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沁源县哪里有土特产店 长治沁源县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沁源县哪里有土特产店 长治沁源县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0 04:40:04

一.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粉蒸菜

婺源人最爱吃的一种菜,无论荤腥或园蔬都用生米粉蒸,如蒸鸡、蒸鱼、蒸肉、蒸猪脚、蒸苋菜、蒸豆角、蒸茄子、蒸芋头、蒸南瓜等。有时还用板栗、芋头、萝卜、冬笋等与猪肉混合蒸,称为蒸杂碎。

二.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新疆牦牛

新疆牦牛为肉、乳、役毛绒兼用品种。适应高寒草原严酷的自然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易管理。成年公牛胴体重255 公斤,屠宰率52.42 %;2岁母牛胴体重153公斤,屠宰率47.96%。泌乳期产乳在300公斤以上,年产毛1.47公斤,绒0.51 公斤。新疆牦牛肉乳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有机食品。新疆牦牛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阿尔金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等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地带,中心产区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全疆存栏22.4万头,年出栏4.5万头。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天山南麓。

数量: 1985年存栏5.6万头。

主要特征:毛色以黑色、褐色、灰色为主,其次为黑白花及红白花。哈密地区以全身纯黑色牛为主,其次为灰色、黑白花。头粗重,额短宽。鬐甲高耸,胸深,四肢粗短。全身披长毛,腹下长毛下垂呈裙状,尾毛呈扫帚状。成年公牛体高为123厘米,体重为290千克,母牛体高为113厘米,体重为210千克。屠宰率一般为47~59%,母牛平均日产乳量为2.6千克,平均产毛为1.3千克,产绒为0.4千克。公母牛2.5岁-3岁初配,繁殖率各地不一,约在37~97%,成活率为90%以上。

三.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宁夏牛杂汤

主料:牛筋、牛肚、牛腩、牛腱、牛骨



调料:酱油、料酒、盐、味精、桂皮、八角、老姜丝、葱段等;



制法:



1、先将 牛骨砍成大块的氽水,牛腩、牛肚、牛腱等改刀成均匀的片,并氽水待用;



2、净锅下水加入牛骨、牛筋、牛肚等主料一起大火烧开,加入老姜丝、葱段、酱油、桂皮等调好味,再用小火煨100分钟左右,起锅挑掉牛骨、桂皮、葱结等淋上少许葱油即可。

四. 河北省 保定 涞源县 涞源药材

涞源山场广阔,气候多样,草木丰茂,药材种类多,质量上乘,年总产量达500多万公斤,居河北省首位,历史上有"南药北药"之说,南指安国,北指涞源。白石山、横岭子是主要产地。仅畅销的大路药材就有一百五十多种,如黑柴胡、防风、桔梗、串地龙、玉竹、黄苓等等。山民采药身负"十五斤"(七斤篓八斤镢),每逢夏天挂锄勾后,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药。原来本有"水过千层网、网网有鱼虾"的说法,但近年来采刨过量,日渐稀少,需休养生息,有所节制。

五. 山西省 长治 沁源县 沁源莜面栲栳栳

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沁源县首屈一指的粗粮品种。它不仅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作用,而且还有强体、健脑、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胆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它既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药物。莜麦脱壳碾粉即叫"莜面"。

"莜面"可制作的花色品种很多,"栲栳栳"是其代表。该制法关键有三:一和面,二搭卷,三火候。和面必须沸滚开水,稍晾揉成光滑面团;趁热搓条,揪块,放在光净的石板上,用手掌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匀的长片儿,接着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圆筒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蒸笼上,像蜂窝一样,蒸10分钟即熟。蒸时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窝窝"不熟,过火"栳栳"软摊,食之无筋,味欠色减。

六. 河北省 保定 涞源县 涞源小米

涞源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它性喜温暖,适应性强。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主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各地区。小米粒小,色淡黄或深黄,质地较硬,制成品有甜香味。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

涞源小米谷壳色浅皮薄,出米率高,米质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1、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2、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

3、小米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4、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

七.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洱源梅子

洱源梅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洱源梅子----植物学家最早发现的两个野生梅变种——刺梅和曲梗梅的标本是1887年和1888年在云南省大理大坪子采集的。     大理洱源县气候适中,是全州水果基地之一,具有种植各种名、特、优、稀经济果林的传统,素有林果之乡的美誉,是大理州水果出产地之一。     在出产众多林果经济作物中,以梅子最为著名,号称梅子之乡。洱源梅子优质个大,色泽美观,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肉厚核小,酸脆可口,不仅是生津止渴的消暑水果,而且是医疗上用途甚广的药品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梅子的栽培、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不断改善,梅子年产量达240多万公斤,梅子深加工也形成了酒、饮料、梅胚系列产品,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植物学家最早发现的两个野生梅变种——刺梅和曲梗梅的标本是1887年和1888年在云南省大理大坪子采集的。     梅的果实通过加工可制成多种食品,如咸梅干、话梅、陈皮梅、糖青梅、干草梅、咸水梅、蜜饯梅、梅酱、梅泥……等风味特异的梅果加工品。大理白族妇女心灵手巧,加工雕梅、苏裹梅、炖梅、紫苏冰梅、青梅酒等特色食品。( 大理)

洱源梅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洱源县 《关于对“洱源梅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进行划定的通知》(洱政发〔2005〕2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洱源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洱源大蒜

洱源大蒜是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的。早熟大蒜是洱源县发展高原生态农业的重点特色产业,该县推行“农业龙头企业+蒜农+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模式,使早熟大蒜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洱源高原大蒜主要以早熟大蒜为主,品种主要为早熟蒜种红七星。显著特点是:早熟、个大、味鲜辣、独蒜率高、色泽好。早熟,成熟期比全国其他蒜区要早20天左右;个大,直径大多在4公分以上,大的达6公分;味辣,其辣味远远超过同类大蒜,口感好;独蒜率高,经低温冷冻处理的独蒜率在达60%至90%之间,最高的可达95%;色泽好,紫皮,外观色泽艳丽,光洁度好。同时,洱源蒜苔的质量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洱源大蒜正因为这些独有的魅力而畅销国内外。

据统计,洱源县2013年种植早熟大蒜面积4万亩,预计销售蒜苔0.6万吨、蒜果7.12万吨,实现总产值4亿多元。

九. 河北省 保定 涞源县 涞源粘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涞源的黄土地、沙土地和冷凉的气候很适宜黍子生长,黍子推出的米不仅粒大而且金黄,被称为黄米。这种米非常粘。涞源的先民们以黄米为原料,粗粮细做,发明制作出了很多美味可口的粘糕食品,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赋予了粘糕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品尝各种美味粘糕的同时,也看到了山里人的朴实、厚道与创造力。

春花秋实,秋天各种庄稼渐次成熟,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将黍子收获回家,一方面为了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是急于尝一口新粮的香味,于是大家等不及将黍子晒干推掉糠皮,就乘湿连皮磨成面。这样蒸出的粘糕,虽然不再金黄而呈暗黄色,但那种新粮特有的香味会随着锅里冒出的蒸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这种糕因制作方法较粗被称为“毛糕”。毛糕又称启场糕。因为黍子成熟得最早,打黍子是一年中第一次使用场院。人们吃启场糕一是庆祝丰收,二是祈祷和期盼着自家的场院能打出更多的粮食。

在农村盖房子是一件大事。早年盖房子并不请专业的建筑队,无论谁家盖房都是请本家、乡亲帮忙。工钱是不给的,但饭菜要由东家管。山里没有细粮,那么就吃白糕,涞源人说的白糕实则为黄糕,是将黍子推皮后磨成黄米面,然后蒸成粘糕,乘热用手揣到一起而制成的。这种糕得醮着熬菜吃,通常用土豆条熬豆腐,有条件的用粉条白菜炖红烧肉,实在没有条件的则将豆腐渣炒一炒或做豆腐不去渣,直接把连渣带浆点成的豆腐炒一炒,叫做懒豆腐。现在白糕懒豆腐对涞源的老百姓来说也称得上是名吃。为了将房子盖得结实,条件较好的人家要准备五大碗酒菜,同时将粘糕制成油炸糕拿给帮忙的人吃。吃了白糕特别经饿,而且干活十分有劲。

古人说,人生最大的乐事有四件:久旱适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论如何结婚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件大事,人们习惯大势操办。在涞源人们管办喜事叫“吃糕”,就是说“吃糕”这一词是一个带有特定含义的日常用语。涞源办喜事既不吃毛糕也不吃白糕而是吃油炸糕。炸糕制作起来很讲究。通常是以白糕做皮,里面包上馅,再用油炸,皮儿被滚烫的油炸出一层金灿灿的泡泡,里面却十分绵软,外焦里嫩,香脆可口。这油炸糕很有学问,特别是外形上有约定俗成的模式,大家不用问,一看形状便知里面包的是什么馅,象水饺一样的,肯定包地是豆沙馅,将饺子两头弯回连在一起呈戒指状的,里面包地肯定是豆腐渣馅;而没棱没角呈球形的,里面包地不是韭菜鸡蛋馅就是韭菜豆腐馅。值得一提的是油炸糕绝不会包肉馅,因肉馅和粘糕搭配在一起吃起来太腻,不够爽口。

既然是办喜事就免不了闹着玩,同辈年轻人爱闹洞房,而老太太、小媳妇们则在糕上耍花招。户数大,亲戚多的,本家的老太太、小媳妇们三更得起床捏糕,大家围在一起边捏糕边有说有笑,那情景真是其乐融融。在大家不防备时,小媳妇们故意使坏,有的在糕馅里包上辣椒,有的将白糕外形做成饺子状或球状,其实里面什么馅都不包,故意制造“假冒伪劣”蒙人,不定让哪个贺喜的人被捉弄一回。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涞源人办丧事也吃糕,吃的是豆子糕。人已驾鹤西游,家人悲伤无比,哪有心情再精工细做,于是拿来黄米面、小豆、架豆等,支上蒸锅,撂上篦子,撒一层面,再撒一层小豆和架豆,蒸熟以后象打豆腐一样用力切成方块即可食用。涞源人平时是不吃豆子糕的,因为它是不吉利的食品。过年过节时涞源人也要吃糕,这时吃糕又增加了制作程序和配料,大家不约而同地吃枣云糕。枣云糕,顾名思义,糕被做得象云朵一样。正宗枣云糕在起卷的时候,要两边向中间一齐卷,切开后称“如意卷”,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不过,现在人生的活节奏加快了,也懒了,一般都朝一个方向卷成了蜗牛卷。目前,枣云糕作为涞源粘糕的代表作,已经成为外地人首选的特色饭。

不办喜事、不办丧事也不过节,闲来无事吃什么,还是离不开糕。涞源人做糕花样翻新。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豆面糕。把黄豆炒熟磨成很细的豆面,掺上白糖,切一块现出锅软乎乎热腾腾的白糕,滚上豆面,象拉面一样折上再拉开,反复几遍,只折得一层豆面一层糕,层层叠叠,似北京人做的驴打滚。乘热一咬,豆面会扑散一鼻子,香喷喷甜丝丝,其中之妙不可言状,。一个是箩面糕。开水锅上架起笼屉,将黄米面置于箩中,通过箩子一层层筛下去,随筛随熟,待有一定厚度,再盖上锅盖蒸一会。揭锅即切即食,松酥沙脆,清香爽口,似绿豆糕一样。对于粘糕还有许多做法,如蒸黄米饺子、炸糕条……

纯粹的糕是用纯黄米做的,由于产量小的原因,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糕也有不纯粹的时候。为了使有限的黄米蒸出更多的糕,涞源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黄米中兑上部分玉米,称之为节米,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节米即节约黄米之意。节米兑得少时,粘糕粘而不腻,恰到好处,而节米兑多了则使粘糕格外显硬,失却了粘韧爽滑的品质,自然就不够好吃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蒸粘糕已很少有人再兑节米了。

小小黍子,金灿灿的黄米在涞源人手中幻化出了诸多的美食,也蕴含了涞源人的喜怒哀乐、反映出社会万象。

十.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三木”药材

“三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名贵中药材。资源县经过几十年的种植,现已发展种植面积10万余亩。

推荐特产