骨头汤或鸡汤。再进行精心制作,从制水馅、揉面、揪剂子、擀皮、打馅到掐包、摆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环环相扣。蒸出的包子精致美观,鲜香可口,肥而不腻。别外包子吃着方便,饭菜合一,经济实惠,所以深受人们青睐
2.“耳朵眼”炸糕天津“耳朵眼”炸糕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把水磨黄米发酵面团作炸糕皮,煮红小豆加红糖作馅,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捞出来,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糯粘,豆馅黑细香甜,别具风味,在津门独树一帜
3.“十八街”麻花天津“十八街”桂发祥什锦夹馅麻花,也是远近闻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选料和制作方法特殊。先用热油和面,撒上桂花、闽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红丝等,制成酥馅面,搓成酥馅条;用糖汁和面后,搓成白条;把一部分白条蘸上芝订,便成麻条。再把酥馅条、白条、麻条合股拧,对折再拧,然后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黄色出锅,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和瓜条等,这才成为“十八街”什锦夹馅麻共这种麻花不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几个月也不绵软
在外地能够吃上天津小吃“三绝”,当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临其境,品尝这三样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别有风味!( 天津)

六.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沐川黄白姜

沐川黄白姜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沐川生姜有白姜与黄姜两种,沐川种植姜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上,就有“沐川姜”药理功效的记载。

沐川生姜有白姜与黄姜两种,黄姜学名姜黄,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印染、化工等,沐川黄姜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有机农产品认证,其精加工产品畅销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沐川白姜根茎肥大,肉质白而细嫩,干姜块坚实饱满,粉性足、色白、筋细、辛辣、味浓,以“白皮粉口”享誉省内外。自2005年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姜示范基地县以来,该县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制定《沐川黄白姜丰产载培技术通用准则》,成立黄白姜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协会。在大楠、沐溪、箭板、杨村、底堡等乡镇建立项目示范区,加强对姜农的技术培训指导,普及推广无公害生物肥,让姜农逐步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走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黄白姜产业之路,提高了黄白姜的品质产量,在海外打响了“沐川姜”品牌。2007年,该县黄白姜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国标委和全国供销总社验收。

目前该县黄白姜产量达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姜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黄白姜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截至目前,该县供销社已发起组建黄白姜加工企业2家,黄白姜合作社4个、协会1个,入社(会)农户1100多户,带动全县发展种姜农户1.3万多户。

七. 四川省 乐山市 沐川 沐川甩菜

沐川甩菜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沐川甩菜以鲜香脆嫩、低盐保健的独特风味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与涪陵榨菜媲美的一种新兴的地方特色产品,是居家旅游、休闲佐餐的方便小吃,也是沐川的一张名片。

“沐川甩菜”精选优质无公害羊角菜(芥菜)为主料,采用民间传承的特殊配方工艺腌制而成。沐川全县现有沐川县云雾食品有限公司的“沐绿”、沐川县清林食品厂的 “沐之源”、沐川县好老乡食品厂的“新绿”、沐川县水牛咡甩菜厂的“沐源川”等4个商标的甩菜种类。

八. 福建省 三明 梅列区 三明小吃

三明小吃

九.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十.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