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州特产馆 黄州区哪里有卖湖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州特产馆 黄州区哪里有卖湖南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1 07:17:32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东坡饼

东坡饼是黄州地方风味名点,距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苏东坡设计,由安国寺大和尚参寥试制成功。

制作方法:这是一种“千层饼”,系用上等细面粉做成蟠龙状,用麻油煎炸,片片如薄丝条,然后撒上雪花白糖。

特色:具有酥、香、脆、甜的特点。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遂将此饼叫做东坡饼。当地人一般用来招待远道来的贵宾,也有的逢年过节作为馈赠礼品。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豆腐

黄州豆腐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黄州豆腐,肉嫩,质腻,色白,没有豆腥气,而且极具韧性,用手指顶而不坠,放菜篮而不裂,打丝汤而不散的特点。

黄州豆腐,那是历史悠久,驰名荆楚。“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河藕”。这首民谣在湖北流传甚广。黄州豆腐、巴河藕、樊口鳊鱼、武昌酒一向被认为是鄂东四大名产。

黄州豆腐出名,是因不用江水、湖水、塘水,系与应用“金甲古井”水源紧密相关。传说宋时,黄州一次发生干旱,井水干涸,当地群众挖掘此井时,掏出一套金甲。经过考证,此甲乃南北朝将军谢晦(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兵败南逃路经黄州时,为了射击辟追袭,便将随身盔甲投入井内,弃甲而逃。这具金甲形似龟壳,而龟壳又名八卦,故后世又称其为八卦井。由于金属长期在水中浸泡和沉淀的原因,使井水清澈凛冽,水质纯净,沁人肺腑,甘润醇厚。又因这里原来远离闹市,四周少人居住,其水全依山浸,水质清辙,故用这种井水做出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没有豆腥气,而且极具韧性,用手指顶而不坠,放菜篮而不裂,打丝汤而不散的特点。

其实,黄州豆腐闻名的真正秘笈,是在用水、选料、泡豆、磨浆、点浆、压板等方面拥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它在制作技艺上至今流传一首顺口溜,“选料要精,虫、砂、瘪壳要去净;泡豆要勤翻洗,换水按时分;豆浆一条流;磨浆精细要适度;点浆识水性,甜、咸、淡水要分清;压板按规定,先轻后重豆腐成。”黄州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氽汤、可凉拌,厨师可用这种黄州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如鱼头豆腐、炸豆腐泡、千张皮、豆腐丸子、黄干子等。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萝卜

黄州萝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州萝卜”是中国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品种,长得粗壮,形似冬瓜,人称“冬瓜萝卜”,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黄州三绝”之一,以清香甜脆著称。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黄州萝卜”体大皮薄,水份充足,含糖量高,肉脆味美,生食甜脆可口似水果,熟食味佳回锅而不烂,有“生萝卜甜、熟萝卜香、腌萝卜脆,冬藏春吃更有味”之称。

据传说,早在东汉时期,曹操驻兵黄州时,曾因“兵吃萝卜、马吃菜”而盛名天下。宋朝著名诗人苏东坡居住黄州所食之“东坡肉”、“东坡鱼”都要用“黄州萝卜”相佐。黄州有句流传颇广的顺口溜,“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萝卜本味佳,盘中新雪巴河藕””。对黄州萝卜的口味是恰当的描述。

1749年(乾隆十四年)《黄冈县志》记载,“自演武厅——下巴河口瓜菜圃也,有萝卜,大者一枚十余斤”。长圻廖至孙镇一带全长四十余里,盛产萝卜、瓜菜,历史上誉称“四十里菜园”。该地区土地肥沃松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远离污染,长出的萝卜所含矿物质和营养成分大大超过普通萝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1959年,“黄州萝卜”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农展馆的展览并获奖,1992年又被选入湖北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发项目库,成为湖北省具有开发前景的名优农产品资源之一。2008年8月,“黄州萝卜”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冈积极系列开发“黄州萝卜”,种子的提纯复壮成效显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与北京银山食品有限公司兴建了黄冈市康尔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速冻保鲜、脱水、腌制、饮料等各类品种。

保护范围

黄州萝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对黄州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黄州政函[2007]6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路口镇、堵城镇、禹王街道办事处、东湖街道办事处、南湖街道办事处等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

四. 台湾省 云林县 北港素食馆

在北港镇上提起北港素食馆,可是老少皆知,无人不晓。这家30年老店由3位大婶经营,物美价廉,店内卖的都是常见的菜羹、稀饭、素菜面等,但吃过的顾客却一再光顾,大概除了好吃之外,老板娘亲切地招呼,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云林县)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东坡牛脯

东坡牛脯

配料:主料:牛肋肉

辅料:胡萝卜、白萝卜

调料:番茄酱、湘妹子酱、排骨酱、花生酱、盐、白糖、葱、姜、蒜、干辣椒、香果、八角、香叶、鸡精

操作:1、牛肋肉上火煮成七成熟,切成方块,胡萝卜、白萝卜切成块备用;2、坐锅点火入油,放入番茄酱、湘妹子酱、排骨酱、花生酱、干辣椒炒香加入汤、葱、姜、蒜、香果、八角、香叶、白糖、鸡精、盐,再加入牛肋肉、胡萝卜、白萝卜,焖入味至软烂。

特点:香辣软糯,味厚滑爽。

六.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袁森泰鲜汤馆

“家庭小作坊”。汤的味道“不错”,就是可能“加多了味精”,“喝完容易口干”。

地址:汉口铜人像附近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叶路大蒜

叶路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叶路大蒜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的。叶路大蒜是黄州区农副产品中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产品销往北京、武汉、南京等地,市场声誉极好。

“叶路大蒜”产自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农家良种,早在明朝已有种植。1949年以前,常年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年产鲜蒜砣4000吨。改革开放以后,大蒜面积逐年扩大,八十年代中期,大蒜种植面积到13000余亩,特别是近十年来,大蒜面积已发展到近两万亩,蒜砣产量接近翻一番。

“叶路大蒜”叶狭长而扁平,叶面较小而直立成株,有叶7~9片,深绿色,有蜡粉,蒜苗由许多叶包裹而形成假茎,不中空,假茎呈圆柱形,长30~50厘米;蒜砣表皮白色,每个蒜砣有5~7瓣。

“叶路大蒜”是黄州区农副产品中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产品销往北京、武汉、南京等地,市场声誉极好。1999年、2001年分别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叶路大蒜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禹王街道办事处共2个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黄州区地方标准:DB421102/T010-2009《叶路大蒜种植技术规范》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糍粑

糍粑,为黄冈地区传统名吃。“杀年猪,做米酒,打糍粑,腌腊肉!”打糍粑是黄州流行的年俗。对于黄冈人而言,打糍粑的象征意义甚于物质意义。打糍粑往往与杀年猪“两盘同开”。吃着新鲜的猪肉,就着新鲜的糍粑,那份新鲜劲把整个一年都能照亮。如今黄冈的传统年俗正在流失。

打糍粑是江淮一带的旧俗。糍粑曾是黄冈老百姓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之一。年前,家家户户打糍粑,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在打糍粑之前,先将糯米淘净浸泡两三天后,放入木质蒸笼大火蒸熟。“为防止蒸锅水烧干,要不时地沿锅边向蒸笼里加水”。

将蒸熟的糯米拿出来放到“地窝子”里,“地窝子”是用硬石头做的,有80厘米见方,中间掏成半圆,男人们用枣木棒不停地捣地窝子里的糯米,糯米太黏捣着费劲,往往是一群男人,一边转圈捣一边唱号子歌。等到糯米全变成面团没有米粒而且很黏时,就打好了。刚打好的糍粑,冒着热气、闻着清香、摸着柔软、看着洁白、吃着滑嫩。

将整团的糍粑都拿起来放在一张大门板上,平整成大约5厘米高的样子,等糍粑慢慢变冷变硬后,用刀切成块,用瓦缸或桶装新鲜的冷水浸泡。春节时可以将糍粑油炸、火烤、打汤等,来招呼客人或自己食用。

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或煨一罐鸡汤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油炸烤煎,风味更加独特鲜美。包馅的糍粑不宜久存,切成块状的糍粑久放干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换其水,可保存3个月以上。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舒兰市 福源馆小吃

福源馆创建初业,是一个以卖茶水为主,兼营油茶、江末条的小茶食店,经营品种单一,门面很小,连作坊、仓库才二百多平方米。因得老船厂水旱码头之地利,以香茶招客,,有美食邀宾,生意渐隆,始立字号埠源馆”。后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有一个号称“俊六大大”姓吴的商人由外埠来店,投资扩建,聘请名师,制做各种糕点,自行销售。兼营水果、香肠、火腿、板鸭、叉烧肉等二十多个品种。随着经营发展,盈利渐增,为使财源水续,遂取“福三源”为宝号奠基,改“埠源馆”为“福源馆”。伪满后期,该店业况日下,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直到1948年吉林市解放,随着新中国的建设,福源馆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如今,福源馆已由过去的小作坊,小门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中、西糕点加工,速冻食品加工、熟食加工、饮品加工和批发零售兼营的食品企业。1994年被中华由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品种:各式传统中点、新或西点、生日蛋糕、速冻食品、熟食、饮品、冰点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