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楚雄禄丰的土特产 云南省楚雄禄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楚雄禄丰的土特产 云南省楚雄禄丰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7 06:44:31

一. 云南省 楚雄 禄丰 禄丰香醋

禄丰香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明朝天启年间,禄丰就能生产"帛醋",质量具佳,携带方便,曾进入宫庭,列为膳食佳品,清康熙年间被《云南府志》列为名特优产品;久负盛名。

“通海酱油,禄丰醋,新兴姑娘,河西布”,这句老话早已传遍云南各地,没错,此句当中的“禄丰醋”指的就是楚雄禄丰县纯手工酿制的香醋。

禄丰醋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禄丰醋产于明朝天启年,曾作贡品上贡给朝廷,是皇帝的御膳调料。1970年,由楚雄南大食品厂技术人员陶曾华,结合现代发酵技术,研制成功了禄丰醋的酿造工艺。

2005年9月,禄丰香醋的制作技艺被楚雄州政府列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10月,禄丰香醋被省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

前身是390多年前的“禄丰帛醋”

禄丰香醋的前身是390多年前的“禄丰帛醋”。禄丰帛醋有着古老而源远流长的历史。

相传在明朝天启年间,禄丰金山岔河村的醋农陈贵福,根据自己多年的酿醋实践和学习其他酿醋师傅的经验,以洁净帛布浸泡于醋渣中,再把饱吸醋汁的帛布晾干,使醋液结晶于帛上,形成干醋。食用时,根据用量剪下一块帛布,放于水中浸泡,干醋又变成液态醋供食用,即用即浸,其质不变,味美如初。

这样,干醋较之于液态醋,大为方便了运输,禄丰香醋便随着“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滇古驿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走遍云南大地的滇西、滇南及四面八方,乃至周边国家,以及远送京城。据《南明野史》记载:明崇祯年间,禄丰籍的王锡衮在朝为官,官拜东阁大学士,他曾将“禄丰醋”作为贡品带进宫廷,上贡朝廷,作为皇帝的御膳调料。

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中村乡、土官镇、碧城镇、勤丰镇、仁兴镇、恐龙山镇、妥安乡、广通镇、一平浪镇、高峰乡、和平镇、彩云镇、黑井镇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禄丰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禄丰香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禄政函〔2014〕24号

楚雄州地方规范:DG5323/T47-2014《禄丰香醋》

二. 云南省 楚雄 元谋县 元谋芒果

元谋芒果分早熟型(6月底至7月上旬上市)、晚熟型(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上市)两类,果实肉质细嫩滑爽、香甜可口、汁多、纤维少、果核小、耐贮运。已获得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县种植5000亩,年供货1万吨,参考价2.5-8元/千克。

三.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白竹山茶

白竹山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白竹山茶以优质的大叶种鲜叶作为原料,生长在白竹山上海拔2500米-3500米的茶园中,茶树郁郁葱葱、修剪得整整齐齐,平均株高0.9米-1.0米,树冠1.5米,呈弧型。经过一整个冬季的休眠,蕴育出“优质、绿色、无公害”的优质白竹山绿茶。茶农采摘嫩绿的芽尖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内含丰富的天然物质,品质独特。

白竹山茶,产于云南旅游风景区楚雄州双柏县白竹山。产地常年云雾缭绕,海拔高,湿度大,空气清新,泉水甘冽。此茶选用云南大叶茶种优质原料,利用独特工艺与先进技术加工而成。具有外形美观、条索紧结、造型雅致、汤色清绿明亮、香味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的特点。一饮即上口,再饮更香甜。该产品荣获1985年中国科技银奖。

为培强、做大双柏县“白竹山茶”品牌和加强对“白竹山茶”这一名、特、优产品的保护,促进双柏县白竹山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白竹山茶”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登记。经双柏县人民政府、农业局研究、审查,双柏县茶桑站符合茶叶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资质,具备管理“白竹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条件,将双柏县茶桑站确定为“白竹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具体承办“白竹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相关工作。

地域范围

白竹山茶产于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法脿镇境内,产地范围涉及法脿、烂泥、石头、铺司、六街、双坝、者科哨、麦地、雨龙、法甸、古木、红栗、折苴1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4′~101°50′、北纬24°26′~24°40′,南北长24.75公里,东西宽22.5公里,种植总面积667公顷,年产量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茶蓬平均高0.8~1米,树冠1.5~2米,呈水平状或弧型;茶叶成品条索紧实、匀整、有嫩茎、色泽微灰绿润;开汤香气清高、滋味浓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嫩匀。 (2)内在品质特征:茶多酚≥20.0%,咖啡碱≥2.5%,游离氨基酸≥3.1%,茶氨酸≥1.5%。(3)质量安全要求:白竹山茶产地环境按照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NY/T 5017-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 5018 -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和NY/T 5019-2001《无公 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进行。

四. 云南省 楚雄 永仁县 永仁葡萄

永仁现种有葡萄3500亩,品种有红宝石、红光、早红提、晚红提、青提、里扎玛特、乍娜、瑞比尔等63个品种。现年产葡萄100多吨。

五. 云南省 楚雄 楚雄市 楚雄油豆瓣

楚雄市鹿城镇西山南麓的漂白凹,有一泉,曰漂泉,泉水清澈,甘甜无杂质,富含多种矿物质。

坐落在西山脚的楚雄市酱菜厂选用优质蚕豆,辅以漂泉之水,采用精心酿造的曲料,加配多种香料,运用低温发酵工艺酿制,历经一年乃成的"云泉油豆瓣酱",酱色油亮,香气浓郁,鲜辣爽口,风味独特,佐餐令人食欲大增,调味则使所烹菜肴色味倍增,深受国内消费者称誉。1985年获"省优产品"称号,l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和中国首届国际博览会银奖。近年来,进一步改进工艺,研制出"香菇云泉豆瓣"、"鸡纵云泉豆瓣"等新产品,产品名声大振。

六.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七. 云南省 楚雄 楚雄市 楚雄牛肝菌

楚雄牛肝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楚雄牛肝菌

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牛肝菌鲜美,菌香芬芳,是人们极喜食用的野生菌类。富含多种维生素,深受国外市场欢迎。除出口鲜牛肝菌外,山区群众还将鲜牛肝菌切片烘干,交外贸部门大宗出口。

云南省楚雄市境内野生菌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出菌区域覆盖全市国土面积的44.5%, 78.1%的山林中均有野生菌生长。共有野生菌670余种,其中可食用或药用约300多种,占全世界野生食用菌种类一半以上、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的60%,是云南省乃至全国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楚雄牛肝菌以色泽分明、菌盖厚实,肉质细嫩紧密,菌味浓香鲜甜,口感糯滑滋润,营养价值丰富,钾高钠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作为云南野生菌的主要产区和加工贸易中心,楚雄州、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野生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加工贸易产业培育发展建设,按照生态、保护、利用、发展的原则,着力打好 “牛肝菌之乡”特色牌,把野生菌加工贸易与发展旅游产业、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大野生菌产业培育保护开发。至2015年底,全市从事收购、加工、销售野生食用菌的企业达80余户,其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4户,出口企业3家,产品畅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占据了出口创汇重要地位。仅2015年野生菌年采集量达到2723.35吨,采集产值1.45亿元,加工销售产值3.45亿元。

楚雄牛肝菌产地范围为云南省楚雄市现辖行政区域。

八.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十.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武定鸡

武定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定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定鸡主产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禄劝两县,鸡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腿粗,胫较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头尾昂扬,步态有力,由于全身羽毛较蓬松,更显得粗大。壮鸡肉质鲜美,其名气早在明朝《云南通志》中已有记载。明清时期,“武定壮鸡”曾被选为贡品敬献给朝廷。

公鸡羽毛多呈赤红色,有光泽,而母鸡的翼羽、尾羽全黑,体躯、其他部分则披有新月形条纹的花白羽毛。

武定鸡

地域范围

武定鸡主产于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境内,产区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会理县隔江相望,西与元谋县接壤,东南与禄劝、富民、禄丰三县毗连,涉及狮山镇、高桥镇、猫街镇、插甸乡、田心乡、发窝乡、白路乡、万德乡、己衣乡、环州乡、东坡乡共11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1°55′至102°29′、北纬25°20′至26°11′之间,南北长94公里、东西宽56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322平方公里,年存栏253万羽。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体形:体大健壮,羽毛亮丽,外观优美,善于奔跑,行动敏捷。 头型:多为平头、凤头、单冠,前大后小,冠色呈红色,极少数鸡为玫瑰冠,大种鸡冠多数有踞齿7-9个、小种公母鸡冠踞齿多而大小不一。 毛色:成年公鸡整体羽毛以赤红色居多,有金属光泽,成年母鸡整体羽毛有黄麻花、黑麻花和白麻花以及酱麻花四种,其中以黄麻花居多,武定鸡属慢羽系,孵化出壳后雏鸡全身羽毛很少,胸腹部及背部皮肤外露。 肉垂:红色,桔红色最多、桔黄色次之,耳叶红色、有部分乌骨鸡的耳叶紫红色并带绿色。 喙:呈黑色和黄褐色。 脚与喙颜色一致,分有毛和无毛两种、有毛的整个跖部直到趾部都长满羽毛群众称为“穿套裤子鸡”; 成年公鸡体重2-4公斤,母鸡体重2-3公斤,阉鸡体重2一5公斤。 (2)内在品质指标:武定鸡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骨酥、营养价值高,特别是煮后汤色呈金黄色。武定鸡肉品质指标为: 武定鸡鸡肉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1.80%,苏氨酸≥0.90%,谷氨酸≥3.50%,胱氨酸≥0.20%,蛋氨酸≥0.50%, 赖氨酸≥2.0% ;解冻失水率≤2.5%;氨基酸总量≥19%。 (3)质量安全规定: 武定鸡最适宜屠宰体重1.5—2.5kg;在武定鸡饲养过程中,所用投入品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管理使用参照《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和《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