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市区特产有什么 茂名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市区特产有什么 茂名最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6 01:02:47

一.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北界豆饼

北界豆饼

信宜的豆饼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制成豆腐后,还需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这种食品遍及信宜各地。但最有名气的,数北界豆饼。该地制作的豆饼,皮韧,肉嫩,桔黄色,结实可串,豆香浓,耐炖。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韭菜、猪肉粒、虾米馅料,煎制而成,称“豆饼角”,其香味浓郁可口,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把它列为信宜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外地人来信宜,品尝后,均赞口不绝。

北界豆饼主要产于北界镇的坡头、金渠、桃子等地。豆饼制作始于1930年前后,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坡头村的张伦瑞(绰号“豆饼佬”)制作豆饼出名。20多人的大家庭大部分劳动力投人制作,每天加工六七十斤大豆,兼制腐竹运去高州、湛江等地销售。取剩下的豆渣作养猪饲料,发展养猪业,平时养七八头肉猪,数头母猪,以及几十头猪仔。近年,张氏后代有些已迁往外地发展豆饼制作业。

北界豆饼制作工艺精细。大豆去壳后,吸足水份(约浸10小时),豆浆幼嫩,只用盐卤凝固,一般不用石膏,故成品无石膏异味。煮豆浆用过的铁镬,去净镬焦加油拭擦再用。包制成块后,用铁筛烤黄。每块6厘米见方,厚1厘米,每斤大豆可制作十三四小块。

北界豆饼主要在当地销售,旺销期逢圩日(集日)有30多摊挡上市。除供当地群众外,市区酒家饭店有时专程前往购买。

二.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凼仔鱼

信宜凼仔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凼仔鱼实为鲩鱼种类,是山区的一种独特的养殖方式,因口感与一般的鲩鱼有别,受人们推崇。 当地的群众在屋边地头挖一口小鱼塘(广东话叫“凼仔”),养殖,便叫作“凼仔鱼”。由于山里水质清纯,用山上芒叶野草、或木薯、番薯叶作饲料喂养,是纯绿色环保食品,一般养殖二三年,每条鱼出产时都有八到十斤,大的十五六斤。这种鱼肥而多肉,肉质坚韧嫩滑,刺大易剔,且久煮不烂,没有腥味,宰杀后斩成块状,煮熟时放入酱油、黄酒、姜葱、豉汁、陈皮、五香粉等佐料,浓香扑鼻,味道十分鲜美。

山区农民生活或生产灌溉所需储水,于是在房前屋后的田间筑挖小水池(当地人称叫氹仔或曰凼)。

引山泉经年流入,建坝口源源排出,有源头活水,池水清澈非常,其水质是足可令人啧啧不已。

信宜山区农民善于利用现有资源,山区千泉百溪终年清澈流淌,村民便在泉溪流经处引水筑氹放养鲩鱼,投喂青草和杂粮等天然绿色植物。因其独特的微流水绿色食品养殖,肉质鲜嫩、入口爽脆、肉多不肥口,营养价值高,大异于其他的塘鱼,这种优势,得益于氹仔鱼生长的时间长,山里氹仔面积小,营养充足;种类单一,没有异类的角逐,生息时间较足。

历史:

凼仔鱼养殖历史上溯到唐朝,咸通年间(860~874)信义、茂名等县(今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山区农民在房前屋后挖凼蓄水养鱼和防火灾。后又在稻田中散养鱼,鱼稻双收。

信宜凼仔鱼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由信宜市大地凼仔鱼专业合作社于今年3月申报,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在2011年6月14日公示期满,经国家农业部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质量控制 技术规范编号:AGI2011-03-00675。

划定的产地保护范围是:信宜市洪冠镇、茶山镇、怀乡镇、朱砂镇、贵子镇、大成镇、白石镇、钱排镇、合水镇、新堡镇、平塘镇、思贺镇等12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22°42′26″。

养殖区分布在信宜高山地区,方圆几十公里连绵群山,养殖用水是接近饮用矿泉水标准的山溪泉水。养殖面积230.8公顷,年产量7000吨。

地域范围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其中信宜凼仔鱼(草鱼)主要分布在括信宜市的洪冠镇、茶山镇、怀乡镇、朱砂镇、白石镇、贵子镇、大成镇、钱排镇、合水镇、新堡镇、平塘镇、思贺镇共12个山区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22°42′26″。总面积230.8公顷,年产量7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一是鱼体较大。商品鱼有10斤左右,75公分长,比其他上市的草鱼大。二是体色鲜艳。凼仔鱼(草鱼)的鳞片紧密,呈淡黄色,非常鲜艳。三是新鲜生猛。 2、风味特征。由于某种原因凼仔鱼(草鱼)生长的水质、土壤、环境、饲养方式等与众不同,因此它的味道与普通淡水鱼相比,别具一格,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烹制都具有嫩、滑、香、甜的口感,不添加任何佐料,也没有腥味、泥味,嘴嚼后余香不尽。 3、内在品质指标。信宜凼仔鱼(草鱼)营养丰富,含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19.44℅,高于目前有关草鱼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文献报道值。 4、安全要求:信宜凼仔鱼(草鱼)养殖者和地理标志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信宜凼仔鱼(草鱼)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精心组织生产。在种苗培育、成鱼养殖期间、运输过程,不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同时,要自觉遵守信宜市大地凼仔鱼专业合作社的监督检查,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储良龙眼

储良龙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比泰国龙眼好。截至2010年初,在广东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上,该品种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售价好。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贮,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龙眼主要有储良、石硖、大乌圆等优质品种。储良:是三大品种中最佳果品,其特点是品质好,肉质爽脆不流汁,味芳香,含糖高。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5727亩,预计2000年产量700吨。石硖:品质好,耐贮运。肉厚脆且与核极易分离,味芳香,含糖高。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5.2万亩,预计2000年产量达2300吨。大乌圆:果个大,肉厚爽脆且与核极易分离,味甜稍淡。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4287亩,预计2000年产量达 198吨。

储良龙眼原产于广东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1996年高州市被农业部南亚办授予储良龙眼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该品种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例如桂东南各县市)、福建、云南等地区,储良龙眼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储良龙眼对土壤、气候、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在山上种植也能获早结、丰产、稳产。一般植后第三年开花结果。在广东高州,其多数年份的成熟期是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早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则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丰产性能好。但对肥水供应水平的要求较高。

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比泰国龙眼好。截至2010年初,在广东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上,该品种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售价好。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贮,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1990年8月高州储良龙眼在广东省省优质龙眼评比中以总分103.45分荣获第一名。1992年高州储良龙眼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6年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和南亚办指定高州市为“储良龙眼生产基地和育苗基地”。1997年高州储良龙眼被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1999、2001年获得中国(北京)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储良龙眼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2001年,“高州储良龙眼”被“中国果菜大赛组委会”评为“2000年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果王”。2011年,高州储良龙眼被评为“岭南十大佳果”之一。2011年高州发布实施《储良广眼》企业联盟标准,规定了储良广眼鲜果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贮运要求等。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尚文粉

信宜尚文粉是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东镇街道尚文村的。信宜尚文米粉采用手工制作,具有滑嫩、味鲜、爽口和煮不易烂、炒不易碎的特点,广受消费者欢迎。

尚文,是个革命烈士的名字。为了纪念他,广东省信宜市政府将他的家乡改名为尚文村,是东镇街道辖区内的一个村。尚文粉,顾名思义就是尚文村出产的米粉。现在,这种粉丝在已是信宜市区酒楼食肆、大排档的一道特色美食,可煮可炒,味道鲜而不腻,非常受顾客欢迎。

尚文米粉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生产的。当时的大队(相当现在的村委会)为了搞副业,利用近县城的优势,组织一些群众尝试做米粉销售给各大招待所。由于味道好,这种米粉非常畅销,同时由于那时会议多,各招待所都用米粉来接待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时一天便可销售上千斤。

尚文米粉的制作程序十分繁锁,前后要经过浸米、磨浆、炊熟、凉干、泡软、铡丝、晒干等生产环节。每道工序都很讲究技术,比如磨浆不够细嫩,炊的粉皮就厚薄不一;铡丝有大小,煮沸吃口感就有别。尚文粉具有滑嫩、味鲜、爽口和煮不易烂、炒不易碎的特点,全程手工制作,这是师傅制作技术高超的结果。

1)选料,磨米浆。选用当地冬季上乘的稻黄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适当比例的水,浸泡一小时以后才磨,必须磨两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细磨,磨成米桨备用。

2)蒸。蒸具选用竹子制成的,竹蒸具有方形的和圆形两种,粉皮制作选用方形蒸具,蒸锅要密气受热均匀,蒸粉皮时,首先要把蒸锅中的水烧开,再在蒸具上铺好一块浸泡好的白蒸布,蒸布要铺平紧贴蒸具,刷上食用油,以防粘布,落浆均匀且要薄,用火要猛火,并特别要掌握火候,火候过少不熟透生浆不好吃,火候过多蒸出的粉皮粗糙不够滑嫩。粉皮蒸好后,马上拿出剥落,让其散热,然后用蒸具蒸熟成一张白纸状粉皮。

3)晒。把粉皮放到竹编的竹寮上凉晒至半干,然后折叠成四至五等份,再用两块竹寮夹好凉晒至七成干,趁着粉皮未干,把折叠的粉皮用大闸刀按一定规格切成一圈圈的粉丝,再次用两块竹寮夹好,放在太阳下晒干,把干透的粉丝用竹蔑缠绑成梱。

随着经验不断积累和顾客要求越来越高,信宜尚文粉历经近半个世纪后,品质更佳,不但登大雅之堂,还成了送礼佳品,不少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连不少归国华侨食过之后,即使是要漂洋过海也要带些走。尚文米粉以味道鲜美而名扬远近。

五. 辽宁省 营口市 西市区 营口对虾

营口对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营口渤海出产的虾,个体大、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珍贵的海味。它是国内外普遍喜食的一种海产品,在国际市场素有盛名。

渤海湾,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水温相适,利于对虾的栖息和繁殖,特别是淡水入海,泥沙淤积,饵料丰富,成为虾产卵、孵化和生长的良好场所。每年三月以后,北方的海水渐暖,去黄海南部深海过冬的虾,便成群结队向北部回游,绕过山东斗岛东端,进入渤海湾,然后散游在浅海中产卵繁殖。渤海虾具有生命周期短(一年)、生长速度快、繁殖量大等特点以及长途产卵回游的习性,回游路线也较明显和固定。

渤海虾是一宝,它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俗话说:”宁尝对虾一口,不吃杂鱼半篓”。对虾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十分丰富。经过名厨烹制作的盐烤、油炸等西式海虾菜,色艳味鲜。外酥里嫩,脆香适口,是一种公认的”西式中国菜”。清蒸、烟熏、软炸、锅贴、蛋煎、干烧、红焖等多彩多姿的中式海虾菜,更是味美诱人,驰名中外。

营口对虾

营口市渔业协会

12354949

虾(活的)

六. 广东省 茂名 茂南区 赖粉

赖粉的古法制作方法是:先用铁锅烧开水,锅上放一铜漏筛,将浸透的上等粘米粉倒进筛内,然后用有柄圆木厚板大力压下,米粉条便从一个个筛眼内落入锅内,待米粉条熟时立即捞起冷却。

食用时,再放滚水浸热,可根据食客嗜好,炒、做汤,放上芝麻、蒜蓉、胡椒粉等,其口感是嫩、滑,汤味鲜美,风味独特。

七.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中垌猪

中垌猪

中垌猪以产于中垌而得名,它是广东省内良种猪之一,是化州市农家养猪的主要品种。相传中垌猪始养于明末,清代中叶,中垌猪发展到3000多头/年。民国后期增至6000多头/年,其中母猪300多头。新中国成立后,中垌猪得到较大的发展。1963年省农业厅在本县中垌公社设中垌生猪育种辅导站,主管中垌猪种的提纯推优工作。此后,中垌猪逐年增殖,1979年增至3万多头,其中母猪2000头;1985年增至8.4万多头,其中母猪将近4000头;1988年增至8.8万头。

中垌猪具有早熟、肚兜大、粗食、快长、易肥、皮薄、肉嫩、矮脚易圈和母猪产仔多等特点。据1985年编印的《化州县农业生产规划报告集》记述:中垌猪在通常的馒头和管理下,猪苗65天脱奶,重为10公斤。肉猪增重高峰期为7-9月龄,育肥至11-12月龄,体重可达100-120公斤。中垌母猪平均每胎产10.8头,与高州黄塘猪、徐闻细骨猪、海南文昌猪、粤北梅花猪、普宁流沙猪种比较,24月龄母猪产仔数多1-2头,仔猪平均日增重0.1-0.2公斤。中垌圩猪行是中垌猪苗的集散地,每逢圩期,四乡养猪户前往购买猪苗者络绎不绝。中垌猪全市多数地方也有养殖。此外,相邻的高州、茂南、廉江以及广西的陆川等县(区)亦有饲养。1988年畜牧局下属猪场,以中垌种猪与外地黑白良种猪杂交,繁殖新一代品种,供各地农民饲养。

八. 新疆 乌鲁木齐 新市区 乌鲁木齐帕尔木丁

乌鲁木齐帕尔木丁

帕尔木丁是维吾尔族人民传统的风味食品。它色泽黄亮,形象美观,皮酥脆,肉鲜嫩,咸中带甜,颇受人们欢迎。

帕尔木丁是用面粉、肥羊肉、炼羊油(少许)、洋葱(皮牙子)、鸡蛋、精盐、孜然粉、胡椒粉等原副料,在馕坑烤制而成。

制作帕尔木丁,先把肥羊肉成切小丁,洋葱切碎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量清水拌匀成馅;在面粉中加酵面和鸡蛋、适量谈盐水和面,稍饧,分成等量小块,擀成圆面皮;与馅做成马鞍桥型。沾醋贴的馕坑内壁上,贴完,盖严馕坑口。约五分钟,揭开盖,再烤约二十分钟,帕尔木丁呈金黄色,取出抹少许炼羊油即可食用。

九.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缅茄树

此树至今已460多年的树龄,大树参天,树高21.5米,胸径1.22米。枝繁叶茂,覆地数亩。成熟的缅茄子,每粒一寸长, 分上下两截。上截是金黄的种柄,俗称蜡头,质地坚韧;下截是核仁,圆滑褐黑。这里的艺人很早以前就将缅茄的蜡头雕刻图章及十二肖、花草虫鱼等,缅茄雕刻成为很具岭南特色的一种小手工艺品而饮誉国内外。1957年,中国政府把它作为“国宝”送了十颗给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父。1986年元旦间,1总书记到高州视察时,曾指示“不要让他断子绝孙”,要想办法繁殖这稀有的优良树种

( 高州)

十. 广东省 茂名 电白 “海马”瑶柱粥

“海马”瑶柱粥

走马粤西电白,其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令人眼花缭乱,而茂名人有吃宵夜的习惯。其中电白的“海马”瑶柱粥味道清香爽口,令人击掌叫绝。

“海马”瑶柱粥中选用的“海马”,是海蟹中的一种爬行动物,俗名白蝥蟹。个体小,形像螃蟹,在适应它环境的海滩里繁殖,栖息在洁白的沙滩洞穴里,性癖幽居,日息夜游,群居斗殴残杀,在茂名市电城镇莲头前海村一带海滩盛产这种稀有海滩动物。由于这种海蟹难养,没有养殖的环境,产量极少,且难以捕捉。别看它个子小,可它行走速度极快,你要捕捉它不容易。其在沙滩行走自如,恰似骏马疾驰,故当地人给它取名“海马”。人们在捕拿它时,极不容易,往往费尽心神。在夜间捕捉时,利用它出来寻食之机,在炽热的灯光下,使它迷失方向,将其束手就擒。还有一种土办法就是用长竹竿猛扫洞穴,使它惊惶失策,偶有成果。

相传这“海马”粥有个民间传说。民国初期,粤西一带闹鼠疫,人们纷纷逃命。有不少人家破人亡。在电城镇莲头村的村民,为了躲避鼠疫,在大海相望的莲头岭的架海村躲避。有一姓吴的村民他的独根苗儿子不幸染上了可怕的鼠疫,气息奄奄。为了救生独苗儿子,姓吴的村民夫妇日夜守护在儿子身边。没有钱买药和买菜,在海滩上捉到这种小沙蟹和螺肉煮粥喂儿子,不知怎的,身体渐渐痊愈。这种奇迹的海味粥使他有了发财的心眼。他在离村十几里的爵山圩摆设海味粥,但把“海马”螺肉去渣后拌入一些药材煮粥卖给人们吃,人们吃了这种粥,精神焕发,百病消除,他家靠这种粥渐渐变成富翁,在电城镇买田置业。解放后被打成地主成份,屡遭逼害。该家子孙严守秘密,发誓不得把这处秘方公诉于众。改革开放后,他嫡孙们终于向人们推介“海马”瑶柱粥,使人们有机会吃上这鲜美的海味粥。

据了解,“海马”瑶柱粥是选用电城镇莲头海滩的“海马”,精制而成,讲究厨技和火候。它个子小,膏肉多,品味清香,得到食品店客的认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