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江特产益智菜式 阳江美食配方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江特产益智菜式 阳江美食配方大全更新时间:2024-01-14 09:37:11

一.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平冈蟹

平冈蟹--平冈蟹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蟹黄炒饭

螃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橘黄色、味鲜美。蟹黄不是螃蟹的卵,虽然成份和蟹卵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有本质区别。蟹黄中确实含有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但还有其他的螃蟹的器官、腺体、组织液等物质,并非单纯的蟹卵。蟹黄体积变大、呈鲜艳的橘黄色时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经成熟,此时生产排出体外的是蟹卵,留在体内性腺中的卵细胞仍然属于蟹黄的一部分。

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蟹油)长得最厚实。所以,过去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

蟹黄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其他营养物质,营养丰富,但是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胆固醇。

现在的季节正是吃蟹的时候,利用蟹黄炒出来的饭味道非常特别,浓郁的蟹黄味道以及淡黄1人的色泽都让人食指大动,很多第一次品尝蟹黄炒饭的人都会不自觉撑坏肚子。

三.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砂仁肚条

春砂仁肚条

配方:春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姜15克,葱白15克,猪油100克,绍酒50克,味精3克,湿淀粉20克,盐5克。

效用:猪肚为补脾胃的要品,又辅以化湿醒脾、行气和胃的春砂仁等配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食少腹胀、妊娠恶阻的人,非常适合。

制作:1、将猪肚洗净,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肉膜。另将锅中渗入清汤,放入肚条,再下生姜、葱、花椒煮熟,打去泡沫,捞起猪肚待冷切成条;2、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绍酒、猪油,再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着芡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八甲荬菜

八甲荬菜

阳春市八甲镇常年气候温和,境内河溪纵横,河溪沿岸有大片湿润的土地,多为冲积沙质土,含有大量的有机养分,只需适量施土杂肥,即可种植品质优良的荬菜--八甲荬菜。八甲荬菜,菜茎粗大、光滑嫩脆,光泽透明似甘榄色,叶厚光滑布满叶脉,叶色翠绿光润,叶边缘有规则的锯齿状。性味甘温而不寒,有滤水去湿、清热解毒消滞的功效。

八甲苦荬菜是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八甲镇的。八甲镇生产的苦荬菜属长梢型,灰绿色,味带甜甘,叶梢矛长的一种。由于其性味适中,不寒不燥,另外,它可以炒吃,也可以煮汤;口感清爽,一年四季可食。

苦荬菜,俗称荬菜,种类繁多,有长叶梢的,有短叶梢的;色泽呈青绿的,灰白的;叶梢有硬的,也有软的;味有苦甜的,或苦甘的不一而足。

八甲镇常年气候温和,境内河溪纵横,河溪沿岸有大 片湿润的土地,多为冲积沙质土,含有大量的有机养分,只需适量施土杂肥,即可种植品质优良的荬菜--八甲荬菜。八甲荬菜,菜茎粗大、光滑嫩脆,光泽透明似甘榄色,叶厚光滑布满叶脉,叶色翠绿光润,叶边缘有规则的锯齿状。性味甘温而不寒,有滤水去湿、清热解毒消滞的功效。特别是以其纤维含量低而口感爽滑无渣,深受广大的喜爱,而且苦荬菜少病虫害,是人们食用放心菜。

八甲苦荬栽种容易,食用方便,很受人喜爱。可是它有很强的地域性,据说正宗的八甲荬在八甲温泉河两岸一公里范围内种植出产,其味苦中带甜,口感极佳,百吃不厌。这一特性也许是受温泉地下水质及矿物质的影响。阳春东北部的人曾在本地移植,但出产的品种,会出现变味和变硬的状况,失去它的原性,所以外乡人对它有望"菜"兴叹的感觉。

外县的人对八甲苦荬菜也情有独钟,茂名、高州等地的客车司机前往广州,路过八甲时,都喜欢买上一把送广州的亲朋戚友,回来时,又买上一把回家煮食。这样,八甲苦荬菜便渐渐闻名遐迩了。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东水茶

东水茶,茶色透明,显嫩绿色。味道甘凉清香,具有生津、消滞、降血压、帮助消化和开胃等功效。

东水茶是东水山区的,相传已有三百多年采茶历史了。东水山山高林密,气候温和,东水茶生长在经年云雾缭绕的山上。但产量不高,奇货可居。

经山民加工制成的东水茶浸泡后,茶色透明,呈嫩绿色,味道甘凉清香、具有生津、消滞、降血压和清肝肾热等功效。

东水的海拔高度、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种植优质茶树。东水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利用东水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种植优质茶叶,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道路。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东平鱼翅

东平鱼翅

鲨鱼是海洋大型软骨鱼类,是一群鳃裂位于侧面的权鳃鱼类的通称,古代称之为鲛,它的性情十分凶残,号称"海中狼"。鲨鱼鱼翅,人们通常简称为鱼翅,历来被誉为"海味八珍"之一,主要由鲨鱼的背鳍、尾鳍和胸鳍等结构组织加工制成,是十分名贵的海珍品,常与燕窝相提并论。据检测结果发现,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有各类蛋白质83.5克,营养极其丰富,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食品。鱼翅不仅味道鲜美,耐人咀嚼,增加食欲,而且具有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等作用。有资料报道,鲨鱼翅具有防癌抗癌活性,

东平是我国的十大渔港之一,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鱼翅生产和加工基地,每年产出的鱼翅50多吨,占全国产量的四成左右。东平鱼翅的加工和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代中叶,东平人就开始捕鲨鱼制翅,并通过历朝历代渔民的补充完善,形成了一套东平特有的捕捞和加工技术。因此,在捕鲨技术上,东平渔船历来都位居全国前列,在60年代还有浙江、福建一带的渔船在当地水产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到东平参观学习。

东平鱼翅对生产原料的选择要求比较高,一般只用真鲨、猫鲨、皱唇鲨等科的成年鲨鱼的背鳍、胸鳍作为原料,这几种鲨鱼的原翅规格均匀,翅丝饱满匀圆,经历传统加工方法生产出来的鱼翅色泽光鲜、透亮,翅丝绵长、弹性好,在外观上与劣质的鱼翅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在食用上,由于东平鱼翅采用了传统的加工方法,没有采用任何有机的添加剂和人工色素,保持了鱼翅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口感鲜美,咀嚼感好,营养丰富。因此,东平鱼翅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产品行销港澳、欧美,供不应求。东平鱼翅也成为了高档鱼翅的代名词。

七.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姜豉

阳江姜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阳江姜豉是以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食用方法:先将所需豆豉用清水略洗一下,捏碎或捣碎后即可加入到各种菜式中,进行烹调调味。烹调种菜式加入豉汁后,菜式的风味更佳,更鲜美可口,有助于增进食欲。

配料:精选黑豆、优质食盐、鲜姜

推荐菜式:豉汁蒸排骨,豉汁蒸肉片,豆豉红烧肉、豉汁蒸鱼、豉汁红烧鱼、豉汁蔬菜等等各种菜式。

阳江姜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4.姜:产地阳江,应符合国家质量卫生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豆豉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挑选:筛除杂质。

(12)包装:称重和包装,阳江姜豉则在每包豆豉中加入l至2片姜片。

2.姜片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清洗:将姜块用清水浸泡、清洗,洗去表面泥土和杂物。要求清洁、干净、无杂物。

(2)切片:将姜切成片状,厚度约2至3cm,并切除头尾发芽部分。

(3)腌制:将姜片层层放入缸中,并均匀层层撒放相当于姜片重量约30%的食用盐,压实装满,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腌制。时间约7天左右。

(4)晒干:将腌制好的姜片用竹窝盛装,摊平后在太阳光下晒干,水分控制在18%至20%。

(5)包装:将姜片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入仓贮放备用。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姜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山坑石蛤

山坑石蛤

石蛤与田鸡相似,而石蛤只能生长在山坑有水的地方,皮色与坑凼石头相似,故叫石蛤,极补阴肾,据名老中医介绍,小儿肾亏、夜多小便、流淡汗极有效,很多乡间医生还用来治白喉、食道癌。石蛤有多种食法,汤、蒸、炒、火文均受欢迎。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高垌马水橘

马水橘又称阳春甜橘,是广东阳春市传统名产水果,它原产于阳春市马水镇塘岩村,此地都是漠阳江畔的积层,半沙泥土层深至几米,土质粒细、松软、肥沃,十分适宜橘树生长。至今有300多年种植史。马水桔以其形美、色艳、皮薄、化渣、少核、汁多及清甜芳香,清热润肺,利水去湿,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马水橘质优,是中国最迟熟的柑橘品种,被称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名扬港澳市场,畅销南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广东省无公害质量认证的岭南佳果之一。

阳春市委、市政府率先在马水镇和圭岗镇建起了万亩马水桔示范基地,在基地的辐射下,种植面积扩展至全市16个镇,马水橘的种植面积由1995年的3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16.18万亩,年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8.3亿元。

2002年阳春市马水橘被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阳春市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马水橘之乡”,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审定,授予马水桔为“中华名果”,“广东省名牌产品”;在2008广东省优质柑橘评比活动中获得金质奖;2011年,阳春市圭岗镇高垌村(马水橘)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十.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裹粽

粽子,阳江俗语叫“裹粽”,古称“角黍”,据说是为了祭屈原而发明,但只是传说而已。最早的粽子叫“筒粽”,产生在东汉末年,用含碱的草木灰水浸黍米,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这其实就是我们阳江的灰裹粽(碱水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奇怪的是,我们阳江大八盛产益智,却没有听说有“益智粽”。

阳江的粽子,除了糯米和猪肉作馅,还加了绿豆和鸡蛋黄,一个(阳江人称为一条)裹粽,等于一碗充满荚叶芳香的糯米饭。

现在,阳江粽子已由传统的应节食品发展成为日常食品,一年四季,路摊茶肆,都有出售,尽管价钱都在2元左右,规模不大,但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雏形,近年来不但种类越来越多,还有酒家推出以鲍鱼作馅的贵价粽子,包装也越来越精致讲究,大有发展的前途。

甜酒巷是南恩路一条横巷,以鞋类批发一条街出名,近来又因为粽子生意做得红火,得了一个“裹粽街”的美誉。甜酒巷做粽子生意的仅有两家,但味道好,销售量大,很多食肆都从这里批发,因此很快名声在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